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he Headphone List】iFi悦尔法ZEN CAN 3:300美元以下至臻之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4 16: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ifi-audio 于 2025-11-14 17:58 编辑

关键词:桌面耳放、台式Hi-Fi系统
作者:Suman Sourav Meher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原文链接:
https://theheadphonelist.com/159871-2/
部分内容有删减





调音特征:自然
音质特性:立体感、空灵、均衡、低频增强、清晰、连贯、细节分明、细腻、动态、引人入胜、包围感、流畅、自然、中性、开阔、解析力强、饱满、空间感、质感细腻、紧致、声场宽广
目标用户:发烧友、音响爱好者、录音工程师、主流消费者
适用场景:家庭、办公室、录音棚



iFi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便携与台式音频设备制造商之一,其ZEN系列产品尤为瞩目。这一系列设备不仅能轻松驱动高需求耳机,更融入了专用声学增强技术以丰富音质表现。品牌产品线中,高端市场由更昂贵的功放设备主导,中端领域由NEO系列覆盖,而ZEN系列则专注深耕中低端桌面音频设备市场。这一系列内部又分为两大分支:ZEN DAC作为解码功放一体机,输出功率方面稍显保守;而ZEN CAN作为纯放大设备,则提供了远超ZEN DAC的强劲驱动能力。
iFi的产品一向以精准细致著称,致力于打造兼具温润和包围感的音频设备,ZEN CAN也延续了这种温暖特质,同时保持了高水准的解析力和定位精准度。此次评测的ZEN CAN 3,不仅在功能层面实现升级,更在音质表现上再度精进。产品售价229美元(人民币1780元),堪称300美元预算区间内功能全面、性能出众的臻选之品。


开箱与配件


打开体积硕大的包装盒,ZEN CAN 3本体摆放在最上层。盒内附有纸质资料(应该无需赘述)。所有配件都放在旁边:只附赠了一条多用途DAC连接线(编者注:RCA线)、一条电源线及一个3.5转6.35mm转接头。
还有一张iFi贴纸,这便是全部配件。











做工与操作


ZEN CAN 3手感非常扎实。机身主要采用金属材质(不过前面板与后面板材质为塑料)。按键触感清脆,没有任何松动感。6.35与4.4mm接口均能听到清晰卡扣声,确保耳机插头牢固接入。底部配备橡胶脚垫,在大部分台面上都能保持稳定放置。
必须明确一点:消费者有时并不完全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我遇到过一些朋友,甚至是读者,都对他们所购买的设备存在误解——这只是一台纯放大器,不具备解码功能,因此不配备USB、同轴、光纤或蓝牙输入。它只能接收模拟信号,并进行大幅放大。产品提供4.4mm、3.5mm和RCA接口输入,其输出功率能达到某些售价翻倍的、解码耳放一体机的两倍。市面上常见的同类产品在32Ω负载下输出功率大多标称3000mW左右,而这只小巧的猛兽在64Ω负载下就能输出2000mW,由此可以想象其惊人的驱动能力。
接通电源开机后,可以选择输入模式,增益先设置为6dB,音量旋钮顺时针转到60度位置。这款产品提供多种音效调节选项:XBass可增强低频但会削弱控制力,细节清晰度稍有下降;XSpace能拓展声场宽度,各方向延伸感良好,但对高度纵深提升有限;游戏模式通过强化中高频让方位提示更清脆锐利;电影模式融合XSpace与部分游戏模式特征,在营造立体声场的同时提升人声清晰度;如果使用MEMS单元耳塞,可开启xMEMS模式确保兼容性。
不仅如此,与普通放大器仅配备2-3档增益调节不同,这款产品提供了4档增益选择。在最高增益模式下(编者注:18dB),ZEN CAN 3能轻松驱动阻抗高达340Ω的Sivga Peng头戴耳机,且音量旋钮调节幅度也不到总音量的一半。







音质表现


这并非我第一次测评iFi家的产品。此前测评的hip dac类产品以其温暖舒适的听感备受青睐——音色柔和饱满且略带绵密感,解析力虽然稍弱但音乐味浓郁,堪称营造宁静听感的典藏之选。相较之下,ZEN CAN这类产品始终保持着更稳定的声底延展:高频清透不失柔润,听感舒适但不会过分偏暖。而ZEN CAN 3在驱动力和解析度方面上较前代显著提升,在延续品牌标志性调音的同时,实现了更优异的细节解析与结像精度——保留适量暖意与丰沛低频的前提下,其通透度远胜ZEN DAC类产品。下文会详细进行描述。
本次评测使用了多款耳塞和大耳机,主要包括Shure SRH1840、Sivga Peng、Campfire Audio Alien Brain及Tanchjim Force。



低频:
先前的ZEN CAN确实带有明显加重的暖厚调音,ZEN CAN 3是否延续了这种风格?答案是:它仍保留温润特质,但庆幸的是,那种导致声音迟滞的过度厚重感已被收紧,甩掉了累赘的包袱。别担心——低频并未变得干瘪,它仍比“中性标准”丰沛一点,调音只是微微偏向暖色调。
具体来说,它的调音更注重解析与清晰度,同时保留令人愉悦的听感——在挖掘极致细节之余,仍能维持恰到好处的“趣味性”,这点在搭配Sivga Peng时尤其令人会心一笑。这款产品提供了卓越的极低频延伸与震撼的低频量感,最妙的是能为调音偏均衡的耳塞增添恰到好处的冲击力。中低频饱满扎实且不臃肿浑浊,不会改变声场范围或音乐的流动性,而是为音符注入微妙的平衡感,赋予其更轻盈的重量和冲击力。那么动态表现如何?非常出色。试听《Sucker for Pain》时,它能清晰分离中高频与中低频部分,出色的动态表现和前后乐器的对比。如果耳塞本身具备优秀的声音层次感,那么ZEN CAN 3只会让使其更上一层楼。

中频:
如果您的耳机本身调音偏柔、顺滑,搭配ZEN CAN 3将是实现音质飞跃的绝佳选择。
ZEN CAN 3的乐器表现堪称惊艳:声音解析与清晰度出众,既灵动透明,又保持充足的锐利度与能量感,带来非常高的解析与清晰度,同时赋予出色的高频表现。我注意到延音处理极为精准,依然能保持扎实的低音基础(底部空间),声音落点区域更宽广,听感更舒适,同时在纯净度度、前后对比度及层次分离方面毫不妥协。另一方面,设备提供极致的质感呈现,人声兼具恰到好处的自然度与悦耳音色:男声浑厚,粒感十足,女声精准锐利,极具感染力。乐器透明度与细节表现力堪称完美,,且完全无需担心中频过量,ZEN CAN 3整体音色的精准程度无可挑剔。

高频:
与hip dac 3的温润风格不同,ZEN CAN 3呈现出充满活力、璀璨灵动的调音特质。相比前代产品,其显著提升的解析力、通透度与能量感再次令我惊叹。我尤为欣赏这种更加纯净、精准的演绎方式——它营造出开阔且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表现,却毫无刺耳、锐利感。在实现这些突破的同时,产品还具备卓越的频响延伸能力。即便与Fiio K13 R2D这类更高端的解码耳放一体机相比,提升的清晰度与结像力也令人印象深刻:拥有标杆级的声场层次与乐器分离度,声音充盈着空气感,纵深感更是显著强化了前后乐器的对比层次。应对电子合成音乐,如浩室舞曲与迷幻舞曲时游刃有余。若要说不足,或许质感呈现还能更细腻,但这可能会影响镲片、小提琴等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的响应速度。

耳机搭配建议




Sivga Peng:
即便是阻抗高达340Ω的难推耳机,这台小巧的放大器也能轻松应对。它在保留Sivga Peng原有调音特征的同时,为声音注入更多活力,并让低频表现更显丰润。耳放巧妙增加了声音的厚度却不失速度感,中频更显灵动,且质感更出色,同时提升了声音的稳定度与整体性。值得一提的是,Peng这幅耳机原本略显突出的中高频能量,在搭配ZEN CAN 3后恰到好处地收敛,转而强化了声场的纵深。更宽广的声场自然带来了更出色的前后分离与层次感,营造出立体感十足的结像。高频也获得充分舒展空间,背景乐器在脑中移动的细节精妙绝伦,显著提升了整体听感与空间定位。此外,它还带来了更优的透明度与动态响应——ZEN CAN 3彻底释放了Sivga Peng在声场方面的潜力,使其结像方面的实力完全展现。
Meze 105 Aer:
Meze的这副耳机本身音色偏暖,如果想提升耳机的解析和锐利程度,这套组合堪称绝配。放大器能让低频部分更干净、更有空气感,在让低频规模变得略大的同时,增强了对比与动态表现。中低频更显紧实,而频率更高的部分则更为纯净。中频部分才是这套组合的精华所在:人声更精准,声音质感得以保留但更显凝练,前后乐器的分离度与清晰度也显著提升。高频增添了几分空灵感和细节,同时获得了更出色的音场高度与能量感。配合加深的纵深,声音的层次与分离度更上一层楼。声场规模同步扩大,且声音定位的精准程度显著提升。

产品对比


与Fiio K17:
虽然这个对比看起来不太平等,但K17的实际性能并不像价格差距显示的那么悬殊。K17本质上是功能全面的全能设备,具备更丰富的连接选项并搭载旗舰级DAC芯片。它标称每声道32Ω负载下输出功率为4W,而ZEN CAN 3在64Ω负载下仍能输出2W,实际输出功率方面,两者差距并不悬殊。
不管怎么说,这两款产品的调音特征截然不同。K17更偏向解析,呈现更清瘦、干净的声底,对任何频段都不刻意强调。它确实拥有更出色的乐器距离感和更优秀一点的定位精准度,但ZEN CAN 3在音乐性方面表现得更胜一筹。这款iFi的耳放能带来更饱满丰润的低频,质感更好且解析力相当,而K17的延音收得更快。ZEN CAN 3的人声音色更具感染力,喉音细节突出,演绎更富情感\张力。K17在微小细节得解析上略胜一筹,但有时声音会显得干薄。高频表现同样如此:ZEN CAN 3没那么有攻击性,K17则更通透、清澈。但最令人惊喜的是,ZEN CAN 3的声场规模完全不逊于K17,这本身就是非凡的成就。

总结:
确实令人赞叹。相比初代产品,这次ZEN CAN 3的升级实现了显著突破:声音更均衡,解析力与结像精度大幅提升,对低频的控制力也明显增强。中高频精准度与清晰度有所提升,先前产品上略显不足的高频解析度和延展性也得到了弥补。
从正反两方面来看:相较于Fiio K17这类偏向解析的音源设备,ZEN CAN 3通过更沉稳的声底与稍缓的延音衰减,巧妙地减少了锐利感,,从而呈现出恰到好处的音乐质感与精准结像。若是追求均衡的听感体验,而非极致细节,这款耳放绝对值得入手!在我看来,对于预算在300美元内的发烧友来说,ZEN CAN 3无疑是放心之选。




2
发表于 2025-11-14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ZEN系列的确性价比较高,但是要想更好的续命,外形最好改一改,这个外形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盒子似乎更符合烧友的审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4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ldhdk 发表于 2025-11-14 16:31
ZEN系列的确性价比较高,但是要想更好的续命,外形最好改一改,这个外形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盒子似乎 ...

感谢您的建议,外观这个问题确实各有优势,各有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5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