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楼
发表于 2020-10-20 1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古典音乐现场录音本身环境就是个扩散场。扩散场本身存在中频削弱和发空现象,程度则得看具体扩散场环境。那么用平衡的偏自由场风格耳机听,体现的完全是录音中录进去的扩散场,比较真实不浮夸,但可能比较考验听力,多数人会觉得不过瘾不够具象化。而用扩散场耳机听,体现的是叠加后的扩散场,显得厅堂感更强烈,但属于美化或者是夸张的风格,不是耳机完全回放出了录音中的厅堂感,而是耳机添油加醋了。
而声场大的耳机也容易觉得声音空内容没有“填满”,这是一种习惯性问题。这是因为现实中左右耳朵永远能听到彼此听到的声音,且声相位置有差异,这种相位区别带来的音色差异交互出立体感并产生更多语言不便于描述的“细节”,你的耳朵是基于这种习惯的。而耳机则带来交互上的隔绝。这种“细节”是没有的,那么声场越大的耳机你越容易潜意识去和现实生活听感对比从而“少东西”的感觉会强烈。指望提高前端档次或调音去填补这种“少东西”是无法完全做到的,是一种错误玩法,和水中捞月一样。K1000可以给你解释,K1000这耳机乍听感觉空旷,但仔细多听听就会发现它“说不上来的细节”挺多,有些寻常耳机无论如何都没有的“东西”充斥在声场里,这就是“填满”,虽然仍然不能和听音箱比,但实在“好多了”。这有点像红蓝3D眼镜把画面变立体从而显得画面内容细节暴增是差不多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