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nesroy 于 2018-1-17 17:24 编辑
绝不在俱乐部发好帖,我的好帖只在绿坛,因为俱乐部有一堆装逼的人,还有垃圾版主
一、情结 每个烧友都有旗舰情结,其程度不亚于男人的处女情结,旗舰的显著特征便是不妥协,彻底激起烧友的征服欲。就像不断调整忍者龙剑传的难度,享受被虐后的反击带来的快感! 反击需要购买武器,当金钱不断砸进去的时候,老周说:别玩2k的耳机了,应该考虑旗舰了。 忽然发现:我从一个音乐爱好者转变成彻头彻尾的发烧友,当歌者的情绪、思想、回忆、心境被声场、密度、三频、弹性、厚度所取代,已不能融入音乐的世界,却成了一台显微镜,无法停止的分析声音的特性。 旗舰则是分析声音特性的最好工具。头版T1一代、T1二代、HD800、HD800S的声音特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严肃、木讷的HD800和人工打磨的T1二代,我不想赘述。 本文只想谈谈头版T1(Doublethreebalance Furutech CF601M,NO:1100)和HD800S (SiltechRuby crown upgrade line、Wireworld upgrade line、NO:9600)。 二、特性 声音风格取决于设计师的品味,耳机真是一个奇怪的产品,设计师可以放飞自我,作为业界两大巨头的森海和拜亚,颠覆原有的风格,彼此学习。T1一代有650的影子,二代进一步提升了素质,增加了hifi性;HD800有990的影子,到了800S,风格又回到了650。 800S注重对整体框架的刻画,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副浑然天成的山水画,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歌者一路欢唱,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声音的代入感尤为强烈。不强调天有多蓝,云有多白,没有突兀,没有喧宾夺主,以第三视角展现着色彩的五彩斑斓。 T1注重对音乐主线的刻画,不强调背景,以第一视角慢慢展现着乡间小路,走完第一步,才能看到下一步。虽然T1以高密度著称,由于第一视角视野的局限,整体比800S要单薄,倒不是说信息量不如800S,类比公司管理,如同顶层设计与具体执行流程的差异。 三、几个关键词(声场、力量、清晰度、动态、厚度、密度、三频) 1.声场 1.1高度: 800s如同室外厨房,没有天花板的限制,油烟可以轻松的散去;再看T1,主人公(音乐主线)的“身高”如同天花板一样,决定了声音的高度,如果800身高2米,T1则1.7米。 1.2宽度:如果说800S的声场形状是纵向椭圆,那么T1则是稍偏横向的椭圆,宽度仍比800s要小一些。T1的声音是凝聚在舞台中央的,800s则是平均分布。我一直在想,如果把T1推得像800s这样,得多大推力的耳放。 2力量和动态:800s力度大且平均,若是要他砸一个坑出来,他不会多出一分力。而T1为了砸出一个深坑,平时做好充分的休息。也可以说,在高潮来临前,温温细雨,波澜不惊;步入高潮后,大气磅礴,声如洪钟,特别是琴弓擦弦的力度,感觉弦就快断了。 再举一例:在天宫俯瞰大漠的万马奔腾,用800s聆听,马的喧嚣传到了天宫;用T1聆听,中间则出现了一道分层线,马的声音是到不了天宫的,但马的气势却超越了800s! 3清晰度:800s就像蒙上了一层纱,而T1则是拨开乌云见明月, 800s败北。 4细腻度:800s展现的是精致,却带来了对泛音的束缚,如倒入杯中的咖啡,只能看到一抹黄色。而T1细腻,结像偏小,鲜活轻快,泛音一路洒, 800s败北。 5厚度:都说T1比800厚,但如果对比800s,明显比800s薄不少,T1败北。 6密度:800s一直饱满,T1高潮前显得空一些,但该出手的时候,密度却毫不逊色!总体来说,T1败北。 7三频:高频T1鲜活,细节展现一览无余,但高频的厚度不如800s;中频800s独步天下;低频800s扎实,下潜旗鼓相当。 总结:800s秉承森海威风凛凛的优良传统,浑厚、雄壮、底气十足,不突出细节,不太突出音源的个性,因为他自带柴米油盐,总能交出可口的佳肴。如果对厚度、密度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话,喜欢清晰、色彩、宽松、动态的话,特别是动态,让人直呼过瘾,T1是无悔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