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K1000调音改造,强化低音。KK原设计者高度认可!(搬运自外网Head-Fi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7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德国












有位用户在Head-Fi论坛上讲述,他的KK金属网罩会在播放高音量的情况下,由于震动导致金属网罩脱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KK驱动单元旁边加了一圈硬质泡沫条(如图所示,红色区域。材料高5mm, 厚3mm)。不仅解决了共振问题,还强化了KK的低音和中音水平(量感显著增加)。并且这个改动是完全可逆的(无损)!




Heinz (K1000发音单元主设计师)在下面回复,高度赞扬了这个改动!“My strongest congrats to this idea!”
Heinz说:你把 K1000 调成有点接近 Focal Utopia 的风格了
“You tuned the K1000 more or less into the direction of Focal Utopia.”
“他们通过前部垫片来实现类似效果。”



并且解释了一下这样做的好处:
起到“声学极化器”的作用(Acoustic Polarizer)
这句话非常关键:
“concentrating sound wave more directly towards my ears.”
泡棉改变了声波流动,让:
  • 声能更集中
  • 低频压力更强
  • 声音更直接、不那么发散

简单来说就是 减少泄声增加局部阻尼提高低频能量聚集度
等效于前方“压缩腔效应”(compression effect)
这个就是低频增强的核心原因。
和普通耳机不同,K1000 是完全开放的,低频扩散很快。
泡棉在前方形成一个 轻微的压缩空间,让低频能“挤压”出来更多量感。

为什么低频变强?
“you get at low frequencies much more pressure to your ear due to the compression effect…”
这里他点破核心原理:
⭐ “压缩腔效应” → 低频更有压力 → 低频增强
这在声学里非常常见(也是音箱、喇叭调音的逻辑)。

Heinz指出这种改动会影响到中音,但是可以通过调整EQ来解决。



2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7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众所周知K1000存在两个版本,一个低音较多,一个低音较少(实际上是3个版本,f0 25Hz版,35Hz版,40Hz版)。大多数玩家持有的可能都是中后期的中高音版本K1000 (40Hz版), 存在低音不足的情况。这个改动或许可以让你们手上的非低音版KK老树开新花!毕竟K1000最早的工程师目标版本是有更多低音的,但由于工艺太麻烦、利润过低,加上主设计师Heinz离职去了飞利浦做手机喇叭,AKG开始搞成本优化,修改工艺和目标指标,才导致中后期的K1000低音不足。希望我转载的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们的KK获得更好的、更接近原始设计目标的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11-17 2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前排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8 04: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