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20楼芝麻汤团于2008-03-22 16:55发表的 : 我蛮喜欢帕尔曼的,技术够好了,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腻,而且一个得小儿麻痹症的撑拐杖的小提琴手是值得尊敬的
引用第15楼wwfyl于2008-03-22 15:44发表的 : hoho~一般来说,因为身体条件限制,小提琴家的技术和音色都是早年强过晚年(大器晚成型的小提琴家除外,比如oistrakh,szigeti也有类似情况),很少有小提琴家能够在晚年保持早年的技术水平(heifetz、oistrakh、milstein当然不在此例)。但是即使有早年和晚年的差异,小提琴家的音色因为技术的相对稳定性,在相当的一段时间还是会保持不变的。 诚然,不同的作品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来演绎,但是szeryng的情况似乎很难用风格来解释。他的两次小无录制于50-60年代,和rubinstein贝小奏和勃小奏录制于两次小无录音之间,而与马里纳的bach小协录制于70年代。何以在巴赫小协和小无是一种音色,在贝小奏和勃小奏等录音中又是一种音色呢?从时间上来看,这并不是“早年或者晚年”的问题。另外看看他在水星的录音,他和dorati于1964年Khachaturian的音色非常漂亮,但是同张唱片上1962和同一位指挥家合作的brahms小协音色就要显得干不少,后来在70年代在philips和haitink的演绎就要稍微好一些。在一段不算很长的时间里音色如此反复,这个似乎很难用风格来解释吧。[s:5] .......
引用第8楼wwfyl于2008-03-22 14:03发表的 : 作为聆听者,其实我们很少能客观地去欣赏一个演绎。尤其是在入门的阶段,总要被一些“舆论”所左右。 比如“舆论”说perlman甜腻,如果不去对比,如何能第一次听到他的演绎就觉得他甜腻?何况帕尔曼很多录音根本谈不上甜腻,比如他在RCA和Leinsdorf的柴小协,比如他和ash的贝小奏。另外如LZ所言某“大大” 说此人是“装逼犯”,帕尔曼作为当代首屈一指的小提琴演奏家。看看他的唱片,从数量上能和heifetz、oistrakh等大师并驾齐驱,如果不是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而仅仅是“装逼”,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再看看和perlman合作过的大师们,Haitink、Mehta、Giulini、Barenboim、Previn、Ormandy、Levine、Ozawa、Argerich、Rozhdestvensky、Rostropovich。。。。。。。难道这些人还不如“大大”的欣赏水平?听不出perlman是在装逼? 在谈到perlman和szeryng的brahms奏鸣曲的时候,perlman和ash的演绎即将听到,他和Barenboim在sony的录音可谓清新明快、生动活泼,不失为一次好的演绎。szeryng和rubinstein的演绎则沉稳内敛,从某个角度来说,谢林的琴声发干(他的很多录音都有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他在战时隐居墨西哥,长时间中断小提琴演奏,状态不稳定),不是特别讨好耳朵。喜欢哪个演绎也是人各所爱了。但是无论怎么听,难道能从perlman的演绎中听出装逼的成分? .......
引用第32楼水天堂于2008-03-24 09:21发表的 : 其实能够录成唱片的都很不错,哈哈 [s:2][s:2][s:2][s:2][s:2]
引用第36楼水天堂于2008-03-24 09:58发表的 : 和wwfyl 兄不同,在可以选择曲目演奏版本时,本人喜欢越新越好!如果实在找不到立体声录音,那只能找MONO屈就了…… [s: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20704|耳机大家坛-耳机网 ( 粤icp备09046054号-6 )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GMT+8, 2019-12-15 16: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