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风烛残年 于 2020-10-15 14:39 编辑
猫耳声学mia是今年8月推出的新品,这个牌子是舜仕科技分出来的子品牌,专攻耳机,耳机线材等产品。到现在也有差不多2个月了,我看各大媒体谈的不多,或者很多没有谈到点子上,我在这边给此产品做一个详细解读。当我拿到这个塞子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声音怎么和final系列这么接近。微动圈我也听过不少,也不是说微动圈的风格都和final一样才对,比如微翼很早推出的duke塞,就是个“解析流”的产品。也不是说动铁塞一定要偏清亮,像aroma的早期魔女塞,就是一个声音非常厚重实在的多动铁。仅仅是巧合我们引用几个媒体的评价来看看:
“总的来说,KT认为Mia是个典型的摇滚、布鲁斯取向的耳塞,以8mm的微动圈做出这个价位可以说水平相当高的低频综合表现,是不容易的。但是,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取舍,比如高频的亮度明显缺失与圆滑,这种调法虽然在不过分影响音色的情况下使得人声更加耐听,但是对于金属乐甚至一些古典作品的表达上会有所缺憾。显然,长得像是棍子,Mia却与众多棍子耳塞的走向是不同的,但是也没有走向E4000甚至E5000方向的极端,把控得不错。”
“高频和中频不像低频那么抓耳,但也不弱。就听感来说,是偏真实和中性的还原,齿音处理的出色,保留下来的一点点也进行了打磨,有而不刺,很好地增加了高频的质感,久听不累,如果能更通透一些就更好了;中频还行,如果能更厚一点,我觉得听人声会更好一点。现在的感觉是,MIA重播器乐优于人声,男声优于女声,音染比我预想的少很多,偏素,比较注重中下盘,说明设计者对于第一款产品还是蛮重视它在素质方面的实力,采取了比较保守的调音,力图先保证声音的真实和准确。”
“低频量感较多,下潜一般,残响部分有明显增强的修饰,从而营造出浓郁甚至偏重口的氛围感,很是迎合当下年轻用户的主流喜好,与之对应的则是对于力度的表达没有那么干净清晰。中频人声贴耳稍靠前,亦有一定距离感,非完全谄媚喷脸的类型,染色暖调,丰腴饱满,比较适合男声及一些老派女声的演绎,如陈奕迅、蔡琴之类。高频亮度和延展性都凑合,通透度欠佳且略显暗淡,优点是绝对的顺滑不刺激。”
“开声就定位明确——器乐大编制古典塞。中频略凹,中高线条感较强,低频动态和质量都十足,结像位置明确,水平方向横向声场非常开阔,具备了欣赏古典曲目的必要条件。在官方的宣传中,也是定位为古典塞的。”
从以上四段媒体评价来看,首先这塞子就是一个偏下盘的塞子,但是这几位认知有差别,第一个评价里后续谈到这是一个适合听摇滚蓝调的塞子。最后一个评价是适合听编制类。其余几个都认为是听老歌的产品。声音描绘基本一致,但是产品认知上却大相径庭。这就很有意思了。
看够了别人的评价,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1.一个塞子声音到底如何,没有参照物是没法说清楚的。评测文,听感分享之类,一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的。Mia是偏下盘的塞子,这句话倒是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偏下盘,怎么个偏法,上面几个评价说的都不是特别详细。有人曾经提问过,mia和ie80都是偏下盘的设计,那具体有什么区别呢?很多人反映说,ie80声音已经忘了。实际上经过对比,ie80和mia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ie80的问题是两端延伸不是很好,高音明显比mia暗淡,下潜也比较孱弱。
2.mia到底适合听什么?根据上面四个评价来看,在适应何种音乐上观点各异,颇有争议性。我的结论是——mia是非常全面的塞子,但是只是听起来不那么“素质”。它这个声音谈不上暗(相比ie80),但也不至于刺激,低音是不缺乏的,非常有氛围,听起来绝不会产生单薄无味的感觉,总之就是比较全面不太容易挑出毛病。
3.然而,比较全面不容易挑出毛病,是不是就意味着平庸啊,各方面都好,也许就是根本没有凸出的优点吗?很多人第一次第一次听final e3000都被震撼到了,挺有腔调的声音,稀罕啊。6毫米动圈先天缺陷,两端延伸物理限制的缺点被彻底掩盖掉了,不见人提。其实到了e5000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是不能因为价位因素,故意做出偏科的东西,总感觉不够严谨。
4.这圈子里确实存在塞子上台的玩法,我不评价,但确实有合理的一面,其实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搭配很重要。这个市场里面,现在“解析流”塞子已经渐渐成主流了,便宜如水月雨,天使吉米,高端如fww,a8000。但却很解释为什么hd650(本身在森海里就是个异类)这个肥厚下盘的耳机,到现在保有量依然这么高。烧油到底要的是什么?低音多的耳机非常吃控制力,显然我敢肯定这几个媒体并没有搭配到合适的播放器。
5.德森瑞dtr1是我经常使用的播放器,它的控制力非常好,搭配hd650能很好的驱动出应该有的弹性。在dtr1的调教下,mia的声音相对就没有那么偏“下盘”,非常均衡,低频响应要迅猛快速。好像是收了低频,其实对频响影响微乎其微——不会产生齿音这种某频段的奇怪凸起。它的整个变化就有点像hd650彻底推开的感觉,肥厚感其实是没有驱动好。
6.没有dtr1怎么办?我搭配dtr1驱动mia就用哥套,哥套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说这套子声音偏闷,我个人感受是这套子其实挺不错,它最大的优点是它是真不太容易漏音。漏音会影响声音密度,缺点就是不太容易插的深,导致可能会混响大一些。像这种“偏”下盘的塞子使用上,我看到很多类似风格的塞子,比如ie80,还有e系列,没少见到有人用sf套子,据说是能提升解析力,我的理解是,它可能密闭性没那么强,但是进入耳朵后比较深入,导致混响偏少,变得“解析”了。
7.有人会问,我就想要这种氛围很好的塞子,但又没有条件上播放器怎么办,只能手机直推但是担心效果不好,我想说,mia灵敏度不算低。(水月雨的马塞用手机驱动连达到正常声压都够呛)偏下盘,确实对控制力有较高的要求,手机直推,轻松方便,流媒体很重要,但是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按照上文所说,我们可以通过硬件(比如耳机套,不建议调eq)调整塞子本身的风格,以期达到符合自己的听感。有经济条件后升级更高级的专业播放器,比如dtr1或者honey。
8.假如说我就不喜欢德森瑞的产品怎么办,有没有其他播放器也能达到这个效果。我个人观点是,如果想要追求极致性价比,可以看看凯音的老播放器,比如n5,n6,i5这些播放器控制力都是不错的,二手性价比极高,对付玩玩也还不错,大概有dtr1的8,9成水准(仅驱动mia的情况),还有像军哥小核子(本身就是可以控制好6系列森海耳机的怪兽级产品)都可以达到相对均衡,全面的声音效果。
下面简单谈谈mia和市面上厚声塞子的区别:
Ie80:前面也说了,除了声音比较厚,这两者区别其实挺大,ie80驱动开应该是一个偏中频的塞子,低音不再轰头了,但是基本谈不上下潜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对付还原力要求较高的编制类作品不太达标,也不够全面。
Final e系列:e系列低频下潜是有的,声音比mia更暗,纵向空间更深,但要难驱动的多。也见过某些人评价说如果玩好的话如何如何,但显然不是一个可以直推的塞子(dtr1需要捆绑自家的ha1耳放)。
榭兰图:常见评价是两头翘的调音,高音这块明显比mia更刺激更明亮,它不光要好的低频控制力,也要足够的高频控制力。它总体上调音比较正,但是因为驱动问题,它的空间感似乎有一点扭曲,好在本身非常极端的低失真,让人感觉并不是外行产品罢了。
Ie800s:似乎已经被hifi圈除名的产品,耳机店普遍都没有展示,比起上代产品没有那么极端。声音是最接近mia的。非常有厅堂感,混响自然,人声似乎更靠前一些(搭配dtr1),极高频有失真。Mia没这个问题,20k以上切掉了。
总结:我还是认为,声音这东西不能看价格,mia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不可否认现在确实存在某些偏见,比方说,这个调音在这个价位的塞子里不应该出现。但我认为塞子,还是百花齐放一点比较好,根据我去几个耳机店里走访的情况下,千元价位已经被水月雨等类似产品一统江湖了,我感觉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包括我最近听了几个大厂国产旗舰播放器,连基本的辨识度都没有了,感觉大家都在追求同一种东西,然而遗憾的是,这同一种东西是什么,我也搞不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