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5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谈我的第6对喇叭,JBL4429,全面大气,擅长流行爵士,需要巧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2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上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f078a90102ebni.html
我一共购买并使用过7对喇叭,从第1到第7对,按照购买的顺序分别是全新英国B&W805S,二手英国天朗TANNOY的ARDEN,全新德国ALR JORDAN的ENTRY L,二手英国PROAC D15,全新英国PROAC D18,全新美国JBL 4429,全新荷兰卡玛3.2.2BE。JBL4429是我的第6对喇叭,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对喇叭。
在送别JBL4429,迎来了既定的目标卡玛3.2.2BE后,我想,是时候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4429喇叭了。

之所以购买JBL4429,是因为我在音响展上被MELODY旗舰电子管前后级驱动4429的声音所吸引。于是,就出掉了前任,PROAC的D18,迎来了4429。
4429让我最欣赏的是以下几点:直白透明监听,易于驱动,性价比,饱满大气的场面感,全频段的宽频表现。


直白透明监听,就意味着JBL4429接近白开水,想让他发出怎样的声音,是你的事情,有的人说,JBL很难听,对不起,那是你的系统太糟糕,JBL只是实话实说告诉你你的系统有多糟糕罢了。

易于驱动与性价比,JBL4429由于易于驱动,因此极具性价比。一台廉价的电子管功放,就能让他欢唱,而且并不会出恶声。倒是胡乱搭配一些大功率的晶体管功放,会容易带来噩梦般的粗糙声音。玩JBL,无胆不欢这句话,经过我的实践证明,一点也没错。麦景图与JBL并不是绝配,因为麦景图与JBL4429组合出来的声音不够细腻,请不要被误导。认为用麦景图一定能推好4429。推得比较响是没问题,但是,请记住,响与音质无关。低音质的响就等于噪音。就我用过这么多搭配而言,用到麦景图MC452推4429还不如MELODY旗舰845胆机推出来的声音好听。切记,不要走弯路,玩JBL4429,购买电子管功放是一条捷径,而且,能轻松实现细腻美妙的声音。

大气全面,JBL4429的声音,凭借号角与12寸的低音,达到了比较宽的频响范围,而且12寸低音的宽松感与能量感,过耳难忘。对于大场面的表现很有好处。表现交响乐的大场面与钢琴的敲击具有爽快的质感。这个价位能实现如此全面的声音,4429不辱STUDIO MONITOR录音室监听的称号。

擅长领域,JBL4429最擅长的,无疑是爵士乐与流行乐。当爵士乐一开声,听众们应该就会发出:这就是爵士!的惊呼。因为正宗的美国血统的JBL,具有透明、直接、热烈、逼真、透明的特性,能够仿佛将听者带到爵士现场,号角喇叭得天独厚的物理构造使其对于爵士乐中的萨克斯风、小号等乐器有着惊人的还原度。4429饱满、厚实的低频能够表现出流行乐浓厚的密度与情感,因此,聆听流行乐满足度极高。相对而言,由于中高频的直白,JBL4429对小提琴的还原没有那么有韵味,尤其是用晶体管机驱动的话,很难有上等的小提琴表现力。但是,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管机,以及线材,进行调整。

注意点:
1:JBL4429尽量不要使用银线与镀银线,很可能会有严重后果,就是让声音极为不耐听,过分明亮。尽可能选用纯铜的线材进行组合搭配,让生性直白的4429号角尽可能发出迷人的,温暖的,宽松的音色。
2:不要羞于调节4429附带的高音与超高音的增益。你的房间特性与4429调试的空间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用客厅作为听音室的朋友,务必根据实际声音进行调节。4429在没有经过声学处理,又用晶体管机驱动的时候,很容易偏亮,可以先将增益旋钮从初始0DB位置旋到12点钟方向,如果觉得还是偏亮,就旋到9点位再慢慢顺时针调整,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高频的明亮度,高频一旦太亮,低频马上就会被遮盖掉,高频调暗后,低频就会变得饱满,这是一个常识。4429的便捷性就好在提供了高音与超高音的增益,使玩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3:4429原配的跳线非常平庸,声音模糊,松散,必须予以更换。至少弄高级的跳线,(杜绝音乐丝带这种薄声的明亮的跳线,否则会亮过头),或者最好是弄两幅喇叭线,分别从功放共用一组接线柱,引出后分别通到中高音与低音的接线柱,双喇叭线或双线分音版喇叭线的效果最好。
4:4429的脚架需要注意,金属脚架相对声音偏解析与硬朗,木质脚架相对偏柔和与绵软。看你的喜好进行选择,不要盲目跟从。
5:4429的化振要做好,在4429与脚架之间,不要垫任何避震钉,直接垫一块V30避震板,效果绝佳。
6:4429的超敏锐辨识力很适合进行线材的、器材的聆听比较,不同的线材接入系统后,会有无比分明的差别,高级的线或者器材越发显示出其高明之处,这是一把双刃剑,搭配不好就会形成一种灾难。所以,4429绝对不是人人能玩好的喇叭,他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投入,如果说HIEND喇叭已经帮你调成一种高级的格调,那么4429宛如白开水,需要你自己进行创作,你仿佛就是音响工程设计师,4429最终能出怎样的声音,就是代表你的水平。玩4429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也是乐趣所在。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陪伴了我近一年半的JBL4429带给我很多实战经验,让我亲临无数场线材、器材的PK比较,为我的水平提高奉献了他的力量。他是我迄今为止玩得最认真,最投入的一对喇叭,我与他之间,是有深深的感情的。虽然,他现在已经在我的朋友家服役了,但是每当我想起他之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数不清的回忆,那是男人并肩战斗的回忆,难以忘怀!特以此文,纪念离开我的老朋友---JBL4429!

2
发表于 2019-11-13 1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朋友家有个4429玩了几年了。我也经常听。有几个观点。第一纯银线上了银彩那家都舍不得换下来。银线绝对是好的,但是别拿国产那些不知名垃圾银线来说,第二点,石鸡退的也很棒,还更全面,主要是要找细腻,素质高的石鸡,低端的粗糊上去就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4: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本帖最后由 mybbsname 于 2019-11-13 14:48 编辑

从历史角度上面来推断,confidence其实并不是发展成为旗舰,而是并行开发的产物
应该说过去的丹拿时代,包括focus,contour,confidence和evidence是作为四个独立的项目来开发的
然而血缘关系上面来说确很有趣,老consequence的设计思路延续到了老confidence上面(参见低音在上高音在下的布局结构)
而老confidence的设计思路又延续到了contour二代目上面(以s5.4为基础)
同时confidence从二代开始,开始了哑铃型的设计,这和evidence的设计思路基本一致,都是类似线阵列音响的一个设计思路
之后confidence二代和evidence开始频繁的技术交叉——对外宣称是evidence下放了技术给到confidence系列,然而整个设计当中,尤其是巨大的前面板曲线部分似乎说明了什么。

和当年的C5一样
evidence一系列出现,是一个超时代的产物了
难推,没办法驱动,可能随着发展方向逐渐演变这类东西就会渐渐地退出去
神话也可能就没有办法延续了
然而包括丹拿也在妥协
platinum系列的出现就很好的对驱动友好性做了一个解释——比老C5那是好推的多了,然而相比一般喇叭,也还是吃推力,无论如何算是个扭扭捏捏的进步
confidence platinum可以说是confidence系列里面现存定位最好的
其上层evidence系列里面还有一个evidence platinum
这东西定位不尴不尬的就刚好在temptation之上master之下
厂家也从产品上面自己承认了master一代“虽不能推好,但推好就是好”——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找得到arbitrator这等级的东西来玩儿大证据

============
一路从听众52/焦点140/轮廓3.4/信心C2走来,感受颇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4: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本帖最后由 llliuqiang 于 2019-3-14 18:50 编辑



我是个有十年烧龄的老丹拿迷,最近架不住老款丹拿的停产,新款丹拿人云亦云的涨价预期,在最后的时刻拿下了心心念念了十年的信心,也算圆了自己一个很久的梦。

走过十年,自己也从工作不久的囊中羞涩的小年轻变成了发福的中年大叔,心中对丹拿的好感却不曾改变,一路从听众52/焦点140/轮廓3.4/信心C2走来,感受颇多。而对于丹拿信心系列,无论是北京的大小音展,最初的北京代理商迪高,后来的鑫星光,南京的威虹,上海换了N个的代理,还有北京的烧友处,各种不同的搭配听过应该不下数十次,声底还是熟悉的。老款丹拿不同系列的提升主要在透明度、线条感和速度感,系列越高,透明度越好,线条层次感越强。老款C2也在北京烧友家细细听过,当时的评价是音色透明华丽,但双平方高音的能量感太强,小房间玩不转,轮廓系列更合适。

今天C2VI(铂金应该是C2的第四个改款)到家,一耳朵之下大惊失色,铂金系列对于老丹拿信心其实也做了不小的改变。第一感觉是声音透明度提升的同时居然厚度提升了,打个比方,我的系统听S3.4(德国之声RG14+NAIM CDX2+银彩公主+银彩550L)透明感好,但略偏薄,换上C2VI后就好比银彩公主线材换成了皇后或者双皇冠,厚度明显提高了,而且RG14稍稍有些发飘的声音居然被拉回来不少,有时候我还不太习惯这种听感,甚至有换上丝带瓦哈拉想尝试进一步提高透明度是什么感觉,而原来的S3.4系统搭配丝带的感觉是透明得有些过分,我一般会在听大编制交响的时候换上丝带线。第二感觉是在同等听音强度下,层次感C2VI明显强过S3.4,而且控制力提升明显,动静皆宜,收放自如,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不过分。但是,同等听音强度需要功放更大的输出,比如S3.4功放9点钟就差不多了,C2VI需要到9点半或者10点才能达到同样的声压等级。从另外一点说明,C2VI的确需要更高级的功放。但是目前个人认为听听流行、小品古典RG14还是称职的。第三个感觉是,C2VI声音的高级感明显优于S3.4,这个不太好用语言形容,就是一耳朵的差距,S3.4整体还是偏弱一点,C2VI在各个频段都有明显的提高。

初步听来,对这次升级非常满意,另外C2铂金版外观贴皮搭配钢琴漆极为漂亮,放在家中光芒四射。新箱子声音有些略紧,刚开声几个小时,更多的感受等后期慢慢道来。

最后祝各位烧友发烧路上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恭喜楼主,这款音箱确实是漂亮,声音也非常棒,德国之声推力和素质兼具,关键是德国之声的味道和乐感搭配丹拿很合拍,多次听德国之声推丹拿,被唯美的音乐所打动,更是一度想升级丹拿C4。
你的德国之声RG14合并功放我多年前在青岛令狐冲家听过推丹拿的C3大书架,当时彻底的颠覆了我对丹拿的印象,发现丹拿会如此秀丽唯美,更是信服德国之声的推力和控制力,如此难推的音箱在德国之声的驾驭下,娓娓道来,音乐委婉舒服。
你的C2用德国之声RG14可是勉强了,更建议你先煲练音箱,以后有机会升级前后级的德国之声功放来更好的挖掘C2的无限潜力,或者是升级德国奥丢奈特的前后级功放推丹拿C2也是非常棒的,因为内蒙朋友用的奥丢奈特前后级推丹拿C2也是非常合拍,尤其是古典音乐可以让丹拿C2虎虎生威,人声更是真实感人。
C2更值得你去深挖潜力,期待你更多的听感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4: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谢谢ZHJZHJ兄弟良言。除了火气稍大之外,德国之声是搭配丹拿的益友。但是在目前这个价位上,德国之声又是性价比超值的选择。多年前,曾经在给焦点140配功放的时候,我抱着焦点140基本走遍了北京的大小音响店,PASS、贵丰、NAIM、力士、瑟顿。。。。数不胜数,最后在迪高一耳朵定下了RG14。后来升级S3.4,RG14也未曾放弃,虽然已经不太足够了。
的确现在RG14推C2有些勉强,但我个人的习惯是流行居多,RG14推C2还算合格,目前的想法是先听听,以后有合适机会会考虑德国之声的大合并或者前后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4: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唯一感到忧虑的是,德国之声的代理富盛,因为不再代理丹拿,对这个品牌的推广已无法做到原来那般极致,而新的合并功放实在是未有理想之选。
另外的方面,本人对RG14的脾气已非常清楚,周边线材音源搭配也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也是目前继续用RG14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我也是玩丹拿的,从S1.4玩到C1再到C2,C的声音质感我很喜欢,声音的密度,质感,三频的延伸都比轮廓系列好,特别是高频的延伸,轮廓的声音相对来说感觉比较蒙一点,透明度没有C高。但是玩出自己理想中的声音真的不容易,不知不觉玩了几年了,依然玩不好,但是我不会放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爱因斯坦没有太仔细听过,但是应该精细些,毕竟有胆的因素,推力个人觉得德国之声要来的好。
德国之声合并优点是推力足,缺点是有点燥和飘,精细差一些,需要线材和前端调整好。
但是考虑到价格因素,德国之声合并应该实惠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5: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本帖最后由 mybbsname 于 2019-11-13 15:27 编辑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25888-1-1.html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7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首先要搞清楚投入的意义何在,lz所讲的对周边敏感这并不是丹拿独有的。有一定程度的系统对线材,避震,电源敏感是家常便饭,有的系统18时前后24时前后声音变化有20%也很正常。而对环境要求比别人高就是硬伤了,试想下别家的器材在某个(做过一定程度的声学处理)环境下声音很好,而丹拿就不怎么好,这难道不是音箱设计问题?lz说要有一定电流输出,好的控制力的功放,但不能过于粗声,有条件上更细腻好力的。音源也是要细腻的,不然就反应出来了,让你没法听下去。试问这样的音源功放放在去哪个知名品牌的旗舰或者主力产品上声音会差?再到lz提到是放大一般的检测软件的好坏,就更让人抓狂了。因为你没可能了解每一张唱片好坏才买吧,还原唱片的原貌是较入门的理念跟玩法,这是被hifi玩,与其要还原唱片,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搭建一个包容性强现场呢?这样的话就算唱片本身比较差都起码能听听不至于出恶声吧,这才算玩hifi。好了当达到所以苛刻的要求出到一把所谓的丹拿声,就天上有地下无?答案是否定的,用丹拿c4为例,论精准密度高比不过同档次的adam mp1 论宽松自然流畅比不过的mbl 360落地和西湖12f。同样的心机同样的投入放在后者这几对箱上,出来的效果。。。。呵呵。真是屎坑关刀闻又吴得武又吴得。 以上纯粹个人看法。  
最后编辑Peterlo2011 最后编辑于 2017-06-15 15:54: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本帖最后由 klaim 于 2014-10-20 10:14 编辑


原本是想入contour s3.4的,但是想到s5.4是Esotar2的单元,于是决定升级
去到showroom试听,结果发现5.4和3.4的区别虽然可以察觉,但是相对价格上的投入却没有那么吸引,想着还是继续s3.4算了,但是在代理的建议下又试听了一下confidence c2,这一试听就坏了,相对contour,升一级别到confidence以后,在各方面都是全面胜出,如果用最直接的语言形容的话,就是“音乐性”,真实的乐器演奏的声音,让人忘记了音箱的存在,忽略了那些低音下潜,中频厚度,高频延展之类的技术性评价指标,已经融合为一体,完全投入到音乐的欣赏中去了
吸毒以后再难转头,于是乎,钱包君阵亡了
照搬showroom的现场搭配,功放选定了音乐传真m8前级+m8 500s后级
不知道这样的搭配对于c2来说是不是合适
请教各位大神,考虑同等价格区间的话(港币82000左右),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4-10-20 10:29:09 |只看该作者  

建议,要么S5.4,要么C4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听听卓丽的Sovran落地箱


=========
铁三角饭 发表于 2014-10-20 10:48
信心秒杀s系列,质感不是一个级数。支持c2

是的,相对s5.4,c2的表现真的是“一耳朵”的区别了,即使是价格翻倍了,说服领导大人几乎没费任何口舌,但是s3.4升级到s5.4,领导大人就表示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6: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我的丹拿是20年前,15年前产品. 与现在的丹拿差别很大. 现在的丹拿不难推. 有些东西不是推好推不好问题, 而是本来就这样. 你喜欢就接受这样的声音.
我不建议买贵价二分频箱. 除非家里空间限制. 要一个28球顶高音工作到中音是不合适的. 同样聚丙烯低音当时发展目的是解决低音的高声压, 用在中音也是不合适.

http://bbs.dalaba.m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http://bbs.dalaba.me/thread-26947-1-1.html


小白谈发烧——到底什么是好的声音



发表于 2015-10-29 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初发烧的朋友,就象我在十几年前刚发烧时常做的那样,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处蹭听。然而,这些新手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中很多人并不能一下子学会怎么去辨别音质的优劣。

对音质的辨别能力,不象对照片画质的辨别能力,是基本“天生”的,而是需要“获得”的,需要去学习、积累经验的。道理很简单:照片拍的东西,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早就从生下来后看得滚瓜烂熟的,所以看到一张照片时很容易去鉴别照片中物体的颜色、质感的好坏和逼真程度,不用任何人教。

辨别一套HI-FI系统的重播音质,就不那么简单了。除了专业搞音乐的,谁会天天去浸淫在真实的乐器、乐团演奏的声音里?大多数普通人对真实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对真实乐队的音效,对真实音乐厅的音响,不客气地说是“很陌生”,根本不熟悉。这样,心里没有一个可靠的参照物,怎么去鉴别HI-FI器材的重播音质好坏呢?根本是瞎子摸象,更多是YY。

所以我一向强烈建议发烧友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听真实的乐器演奏效果。不管是拉二胡的乞丐,街头卖艺的琴师,还是酒吧里的JAZZ BAND或歌手演唱,以及音乐厅的交响,只要是真实乐器的演奏,就认真谛听,牢记其音色和质感。这是唯一可靠的,能提高你音质辨别能力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有2个常见的概念,我想在此阐明一下:

1.染色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大家要记得,中低档的器材,为了掩盖其声音素质的平庸甚至低下,一些设计师会使用“染色掩盖法”。举个例子,大家如果玩数码摄影,应该知道一些数码相机里有一个“锐度调整”(Sharpness),如果需要拍出图片柔和的效果,可以尽量把锐度调低;PHOTOSHOP或其他图象处理软件里,有一种“降噪功能”,能显著把存在数码噪点的照片,进行柔化处理,使之看上去没有噪点,观感舒适。
这种低锐度、经过降噪的图片,观感确实是非常舒适,柔和,耐看,没有刺眼的噪点——就象很多中低档器材一样,听感“讨巧”,耐听,醇厚——不过,牢记一点,这种“染色掩盖法”的本质,是牺牲细节、牺牲质感、牺牲通透度,牺牲这些对HI-FI至关重要的东西,换来听感的讨巧。因为这个档次的器材,如果没有这种“遮盖”或“修饰”,就原原本本地给你听,音质就实在是¥#~%¥ ...

锐度调低的照片,以及经过NOISE REDUCTION降噪处理的照片,尽管柔和耐看,但细部、质感、通透度,都大打折扣,可以说这样处理的照片,只是“讨巧”,根本不可能是高质量的图象。和真正高素质相机拍摄出的高锐度、丰富细节、干净通透而本身又无噪点的优质相片,可以说判若云泥。

同样道理,中低档器材的设计师,在器材素质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染色掩盖,取得讨巧的效果,这也只能是一种“取巧”,这样处理的效果,不可能是高素质的声音。不可能去和高级器材发出的原本就干净、通透、细节丰富、鲜明锐利的声音相比。

所以初入HI-FI之门的发烧友,要记得,对HI-FI来说,最重要的是真实。真实就体现在“完整地重现原始演出的乐器频宽、动态、细节、音场、通透度、音色的准确性,等等”。这些才是对HI-FI最重要的东西,不可妥协的东西。染色,只是音响设计师在设计中低端器材时无奈的讨巧选择,是必然以牺牲真实性和重要的HI-FI要素为代价。染色是不可去追求的。如果误而去追求这种染色,那是误入歧途了。如果刻意去追求音色的“美”,而忽略了音色的准确性,我个人是不以为然的。

当然,就象我一直重复的那句话:低档器材的叫“染色”,高档器材的那就叫“韵味”(或者叫气质)。高档器材很多也并非声音中性的,也有很多具有一听即知的自我个性化音色。那么,这叫不叫染色呢?不是!
高档器材具有的“韵味”,是不降低HI-FI素质,是不以牺牲细节、质感、频响、动态为代价的。凡是不牺牲HI-FI要素而声音仍具有自身个性的,我称之为高级器材的“韵味”。我在此不用“染色”这个词。就象一些高级镜头,LEICA或ZEISS,是有自身“味道”的。

高档器材的“韵味”,是可以去追求的。这是玩高级HI-FI的一大乐趣源泉。


2.胆机和晶体管的问题

如果说我前面所说的,都是一些定论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争辩的,那么胆机和晶体管机的问题,肯定有许多争论。在此我搁置那些引起争论的东西,只提几个我认为没有什么可争论的观点:

1)晶体管机,可以做成典型的“晶体管声”,也可以做成具备“胆声”特点;

2)胆机,可以做成典型的“胆声”,也可以做成具有晶体管机特点;

3)高级胆机,是可以将胆机的固有缺陷“最小化”,比如在动态、透明度、两端延伸上,做到很高的水准,同时保持胆机的长处,如声音厚度,全频的密度感,音色的美感;

4)高级晶体管机,是可以将低档晶体管机的常见缺陷(如声音冷硬干薄)最小化,同时还是具有胆机无法比拟的两端延伸、速度、瞬态、动态和透明度。

5)低档胆机,多数就是我在第一点里写的“染色掩盖法”,音色比较优美和温暖,具有醇厚感,用这个“降噪功能”取得圆滑的、无噪点、也丢失细节的讨巧声音。

胆机和晶体管机的取舍,其实就是一个个人口味的体现。看你个人最注重那些要素。同时,由于胆机和晶体管机的各自特点,造成在搭配耳机/喇叭时,有鲜明的“搭”和“不搭”。如铁三角耳机基本不搭胆机,而拜亚动力耳机基本搭胆机。ProAc喇叭搭胆机,Dynaudio多数不搭胆机,等等。

综合起来,初入门的发烧友,要懂得以上道理,特别是“染色”的本质,HI-FI声音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所以,判断系统音质的时候,要知道最重要的并不是音色的“美”,而是音色的准确性;最重要的并不是“醇厚感”,而是声音的干净无染;最重要的并不是“松弛柔美”,而是系统还原的现场速度感、瞬态、细节还原;最重要的不是“听感舒适”,而是尽可能去逼近现场真实的动态爆发和力度,而不是为追求听感的愉悦或声音有文化,而把大动态削掉。

不是说“音色美”“醇厚感”“松弛柔美”“听感舒适”不重要,而是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不是最能辨别HI-FI素质的东西。只有在那些最重要鉴别HI-FI素质的要素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来追求这些东西。同时,对这些东西的追求,最好不要去妥协HI-FI的关键要素。就好比,如果为了取得听感的愉悦和松弛,而刻意把大动态弱化,我是不赞成的。

就好比衡量一台相机的素质,首先要关注的是“硬要素”(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畸变/色彩还原/饱和度/动态范围/对焦准确性和速度/高感光度噪点水平/白平衡准确性),这些之后,再去提什么“风格”“颜色美”等等。如果颠倒次序,我只能说不懂得摄影。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音响购买使用必备知识|主题: 8, 订阅: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6: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09-11-27 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PC-HIFI是一种发展趋向。最近对于PC-HIFI进行了一些实验,因为正在设计高端媒体播放器。普遍的HIFI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对我来说看CD转动,听到高档DAC曲间的静噪继电跳动声音,也是在感受音乐中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习惯的东西,音乐感觉也有变化。
PC-HIFI  一、是要保真;二、如果有失真,也要与传统(习惯上的)尽量的一致,因为系统在其它部分,可能考虑到这种失真的后果,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搭配上的问题。
我设想的比较好的方案:
1、电脑+数字声卡+DAC+传统的系统
2、媒体播放器(实际上就是功能较少的电脑+特别设计的数字声卡)+DAC+传统的系统
电脑的数据读取,对于0、1是不会产生错误的,就算是错了,可以重读,来校错,但数字失真还是存在的,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数字声卡,至少与传统CD(M3,M4,M9机芯)相类似的数字失真(jitter)。
通过合适的数字声卡,这样出来的声音,可以达到传统高档HIFI音源水平,这方面最近做了不少试验。
本来想单独做一个适应PC-HIFI数字声卡,但反过来想,这应该是由PC人搞的东西,目前还是重点考虑媒体播放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jM0OTkyMw==&mid=2247483694&idx=1&sn=afb82fe343f3f3ac7bef2265e986d714&scene=23&srcid=0504WLD5HqasC8yVReIuTSE9#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作为一名20年的烧友,把自己这些年玩音响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希望本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参考性的指导。










一、 过多的音染,会干扰人对音乐整体的理解



一些胆机或者音染很重的石机也许由于音染的缘故变得好听,但这会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好听那个点上去了,造成大脑对声音某些频段声染会主动接收得更多,或者如 胆机过多音效,也会造成对音符的吸收有一定的干扰,因为音乐是整体的,不是分割起来局部来听的。所以音染会对音乐的整体表现和欣赏造成干扰,延缓了对音乐深刻内涵的领悟。



可是,发烧友恰恰最喜欢和津津乐道却是声音的某些特点,或者是声音的音效情况,对没有特点的机子往往不喜欢,因为很多发烧友发烧的就是听音效和声染,其实, 很多功放为了讨好发烧友,声音做得都有些特点,不是很想讨好音乐爱好者,我觉得更多是出于商业目的,所以,我认为一款功放的好坏标准是,出声后,只有沁入心灵的音乐,以及音乐带给自己感情的波动,根本不会让你注意到高低中音,也没有撼动的音效,这个才是真真正正的好音响。好的功放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音符抓住了你的神经,而不是让器材的特点抓住你,比如声音中的华丽,亮丽的高音,声音中庞大低频等等,如果有这些特点,那么这个器材在我眼里,就不是一流的器材,是有缺憾的器材,玩到越深,到最后才知道,越是平衡中性,越是少特点的器材,才是好东西。










二、伪细节造成了声音的不耐听




很多系统,由于谐波失真的缘故,给人感觉细节很多,高音穿透力真好,好像泛音也多了很多。其实,这种声音不耐听,因为很多是奇次谐波的,长时间的聆听,会让人感觉疲倦,过多的伪细节造成了人注意力的转移,人本能的对那个声音敏感起来,最后听1个小时下来,人疲倦不堪。不知道大家在音乐厅有没有听过没扩音的现场演奏,会发现声音收得比较快,哪有那么多的泛音,但是动态和密度很好的,过多的泛音其实有时是不正常的。







三、 音响是工具,音乐才是本质





很多烧友对器材的迷恋程度超过了音乐本身,比的是味道,喜欢的是器材的一些特点,而且,对器材的认识,也如同瞎子摸象,往往把一些特点当成了全部。如同,农 民伯伯买了一个好锄头,整天欣赏这个锄头的做工工艺,锄头钢的含量,而压根不想用这个锄头去锄地,试验下锄地的效果,想想明年的收成。其实我们买音响就是为了听音乐的,不是听器材本身的,很多烧友的浮躁、本末倒置,有的烧友到了很大年龄了,也没弄明白,究竟是我们玩音响还是音响玩我们。










四、所有音响出来的声音都是罐头声音




这个好像大家都明白的,从录音室的话筒,到调音台,到模数转换,到唱片,这几个环节,话筒的牌子不同,声音不同,一根线不同,声音也有不同的地方,最后唱片 再由功放放出,到音箱,最后还原出来的声音,怎么能跟录音室听到的一致,所以,我们听到的是典型的罐头声音。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这个意味着什么,这个意味着我们听到的声音根现场出来的声音区别很大的,放出的声音也就是大概比划近似的的一种声音。但是,需要明白的重点是,比划的那些特点是还原音乐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听过真吉他和音响吉他的区别吗?真吉他的声音动态好,泛音好,有密度,有厚度,而音响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很多东西,比划达不到形神兼备,所以说,动态、泛音、密度、厚度,才是我们烹制音响罐头时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否则,这个音响系统出来声音,就不是相对正确的声音。










五、动态和密度是大部分音响的短板




如果同时站在一个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的角度上,影响器材等级的,也就是造成价钱差异的,以及对音乐爱好者舒畅听音乐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系统发出声音的动态和密度。缺少动态的器材首先在型上已经输了,注意动态不是大音量就能解决的,动态大了,声音也就失真了,乱了,散了,吵闹了。看看真实的乐器,声音再大,也不觉得吵得慌。密度是最难做的,做好了,每个音符的质感就出来了,声音就更高保真了,所以上大动态下的从容才是关键。但是,这两个因素中,特别是密度因素,确是音响中最难做好的部分,也是把声音拉开档次的东西。密度稍好一点的系统价钱就成倍的翻。至于其他的高贵,甜美,低音震撼等因素都不是系统的核心点。










六、安静的声音,才是最有意境的声音




音响出了声音,怎么能跟安静扯上关系呢?但是,我们听有些系统,出来的声音那么自然,舒缓,让人精神放松,和听到真乐器的放松是一样的,没有揪心闹腾的感觉,那这个就是安静的声音,或者说,背景真黑。这些器材是能让人喜欢的器材,如同碰见一位娴雅的淑女一般,或者如同碰见的是一位极具教养的谦谦君子一样。 喝着茶,随便聊天,也没有干扰到你,就是好声音。听到这个境地是需要器材的调校者有点禅味和哲学的思维。










七、功放是一套系统的心脏




以前很多的看法是箱子是喉舌,是系统的最关键部分,重要性堪比心脏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发现音箱对声音的改变更多是在型上的,最多是音效上才差异,而对声音精气神和内涵起决定因素恰恰是功放的。也许很多人说是音源,我承认音源是大脑是核心,但是现在的音源的核心解码芯片都不是DIY的 ,大部分是厂机的,参数都很过硬的,我经常听不出CD和解码器接上后声音变化情况。可以说,现在音源对一套系统的影响很小了,除非你改听磁带和黑胶的。




如果,一套功放声音过硬的话,你接着无论多廉价和多高端的箱子上,一样的好听,也许出来的低音高音比例不一样的 ,但是音乐的那种和谐的内涵,还是一耳朵能听出的。










八、国产功放和进口功放差距在什么地方




表面看来,我们的机子和进口机子差在设计,差在工艺,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表像的浅层,再深一点就是差在声音的动态和密度,解析力和韵味,其实这些还都不是最深层的差异,最深层的差距体现在对音乐感情的诠释上,一首曲子用一个功放听很快打动你的心扉,忧伤的曲子,让你很快伤感,欢快的曲子,让你手舞足蹈,以前听几十遍都记不住的曲子,现在几遍都能随着哼唱了,那这个功放可以算高端的机子。因为机子就是用来释放音乐的感情和内涵的,不是用来听音效,听音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11-16 2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孝感市
mybbsname 发表于 2019-11-13 17:14
作为一名20年的烧友,把自己这些年玩音响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希望本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参考性的指 ...

写得非常好,我没看完,就要迫不及待地称赞!姜还是老的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11-16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孝感市
这个帖子,必须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5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