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22-3-29 23:43 编辑
见过视频,吸入氦气,人的发声,就如小朋友。
说明,气体分子越轻,振动传导表达的声波频率,越高。
所以,向耳机内,不断的注入氢气,
就改变了气场传播性质,那么,听到的,就是另一个声音。
氢气不安全,可以注入纯氮气,比空气轻一点点。
而,注入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得多,能量传导阻力大,向低频扩展去。
==
以上,只是设想。
为什么有这个设想,
因为,发现,气液固态,是同一种东西。
足够稀释,无所凭靠,外力轻易抵消质量惯性,浮动的,是气态。
互相黏着,有部分凭靠,可把外力转换给附近,偶然接触物的,是液态。
有凭靠,可以把外力,全部转移到邻近接触物,甚至反弹,是固态。
想象一下,漂在宇宙的,就算是大石块,也可以看做气态,因为,无所凭靠。
而,把这个世界观,缩放一下比例尺,那么,身边的微尘,与宇宙中的大石块,又有何区别。
==
想到以上几点,就明白,只是能量传递的区别。
外力大,本体质量小,能量就以高速的形态,飞行出去。
无数大小各异的本体,外观上,总成 为一种波动,涌动,
能量,是以尘粒场的形态,传递出去的。
声波,本质是一种能量场,是水波,不是水本身。
所以,改变了水,把水变成油,或者液态铅,那么,听到的频率不同,但内容,却是一样的。
无非,降调,升调,调节播放的速率,以匹配人们的听觉。
==
所以,麦克风,录音也要配上纯的空气注流,冲走PM粉尘,记录最纯粹的能量场波动。
于是,HIFI,真的有了消耗品,压缩气体,了。
==
民科幻想,仅供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