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用家可能对于OPA-4A/5A会有这样一种印象:这不就是OPA-2A/3A简单的缩水降价嘛?这话既对也不对,虽然对于OPA-4A/5A来说,采用12AU7的前级放大线路没变,后级放大电路直接换了核心胆管的型号,是降级行为,但是对于胆机来说,同一种型号不同品牌的管子,其表现力也是天差地别,甚至换管如换机。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从2A3/300B的架构更换为EL34/KT88的架构,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从8缸降为6缸,但具体到品牌来说,宝马的6缸和奇瑞的8缸相比,其性能差距还真不一定如数字上看到的谁大谁有理。当然这是建立在用家后期折腾胆管的基础上的,从原厂的机器配置来说,OPA-4A/5A的声音确实也只能达到两位老大哥的七八成水准。
我们在看到与上级机型差异的同时,也要留意OPA-4A/5A身上新添加的功能,这是上级机种所不具有的配置,也是我在磨合试用的后期,用得越来越多的功能,那就是蓝牙,非常贴地气的功能对吧?OPA-4A/5A的屁股后面都有一个竖起来的小天线,在面板上方的输入旋钮上专门有一个BT,只要打开,指示灯就会红蓝相间交替互闪,成功连接之后就可以直接播放了,常见的SBC/APTX/APTX-2/AAC编码格式都可以支持,非常方便。
和以往单刀直入的器材评测不一样,我花了挺多时间去讲述OPA-4A/5A这两台机器在功能上的配置,原因在于,整个OPA系列很精准地触及了一个用户群体的兴奋点,那就是耳机和无源音箱双修的桌面玩家。也许乐友们会想:这个覆盖范围不要太广啊,耳机和箱子双修的玩家很多嘛,但凡室内条件达到一定水平的耳机玩家,或早或迟都会上箱子的。话是没错,但是如果加上前文那两个限制条件:无源、桌面。那么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就要打折扣了。当下是器材小型化迎合房价泡沫化的过程,以往传统音响大件的潜在玩家在逐步转变为桌面音响的用户,而在桌面系统的世界里,近些年越发蓬勃的有源音箱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用户往往更愿意选用那些不占用太多桌面空间的一体式器材,这样的趋势也让一些拥有传统玩法情结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无源音箱玩家觉得无所适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