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3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发hifi设备、周边的在专业领域(注意不是爱好)都是什么咖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2-4 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一直以来我都有种感觉这个圈子其实有点low-fi,所以来请教下求解惑:
绝大多数科技产品的研发者都是业内有名气的专家,学术、能力、履历至少占两个亮点吧
hifi这个圈子有哪些真正的专家?或者有学术成果的牛人带的团队
当然不限国内,国外大厂也算嘛。
做器材的有科学家或者科班训练的人才吗?
做线材的有科学家或者科班训练的人才吗?
做脚架避震脚钉这类的,有专业人士吗?(真专业,不能是自封的)
又问,如果有,这些人的学术在同专业里,是哪个等级的呢?

2
发表于 2024-2-4 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玄学的东西那么较真干嘛,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1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脑残为王年代 发表于 2024-2-4 09:47
玄学的东西那么较真干嘛,哈哈

造得糊涂必然听得糊涂,网络上还辩得糊涂,所以需要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2-4 1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什么专业适合去做HIFI研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2-4 1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己做一个不就知道其中的技术含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2-4 1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徐汇区
印象中有个做DIY耳机的,是大学里教授带着学生一块做实验之后还在市面上售卖的。十几年经验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2-4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花样年华 于 2024-2-4 14:04 编辑

科班的业内挺多的,大多貌似电子学、材料学、广播扩声啥的,最近玩的美国Berkeley Audio的工程师是参与研发HDCD的,英国EAR印象中也是专业背景,音乐丝带给NASA研发线的,包括国内做superfet耳放那个老欧,正经的横贯清北的电子学博士,确实能研发出来别人搞不定的放大电路,包括HIFIMAN边仿,也是化学博士出来的,对材料也当然是很有认知的。

年头长的牌子大的,基本都得有专业背景才能延续下去。

能做个电路板,组装个零件这些蛮多的,但牛逼的是要对声音美感和艺术的认知,是还需要专门钻研各种声音、音乐、演出现场什么的,再把这些艺术方向的东西,很难说清楚摸得着的东西,用电子电路材料这些搞成产品的形态诠释出来。
先知道牛逼的声音应该是啥样很重要,也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2-4 14: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己慢慢参误吧,没人能三言两语把你说明白。我都是花几年时间才把hifi弄明白个123,你想一个贴就搞明白?慢慢悟去吧,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本就不是玄学,自己知识太少就觉得是玄学,那核弹,航天科技,ai这些普通人也不懂,所以它们也是玄学?

HRS的創辦人與首席工程師Mike Latvis為專業背景出身,他為商用飛機、軍用飛機、導彈防禦系統設計隔離設備有20年的經驗,並擁有多項專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2-4 16: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2 于 2024-2-4 16:27 编辑

但是这个圈子要确实也没多高大上,小众市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很有限的,最顶尖人才都在热门前沿行业

HiFi就是发展太慢,以至于现在数播还超越不了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2-4 16: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牌里多少都有无线电、冶金、材料学之类背景,要么就是索尼雅马哈这种血厚的千足虫大厂路子,反正音响这块儿不是像医疗生科那种狂卷科研的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2-4 19: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从历史说起的话,有:爱迪生,法拉第,麦克斯韦,特斯拉,库仑,欧姆,赫兹以及所有相关联领域的物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成熟应用并且知识普及后,自然就成了很多普通人的玩具了,这是很自然的事。不能什么事都得有个专家,团队,又不是什么尖端前沿的科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2-4 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好多大神,尤其是海鲜市场搞山寨机的,连高中物理都没学明白,妥妥的民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2-4 2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cs、prism sound、merging、rupert neve,咸菜的话fibbr、开博尔做了几款hifi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2-4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以前发过贴 有点像饭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2-4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听一位研发总监说,做音频算法的高数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2-5 0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sagajytc 发表于 2024-2-4 11:34
造得糊涂必然听得糊涂,网络上还辩得糊涂,所以需要正本清源

楼主此言得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2-5 0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耳鸣哥 发表于 2024-2-4 19:07
从历史说起的话,有:爱迪生,法拉第,麦克斯韦,特斯拉,库仑,欧姆,赫兹以及所有相关联领域的物理学家。 ...

事实就是hifi器材都以精密仪器自诩,还动不动有人说是高科技,国外垄断,国内造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2-5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泰安
人耳的精度有限,现有技术用好,不要画蛇添足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2-6 0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比较出名的可能有 sean olive,Dan Clark 和 Axel Grell 等人,大名鼎鼎的可能就 sean olive,哈曼曲线嘛!心理声学嘛!Axel Grell 是森海塞尔前工程师,大奥 1 和大奥 2 的研发者,Dan Clark 自己创立了一个品牌,最近在搞平板耳机波导结构,剑走偏锋派。
然后奥帝兹 lcd5 在混音领域作为次世代监听已经有初步规模的标准录音室采用了,行业更看重标准和可靠性,然后索尼收购了奥帝兹,大法的入局应该也会加速录音室的平板监听革命进程,逐渐淘汰动圈耳机。做避震脚钉什么的我不清楚,玩音箱的可能更清楚,不过这东西不是出厂就设计好的吗?难道音箱到手还需要自己改装?那岂不是失败产品喽?如果是那样,我建议把那些不合规的品牌直接告 315
至于学术水平,Sean olive 应该是目前心理声学领头的大佬,Axel Grell 作为森海曾经的首席工程师,肯定也差不了(那个时候德国佬的学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人顶一个团队,现在拉跨了,当年的东德可是现代工业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