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穷得厉害,本来下决心近期不再入任何设备了。可偏偏在此同时,总有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那个声音说的是:歌诗德前级功放——P26…P26…26…6…6…6… 是的,P26就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机器:一台真正的、纯粹的前级!不是坑深似海的DIY,不是动辄就标榜赶超原作的复刻机,更不是令我等屌丝烧友望洋兴叹的“天价铭器”! P26,是一台来自歌诗德、用料扎实、设计严谨、价格只要3K多的,前级功放! 其实我早在耳机发烧之前,就开始使用有源监听音箱了。但那时大多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到的设备也都是录音棚里使用的专业干活用的东西,对声音的要求跟HIFI完全不一样。 后来开始烧耳机,又基本是迁就耳烧设备。对前级这部分的需求,基本都合成在解码或耳放上了。这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前级功能。是的,对于我们大多数耳机和有源箱双修的烧友来说,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都是解码或耳放上的前级功能,而很少有人使用到真正的前级。再说直白一点,我们使用的所谓前级,就是拿来调音量的。不要说对声音的加成和塑造,只要不劣化音质就阿弥陀佛了。 就像我们用解码耳放一体机时,总惦记着拥有一台独立的纯耳放一样。当聆听有源箱时,我也经常会有想入一台独立前级的念头。应该这么说,解码+耳放+耳机+前级+有源箱。这才是一个耳机有源箱双修的发烧友的终极配置。 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如人意。当我们打开某宝,去关注一下独立前级的时候,就会悲惨地发现,想入手一台合适的前级,竟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传统HIFI厂牌旗下的独立前级产品,都非常贵! 这个局面,其实对于传统HIFI烧友来说,并不陌生。就功放而言,一直以来,都是合并类的产品,价格的段位比较全面一点,贵的便宜的都有,但到了独立前级,就普遍偏贵了,基本很少有两万元以下的选择。这对于很多普通烧友,尤其是以耳烧为主的小伙伴们,无疑是个噩梦一样的事实存在。 那么,有没有便宜的前级可选呢?有。就是我上面提及的DIY产品。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太复杂,几句话很难说清。总之,对于DIY和一部分复刻机(因为有些复刻也是相当不便宜的),我的态度是如果你是技术帝,且对DIY有一定经验,那应该是可以尝试的。否则,像我这样的技术小白,对什么线路啊元器件啊两眼一抹黑的,最好还是慎选吧。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P26这款前级,对于PCHIFI和耳烧领域,应该算是一款填补空白之作。 好了,一通感慨之后,这台P26现在已经摆在我的桌面上了。马上听起,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为它搭配的解码是系出同门、风头正劲的A22,有源音箱是声技MC14,电源线是范登豪的小主流,信号线用了DH LABS(平衡)和高芬(RCA)。与之比较的,是A22自带的音量调节功能,还有艾诗MDAC6的前级部分。 首先我要说,如果你想通过一台前级来改变你设备的音色或味道,使之更加暖厚、油润、甜美,亦或想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色彩。那么抱歉,这些P26恐怕都不太能给到你。P26的声音依然是歌诗德典型的中性的表达、真实的诠释,它所带给你的,不是声音风格化的渲染,而仅仅是纯粹的、货真价实的、对声音质量的提升。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具体听感。 首先,我用一张王羽佳和Gautier Capucon新发表的大提琴奏鸣曲开声,直接播放肖邦的G小调奏鸣曲。当舒缓而灵动的钢琴响起,当大提琴如泣如诉地汇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音乐一下子立起来了。 是的,这就是P26给我的第一听感:声音的立体感,乐音的形体感,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 这里我多说几句。很多人对于有源音箱的声音多有诟病(尤其是偏专业类的箱子)。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声音平面化。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不单一,比如有源箱加载的功放部分很多时候难逃其咎。但是,我想说的是,前级部分的影响非常巨大。“前级出声”真可谓金科玉律。所以,在你对有源监听音箱“判死刑”之前,强烈建议先上一台真正的前级再试试看,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再有,前级还在声音风格的走向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P26依然延续了歌诗德的家族风格,没有在声音里加入过多味道,强调的还是声音的真实感。只不过,有了P26的加持,令声音在真实的基础上,变得更有质感。而正是得益于这份优秀的质感,让重放出的音乐更加耐听,更加动听。 当然,我水平太有限,不太知道从专业角度怎么来表达清楚声音的质感是怎么回事。索性举个通感的例子吧,比如两件看似一模一样的白衬衫,一定会因为用料、做工、细节的不同,而使好的那件更有质感。 P26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输出输入的增益都是可调的,分别都是0db和6db两个选项。这不仅可以增加器材搭配的契合度,而且可以改变声音的听感。如果选择高增益,声音会明显靠前一些,也会增加一些厚度,感觉也更壮硕,而且低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说,在我未尝试调节增益之前,P26的低频部分,给我的感觉是质量很高,但量感有点偏少了。这种质高量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声音的宽松度。我本来打算是把这个作为P26的缺点来说一说的,但当我尝试了它的高增益模式后,低频的听感变好了不少。这也让我对这部机器的认可度又增加了几分。 所以,当你拿到这款机器,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所听的具体音乐,来调整折腾。我现在的玩法是,听古典音乐时,就全部保持0db,而听爵士和流行人声时,就会把输出调至高增益。 下面是几点其他听感,分条罗列如下。 第一,P26的声音非常纯净,有了它的加持,感觉好像过滤掉了很多声音里的杂质。在聆听钢琴作品时,那份干净利落,那份晶莹剔透,都让人感受尤为强烈; 第二,良好的透明度和瞬态响应、鲜活的乐感…这些歌诗德的一贯特色,同样很好地体现在P26身上; 第三,P26让声音的层次感进一步提升; 第四,P26表现出的声音的细节,同样非常真实,而且分毫毕现。这一点在聆听室内乐作品时,尤其感受明显; 第五,P26在播放大编制作品时,表现非常沉稳且有序,体现出其对声音优秀的控制力。说到控制力,这个要求往往是提给后级的。但我想说,像前级或解码这些靠前端的设备,对声音的把控同样重要,否则,把一段诠释得乱七八糟的声音给到后级,就算后级控制力再好,就算声音不散不糊也不会飙出来,可最终出来的动静也只能是一坨一坨的。 下面来简单说说P26和A22前级功能,以及MDAC6前级部分的比较。 和A22比是简单明了的,就是我上面说的所有听感,几乎都是P26 全面胜出的体现。这两者的比较,确实能够非常典型地反映出真正的前级和“前级功能”的差异和差距。 MDAC6的前级部分是独立设计的,在我听过的一体机中,单论前级的表现,MDAC6毫无疑问属于优秀级别。P26与之相比,优势明显的还是我的第一听感,也就是声音的立体感方面。另外,两者的风格差异比较大。相对而言,MDAC6声音比较软,比较暖调一点,音色更柔顺,速度也是不疾不徐的路子。而P26速度更快,线条感更强,声音的整体走向也更中性。 最后吐槽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仅代表个人,表达对P26电源开关按钮设计的不喜欢。好小的一粒,且突起不明显,导致按压的触感也不实在,总之非常缺乏存在感~比较而言,A22的设计我就中意的多了。 哦对了,再多说一句。P26的外观设计和X26是一样的。其实,就声音风格而言,二者也是一脉相承,绝对的西装无疑。品牌方对产品的命名和定位,都妥妥的没毛病。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PCHIFI和耳烧起家,对传统HIFI领域了解不多,对DIY货又缺乏认知和信任,最重要的是预算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一直在寻觅一款各种合适又好声的纯前级。那么,歌诗德P26,几乎、必定会成为你的不二之选!因为,真的也没别的可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