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TAX SRM700T与SRM700S静电耳机放大器的简单对比试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0 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21-3-10 06:49 编辑

    SRM700t和SRM700s是stax近来发布的两款静电耳机放大器,他们的定价相对于他们之前的型号srm006t和srm727都上涨了许多,体积也大了不少。二者的区别是t代表tube(真空管/电子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胆机,s代表solid state(固体电路/晶体管),也即石机。他们声音上的区别也没有逃开胆机与石机的公式化区别多少,一个柔软点,一个硬朗点,直接点。在此之上,我们谈谈我感受到的制作者在处理这两款机器时候的思路上的区别。
    700t应该主观上被作为一款味道机来设计的,而且在我看来是主动的,刻意的强调了“味道”。他的声音声音是柔软的,大的范围里是相对模糊的,然而声音聚焦范围内的部分又是清晰的。每当你沿着这个清晰的感觉追逐过去,却会发现一切又归于平静,声音又是柔和的,平坦的,流动的缓缓下去,这种声音听上去会让人没有脾气,甚至不忍心去批评那些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感受到的单调和谐。我把这种声音归类于那种面向初级耳机爱好者的“小美好”的声音,想必用于欣赏那些看上去挺有文化的姑娘们唱的那类岁月静好一类的唱片上会有珠联璧合的效果。我听不惯,他不是007t那样和面一样带有韧劲儿,也不是717一样军训号子似的决断,柔软的很年轻,很短暂。我无法耐受初期这美好的几分钟之后冗长的单调,像是与劳动改造相反的现代教育。
    700s听上去会令人痛快一些,快直准,和一般静电耳机都带有的本来面貌一样,就是傻傻的跟着信号,没有多余的动作——可能也来不及做吧,客观,听话。我对这个耳机放大器的感受能说出来的不多,感觉这个声音没有什么话题性,从头到尾就是清晰,对比度大,20分钟听过去,感觉只是在追着声音走,挑不出毛病,也总结不出特点,就这么急吼吼的,来不及多想的完毕了。停下来就感觉到很累。当你在反思这个过程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意思了,一个没什么破绽的声音会激发你的求知欲,你会想要再试一次,想着总能找出点儿问题,然后我就又听了下去。再然后我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感觉这个声音平淡中储藏着能量,爆起来的时候有厚积薄发的味道,大动态的切换点上有人为的迂回,这使得你听着感觉有力但又没受到惊吓,有一种为受众考虑的克制,让我想起了我从最早听009的时候就感受到的一种恭敬,爱护听众的感觉。
    就像水果之于蔬菜,有些东西甜美艳丽,但它的用途是吸引你,让你带回去,顺便帮它传播种子;有些东西称不上美味,因为并没打算让你惦记,它只是植物的生产单元,或者为生产活动贮存的能量。我觉得700s就挺像一颗植物的叶茎根,一种探索声音时产生的阶段性成果,迎合的味道少点,听着很未知。
    以上都是在电脑上由foobar2000 1.64通过光驱播放飞利浦出版的,贝多芬作曲的,布伦德尔演奏的,海丁克指挥的伦敦爱乐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唱片时感受到的,700s听第一轨,700t听二三轨。经由mdac解码,formula P1000前级搭配驱动90周年009。
    我拆掉了前级,单独使用700s,一如既往得,整套系统体现出了较高的音乐修养,声音流畅协调,每一个细节都被细心处置了,我能明显感受到声音上所有的锋利面都被礼貌得收藏了,声音的过渡显得柔韧和富有弹性,齐鸣时不再有一个一个往外蹦的束颈感,而是快速涌来而又整体退去,刚好容纳却又似有余地的感觉。而且安静时我不会再感到近乎乌黑的安静,而是似乎有灰色在流动的那种储备似的紧张兼有序。果然接下来的音符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形下到来的,生猛去掉生,拉至极限,到了一收,归于平静,十足的老练,确是我所理解的那个让我们紧张的日本。
    我听这套东西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感受,或者说问题,一个是我似乎听到了441的极限,另一个是我觉得快,脑子跟不上,所以总觉得疲惫。就此我专门尝试了24 176,辛辛那提流行乐团2012年录制的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我感受到了明显更大的幅面,像是有了一张更大的画纸,声场似乎都开阔了(仔细聚焦的话会发现应该没变,但有变大的感觉),声音分辨率明显上去了,两头从容了些许,不再有截至的感觉。似乎那些之前声音“像素”和“像素”之间需要自己想的东西,这次都填充了新的“像素”过来,反而不那么费劲了。然而兴奋过后我还是觉得快,我的脑子确实跟不上了,就像坐在一辆快车上聚焦路上的景物,那窗玻璃再怎么透亮,我也没法看清那一棵棵的树木,眼睛追着看,还是跟不上,遗憾就过去了。我想这套东西确实是要年轻一些的人去听了,我的大脑确实是反应不过来了。
    我能从加了前级的系统里感受到009被提高的上限,也就是这个耳机底子应该是比700s更高的,所以我能理解一些朋友使用前级去挖掘009潜力的做法,但我建议在理解700s本身的声音之后进行,目前来看这个放大器的声音,或者说他对自家静电的理解是非常有深度的,我从经验上判断,要想在这个声音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台阶,目前论坛里的爱好者应该是难以做到的。所以理解先他们对声音的处理,再思考进一步的做法是理智的。
    700t我没有拆掉前级做进一步尝试,出于之前感受上的推测,我简单尝试了使用l700mk2这副耳机与他的搭配(foobar+cd)。意料之中地,我听到了西装的声音,这两件器材是有匹配性的,声音上有契合的一面。最直观的感觉是声音有比较强烈的可视化形态,两边都出现了充分驱动所呈现的脱箱感,声音聚焦在了耳机外壳的外面,立体感,分离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让我想起了那些标榜VR(Virtual Reality)的器材。然而与009那套相比,这个声音是缺乏过渡的,乐器与乐器之间缺乏暗流,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引人注目却各自为政,恰逢009处理同样场景下展现出的大幅面却又被框在刚刚好一个画框内,一点都不浪费之余,就显得掣肘般拮据。很短暂的3,4分钟,我感觉到了田径场系列(stax lambda系列)的监听出身,那种乐器拉开单蹦,形体完整,边缘浮雕的清晰而又不够清晰的刻意清晰感,可以看作监听耳机的标志。色彩直白而又略施粉黛又合了军转民(专业转家用)的处理公式,应该说这种表现不甚出彩,但那种机械的调调和stax标志的肥皂盒(lambda系列谐称)朴素依然很能打动人。只是售价实在高了些。
    放下两支耳机,我挣扎着从stax的恩威两全的温柔乡脱身,每每回味009那大幅面的铺面而来,我总觉得隐约有听拜亚动力耳机的感觉,那是一种不可战胜的,领袖演说般的让人服气的感觉。然而我还是觉得他们的东西适合当作生产资料,就是那种一开机要就有流水单的大设备。我怀念那个没有天赋制作专业耳机的老森海,只会绕着锅台搞点儿适合摆在小桌子上的器件。
2
发表于 2021-3-10 0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stax的静电放不太行
不如功放加适配器
性价比高
推出来的声音好很多
另外蓝夏 t8000 woo这种的声音都有点偏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5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