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钛温润,真靓声——凯声DB1钛合金平头耳塞主观体验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30 13: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沈阳
众所周知,在各行各业,旗舰产品都是用来撑门面、秀肌肉的,真正要说走量的话,还得是中低端产品。具体到HiFi,你会发现很多品牌都是这样的营销思路:先搞个口碑爆棚的旗舰,再顺藤摸瓜,逐步下沉,最终实现各个价位的全面覆盖。



坦白的说,我不是凯声的粉丝,对凯声并不了解,甚至这是我第一次写凯声的产品。唯一的交集,是去年我短暂的蹭听过几天钛铃Plus。在试听之前,我对钛铃Plus高达4K+的价格是有质疑的,一个平头敢卖这么贵,是不是有些过于自信了。不过听完之后,钛铃Plus精灵般轻盈灵动的Q弹声音深深的吸引了我,这的确是我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HiFi就是这样,只要你能做出远超行业水平的顶级产品,定价完全就是看心情了。基于对钛铃Plus的好感,我对DB1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与钛铃Plus一样,DB1依旧是钛合金腔体的平头耳机(官方售价1999元,预售期优惠100元,到手价1899元)在这个无钛不旗舰的时代,如果我没记错的话,DB1可能是目前售价最低的钛合金耳机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主要想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DB1跟大哥钛铃Plus是什么关系?



2, 我是如何看待DB1这个产品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启今天的体验之旅吧。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DB1的包装不大,通体黑色的礼盒设计,最外层是一个封套,正面是若隐若现的线条勾勒出的腔体造型,下面是凯声的英文名,背面是基础参数。

抽出封套,里面是一个面板摸起来有波浪纹路的小礼盒,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触感也比较有趣。打开盒盖,是一张半透明的耳机结构分解示意图。拿开纸片,DB1本体出现在眼前。底层是配件部分,两个小盒里面装的是线材,大盒里装的是收纳袋、VIP卡和大量海绵套。

DB1的线材很有意思,官方称之为“KS’MODULAR WIRE SYSTEM(有线模块系统)”,是凯声自主研发的,包括主线缆和分线缆两部分,通过组合可以应对不同场景。我拿到的样机,标配的是不带绕耳的3.5mm,以及带绕耳的4.4mm和2.5mm。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售价达到2K元的耳机产品,DB1的包装着实表现一般,有些朴(jian)素(lou)。不过有一说一,这个风格倒是很契合平头产品,简单干净,情怀满满,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这么看倒也算不上什么明显的槽点。

然后再来看看DB1的核心亮点。



1, 专利钛合金衍射声学结构系统,减少中低频驻波,更干净通透(不明觉厉,不过声学结构对声音影响很大是真的)



2, 钻石切割悬边膜片内磁式磁路(钛铃Plus同款声膜,技术下放了属于是)



3, 专利型渐进式贴耳结构,佩戴舒适(DB1的腔体很小,缺点是容易漏低音,优点是佩戴真的舒服,带上海绵套可有效解决)



4, 整体外壳全部由日本STAR 5轴机床数万道工序精雕而成,前腔背腔都由钛合金打造(真正的科技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awesome)



5, 线材为研发钛铃Plus采用的二次冶炼铜箔基为基础,略微降低成本的单次冶炼铜箔基;德国进口TPU外皮,五金全部为316不锈钢人工抛光打造(懂了,钛铃Plus线材的青春版是吧?哈哈)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声音,默认4.4mm平衡,前端有乾龙盛QA390mod、海贝R5二代、RS2,以及各种小尾巴。



先说音色。按照我的口味,DB1的音色是中性偏暖的。第一感受是强大的中频密度,整体听感比较宽松自然,并不强调线条感,基本没有任何侵略性,很中正健康的声音。解析力等硬素质表现还不错,结像扎实不散,韵味尤为出色,有种慢悠悠的、仙气飘飘的、闲适悠然的既视感。

三频均衡偏中下盘。关于平头塞的低频,一直是比较迷的存在,因为这玩意按住听和正常听,完全是两码事。以我正常绕耳佩戴来说,DB1的低频量很适中,捂住听就有些多了。声底干净,背景很黑,下潜和弹性都还不错,辅以偏软的力度、近乎无染的克制混响、以及不俗的层次感,一言以蔽之,这就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温暖+舒适向低频。



中频人声是DB1的绝对强项,密度极大,穿透力很强,厚度适中偏厚实,距离略近。口型大而清晰,齿音有一丢丢,一闪而过。有提亮处理痕迹,十分活泼、动感,感情亦是非常到位,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可以很好的诠释和演绎。



高频,Emmm…其实细节并不少,只是调教的过于柔顺,线条感也很弱,没那么抓耳,导致听起来似乎细节很少,实则不然。对于一些细微的细节,DB1仍然可以很好的还原。亮度表现不错,完全没有闷糊的感觉。

声场方面不必多说,平头塞的传统优势了,很多人喜欢平头塞就是因为这个开阔不憋闷的听感,这是入耳式耳机不具备的。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DB1的表现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边界也没有明显的撞墙感,过渡自然顺滑,解析力亦没有明显衰减,很棒。



动态表现尚可,不突出,但也绝对不差。得益于宽松带感的低频,气势这块完全没问题,张弛有度。瞬态速度适中略慢,显然还是为了舒适向做出的权衡,听感上还是比较轻快的。



阻抗30Ω,灵敏度110dB/mw,跟我预想的差不多,DB1相当的易推,随便一个小尾巴就可以推的满满当当,且都是这么个有点肉肉的、温润舒适的风格。我个人更建议搭配偏线条感和素质向的前端,可以与DB1很好的互补。

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沈阳
行文至此,我想是时候回答开篇的两个问题了。第一个问题,DB1跟大哥钛铃Plus是什么关系?



与凯声官方了解后得知,DB系列在立项之初,就是要做一个与钛铃Plus完全不同的风格,两者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是追求平头极限的话,钛铃Plus已经做到了,DB系列的设计初衷就是“复古的模拟味”。简单的说,DB1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老塞风格,加入了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素质明显提高,更偏向于完全欣赏音乐的角度,很适合安静聆听的一副耳塞。同时比较惊喜的是,DB1听器乐也很好听,对于钢琴和小提琴等音色的还原,准确柔和,意境很足。等于是,尽管DB1定位不是旗舰,但是已经应用了凯声目前所有的核心技术,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关于佩戴方面,再啰嗦两句。DB1这个绕耳佩戴,效果真的很好,有效改善了平头漏低音的问题,隔音相比入耳式耳塞其实也大差不差了,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



所以在我看来,钛铃Plus和DB1完全是可以双持的,两者风格很互补,且都是完成度非常高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4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