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本篇会分别说一下AK380AMP和Sony 金砖/黑砖的情况。
AK380+AMP铜版
AK380+AMP: 其实单独说AK380反而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大部分买了AK380的用户都会顺便入手AMP,这已经成了标配,所以基本上谈论AK380都是带着AMP一起说,实际使用中也确实需要AMP与AK380的配合。首先,从列表中可以看到,AK380应该是功能最多,拓展性与LP5金一样好的一台播放器,那么与LP5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操作系统上,AK380是安卓定制系统,保留了蓝牙和WIFI功能,是4台金砖里面唯一可以实现实时系统更新、在线音乐商城以及网络播放器等功能的智能播放器。而且从工业设计和做工上来说也是代表了目前播放器产品的最高水准,同时从列表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艾利和针对AK系列播放器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外设,从背夹AMP到平衡输出底座到CD RIPPER,甚至推出了AK RECORDER套件这样的脑洞大开产品,同时也提供了像不同颜色款式的皮套以及合体皮套,连遥控器都推出了铝合金和塑料两种对应不同的定位。从营销角度来讲,艾利和旗下的AK品牌作为HIFI市场的新人,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的打开并占领了HIFI播放器的中高端市场,配合一系列产品取得了很好的受益和品牌效应,简直是营销案例的典范,这也是国内厂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回到AK380播放器本身,它作为一款旗舰产品售价2万左右,已经是天价的级别,除开那些附加的功能,从播放器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声音水平来说,是否真的能达到售价这样的高度呢?如果以价论声,那么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如果忽略价格,以一个旗舰级别的产品去看它,它又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优点:采用智能系统,大屏幕触摸设计,上手方便快捷,做工优良外观不错。声音上来说,AK380的解析力达到了旗舰级别的水准,细节丰富,动态和分离度指标也非常不错。尤其平衡口的水准基本代表了便携播放器平衡输出的最高水平,同时配合AMP背夹将输出功率放大,在驱动耳塞和便携直推大耳时有非常好的动态和分离度表现,加上丰富的声音细节,在表现一些小编制曲目上有活灵活现的声音表现。另外AK380的中频控制力还是不错的,对付流行,爵士等曲目时也体现了很高的水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K380本身的声音风格是均衡宽松的,和金菊花那种凌厉的感觉完全是相反的走向,但是AMP背夹却能改变AK380的这种风格,让声音凝聚起来,密度变大,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拥有一部播放器就可以享受到两种风格的声音,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缺点:AK380高频的处理显得稍微有些保守,没有一耳朵那种明亮华丽的感觉,只有配合某些耳塞或耳机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低频略散的问题一直让很多人为之诟病,如果曲目本身就是比较宽松的风格,那么整体会显得懒洋洋了一些,让人很难提起精神。铜板AK380铜质外壳氧化的问题很严重,基本上一个星期就黑渍斑斑,从金砖变成了污砖。拓展性方面,AK380的数字输出是光纤或USB方式,从实际使用的听感上来讲,是略差于LP5金的同轴水准的,问题可能出在Jitter上或者是特制光纤或USB线材本身的问题,LP5金用的成熟RCA同轴线,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 总结来说:如果不以价论声,AK380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拓展性强,玩法多样,声音素质较高是它的最大特点,预算充足的烧友是可以考虑入手的。 Sony WM1A/1Z Sony今年发力,一下子推出了4款旗舰产品,金砖、黑砖、大耳机、台机。相对于之前Z7这样的发布之前吹上天,发布之后跌入谷底的产品,也相对于ZX2这种已经基本脱离HIFI高保真播放器范畴的产品来说,这次的旗舰系列算是用心之作了。虽然可能时间有些仓促,金砖、黑砖和台机的完成度并不高,但是也已经显示出了Sony想要在消费级市场发力的决心。 我是先入的金砖,后入的黑砖和Z1R,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想知道黑砖到底和金砖有多大区别。事实上还是要抛开价格因素,金砖比黑砖提升的程度是很大的。我其实一直在猜测,金砖才是Sony一开始想做的产品,可能定位也是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从营销角度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台柱子的存在,就加上镀金外壳,也随大流来了一把土豪金,直接对标AK380的2万价位级别,但是Sony也知道这个价位的产品是没办法盈利的,那么就减配之后做出了黑砖,来对应消费级的市场。我相信Sony也会关注市场表现和市场反馈,众多用户对于ZX2的吐槽也间接的促成了金砖和黑砖在声音表现上的巨大提升,没错,相对于ZX2来说确实可以说是巨大的提升,这一点后文会详细说明。 还是从表格上直观的去看,金砖/黑砖相对于其他三款播放器的明显优点在:续航时间长,播放不发热。这也是Sony家一贯的特点。其实我们要弄明白这是如何实现的:Sony播放器的放大方式一直是数字放大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D类放大,这种放大方式以牺牲一定的输出功率为代价,换来了长时间的续航和发热量的减少,比如ZX1/ZX2 32欧负载下9mw的“可怜”的输出功率就能说明问题(同样负载下Iphone6都有30多mw的输出功率,一般国砖都是200-500mw左右)。如果Sony也采用A类放大的方式,那么我相信该发热的还是会发热,该耗能的还是会耗能,所以烧友们一定要清楚Sony的长续航小发热的特点并不是因为技术有多强,只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 话说回来,金砖/黑砖还是给我们带来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功能,比如一键关闭所有音效,这一点非常好,说明Sony也意识到靠EQ或者音效来忽悠用户实在是一种很不厚道的做法,也不会对有HIFI高保真需求的用户产生吸引力。另外Sony也知道自家的D类放大方式的声音特点并不被广大发烧友认可,所以这次针对性的推出了A类放大和B类放大的音效供用户选择,而且每一类都有三档:Low/Standard/High,去模拟A类或B类放大的声音特点,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同时效果也比较明显,在切换模拟方式时声音表现确实有可见的变化,而且还算是模拟的蛮像的。当然Sony的EQ调节依然没丢,这次采取了两种方式:10段每段20级可调EQ,DSEE调节分为标准、女声、男声打击乐和弦乐。比较爱玩ZX1和ZX2 EQ设置的烧友依然有得玩,不过个人觉得一键关闭所有音效,或者最多打开模拟A或者B类放大模式就足够了。 声音部分,我会挑黑砖来说,金砖虽然会更好,但是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毕竟买金砖的人还是没有黑砖多,最后我单独把金砖对比黑砖到底提升在哪说一下就非常便于理解了。 首先,黑砖对于ZX2来说最大提升在于解析力和细节表现,已经完全达到了HIFI高保真播放器应该具备的水准,不像ZX2这样的明显削掉太多细节去提升所谓的听感,这种本末倒置的办法已经有太多用户诟病,这次Sony的思路已经回到了正道上来:播放器的本质就是将音乐完整回放,有能力就稍加修饰,没有能力就完全还原。黑砖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基本素质层面上黑砖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三频也较为均衡,略凸出中频部分一点点,对人声的处理是上乘水准,抛开硬件表现和输出功率不说,驱动耳塞已经达到了国砖3000-4000档的水准,相对于ZX2已经是飞跃性的提升了。特别要说的是,这次Sony推出的4.4平衡口也是一大进步,虽然驱动Z1R的表现只能算是一般,这也是因为Z1R需要更大的输出功率,但是相对于单端口在动态、分离度、瞬态、高频、低频表现上有明显的提升,声音细节也更加明显和丰富,而且只有4.4平衡输出状态下金砖/黑砖才支持硬解DSD,虽然声音上没什么区别,但也说明了Sony在设计上将平衡口看的非常重要。通过换线尝试了4.4平衡口驱动其他直推大耳如AKT1P,也有不俗的表现,虽然不如AK380AMP下平衡口那么生龙活虎,但是人声部分的表现是同样非常不错的。 金砖对于黑砖的区别主要体现单端口上,平衡口区别并不大。提升在两个方面:中高频解析力和整体控制力。金砖的中高频解析力是高于黑砖的,体现在细节丰富,高频泛音更加可闻,虽然无法与LP5金这样的水准相比,但是在Sony自家播放器里面是最好的表现了,同时中频的味道更加的醇正。控制力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低频部分,虽然黑砖对已ZX2的那种散糊低频表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金砖将黑砖的低频再次的聚拢,已经接近了各家播放器里面中偏高档次的水准。总的来说,金砖的单端口对比黑砖是一耳朵可闻的提升,整体听感也更加有血有肉一些,通过长时间金砖和黑砖的对比,我也认识到金砖整体来说在旗舰播放器里面站位脚跟是没有问题的。金砖/黑砖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适合流行乐、人声、爵士和部分乐器少一点的小编制曲目的演绎,对付大编制曲目的时候整体的控制力欠佳,同时高频、低频的表现还打不到应对大编制曲目的标准,所以对金砖/黑砖有兴趣的烧友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曲目适应性。 当然金砖/黑砖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32欧负载下仅仅34mw的输出功率刚好与iphone6相持平,这对于价值2万元的专业音乐播放器来说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另外金砖实在是太重了,在手里感觉可能有黑砖的2个重,出街基本不可能除非有专门的包用来携带,同时原装的皮套设计也是不知所以的存在,完全就是把ZX2的侧翻盖皮套改成了往下翻盖,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同时金砖/黑砖的拓展性也不太好,本身没有设计Line out接口,而ZX2的line out转接头经过测试是不能用在金砖/黑砖上的,说金砖/黑砖因为输出功率太小急需耳放的支持,而目前耳放是没办法连接的,除非用3.5单端口来连接。同时因为没有光纤或者同轴输出接口,所以只有用USB数字输出方式来作为数字转盘连接解码器或者一体机,但是目前只能配合专用底座或者PHA3来完成,也是非常的不方便,OTG线材还没有测试,不过即使可以用,我个人对声音表现也不抱太多希望,毕竟作为数字转盘还有有LP5金和AK380这样的强力对手存在。 综上所述,金砖/黑砖是Sony急需在消费级音频市场证明自己实力的产物,也体现了一定的水准,不过从性价比角度来讲,同艾利和AK系列产品一样惨不忍睹。对于喜爱Sony品牌的烧友来说,金砖更具有代表意义,同样还是那句话,如果预算足够,金砖会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未完待续,下一篇就说专门针对这四大金砖和各家耳塞耳机搭配的实际测试情况。会以这样的格式来表达: 一,流行、摇滚、爵士、人声方向 适合的播放器:xxx,xxx,xxx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二,小编制,乐器方向 适合的播放器:xxx,xxx,xxx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三,大编制曲目 适合的播放器:xxx,xxx,xxx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某播放器: 1:非常适合的耳机,附上插口、线材配置,播放器设置,原因,听感。 2:完全不搭的耳机,附上原因,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