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08|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究HD800版本论:何来千只千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3 16: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DreamySpirit 于 2025-1-3 16:11 编辑

各位烧友好!

作为一个刚入坑不到一年的新人,和坛里的各位大神比起来,我在很多方面的资历经验实在不值一提。不过虽然烧龄尚浅,但我对HD800确是情有独钟,爱得深沉。从入坑开始,我前前后后折腾了9只HD800,不过一直都局限在万号后的挑挑拣拣。直到最近,终于弄到两只狠货:一只真正的“头版”00427号,和另一只带着珍贵的原装早期窄边耳罩的07773号。可以说,这两只到手后,让我终于有机会“完整地”感受到早期HD800的声音,同时也能和后期版本好好对比一番。

先抛结论:头版和万号内确实比万号后更有潜力,这不仅是风格差异,而是确实存在差距。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行情下的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追求极致HD800的朋友一些参考!

(另外因文章内容较长,为赶工不少篇幅邀请了GPT老师进行润色和排版。观点均为个人经验,内容严格把关,但用词若有不太自然的地方还请多包涵。不清晰的地方也欢迎提问,有空会尽力解答)


内容概览


这篇文章,大致会涵盖几个方面:

一.     早期与后期HD800在结构和外观上的差别,从螺丝到母座、从滤网到调音棉,带大家做一个版本细节上的“显微镜观察”,也教大家如何辩伪。

二.     那些可能影响听感的因素,探讨HD800为什么会有“千只千声”的特性,是号段问题?还是其他潜在的变数?

三.     主观听感分享,基于我目前的系统配置,分享几只耳机的实际表现(以及为什么我觉得前期版本的潜力更高)。

四.     风格走向的总结,以及是否值得为早期版本溢价买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也会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给出一点个人建议。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结合我的实际经验,能为HD800的“版本论”拨开一点面纱。

最后,还是要提前给自己打一波“新人牌”。虽然和坛里的大佬们比,我的研究难免粗浅,观点也可能有失偏颇,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听感和分享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如果大家有自己的研究和心得,也欢迎交流讨论!


一. 结构上的细节差异:从头版到后期HD800的演变

HD800再不同号段中结构变化明显。这些特征就像“耳机的指纹”,是辨别号段和版本的关键线索。



1. 头版HD800(约2000号以前)
头版HD800的细节极具辨识度,从内到外的多个细节都与后期版本存在明显区别:

  • 单元架与螺丝
         单元架周围的螺丝是凸出的,没有后期内嵌式设计的凹槽;滤网架的连接处表面有些凹凸不平,加工痕迹较为明显。

  • 母座设计
         母座内部涂有黑漆,外部颜色接近黄铜色,没有采用后期的银色表面处理工艺。

  • 外滤网
         头版的滤网纹路较为细腻,且纹理方向几乎垂直于母座,这与后期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 调音棉
         调音棉边框非常窄,几乎没有边框。
  • 头梁
         抛光程度较高,在光线反射下质感细腻,反射光泽有很大区别。






2. 万号内HD800(头版后到万号左右)
进入万号以内后,HD800的结构已经开始过渡到后期版本,但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头版的设计特征:


  • 单元架与螺丝
         螺丝设计改为内嵌式,但滤网架的连接处仍有凹凸不平的痕迹。
  • 母座设计
         母座内部仍是头版一致的黑漆设计,但外部颜色已经从黄铜色改为了银色
  • 外滤网
         滤网材质和纹路依然与头版相同,继续保持了细腻的纹路和与母座垂直的纹理方向。
  • 调音棉
         开始使用有边框调音棉。
  • 头梁
         抛光程度依然与头版一致,未发生太大变化。





3. 万号后HD800(万号以上到后期)
到了万号后,HD800的结构设计趋于统一


  • 单元架与螺丝
         滤网架表面比较平整;螺丝设计全部为内嵌式
  • 母座设计
         母座内部的黑漆消失,露出白色塑料部分;外部统一为银色
  • 外滤网
         滤网的纹路更加稀疏,并且纹理方向改为平行于母座,纹路显得更加明显。
  • 调音棉
         有边框一直沿用。
  • 头梁
         抛光工艺发生变化,更接近拉丝质感,整体反射效果不同于早期的高抛光设计。








如何辨别伪造的头版和早期HD800

1. 头版的机器:单元架螺丝和母座特征


  • 头梁字体
         最早期HD800S头梁的字体与头版HD800有明显区别——字体更细、颜色更淡,且其表面处理工艺采用的是万号后常见的拉丝工艺,与头版高抛光的质感截然不同。
  • 母座颜色
         头版HD800母座的黄铜色涂层极具辨识度。后期版本(包括HD800S)使用的银色应该并非喷漆而是类似阳极氧化的工艺,不太可能通过脱漆手段仿造。
  • 单元架螺丝
         头版单元架旁的螺丝是凸出的,这是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



2. 万号内的机器:头梁和滤网纹路特征


  • 粗体字体的混用
         稍晚一些的2000号以后HD800S开始部分改用粗体字体,但其头梁的表面拉丝工艺与早期HD800的高抛光依然存在差异
  • 滤网纹路
         此外也需要重点关注滤网纹路的密度和方向。头版和早期HD800的滤网纹路较细腻,方向几乎垂直于母座,而后期及HD800S的滤网更稀疏,纹路方向平行于母座。



3. 其他

  • 更多HD800s头梁批次
         在万号后和4W号附近,仍有一批HD800S使用了HD800标的头梁,这些头梁基本只能通过字体来辨认。HD800的头梁从头至尾只使用过粗体字体,而HD800S则混用细体和粗体两种。
  • 编码位数
         曾出现过某些HD800头梁带有六位数编码的案例,而这是HD800S头梁才开始有的印法。





二. HD800为何“千只千声”?

以下仅是我的一些个人推测:个人认为,HD800“千只千声”的最大原因,很可能是单元的品控差异

玩过各种耳机的烧友可能会感觉,HD800的声音方向其实并不那么“动圈”。它追求的高解析、大声场、层次感、瞬态速度、弱音细节的表现,而这种风格其实普遍应是动圈单元的短板。这些素质,对于平板和静电耳机来说可能信手拈来,但对动圈来说想做好却是有些挑战。或许正是因为森海塞尔近乎以平板耳机的高频标准来要求HD800,它的高频单元设计也确实和其他动圈耳机有显著不同。但也正因为这种“极限式调音”,单元天生的体质差异就被放大了,导致频响一致性较难保证。


1. 调音棉: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

一个间接的证据,就是我目前过手的每一只HD800,调音棉的厚度和密度都有肉眼可见的差异。部分即便是网孔密度看起来相似,上手后也还是能感觉出在厚度上存在明显区别。

事实上,不同厚度密度的调音棉,可能正是HD800不同个体间声音差异最大的原因。个人推测,森海塞尔应该是先将整体曲线比较匹配的单元两两分组,以单元频响的某处高频峰值为参考标准,再根据实际表现用不同厚度的调音棉进行对齐。


  • 高频峰值较低的单元:仅需较薄的调音棉,就能使高频表现足够顺耳,得以保留更多的高频通透感。
  • 毛刺感较重的单元:需要较厚的调音棉,直到高频刺激感削减至可接受范围。


然而,调音棉毕竟是个“大刀阔斧”的调整工具,它无法像EQ那样对全频段进行精细修饰。于是,厚棉调音的HD800往往削减了额外的高频而在中低频上显得更加饱满,但极高频可能少了一些空气感和延展;而薄棉的则保留了开阔的声场和更通透的高频,却在中低频部分显得稍显单薄。

当然这之后森海一定也有其他方式往参考曲线上调音,但底子的区别已经存在,这也就成了后面每一只800自己的“个性”。而以我的经验来看,这种“个性”带来的结果,是在同结构下(比如2w号和4w号),个体差异是会大过号段差异的。因而在选购HD800时,最方便“猜”它声音的方式也就是看调音棉网孔的大小疏密了




2. 使用与老化:16年的声音变化

其次,HD800的“个性”,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它已经是16年前发售的耳机,比部分年轻烧友的年龄都大了。使用和保存状态的参差,也会对今天的声音表现产生显著影响

先撇开老烧们常谈的煲机和单元老化不谈,单纯从保存状态来看,HD800的声音也会因为一些细节发生剧烈变化。比如,我手头的某一只不知名万号后HD800,其低频的表现显著比其他万号后更丰满、更有力,同时横向声场略有边界感,但纵向声场却更深。这只耳机的风格非常特别,甚至不少试听过的烧友都感叹,“这么个性的声音竟然是万号后的800吗”。
直到某次更换耳罩时,我才发现了原因:它的外滤网两侧都有少量的孔被某种污垢堵住了。很可能正是这轻微的堵塞,增加了中低频的混响,从而让这只耳机有了完全不同的声音风格。(当然,两侧堵塞得几乎一致,没有偏音,也是个奇迹。)

但是不建议自己尝试!小颗粒或粘稠的异物如果卡进金属滤网大概率就不可能弄出来了。我自己也尝试清理过,结果是穷尽办法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接受这种“不可逆的改变”。




3. 不同版本的结构差异

除了单元和保存状态,不同版本的结构差异当然也会对HD800的声音产生影响。

例如,早期HD800的外滤网材料更为细密,而万号后HD800的滤网更疏。结合我那只特殊HD800的经历,我合理怀疑,这种滤网结构的不同,确实很可能会对声音造成影响,尤其是低频的性能上

更别提早期HD800的窄边耳罩了。更换过HD800或拜亚动力耳罩的烧友应该非常清楚,原厂耳罩的结构在调音中占比非常高。早期HD800使用的窄边耳罩直接参与了声音调校,使得它在声场、低频速度,混响控制和高频空气感上都与后期版本产生了明显差别。这部分的差异我将在后面的听感对比中再详细展开。



4. 坊间传闻的“调音方向变化”

最后,还有关于不同号段“调音方向变化”的坊间传闻。这部分我其实无法给出明确结论,因为样本数量有限,难以验证。不过,参考大佬帖“龙生800,只只不同?——浅谈HD800的版本论”的频响图,除了头版(约2000前)HD800低频曲线明显较低以外,整体频响在后期似乎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然而频响图能够提供的信息实际上比较有限,因此我会结合个人的实际听感,在听感对比结束后讲讲自己的看法。



篇幅不够了,具体听感对比和结论后面再续



81
发表于 2025-1-8 11:09 | 只看该作者
太详细了,向楼主的认真致敬,这帖子,必须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1-7 1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硬核大作,没什么玄学脑放弯弯绕绕,帮助非常大!快点申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1-6 2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xiaotan02 发表于 2025-1-6 19:54
这就是问题关键,你听到这个泛音确实是泛音吗?

不然呢,你不会觉得所谓的上的去就是泛音吧,那森海工程师白干了是吧,改的意图就是这个,你这个问的就有点幽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1-6 1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系无名氏 发表于 2025-1-6 12:04
我认为的高频延伸是泛音,800s比800更容易听到高频泛音,当然高频没有800那么容易上去也是真的

这就是问题关键,你听到这个泛音确实是泛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1-6 1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拜读了,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1-6 12: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xiaotan02 发表于 2025-1-5 19:57
是的,是瞬态。
我给800s升级线,发觉800s跟不上细节,糊过去。
至于高频延伸方面,800s真的更好?

我认为的高频延伸是泛音,800s比800更容易听到高频泛音,当然高频没有800那么容易上去也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1-6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营养贴!HD800会一直陪着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1-6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拜读大作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1-5 19: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xiaotan02 于 2025-1-5 19:59 编辑
我系无名氏 发表于 2025-1-4 21:48
额。。。森海自己都不希望这种品控问题出现,你说呢(笑)
补一句个人见解,我感觉800S和800的动态貌似 ...

是的,是瞬态。
我给800s升级线,发觉800s跟不上细节,糊过去。
至于高频延伸方面,800s真的更好?
从空气感空间感,800都更好啊。
是不是觉得800s高频厚了觉得好?根据我玩箱子加超低音经验,超低对高频厚度是有提升的。
但800这个环形振膜,本身高频就不是强项,相比平板、静电、气动等,当然系统好下高频延伸也不会太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1-5 1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赞lz的科研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1-5 14: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真正的玩家,钦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1-5 13: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非常喜欢看此类“破案”贴

HIFI圈子故事多,不反对讲故事,但是要讲真实的故事,合理的猜测,但是真实的故事往往不好听,BOM流程,单元差异,工艺误差导致的声音差别肯定没有阴谋论里面工程师主观调音那么令人神往。。。哈哈哈

另外楼主许多观点十分认同,自己最近也在做DIY,大耳的频响曲线需要经过前腔(耳罩)耦合,频响和真实的听感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最小相位系统,可以说听感与测量这个函数对应关系目前仍然是黑盒而非玄学,科学HIFI并非错误之路,只恨诸君走的太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1-5 11: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pseudo 于 2025-1-5 11:57 编辑

能收集这么多800玩也是真爱了,800当时出来的时候,可是一片批评,也可能其他器材不行吧。我个人还是喜欢后期的版本,早期的800声音个体差异挺大的,有的单元振膜也有红线什么的,看号码其实意义不大,好听不好听的看运气。窄边耳罩放到现在已经不可能有正常的了,全都掉渣,所以也就没什么所谓的头版一致的听感。
掉玩渣的耳罩是没什么低频的,一点不好听。

几百号的老玩意有的状态还行,有的都不知道过了几手了,蹭听一下就行了,没什么神奇的,犯不着跟钱过不去。800的声音框架都是类似的,一点区别不值得放大,多玩几个其他的东西不是更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1-5 1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有理有据,干货满满,楼主细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1-5 10: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西城
dal0095 发表于 2025-1-4 09:30
看到lz这么用心的玩800,真的佩服,同时也对我手上那只51x号的800在家吃灰感到些许暴遣天物。毕竟86再快也 ...

已私,请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1-5 0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绵阳
早期的HD800就是在材料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激进尝试,中空单元的良品率本来就不高,确保一致性就更难了。(我是比较赞同早期段号之间个体差异巨大的说法)
后来就是一步步增加单元阻尼的过程,包括加厚调音网栅和加宽耳罩等等。
直到HD800s彻底放弃了单元完全中空,在单元中心添加了调音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1-5 0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我最后选了KK,摆脱了耳罩困扰,也获得了比800更大场面的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1-4 22: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1-4 2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xiaotan02 发表于 2025-1-4 08:15
有没有可能集体发声,让森海重新推出早期调音的hd800

额。。。森海自己都不希望这种品控问题出现,你说呢(笑)
补一句个人见解,我感觉800S和800的动态貌似没差,主要是瞬态和横向以及高频“爽感”确实是比较明显有差的(我反而觉得800s高频延伸貌似好点,可能理解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8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