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13|回复: 191

随便一问,hifi里的信息量到底是什么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搬个板凳,听听也学习,大家的看法
发表于 2017-11-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本帖最后由 silaoshuwei 于 2017-11-16 17:02 编辑

参考大法和国砖的细节差别。大法的zx系列是有丢失的。但有时候细节太多,或者很多前端没做好,会导致不耐听,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反而会喜欢大法的听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silaoshuwei 发表于 2017-11-16 17:00
参考大法和国砖的细节差别。大法的zx系列是有丢失的。但有时候细节太多,或者很多前端没做好,会导致不耐听 ...

ls朋友可以具体说说听感的差异,和形成结果的原因吗
丢失太多,是如何丢失,具体反应听感上的差异是如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高信息量的听感是如何
低信息量的听感又是如何呢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老烧开贴了,搬好小板凳看各位解惑了,个人感觉信息量是要建立在硬素质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户川汐音 于 2017-11-16 17:36 编辑

个人看法,信息量可以分为两种:多个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音乐元素本身的刻画。

就前者而言,
高信息量:各配器错落有致、关系和谐,有良好的层次感
低信息量:各种声音黏到一起分不开/各种声音到处飞,混乱

就后者而言,
高信息量:对音乐元素的纹理与质感有恰到好处的刻画
低信息量:诡异的光滑油腻感/如粗目砂纸一般的过强颗粒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7:03
ls朋友可以具体说说听感的差异,和形成结果的原因吗
丢失太多,是如何丢失,具体反应听感上的差异是如何 ...

其实就是结合5 6楼了,解析和硬素质会根据硬件指标最大化的还原细节和信息量,至于为什么某些前端会丢失。有些是因为出于调音原因,有些说到底就是硬素质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17:51 编辑

信息量首看响应,响应衰减的就没必要说了。

假如某耳机在6k频段突起一大截,那信息量多还是少,有人说多,因为本来6k频段的弱小信息被放大了很多。有人说少,因为不正常放大的频段把其他频段盖住了。以主观的说法,别想说的清。

有条件的同学对比hd800和某些使用超高音单元的设备,自然发现其中区别。怎么认识这种区别,又是另外的问题。

另外瞬态表现和噪音,失真度都有影响。噪音和失真度不用多说,某些什么有噪音,但是音乐一响就听不见了之类的说法,相信也是个人的事。说瞬态响应,除了功率问题,在扬声器里面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前沿响应和后沿响应。前沿响应是信号来到,到振膜响应这个信号的过程,后沿响应反过来。前后沿响应差的,结果就和你们非常在意的jitter类似,但是严重很多很多倍。很多情况下是有感知的,当然,把这些归类为调音师的伟大艺术者也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户川汐音 发表于 2017-11-16 17:34
个人看法,信息量可以分为两种:多个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音乐元素本身的刻画。

就前者而言,

说的很对啊,感谢解惑
从 听感上,说的很细致
但是,做到这些不容易哈,做到更难了
好声音,高信息量,是静心打磨的声音吧
我觉得,就是低失真,艺术感音色和大场面高素质的结合吧
三者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jimguo 发表于 2017-11-16 17:41
源头还是片源格式,单纯比较器材得到正确认识有困难
找到同一张唱片的不同格式版本试听试听
CD,DSD,LP  ...

关于唱片其实推导来看,器材还原的其实是唱片,而唱片的录音的水平才决定的是真实像真吧
每个环节尽可能做好自己的环境,是否会更丰富,某种程度的像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erzinan 于 2017-11-16 17:59 编辑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7:49
信息量首看响应,响应衰减的就没必要说了。

假如某耳机在6k频段突起一大截,那信息量多还是少,有人说多 ...

从参数上来看,确实如此,但是,hifi不光只是理性的技术,更是感性的感受,否则也不会有脑放这一说法了,不是吗?
其实脑放并不是光光用玄来解释的,从某一种角度来说,而是享受音符美感的实际感受
hifi的某一方面其实也是电路板的艺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海南省三亚市
本帖最后由 santa11 于 2017-11-16 18:01 编辑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量越大,也就是看到的照片(听到的声音)像素更高,而像素越低就是图像越不清晰越模糊了。
所以hifi就是下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对于音源文件来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吧。

这里的信息量应当指器材的信息量。我觉得主要是解析,但又不只是解析。跟器材的声场、定位等素质也有关系。


当一首早已耳熟能详的歌用新的器材听,发现听到了以前根本没有听到过的细节,然后突然就很想把所有的CD都重新听一遍。

升级器材时大家应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吧。想当年从苹果小白升级成PX200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santa11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 ...

但是如果干扰很大,失真变多到了放大的环节,又是否会起到反作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04
但是如果干扰很大,失真变多到了放大的环节,又是否会起到反作用呢?

不会吧,其实很多情况下人是喜欢听失真的,胆机不就是这样么,得到迷人的失真。
我看也有调EQ的玩法,听人声的时候专门提升中高频响应,使人声更突出好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7-11-16 18:17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从参数上来看,确实如此,但是,hifi不光只是理性的技术,更是感性的感受,否则也不会有脑放这一说法了, ...

你们有时候想的太复杂,从声音的本质上讲,声音是什么,就是耳膜接收到振动传递到大脑。耳膜能怎么振动?其实就跟扬声器类似,没听说过前后左右还能飞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个跟扬声器类似的鼓膜能让你感受到什么信息量,什么解析,什么声场,那为什么类似结构的扬声器不行?唯一解释就是现在的扬声器,包括其他相应设备的水平不到位。没听说过谁在注入什么艺术能量后能听见以前听不到的声音的。

至于电路板也没有什么艺术,大家追求的都是走线合理,降低干扰,防止过热等很基本很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区别,现在的厂商,做不做得到不说,自己哪里做的不行,理想状态是怎么样是很明确的。主观至上主义,则连想要什么都回答不好,更别说知道差在哪里,怎么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mykonka 发表于 2017-11-16 18:08
不会吧,其实很多情况下人是喜欢听失真的,胆机不就是这样么,得到迷人的失真。
我看也有调EQ的玩法,听 ...

兄弟,你说的这个失真是可控的偶次失真(这其实是hifi调声的一部分)和市电的脏乱差电环境(比如噪声)是两个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tts43 发表于 2017-11-16 18:11
你们有时候想的太复杂,从声音的本质上讲,声音是什么,就是耳膜接收到振动传递到大脑。耳膜能怎么振动? ...

大家都走线没什么艺术,为什么从风格上,有英国声,日本声,意大利声,德国声等不同调声流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santa11 发表于 2017-11-16 17:58
视觉和听觉都是一种感知方式,
那么我们把听觉的“信息量”简单比喻为视觉——照片的“像素”就好了,信息 ...

显示器这个也是一个不完全比喻,现在至少公布出来的显示器参数就有亮度(流明),刷新率,灰阶等。任何一个不行,分辨率高也白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erzinan 发表于 2017-11-16 18:27
大家都走线没什么艺术,为什么从风格上,有英国声,日本声,意大利声,德国声等不同调声流派呢?

除了走线还有材料尤其振膜,磁体,设计水平,加工水平的限制。目标一致结果就一致吗?水平问题。假设大家的理想都要解决100个问题,中国人水平高,解决了50个,那这个解决50个问题,遗留50个问题的结果就是中国声。意大利人次之,解决了30个,那就是意大利声。德国人最菜,只解决了10个,那也得说是德国声,不然咋弄,倒闭了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