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992|回复: 237

我就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磁带和黑胶比数字格式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有专家对36首管弦乐的峰值电平进行了测量,发现其动态范围最大为120dB,平均为114dB。音响设备的动态范围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保证重放强信号时,不会发生削波失真,重放弱信号时不会被噪音所淹没。
普通磁带的动态范围上线受到磁性记录材料磁饱和性质的限制,下限则受到磁带背景噪声的限制,其动态范围只有40dB,即使是高档大动态鉻带,动态范围也仅50dB。面临淘汰的密纹唱片的放音范围上限受到纹槽厚度的限制,下限受到唱针与唱片摩擦噪音的限制,其线性记录容限为50-60dB。调频立体声广播较好些,他可提供的最大范围为70dB。


一个动态范围都不及格的东西。觉得好听很多程度上只是因为声音平一些讨好耳朵吧?


所谓模拟声,我就想问,你有纯模拟的录音麦克风吗?还不是经过了adda。。。。把数字高动态范围的声音在经过转换到了模拟媒介上。。。还说这个声音有优势?明显只是有损转换而已。。。




另外那些说cd比usb好的。。。。当然在一定价位cd有优势,但是cd单转盘的话也有弱势啊,光纤和同轴的码率不够的。传统光纤和同轴的S/PDIF接口只能支持全7.5Mbps数码率传送,DTS-HD支持最高24.5Mbps码率,杜比TrueHD最高为18Mbps码率,1.1及1.2规范的HDMI接口也不支持这么高码率的音频信号传输。


发表于 2018-5-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声音不是数学物理,声音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没有对与错,正确与错误。就和图片一样,美颜,美术,书法一样。声音也是一种美,一种艺术,一种失真而又动听的享受。数码声没有黑胶磁带那种温暖耐听的音色,对的是音色。同一个数字格式的歌曲,不同耳机还原出来的声音是不同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直白的数码声,而有人喜欢添了味精等重低音的模拟声。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对艺术的 理解不同。相对来说,黑胶磁带味道浓郁,百听不厌,而现在的数字音源没有这个特点。现在很难找到模拟音源了,听都没有听过怎么能人云亦云的说黑胶磁带不好呢?听过才知道什么是好听,光看文字能判断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再者说了你觉得数字编码的0和1能完全完整而精确的还原声音么?记录声音的0和1不能完整的还原声音!!!而模拟的磁带相对来说能够完整还原!!!是完整度的不同不是光动态就好!!!还有就是音色的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省渭南市
因为我平时听不到那么大的动态 只要满足我一般需要就好
黑胶的声音比较像真的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信噪比还算了

分离度才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沙特阿拉伯 Saudi Telecom Company
如果黑胶系统到位,黑椒声音真的比CD强万倍。。为什么这么说?
黑椒记录的是纯模拟连续声音,在极高频方面有先天的优势。。CD的频响只有20-22.05KHZ.。黑椒是无上限的。。有人会说,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KHZ.那么为什么高端设备的频响范围那么大呢?
因为人耳即使听不到20KHZ以上的频率,但是可以感受到。。就好比说空气感就是极高频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模拟系统里面轻微失真,声音不会难听

而数字系统,稍有失真就是冷薄干硬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沙特阿拉伯 Saudi Telecom Company
sidewind 发表于 2018-5-25 16:38
模拟系统里面轻微失真,声音不会难听

而数字系统,稍有失真就是冷薄干硬刺

你的认识是错的,,数字不等于干硬刺,你去听听DXD和DSD录音的古典音乐。。比如2L的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得分数字录音还是模拟录音了

模拟录音转换为数字格式,除了转录本身有损失之外,也有母带老化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重制为数字录音时,会重新remaster一遍,导致听感和原来有明显差异,这个不是说你用什么牛逼解码能解决的,喜欢原来的录音风格的人,必然会追求LP或者其他当年首发的模拟载体,毕竟最初的remaster才能代表当时制作人的想法。

数字录音的话,也要分早期数字录音和现在的高清数字文件。
早期的数字录音,录音规格部分是高于CD的格式的,并且当年有LP和CD是同时发行,这种情况下大家的remaster是一样的,但大家都有损(LP是数字转模拟的损失,CD是降格式带来损失),所以器材都差不多的时候在信息量上基本是半斤八两,主要体现的是风格差异,轮听感我觉得还是LP柔顺高频滚降,CD清晰度高但线条感明显一些。

至于现在的高清格式新录音,LP载体和高清数字文件,我觉得差异主要取决于你的DAC级别,毕竟LP是厂家的DAC来负责数字转模拟压碟的,如果你的DAC能达到厂家的水平,那么毫无疑问LP就是多此一举。如果只是普通的dac,那还是取决于LP或者数字系统最终拾取的信息量多寡,还原水平的高低,和载体本身并无特别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普通盒式磁带无论如何搞都是温暖的不可能刺耳;金属盒式磁带搞得不好就冷刺;LP对环境要求不高;歌者对录音环境很敏感;CD搞得不好就硬刺。自己去总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长春市
模拟和数码,好比CRT和LCD。。。。数码做的再精致,也是有档位的,,而模拟是无级变速。

也并不需要纠结麦克风的录音问题,,,存储和播放过程中的模拟与数字对比就已经够瞧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分离度低,但有整体感,分离度高了,整体感反而分崩离析
人脑对声音的处理速度不够,少了就少了,多了开始跟不上也是并不罕见的问题(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不好怎么出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听感、喜好,这么主观的东西
我就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要问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恐怖谷(心理现象)
[url=]编辑[/url]
13年前的一天,当时在大阪大学工作的机器人科学家卡尔·麦克多曼(Karl MacDorman)正在办公室忙碌的加班。大约凌晨1点,传真机突然开始工作,咯吱咯吱发来一份文件。这是同事传给他的,一份完成于35年前的研究论文。  正在从事高仿真机器人研究的麦克多曼拿到这篇用日语写成的论文便沉迷其中,论文中提出,如果把机器人做的过于和人类逼真,可能会使人产生反感。这令麦克多曼十分感兴趣,他和他的同事很快把这篇35年前的老论文翻译成了英文,并将论文中提到的这种现象称作“恐怖谷”现象。

大概太过于仿真 又不完全一样的声音 也会让人不喜欢吧
磁带 黑胶 就是那些不太像又让人感觉舒服的可爱娃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抱着黑胶 磁带 CRT 都是有情怀的
爱迪生还花钱买电椅证明交流电不好呢

听音观这种东西 每个人都有差异
喜欢哪种就听哪种 关心别人的鞋合不合脚太累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河西区
每个时代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也有个规律就是越缺什么就越觉得什么珍贵,往往不是因为她真的比眼前的好,是因为你没得到,或者已失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6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主 为什么不懂?!!!
听音乐大部分从听人声歌曲开始
玩家大部分是听华语人声歌曲的
人声党怕素质高
动瞬态 高低频延伸差的
中频人声所谓的好听 也就是 不是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杨浦区
本帖最后由 shenje 于 2018-5-27 09:31 编辑
freeonesboy 发表于 2018-5-25 16:29
如果黑胶系统到位,黑椒声音真的比CD强万倍。。为什么这么说?
黑椒记录的是纯模拟连续声音,在极高频方面 ...

黑胶唱机唱头的物理抖动比数字不连续可怕100倍,换句话说你每次听黑胶都是不一样的信息。根本就不是连续的声音。另外你说频响范围。要是频响能那么广,声音早就不是那么软了。本来就是局限的声音被说的那么好。真怀疑哪里来的歪理邪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杨浦区
前进 发表于 2018-5-26 00:53
楼主 为什么不懂?!!!
听音乐大部分从听人声歌曲开始
玩家大部分是听华语人声歌曲的

中国大部分歌连和声配器基础都不好,这倒是真的。尤其老歌那个配器真心贻笑大方。确实是没有信息量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