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螺旋测微器

高举“三个代表”伟大旗帜,撩开时基误差的神秘面纱!-->af2000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和硬盘没关系,放心,
不过同主板应该有些关系,
音频卡呢是肯定有jitter的,不过嘛
我们不知道你的卡是什么设计哦0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以下是引用ngok在2002-11-17 11:26:00的发言:
SONY的G防震好像对音质的影响要小一些是不是?我的955不能关防震的,有两级防震,用1的时候好像还可以……


有一种说法,Sony的G防震和其它随身听新式的长时间抗震,都是采用压缩算法达到的,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倒没考究过,不过从随身听设计来看,可以肯定首先要保证的是音频连续,其次才是音质,还要兼顾成本等因素,另外,数字电路对模拟电路部分干扰在随身听狭小空间内也可能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我个人理解一般指的jitter与误码(error)还是有区别的,jitter不是误码,在纯数字电路中只能说增大了产生误码的可能性,但在没有产生误码之前,jitter无论大小(在容许范围内),对数据正确性是不会产生影响的,也就是说并不会影响纯数字音频流的音质,只有在A/D、D/A这两个环节上,jitter才可能对音质产生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以下是引用无心睡眠在2002-11-14 12:17:00的发言:
还有有问题要问,jitter失真是如何影响波形的?主要影响到哪些方面?jitter过大在音质上下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这个要有张图看一下就明白,谁手头有现成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我认为,就数据率来看,CD并不高,标准的CD格式,44.1kHz/16bit,每个声道为705.6kbit/s,就算是1bit的D/A,其晶振主频率也不会高于50MHz,这样在数字电路设计方面,基本上不用考虑电路板的分布参数对数据传输正确率的影响。
但是对于由于随身听的空间狭小而导致数字电路对模拟电路的干扰加强,我不太同意。数字电路对模拟部分的干扰只要在电路板设计时考虑好地线层和电源层的划分,以及各个部件的摆放是可以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的。
如螺旋老师所说,jitter只在A/D、D/A时对音质产生影响,对A/D来说,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那是唱片公司的事情。而D/A,如果有jitter存在,会在原来的模拟信号中加入很多其它的频率分量,低频高频都有。对1bit的D/A,jitter影响会更大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
俺忍不住再瞎说一个《狭义时基误差》
广义上讲时基误差永远存在,那它能不能消除
狭义相对论中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依据的,这样我们就抛开引力场对自然时钟起减慢作用不提,单讲各个时钟那个更精确的问题
硬盘里存的Wav格式的音频文件数据在传输到音频卡之前,是由计算机的时钟控制,当然数据通常是经过内存缓存后再发送到音频卡解码,这里可以忽略不计,这也电脑播放音频文件的好处
一般的音频卡都有自己的时钟发生器也就是晶振,真正的时基误差会在这里产生,跟计算机其他部件没有多大关系
音频卡的好坏除其他因素,其时钟精度也非常重要的参数
每台数字音频录放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时基抖动,只不过是多和少的差别,这样你每次回放音频都不可避免的听到录音时时基抖动的效果,再加上来自身数/模转换器的抖动,就会加剧
在数字音频的采样和回放过程中要求取样周期非常均衡稳定不变,这就是要求时间绝对精确
取样周期的概念
取样(采样)频率为每秒内取样点的个数,取样频率的倒数就是两个相邻取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就是取样周期!比如44.1KHz的音频播放录音系统中每秒采样44100次,各个采样的间隔时间应该精确到1/44100秒,大约为0.00002268秒,这还是个近似值。另外在时间上没有一点都不差的系统,时间上会有微小的赶前错后,这就是时基抖动
现在更高的采样频率也已经广泛应用,比如DVD音频就用到了192KHz的取样频率,这样其取样周期的时间间隔就要精确到1/192000秒,大约为0.000005208秒,这样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就更高了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提高时间精确度,我们知道目前最高级的时钟是原子钟,它是利用100万个液态金属铯原子对微波辐射作出反应来控制时钟指针的走动。这样的时钟指针每秒钟大约走动100亿次
这里需要使用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皮秒”,英文Picosecond,及百亿分之一秒
那咱们以后能有什么高级东东来用在数字音频系统上呢,这就是Rosendahl Studiotechnik公司最新开发出的一个Nanoclocks数字音频时钟服务器,用来给其他高端数字录音设备配套使用,其时基抖动误差小于10皮秒,就是十亿分之一秒,而其售价一样惊人,要1300美圆!
然而时基误差就想宇宙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此贴子已经被引擎于2002-11-18 1:04: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简单的考虑,大家可以这样想,假设D/A输入的是一个标准的正弦波的采样信号对16bit的D/A,jitter出现的时候(即时钟跳沿不按正常的时钟周期到达),会有两种情况1.此时D/A的输入端还是上一个周期的数据,这样在输出端还是和上一个周期一样的电平,这样可以认为输出模拟信号在此处出现了一个比原始频率低的分量。2.此时D/A的输入端为跳过了一个周期的数字信号,则输出信号的电平变化就比原始模拟信号要快了,则可以认为输出信号出现了一个比原始频率高的分量。

偶自己想的,不知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随身听的音质问题,主要是D/A转换器精度和元件材料的问题以及后级放大的问题。
jitter失真那是比较高的要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以下是引用螺旋测微器在2002-11-14 16:50:00的发言:
具体到激光唱机,我们知道CD是以衡线速度(CLV)方式运转的,红皮书规定是1.2-1.4M/S,一般是以1.25M/S为基准,这就是说,CD旋转转的时候从内圈到外圈角速度是不一样的,内圈时大约500转/分钟,最外圈大约200转/分钟,那么CD机是怎么来控制转速的呢?

在谈CD数据结构(漫谈激光唱片http://www.erji.net/dispbbs.asp?BoardID=2&RootID=19909&id=28317&star=1&skin=)的时候提到,每帧数据头有同步信号,CD机就是利用这个同步信号作为速度检测信息,使用晶体锁相环(PLL)方式来控制主轴电机的转速的,也就是每秒将有7350个数据帧被光头读入,具体PLL控制Sony和Philips有不同的方法,但原理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光盘和电机都不可能是理想的,会有偏心、翘曲,会震动或被震动,唱片母盘制作或刻录盘的时候也可能由于这种因素造成线速度的不稳定,这样,读取的时候,因为是锁相环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读出数据时基抖动,这就是大多数人认为唱片的线速度不稳定而引起时基误差而影响音质的原因。

但是当我随便翻开一张CD机的电路图,仔细阅读其信号流程时,发现了DSP芯片的RFCK、WFCK信号,而当进一步了解这两个信号的作用时,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

---------
尿急!下课!!!!!!



影响音质的时基误差和盘片质量没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其实时基误差在低档CD机中根本不用考虑的,只有HI-END系统各方面都很高级了,这个东西才会成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本来想实验来验证一下的,但买专业音频卡出了变故,至今还未到手,mmd!16大都闭幕了!先把 RFCK、WFCK 信号解释一下吧!RFCK:读时钟信号,WFCK:写时钟信号。前面说道 CD 转速的控制是 PLL (锁相环)来实现的,以 Philips 机芯主轴伺服为例,它的工作原理是监测一个 FIFO 动态内存的数据指针,当主轴速度偏快时,写入地址指针与读出地址指针的偏移量会加大,反之,则偏移量减小,PLL便是以数据偏移量计数器来作为比较的,来控制主轴转速的。从这个原理来看,实际上整个伺服电路是一个时基抖动校正电路,也就是说,读出数据与机械结构的线速度抖动已经通过缓存隔离了,这也是为什么最低档的 CD 机也能够在抖晃率指标上轻易击败模拟磁带、唱片的原因,CD 机的抖晃指标取决于内部晶震精度,这是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

其它的推论,大家继续讨论,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学习总结:

时基误差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说不上有定论了,不过很多定级公司都研究比较深入了,这个很多文章中都介绍过。



jitter到处都有,当然其影响最大的地方在D/A和A/D转换的时候。

现在比较好的减少时基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精度和稳定性更好的时钟,把时基电路后至到D/A,采用PLL

我把上面老师的东西都总结了一下,不知道学会了多少

补充:
对于一些便携cd的光纤输出,大家对其质量都很在意,其光纤由于传输的是音频数码信号,所以非常容易受jitter影响,所以他的问题主要来自如数码声,声音会变得更不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这个所谓时钟jitter的影响我看也有点玄
音频数据到底也是数据信号,他的PLL要求要比一般硬盘时钟的PLL,CPU的PLL,以太网卡的PLL要求低的多得多
你家的电脑要是有CD机0.01%的jitter,开机都开不了
为什么这些高速数字设备PLL都这么可靠,到了CD机这种小玩意反而成了大问题,搞不懂啊搞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以下是引用AthlonXP在2002-11-20 11:23:00的发言:
这个所谓时钟jitter的影响我看也有点玄
音频数据到底也是数据信号,他的PLL要求要比一般硬盘时钟的PLL,CPU的PLL,以太网卡的PLL要求低的多得多
你家的电脑要是有CD机0.01%的jitter,开机都开不了
为什么这些高速数字设备PLL都这么可靠,到了CD机这种小玩意反而成了大问题,搞不懂啊搞不懂


关键的关键就是音频是模拟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以下是引用lycsc在2002-11-20 11:33:00的发言:


关键的关键就是音频是模拟量
[/quote]

时钟的精度,PLL的能力和模拟量有什么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hehe,看来AthlonXP同学还没听懂,
意思就是说其它部分没什么,问题就是AD的转换时候出问题
跟你说的两回事,计算机都是数字的,jitter没问题,
而你用声卡就出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
时基误差是个影响比较小的东西,HI-END设备才够的上考虑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关于时基抖动误差对模拟信号的影响以及计算公式等,可以参看下面这篇论文,一起学习。

<iframe width="640" height="480" marginwidth="1" marginheight="0" border="0" frameborder="0" src="http://www.ednc.com.cn/txt/021104.htm"></ifr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找不到网页
您要查看的网页可能已被删除、名称已被更改,或者暂时不可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http://www.ednc.com.cn/txt/02110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