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家一直用的D30pro+A30pro,也有DX3Pro+和D10balanced,算是比较资深的科学HIFI玩家吧。还记得以前玩E30+L30的时候(这个系列现在出新版了),有个北京的烧友曾经说有条件还是玩玩旗舰吧,低端只能听个响,不能代表品牌的最高水平,贫穷的、奉科学hifi为圭臬的我不以为然,只是内心深处不停的呐喊(我要有钱我玩这个?我要玩NAGRA!)。著名的植物学家刘华强曾经说过,当你怀疑一个瓜是不是生瓜蛋子的时候,这个瓜在你心里已经不保熟了……怀疑一旦产生,罪名就已经成立了。当你知道拓品价格的时候,恶声的罪名已经产生了。也许,没听过的D90se跟A90,才能洗刷我的偏见,可是我买不起啊。
时间来到了两个月前,当我知道A90d要发售的时候,我很高兴,我所期待的继电器音量,那个多小声都不会偏音,对高敏耳塞比电位器有着更好兼容性的耳放,我肯定是要买的。然后那时候也正好要被派到杭州来,如此机缘巧合,我凑齐了D90se+A90d这个套装,在此感谢那个人借我解码,我也趁此机会纠察了拓品一番。
我,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听感派。转投科学HIFI之前,周边我没少玩,墙插、排插、插头、插尾、电源线、保险丝、数学/模拟信号线,能折腾的都折腾了。当时遇到不错的老烧前辈,我也比较谦虚,在“玄学”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喜欢玩机线跟洋垃圾,追求极致性价比,所以我玩起来也没怎么花钱),收获的经验至今受益匪浅。
周边搭配:家里美标墙插(荷宝5362),美标排插(amex毕业同款),美标电源(乔普),我有但是我不用了。
周边搭配:不知名墙插+公牛排插H3053(5位)+澳标电源线2根(乔普0.75平)+USB线(topping机线)+单端信号线(绿联0.5m)+戴尔垃圾笔记本(借的)。
以下涉及主观听感,各位注意表情
。(整套系统已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写下此文) 上面的搭配是基本上跟家里那套一致,除了公牛排插略有不同(家里对称6位,这个单排5位),这整套周边搭配我认为是能站得住脚的。首先乔普电源线是AMEX推荐的,我当初买的D30pro配机原线就是乔普澳标,A30pro则不是,是跟现在A90d配机一样的电源线,这线我曾经当面在拓品群吐槽过,有条件的一定要换掉,这线最大的问题是听感上偏中高频,头重脚轻,而乔普澳标听起来就是很标准的金字塔能量分布。公牛排插也是同理。对称6位,每边三个孔,各位可以试试同时插一边对比两边的声音,会有点差异,一个方向听起来会更暖更中高频,一个方向听起来则更凝聚更金字塔。单排5位则是更凝聚更金字塔。我其实最近也买了得力,施耐德之类的排插,对比过后感叹还是公牛好些。
USB线其实我真的试过很多种,如belkin gold、lindy gold、lindy cromo、klotz、天乐UM-3、铜彩、深蓝大道、煌林、i-gota、惠普原装不同型号*2、oehlbach四星、oehlbach五星等等(真只记住这些了),我的感叹是topping机线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换(我甚至因为觉得好而找售后另外买了几条)。
家里有mogami的原装RCA信号短线,注塑头那种。但是个人觉得单端信号线只要是合格的,就完全够用了,棚线跟配机线听起来真的没啥区别。绿联这个镀锡无氧铜就很好了,但是得注意,绿联没标方向,使用的时候还是要确认一下方向,我会使用听感听起来低频更结实那个方向。
之所以不使用平衡,是我那很满意的、使用mogami 2534线基的AP原厂四色线不在身边。所以平衡的听感就不更新了(平衡线也有方向问题,如果没做对,声音就是走中高,低频鼓声会觉得力量感不够,我买的AP线就是逆着线身文字焊接的,还有我闲鱼收的AV声加奈美,也是逆文字焊接,声音就是凝聚然后低频更紧实些)(其实我TM想说USB线也有方向问题,我买的i-gota相比lindy gold,前者声音散虚,后者凝实,拓品机线就是扎实宽松更贴脸)(D90SE有保险丝,我拆开看就掉出来了,原方向不知道怎样的,我就按照上面的听感,确定了声场听起来更大,更不贴脸,低频更扎实的方向是我要的方向)。
有几点我必须强调一下,各位的电源线一定一定不能盘起来打圈圈,特别是笔记本电源DC线那整段,一定不能盘着绑扎起来,那样会导致声音非常的线条,特别刮耳朵。还有,排插以及墙插上不要插多余的东西,如:手机充电器,光猫路由器的开关电源,电力猫,和一些其他电器,要接找远一点的地方接。这个对声音影响很大。
好了,整个周边的搭配全部追求金字塔能量分布。这时候插上知名耳机品牌的原配6.35转3.5插头(声音相对贴脸,低频扎实)。插上某二次元百元耳塞。我泪都流出来了。我听到的是形体感清晰,临场感极佳的声音,低频拳拳到肉,中高柔顺细腻。曾经迷惑的词汇——鲜活,这一刻得到了详实的注脚。录音里那些我不曾注意的小细节,此刻像雕塑一般在我面前展现,却还是那般的宽松,说好的ESS数码声呢?(据悉数码声跟ess互调驼峰失真有关,修复之后数码声就不明显了,前提要厂家会)。一耳逼真!但是认真听了几天,人声并没有怼到我脸上,该远则远该近则近(视录音而定),还是那么的鲜活,我知道,我对了。我曾经沉迷于周边的变化,却找不到归途,直到接触科学hifi,不再乱花冤枉钱,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感谢一直在穷烧道路上探路的amex,石头,空壳等大佬,他们用真金白银踩下了无数的便宜货。同时感谢那个不能说的人,在科学hifi道路上传道解惑,并且提供切实有用但不怎么花钱的改善操作。
其实我一直想说,不管是我家里那套DA30P还是现在听的90套装,至少在我的周边搭建条件下,声音是非常均衡的。我说过,电源线要换成乔普,换完之后,声音听起来其实是介于金字塔——线性能量之间的。最明显的是听鼓诗的时候,低频既不是硬邦邦的低频,也不是薄而无力的低频。是既有力量感又有韧性同时宽松的低频,中高频也不会刮耳朵,凡是刮耳朵的,先看看我上面强调的几点。至于声场,我想说,能让你感受到真实鲜活的声音才是重要的,因为一旦声音听起来太远,氛围感就会消失,感动就会消失。这套系统很耐听,远离了数码声——干冷薄硬刺虚涩,关键三频还均衡。如果你听起来不是这样,相信我,你还得在周边搭配上花点时间。
科学机的优势是什么?通透!是那-120db的多音!是那没有ess hump的互调!听着这套系统,我又热泪盈眶的想起那句话: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斯诚然哉!
最后,写给科学hifi的伙伴们:听起来都一样的,散了吧。我还是回家玩我的d10b+a30pro真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