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机来自Periodic Audio官方的巡回试听活动,原本想着是蹭听Periodic Audio Ti的,没想到到手的却是旗舰款的Periodic Audio Be。
目前在国内能接触到的Periodic Audio耳机一共有3款,外观方面除了配色外基本完全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采用的振膜材质不同。最低端的是Mg用的是镁振膜,而Ti就是钛振膜,至于这次蹭听到的旗舰版本Be则是铍振膜。
铍振膜最早是用在大音箱上的高音单元,不过最近两年随着工艺的成熟以及微型化,特别是今年接连有好几个品牌都推出了基于铍振膜动圈单元的入耳式耳机,当中就包括了此前入手的阿思翠S60的后续型号S80,以及达音科新款旗舰DK4001的动圈单元也是采用铍振膜。
藉着这次蹭听的机会,也顺便跟厂家的国内代理八卦了一下。Periodic Audio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并不高,即便在美国当地也只是一个很小众的耳机品牌。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所以Periodic Audio反倒属于比较个性化的产品,基本就是针对小众用户,产品本身的设计定位反倒会更有趣。
按照厂家的说法,Periodic Audio基本就是重视音质,其他方面追求的是极简的风格,这一点其实很好地提现在它的外观设计上。耳机本身采用直入式的设计,除了背面的金属立体饰面板外,整个外观确实没有太多的亮点可言。而且直入式的设计在佩戴体验方面也更加地挑人,反正我的奇葩耳道用起来就不怎么好,戴不稳,并且导致使用原配的圆头硅胶套会漏音。
耳机本身还另外配有双节套跟C套,不过这三种套出来的声音差异还是蛮大的,简单来说:圆头硅胶套的声音比较中正,声音通透不闷,比较对我的胃口;双节套的封闭性更好,低频更猛,适合节奏控,但佩戴得适应;C套戴起来最舒服,低频量感也很足,但通透性不如另外两种套,所以个人不喜。
耳机因为采用的是极简设计,甚至连LR标识都木有,只能通过滤网的颜色来分辨,黑色是左边,红色就是右边,因此在戴套的情况下,得仔细看一下才能辨别,有点不太方便。
导管的长度偏长,在配合双节套的情况下,深入耳道的程度真得得慢慢适应,不习惯的人可能听不到10分钟就难受得秒摘的……所以我好纠结要不要入手小四+逆天的三节套啊!
Periodic Audio严格意义上是属于半开放式的设计,在腔体顶部有专门的释压孔,被动降噪能力比较弱,加上使用圆头硅胶套很难取得贴合效果,所以不太适合出街听。但在室内安静环境下听,半开发的结构会使得声音更加宽松,具有很不错的空间感。
此外,Periodic Audio采用不可换线结构,而且标配的线比较纤细,弹性大,所以在正常佩戴方式下听诊器效应比较明显。幸好直入式的腔体可以用绕耳的方式佩戴,基本可以抵消线材摩擦碰撞所导入的异响,不过标配里没有耳挂,得自己添加才行。
从定价来说,Periodic Audio Be比较接近没有掉价前的金版RE800,毕竟后者我也蹭听过,可以比较直观地拿来做横向对比。就声音素质表现来说,两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在调音风格上我认为Periodic Audio Be更出色一些。RE800虽然好听,但调音风格太过特异化,会导致在配搭以及曲目选择方面显得更局限,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而Periodic Audio Be则更杂食一些,更强调低失真所带来的真实感,更接近监听耳机的声音类型。
Periodic Audio Be虽然是美国品牌,但却意外地没有太重的音染,整体的声音显得更加中性直白。铍振膜本身刚性高,响应快速,对于声音的细节有着更丰富的交待。有听过这只耳机的朋友说金属振膜的齿音明显,但以我到手的这条配合凯音N52高增益模式来说,特意听一些齿音比较突出的曲目时,并不觉得有这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不排除是个体差异,或者驱动不足所导致。毕竟铍振膜的刚性大,在驱动方面需要更好的控制力,Periodic Audio Be虽然驱动需求要低于RE800,但也确实上台放之后的效果会明显提升一个层次。
原本我对Periodic Audio Be的期望是它高频方面的表现,到手听下来,确实是它的主要优势所在。在有良好驱动的情况下,Periodic Audio Be的高频在细节、响应方面都更加地“动铁化”,但在韵味上却依然保持着动圈应有的那份宽松。Periodic Audio Be并没有太过强调高频的线条化,听感上更趋向于真实。唯一让我觉得欠缺的是极高频的延展相对还是弱了一些,所以在收尾时会显得一丝不够顺滑。
至于中频则依然保持了写实、中正的风格,不华丽,但同时也不会让人觉得腻,能够兼容不同风格的曲目,以至于我觉得有点退烧塞的意味。Periodic Audio Be的声场不算大,但边界不明显,而且足够通透和明亮。不足的地方在于结像偏大,嘴型不够分明,跟我听过的其他家旗舰耳机相比确实存在硬实力上的差距。
低频部分是Periodic Audio Be在不同推力前端驱动下的分水岭所在。在上台放时,Periodic Audio Be的低频确实很给力,但如果切换成便携直推,不仅潜深会急剧减少,而且弹性也不足,只剩下偏多的量感在那轰隆隆的。尤其是当配合双节套或C套时,情况会更加地不理想,反倒是圆头硅胶套会大幅削减低频的量感,所以我建议不上台放时,最好还是用它来配搭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