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49|回复: 0

百转成金——DITA OSLO CABLE与7款耳塞搭配横评及5款线材横向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ditaaudio 于 2019-6-20 15:43 编辑

楔子

鸥霖小编坐在电脑前啜饮着刚刚冲好的咖啡,今天,这是第三或是第四杯了。得到原作者Twister 6的首肯之后,开始翻译这三页非常详尽的测试。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以我很浅薄的知识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这是将近四天的工作量。

当初,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之所以对这一篇测试文章产生兴趣,缘由是文中很多线材以及耳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同时也拥有很多爱用者。小编心中窃思,也许应该有爱用者也想了解这一条线或是那一支耳机吧?基于这样的好奇心,这样一篇翻译的拙作就产生了。

非常感谢原作者TWISTER 6能够授权让小编使用他的文章。

无论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是对某一个品项感觉耳目一新。常常,小编也在无际的网海中,寻找所谓的客观意见,如果能够找到有烧友与我使用的器材相同,就觉得开心。使用的器材相同,聆听的曲目或是乐种又非常吻合的时候,就会非常愉快的产生认同感。一边阅读一边傻笑,或是问自己:咦!这个观点有意思,或是,我怎麽没听到这麽细?

小编在此,欢迎各位看到这一篇翻译,除了按赞,或是沉默之外,可以花一点点时间,快速跳读或浏览一遍,感谢大家。

对于在网路上无私努力敲键盘分享线材或器材的先进与大烧们,用自己的时间跟血汗钱,购买器材,然后不计毁誉的分享,小编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原文出处:TWISTER 6
原文链接:http://bit.ly/2ZqyorS

优点推荐:音场延伸提升,低频量感更加线性,中频更加自然富有水份,制作精美。专利的Awesome Plug插头超级便利。
缺点评比:根据耳机不同,提升程度不一。



我知道有一部份的用户并不相信线材,并且可能颇有微词。

我无意论战,也许我无法非常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线材会对声音有所改变。但是,我仍然要分享在测试期间线材对声音产生的变化。我是真的听到了频段的变化,而且坚信不是脑放。

对我而言,合理的解释是:线材的组合,线体的精纯度以及物理性,碰撞在一起的效应是所相加乘的微妙几何。把所有的元素加总在一起,形成了讯源与耳机间的过滤通道。物理性不同的组合之下,传导的线性会受到影响,声音会发生细微的或是显著的改变。

再者,线材对于声音的改变也会随著耳机以及讯源的改变而变化,所以,无法一言敝之。




简介

DITA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很多作法都与业界大相迳庭。

当大家都在研发如何把单元数量变多,彼此竞争规格时,DITA坚持以一颗动圈单体的设置,在此基础上不断精进。当大部分的旗舰耳机都配附相对平价的线材,而DITA把最豪华的线材当成标配。播放器厂商在苦思,哪一个平衡插口会是主流市场的时候,DITA研发出可以随意替换的Awesome Plug专利可更换式插头。高端的耳机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时候,DITA还在思考如何把价格做得更合理。

DITA不久前新推出的Project 71,仍然依循著这一个相同的路径,并且搭配了新的OSLO线材。Project 71巧妙地结合了铜与黑檀木,作为限量发售。

之后,DITA发行了MMCX与CM插针的OSLO线材,线材配附的全套的Awesome Plug。即便你已经购入了Project 71(Project 71的MMCX有闭锁装置),你也许会考虑再入手OSLO线材,因为这一条线材可以兼容大部分的可换线耳机。我对OSLO的介绍,由此展开。
1.jpg




开箱与配件

OSLO提供MMCX / CM两条线材让我测试,外箱看起来很平常,但是,方正的盒子内仍然是高雅的陈设。
2.jpg
最上方的是操作说明(含MMCX / CM的插针以及Awesome Plug插头的使用方法);一个触感极佳掀盖式的皮套,里面装着线材;下方则是以泡绵切割保护着的一瓶角鲨稀油,以及其他两组Awesome Plug插头。
3.jpg
两组线材开箱都一致的包装,那一个皮质的收纳袋装OSLO搭配一支耳机刚刚好,加上2.5mm / 4.4mm 平衡插头(含3.5mm单端)一应俱全。附赠的角鲨稀油里面还有一只小刷子,看起来真的很像是美甲用的指甲油。
006dLQbRly1g2coa7vw67j30go0cik9e.jpg




设计


我想很多人会对OSLO这一个命名感到好奇,其实它是油浸/长结晶/无氧铜的简称(Oil-Soaked Long Crystal Oxygen-free cable),纯正日本制造。

DITA花了很长时间寻找的长结晶铜线体特性,并且希望其具备简易的结晶后颗粒状结构。号称更高结晶度的结晶铜线基,有更高的传导度,又要能降低失真(编按:对供应商真是很严苛的考验)。接下来,在特殊制程的拉丝成型之后,浸泡在有金银纳米微粒的油中。

这种油浸的制程,虽然工艺不尽相同,但是工艺可以追朔到1950-1970年代。这种工法让我回想起,将不同的材质运用导镀导线的表面,去增强集肤效应,来使讯号传输得更快(编按:普遍见于喇叭线材,以及传导讯号线材)。对于集肤效应不熟悉的朋友,在此普及一下,集肤效应就是指圆柱的线体能够传输更大密度更高的电流(=讯号)。基本上,角鲨稀油浸泡线体的工艺,与为了增强集肤效应而添加镀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OSLO的线体,是由4股线材交织而成,每一股的线径为30 AWG,并且采用透明的被覆。用户可以清楚地看见线材如何组成。相比前一代的Truth线材,用户不必再担心线体太硬而产生的弹簧效应。OSLO很柔软,而且几乎没有麦克风效应。用户也可以体验到新开发的CM / MMCX插针,插针端印有DITA的商标,并且有左右以及颜色标示。再来,耳挂的部份是柔软而已经成型的,没有恼人的铁丝。Y字分线器上有着传统的圆形镭射刻印DITA商标及纳米粒子图案,Y型分线器上有一个透明的调整器,便于调整Y字间距以及长度。
11111111.jpg
222222222.jpg
往下,接近末端端子,会有一个铝合金柱状镭射刻印的OSLO以及MADE IN JAPAN的装饰。再往下,就是著名的Awesome Plug,母座上会有一个圆形带阻力刻度的金属旋钮,母座上有一个防呆凸起的柱子,然后有4 PIN,附赠的2.5mm / 4.4mm平衡插头,可以经由对准PIN脚和防呆插槽无痛更换,几乎适用任何播放器。
13.jpg
14.jpg
15.png



纳米微粒传导液

开箱到这里,剩下最后一样就是,DITA随线附赠的纳米角鲨稀油。这一瓶神奇的油,作用在于增强金属端的传导,跟DeoxIT (编按:美国著名金属保护剂厂商出品的产品)一样。DITA这一瓶纳米微粒的角鲨稀油,研发出自己的配方,成份是金与银的微粒加上角鲨烯油,跟浸泡线体的油并无二致。

在并不是全然信服的状况之下,我进行了盲测,我将CM的AWESOME PLUG在4PIN的脚位涂上油。然后在MMCX那条线上面加装CM转接座。MMCX这一条线完全没有涂油。耳机是U18t而讯源是PAW GOLD TOUCH。我的听感是,中高频变得明亮了,透明感增加了,也更宽松。我会继续在别的导体(线材)上面试用,这次也只是就我听到的进行诚实描述,无意引发“神油”之战。
16.jpg



听感

我自己认为,线材不是一个发声源,不像耳机,可以描述它的低中高频段。线材可以将耳机的音场做塑形、调整,或是音场延伸的中介。

听感的综合形成应该是:讯源/ 线材/ 耳机,三位一体。做测试的话,仅改变其中一项要素,而非全部,所得到的结果将会比较客观。

在听感的部份,我的讯源是PAW GOLD TOUCHA&K SP1000 SS, 和iBasso DX200Ti / amp8,耳机是U18t

所选的曲目:Agnes Obel “The curse”, Sandro Cavazza “So much better”(Avicii remix), C-Bool “Never go away”, Ed Sheeran “Shape of you”, Galantis “Hunter”, Iggy Azalea “Black widow”, Indila “Boite en argent”, Robin Schultz “Oh child”, David Elias “Vision of her”, and Michael Jackson “Dirty Diana”. (编按:都是很容易取得的大曲目,有些曲目,也很容易在动态与细节中找出差异)

就U18t而言,我觉得OSLO的搭配组合已经是这一只耳机音场的极限了。理论上,如果这一只耳机的极限就是如此,是无法做任何改变的,所谓,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有些线材,特别是较为“暖声”的线材,会限制音场的延伸。而极端的是,有些线材听起来的音场过度延伸到很不真实。OSLO听起来在深度,频宽,线性感(真实度)以及延伸都很自然。

在音色方面,U18t搭配OSLO听起来,更加生动自然,在不牺牲解析度的状态之下更均衡。因为在中低频比较肉感,所以中频较为滑顺温暖,损失了一些透明度。但是,解析并不会糊。音乐性会随著线材不同而改变,举例来说,U18t搭配EA Leo听起来比较没有很大差异,但是搭配EA Horus就有很大的不同。

U18t搭配OSLO在中低频的延伸滑顺舒畅,更加线性。承前言,中低频收放速度更快,感觉上更加紧实控制感也很好,但是不失细节与解析。高频听起来也不会过刺。OSLO已经把U18t应该有的特性表露无遗。

接下来,我要再度重申我的测试方式,以上的搭配是U18t搭配OSLO。接下来,不更动讯源以及耳机之下,我将更换线材,进行比较。
17.jpg



线材比较

我一贯进行测试的原则是,使用原来的耳机以及讯源,只改变线材来进行描述听感的变化。这一个听感测试,仍以U18t搭配Touch。

OSLO vs EA LEO II –与OSLO比较之下,我听到Leo的8股版本的Octa两者极为相似。相较于4股的版本,8股的版本在中频以及人声的表现密度比较大,音场也比较深远。在Leo上面的听感中低频的残响较为优质,OSLO的收放速度明显的比较快。差异相当明显,在U18t上面听起来,上述的任何一条线材,我的听感是OSLO滑顺一些,中低频更加有肉感,但是在中高频上略有不同。LEO听起来滑顺但是比较向前,OSLO听起来比较明亮但是比较深远,高频的部份也比较晶亮。
OSLO vs EA LIONHEART
虽然用U18t听起来,两条线材的音场深度相近,我可以很明显的听到,相形之下,OSLO的音场以及讯息量宽而且完整。综合起来,OSLO的低频收放速度快,结粒分明,中低频的结像也黑白分明,Lionheart 在U18t上面的表现与OSLO相比,速度较慢而且讯息量较少。Lionheart的中低频听起来比较中性,OSLO听起来比较鲜活,至于中高频及高频听起来不分轩轾。

OSLO vs HAS Redcore
在U18t两条线材的音场相似,但是,OSLO的音场较Redcore明显的宽。以低频而言,OSLO的量感充足,收放速度以及低频的细节不拖泥带水。Redcore听起来比较慵懒缓慢,中低频听起来比较中性,OSLO听起来比较具形朔感。中高频和人声听起来OSLO比较均衡一点,Redcore听起来比较向前。

OSLO vs PS Tri-Copper
虽然也是有细微差异在U18t上面听起来,我并没有预期,这两条线材音色的相似度如此之大。以音场来说OSLO的音场较宽大,讯息量较为完整。以低频和中低频来说这两条线材的相似度极高。中高频则是OSLO较为明亮,Tri-Copper较为滑顺。高频的部份也极为相似,但是,这时候AWESOME PLUG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编按:可以自由转换其他单端或平衡端子)

OSLO vs Tri-Silver
承上一个测试,这两条线材的音响特性在频宽以及深度也是极为相似的。区别在中低频,OLSO比较结粒,但是,与他自家的Tri- Copper相比是相同的特质。OSLO的中频听起来比较有水份,中高频的表现,Tri-Silver比较晶亮。整体表现上,OSLO跟PlusSound 有点相近,简直把Tri-Copper 跟Tri-Silver两条线最好的区块,藉由AWESOME PLUG混合在一起。
18.jpg



搭配

在这一系列的测试,我将用我手边有的耳机,搭配OSLO CM / MMCX,讯源依旧是乐图Paw Gold Touch,音量则是以固定音量测试。

64 Audio Fourte
19.jpg
原厂线vs OSLO CM –首先Fourte的特性就是音场宽大,这一方面原厂线跟OSLO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但首先,在整体表现上有不同之处的是中高频/人声,原厂线把人声推得比较靠前,有些许毛边;OSLO把中高频以及人声的部分变得比较滑顺,高频也比较耐听。与原厂线比起来,OSLO把这一只耳机变为V字型音谷。

64 Audio U18t
20.jpg
原厂线vs OSLO CM –搭配OSLO我听到音场加宽了,人声的延展性让音场的讯息量更详尽。有趣的是,原厂线把人声推的比较靠前。OSLO的低频下潜比较有深度,收放速度更快,听起来也比较自然,讯息量也比较完整。高频相近,但是OSLO比较有延伸感。

Empire Ears Legend X
21.jpg
Ares II vs OSLO CM –Empire Ears Legend X 以超宽的音场著称。首先,原厂线与OSLO的分别不是这么明显。原厂线在低频控制力以及细节量比OSLO稍好,中低频的力道也够深,控制力与收放速度也旗鼓相当。有分别的是OSLO在低频与中频分离度较好。人声的表现也比较靠前。由于三频均衡,以至于音谷由原来的L型变成W型。话虽如此,低频的力道,两条线材量感以及力道都一致。OSLO的高频比较滑顺。我只有一点意见,跟其他受测的耳机相比,OSLO的CM插针在Empire Ears Legend X的母座捅不到底。

HiFiMAN RE2000
22.jpg
原厂线vs OLSO CM- 相比之下,这两条线材除了OSLO改善了音场的宽度之外,整体而言,很相似。低频,以及中低频的延伸还有下潜的深度都相似,OSLO相形之下听起来比较不那么冲。最大的差别在于中频和高频,原厂线听起来比较干瘦,同时,原厂线材,在某些曲目的人声表线上毛边比较多,OSLO则比较线性平滑。并且高频也比较清亮。

Westone W80
23.jpg
原厂线vs OSLO MMCX –W80所配付的有两条线材,这是Ref8双绞线材的对比。两条现在在音场的表现上,OSLO延伸性比较宽广。低频的表现度相似,但是,OLSO听起来,比较像是聆听动圈耳机,富有类比感。中频的听感则是较具音乐性也比较自然耐听,同时,没有丧失任何细节。高频的控制力,两条线材相似,但是,OSLO的延伸性以及控制力略胜一筹,也比原厂线的线身柔软,我没有感觉到麦克风效应的问题。

{:4_102:}Westone UM Pro 50 v2
24.jpg
原厂线vs OSLO MMCX –与原厂线相比,可以立刻明显感受到音场变宽。跟测试UM W80的听感相仿。换上OSLO 对于UM Pro 50 v2是一个很有趣的转换过程,低频听起来比较像动圈而不像动铁单体。但是,层次以及量感都变得比较线性。中频的音色与量感和细节也提昇。虽然,不是戏剧性的转变,比较像是微调觐至完美。高频额外的明亮也富有空气感,并且不失细节。

{:4_102:}Campfire Audio Andromeda
25.jpg
原厂线vs OSLO MMCX –我立即可以感受到两者的不同,OSLO在音场的延伸较好,深度是一样的。低频以及中低频的听感相近无几。OSLO在中低频的层次感有提升。OSLO在中频和中高频的表现与原厂线比起来差别最有感,无论在细级以及层次,都比原厂线来的丰富自然。同时我也注意到在6~7k的频段中,以前一直听到的一点毛边,已经不复存在。最后,OSLO在高频的空气感比原厂线好。OSLO搭配仙女座我认为超搭。

{:4_102:}Campfire Audio Solaris
26.jpg
ALO原厂线vs OSLO MMCX –OSLO的音场稍宽,但大体上音场的表现旗鼓相当。以低频的张力来说,原厂线ALO低频紧实快速,控制力较好;OSLO则是相反的慵懒鬆散,平滑线性。中频来说OSLO不失细节且比较有水份。高频则是ALO线材比较清脆。虽然我很喜欢OSLO的中频表现,但以低频的表现来说,我更钟意ALO。跟仙女座不同,我会选择原厂线搭配太阳神。



结论

写在结论之前,我必须向DITA致敬,在升级线的市场里面,有一些关于“油浸”的争论。DITA非常勇敢的,开宗明义就在产品描述中将”油”这一个元素导入产品,并且,真真切切地采用纯度很高的铜线体,浸泡在含金银的纳米微粒的油里面。我个人觉得,蛮具有开创型的。今时今日,升级线的市场百家争鸣,但是,仅有几家制造商是认真在研发新品项,并且始终如一地,走完产品完善制程的最后一里路。

与此同时,Awesome Plug对DITA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元素,一旦用习惯这种转接头,就回不去。素常使用的猪尾巴转接头(编按:不同厂牌的转接头,无论是2.5mm平衡转4.4mm平衡,3.5单端转2.5mm平衡,阻抗,值材质都不同)。再者,许多播放器制造商,都已经朝向4.4mm平衡接口靠拢。还是有死忠的2.5mm平衡接口的拥护者,例如A&K。加上它还有3.5mm单端(标准配备),让手机,平板,笔电,都能直接使用。不用换线材,不用接转接头(例:3.5mm转2.5mm / 2.5mm转4.4mm),Awesome Plug一次帮你搞定。这也是DITA线材相当重要的一个元素。

Awesome Plug非常便利,即便末端价格是599美金,我都建议你入手,在众多的测试之中,我的结论是OSLO自然将音场纵深加宽,市面上有些线材尝试着修正细节,让声音听起来更清脆,但也许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耳机,反而表现没有OSLO亲切。OSLO让中频更有水份,整体音色更加线性自然,低频的量感也怦然有感。OSLO之所以独特,除了其特殊的制造工艺与古法油浸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百搭非常多的耳机,不愧为好线一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19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