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聊,上了下坛子,回了俩个帖子。这里把这些年记录发一下。
发烧的路,怎么算呢?以前是听收音机的,1996年开始,听了3年收音机,那个时候真的是华语流行乐的爆发,现在不知道有什么好的音乐可以听了 。估计是老了。
上了大学,买了台松下的cd机,最喜爱的歌手,Celine Dion,正好《泰坦尼克号》上映。还有玛丽、惠特尼,MJ等。
毕业买了个Shure E2C,用了很长时间,后来坏了。2008年,了解下要换个塞子,那个时候塞子对我来说,了解塞子要三单元的,于是买了个TF10,听了没有多久,就卖了。
从此走上了不停的买卖之路,最多的就是耳机,塞子后来基本不玩了。一直到2016年,换房子以后,开始用箱子,停止了耳机折腾,保留了自己最喜欢的:
HD800(其实是卖不掉,我更喜欢GSK)
HD650,HD600,T5P
OPPO PM2(其实也是卖不出来价格就自己留了)
中间还有拜亚、歌德、AKG、极致等个品牌耳机
后来在展会上面听了几耳朵,买了个IE800s,这个真是这个阶段的退烧塞子。
期间2012还是2013年买了一对箱子系统:马兰士 CD5004 + 哈曼卡顿HK980 + 一对6.5俩分频的箱子,不过现在CD和功放卖了,箱子送人了。这个箱子低频实在不行。
后来弄了一对PreSonus E5(???)作为桌面系统,用了半年就收起来,后面也卖了。
从2016年认识了 优声美影的老板 ,覃先生。这个真的不能不停的买卖操作,从此走上了AV之旅。Starke Sound H5 elite和H3 Elite,铍高音,看电影和听音乐都是非常好的。
对比我那套CD5004要强大很多很多。
2019年春节,已经长时间没有在家里用耳机了,尤其是有了一个独立书房(入户花园改的),把一套2声道系统,时间早就开大声,时间晚了就小声,基本上用不到耳机了。
另外一个不用耳机:用音箱当家人喊你有事情的时候,响应可以很快。带耳机基本上是听不到的。这个是相当有益处的。
2018年12月以前,我基本都用笔记本,一直觉得H3 Be的那对箱子低频实在是不满足要求,一直抱怨老覃。直到2018.12换了台式机(可以玩玩一些游戏和看4K电影,主要是要用PC看4K电影),
什么都没有换的前提下面,把笔记本(mac pro)换成了台式机,整个音箱的低频完全出来了,然后满意了。
另外,说下器材,期间听过的箱子也不算多,丹拿、atc、starke、布鲁门等。香港的展出的确要比广州和上海好很多很多。
箱子,最好要大口径,最好要三分频(号角似乎例外),丹拿air 20比air 15强很多,尤其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后面变得看电影居多,听音乐少了。
今天暂时写到这里,后面有机会在详细写音乐、电影、器材。器材都不是特别贵,很容易获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