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54|回复: 57

对47耳放的一些理论分析(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前几天搞ZEN耳放,搞砸了,觉得分立元件耳放有点困难。干脆就玩一下简单的OP耳放吧,于是就去找了经典的47耳放的电路图来,准备做一个。
初看电路图,觉得虽然号称经典,其实也没什么嘛,电容耦合正相输入,电压串联正反馈,后面一个OP做成电压跟随器,用来扩大输出电流。而且分析下来似乎也有问题,主要是正相反相输入阻抗不等造成零点漂移,以及在后面两个47电阻上功率损耗太大。于是就摩拳擦掌想要仔细分析计算一下,想办法改进这个电路。等我认真开始计算起各点电流状态、放大系数之类的,才开始认真对待起这个看似简单的电路来。
首先大家看看这张已经看过无数回的电路原理图(图一):

1、     关于正相输入方式与反相输入方式
首先我看到一些47的评论,都对里面0.47uF的耦合电容看不爽,想要改成不需要耦合电容的电路。因此有些人就考虑用反相输入,其中典型的电路如老人家(这个ID真是….)提出的电路,链接如下。我把他的原理图简化一下,让大家方便对比: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67630&fpage=1
47.gif
47_2.gif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可以看到,从理论上,反相输入可以去掉耦合电容。但是我仔细分析一下,查了模拟电路课本,正相输入用的是串联负反馈,而反相输入用的是并联负反馈,虽然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们的闭环放大倍数不同。同时,对信号端的等效输入阻抗也不同。
对于正相输入(第一图),A=1+R2/R1;
对于反相输入(第二图),A=-R2/Rs,其中Rs为反相端对信号源的阻值,可以视为信号源的内阻。
可以看到,反相输入的增益与音量电位器的阻值有关,当音量电位器调到下面的时候,信号输入小,但是放大倍数增大。虽然放大倍数增大的速度无法抵消信号减小的速度,但是毕竟也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音量调节的非线性,以及声音失真率随音量而变化(因为负反馈的深度和输入信号的强度影响输出失真程度)。而即使反相输入加上了输入耦合电容,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对反相输入(并联负反馈)来说,A=-R2/Rs,而Rs与音量电位器位置有关。
我的结论是:反相输入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和音质好坏随音量而变化,还是正相输入比较好。

2、    关于正相、反相对地电阻差引起的零点漂移
从第一图我们可以看到,正相端对地的直流电阻为100K,而反相端对地的直流电阻为4.7K//10K,约为3.2K。假设正反端输入电流均为1uA,那么正反端的电压将相差97mV。这个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输入电流为10uA,那么就为0.97V了,很可怕!所以个人觉得,对于双极型OP,电阻配平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把100K直接换成3.2K,却又导致输入电阻偏小。如果把100K换成32K,4.7K和10K分别换成47K和100K,也许是可行的,这个我觉得应该实际动手做一个才知道效果。不过更方便的办法就是采用高输入电阻的场效应OP,或者增加输出耦合电容。
对第二图,正相端对地阻抗0,而反相端对地阻抗则随着音量电位器而变化,这也将导致输出的零点漂移,而且是随着音量而变化。我觉得只有三种解决方案,一就是增加输入耦合电容,避免音量电位器进入直流通路。这样一来,反相输入的直耦的低频优势就完全没有了。加入了耦合电容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反相端没有直流接地,这将导致输出电压零点偏移,而且低于0。解决零点漂移的办法就是,用耦合电容,正相端和反相端同时用电阻接地,这个接法应该比正相输入更容易配平。二就是换用高输入阻抗的OP,也许可以改善零点漂移,但是仍然不可避免。三就是增加输出耦合电容,这样就可以不考虑零点漂移。但是,耦合电容一般都是大容量的电解电容,相对小容量的输入耦合电容,成本较高而且性能比较不稳定,对音质影响大,这也是直耦输出很流行的原因之一。
结论是,如果正向输入不容易配平,可以试试反相输入,加输入耦合电容,正反相端均通过电阻接地,也许比较容易配平。

3、    关于R4、R5的作用与取值
这两个电阻虽然要消耗大量输出功率(尤其是在低阻负载下),这两个消耗的功率甚至将比负载本身消耗的功率更大。直接去掉当然不行了,这样第二个OP构成的电压跟随器电路将失效。那么,去掉其中某一个行不行呢?
再看第一图,作为电压跟随器,1点与7点的电压应该严格相等。Output端通过负载接地。可以想象,如果output端有电流输出,因为V1=V7,则流经R4和R5的电流比例将与R4、R5的阻值比例成反比。例如,R4=R5,则输出电流分别由两个OP提供各一半;如果R5=24欧(约为47欧的一半),则A1提供大概三分一的输出电流,A2提供三分二的输出电流。就是说,通过调节R4和R5的阻值比例,就可以调节运放A1和A2各自承担多少功率输出。
我们知道,不同的运放有不同的特性,比如有些失真很低但是输出电流不大,而有些输出电流很大但是失真较大。而失真是与负反馈有关的,对于电压跟随器,负反馈等于输出量,因此理论上失真可以降至很低,即使采用高失真的运放也可以。因此,我们可以对A1和A2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A1能够做到低输出下的低失真,输入阻抗高,而要求A2能够提供大电流。这样我们可以调节R5<R4,让大部分的功率由A2来提供;而A1提供小部分功率输出,在小输出下负责精确放大。这样应该可以取到更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两声道就必须共用两片不同IC,比如两个声道的A1共用一片2132,A2共用一片其他的OP,这样不会造成两个声道信号互相干扰吗?我个人觉得,影响应该不大,因为同一片IC里面两个OP配对更好,反而对声道信号平衡更有利。不知道高手怎么认为?
但是R4和R5都不能去掉,去掉任何一个,另一个也就失去了作用,相当于断路了,这点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我懒的画图了:P
有些人提出这两个电阻的取值影响音色,取47欧比较清亮,因此出现了51耳放,80耳放-_-b 这点我估计和负载最终得到的功率有关系,有待分析。

4、    关于R4在环内与环外的区别
因为点1的电压等于点7,设R’=R4//R5,点1的电压V,则在output点得到的电压Vo=V*RL/R’,简单地说就是负载越小,输出电压也越小。如果反馈取自输出点,输出电压小了导致反馈量减少了,从而提高了V,进而提高了Vo。而如果R4在反馈环外,就相当于V不变,而Vo在随负载而变,可以认为R’就成为放大电路的输出内阻。我们总是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尽量小,以便提供更高的带负载能力。因此我认为,R4接在环内比在环外好。但是内阻的存在也有一定作用,那就是限制低阻耳机的电流,防止过载。
从抑制失真的角度来说,大环反馈(从最终输出到输入端的反馈)可以有效抑制放大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失真。例如,假设在某段范围下A2的输出是非线性的(例如过载了),如果采用大环反馈,在这段非线性区间反馈量也会随着A2的失真而变化,反馈到输入端就能够由A1作相应的补偿。而如果R4在环外,也就意味着A2构成的电压跟随器也在环外,它产生的失真就不在控制之下。在《胆石功放设计》里面,作者也明确建议,最好采用大环反馈,反馈信号直接从喇叭端头接出,以便降低各个环节的可能失真。

打了这么多,足足花了两个小时。。。。。累死了,小睡一下,然后开始接47。。。。验证一下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唯一的问题是,手头没有那么多的元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不错,对于运放的基本运用作了基本阐述。

Op的线路简单,但是要关注的技术细节也不遑多让。
尤其是带宽计算,开环增益的控制,听感
op的失调控制,增益电阻的阻值对失真的贡献
很多问题需要细致的试验和论证。

楼主给我们开了个好头!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最好看看DATASHEET。。BJT输入运放的Ib只不过是几十NA。。FET的不过是PA级别的呵呵。。

对于电阻不配平。。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中点问题。。

其实OP一点不比分立元件简单。。确切的说。。是更有难度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大概能看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下面是引用luyeallen于2005-10-23 10:10发表的:
最好看看DATASHEET。。BJT输入运放的Ib只不过是几十NA。。FET的不过是PA级别的呵呵。。

对于电阻不配平。。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中点问题。。

其实OP一点不比分立元件简单。。确切的说。。是更有难度的东西~

这个还真没有去了解过,我还以为应该在uA级,受教~~:)
正在焊子木兄的47电路,先焊一个标准版,再焊几个我自己的改进版对比一下。。。。不过找不到两个DIP-8的插座,只找到一个DIP-18的插座,勉强用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下面是引用梦错于2005-10-23 11:03发表的:


这个还真没有去了解过,我还以为应该在uA级,受教~~:)
正在焊子木兄的47电路,先焊一个标准版,再焊几个我自己的改进版对比一下。。。。不过找不到两个DIP-8的插座,只找到一个DIP-18的插座,勉强用着。
这个东西好容易弄的啊  你的电路和老人家的就是一个大环 一个小环  我做哪个?? [s:4]  [s: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Apheared&#39;s 47耳扩的线图, 产生自TI文件 http://focus.ti.com/lit/an/sboa031/sboa031.pdf .
而为什么取47欧电阻这数值之问题, 作者Apheared称因手上有一堆47欧的电阻, 而并非有特别之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不错,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昌吉州
看的出来,搂主是个很认真的人,从搂主的这个帖子、以前的帖子可以看出,搂主的电路基础理论,特别是对运放的理解、熟悉程度明显不足,所以上述几个观点有明显失误,但这种解决问题的精神,是绝对值的肯定的。

1,并不是说反向输入可以去掉耦合电容,耦合电容和电路形式关系不大,对于直流分析,它可以隔绝断开前级影响;对于交流,都是直通,电位器对运放输入端等效电阻的影响,两种电路都是存在的,搂主在这些问题上认识有误。
2,正如luyeallen所言,搂主对运放不了解,怎么举例10uA运放输入电流?各种运放典型电路是不同的,nA、pA级电流输入的运放占绝大多数。原则上,正负输入端等效阻抗应该尽量相同,但,不相同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同运放影响不同。
3,对于相同的运放,R5<R4的结论明显有误,R4、R5的作用主要,是为何平衡两运放的非对称性降低内耗,以及匹配输出阻抗,其他作用是次要的。
4,在电路转换速率足够时,要尽量使用大反馈环,这样的有点是十分明显的,这点搂主分析的不错。

欢迎大家切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To阿格,我个人认为大环比小环好,理论上大环可以对所有环节的失真进行补偿,可以取得更低的失真度。不过具体听感如何我就不清楚了。。。。但是事实上,因为电压跟随器失真很小,所以这个电路小环也可以。

to YLS,我原本还在考虑为什么取47呢,还在想着要不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写出方程式,用Matlab看看不同电阻对最终的输出有什么影响。。。。钻牛角尖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昌吉州
要想保真、忠实,肯定使用大反馈环。

想要音染、调音,可以使用小反馈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谢谢C兄的意见  看看一会我有时间搭一个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昌吉州
搂主要认识到,运放输出压摆下拉的问题:
比如+-5V电源,直推32欧耳机,有的运放可以输出+-4V压摆,而2604这样的输出压摆只有+-1V多,这时,其他不变,增加R4、R5值,并不会明显降低耳机端的电压。
这个结论,是不能通过外部电路得出的,要通过运放自身性质,才能得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下面是引用cxz-cj于2005-10-23 11:58发表的:
看的出来,搂主是个很认真的人,从搂主的这个帖子、以前的帖子可以看出,搂主的电路基础理论,特别是对运放的理解、熟悉程度明显不足,所以上述几个观点有明显失误,但这种解决问题的精神,是绝对值的肯定的。

1,并不是说反向输入可以去掉耦合电容,耦合电容和电路形式关系不大,对于直流分析,它可以隔绝断开前级影响;对于交流,都是直通,电位器对运放输入端等效电阻的影响,两种电路都是存在的,搂主在这些问题上认识有误。
2,正如luyeallen所言,搂主对运放不了解,怎么举例10uA运放输入电流?各种运放典型电路是不同的,nA、pA级电流输入的运放占绝大多数。原则上,正负输入端等效阻抗应该尽量相同,但,不相同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同运放影响不同。
3,对于相同的运放,R5<R4的结论明显有误,R4、R5的作用主要,是为何平衡两运放的非对称性降低内耗,以及匹配输出阻抗,其他作用是次要的。
.......

对于零点漂移,我主要是看到了wupingee的帖子,地址: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88550&fpage=1
在第三贴的第7、失调问题的讨论 中,作者提出了他遇到的因为运放2输入电阻的不匹配,给输出带来失调的问题,所以我就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了。。。。。 必须承认,我对运放很不了解,所学的都是理论知识,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对于R5<R4的结论,我是假设采用不同运放,运放A1可以提供低失真放大,低电流输出,而运放A2可以提供大电流输出。这样我们可以把大部分的功率交给A2来输出。如果采用同一运放,自然是两边对等输出比较好。至于功率负担分配与R4R5的比例成反比,这个通过图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来。

新手上路,还请cxz-cj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昌吉州
还有,搂主地2个结论中,电位器影响运放增益的结论是错误的,这也是许多人爱犯的错误。
不管是否有耦合电容,运放增益都是R2/R1,与电位器位置无关。如果按搂主观点,R2=10k,R1=1k,电位器W为20k,那么音量位置放到正中间,运放增益为R2/(R1+W/2)=10/11<1??,运放增益小于1?
运放增益当然是R2/R1,所有教科书也是这样教的,这没错。

电位器和R1对信号的影响要这样考虑:
R1降低了电位器中点输出分压,电位器中点输出分压,并不是电位器简单阻值分压比,而是:电位器中点下段电阻与R1的并联值的分压。
所以我经常强调,电位器的取值要比后面偏置电阻R3大(上图)、R1大(下图),至少要相近。
有人在图1电路中使用100k电位器,但使用3.3k的R3(为了正负输入阻抗相当,当然输入耦合要足够大),这导致电位器绝大部分行程内(超过90%),系统增益为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重新查了书,我认为没有搞错。
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的增益计算公式不一样的,对于串联负反馈,A=R2/R1;见顶贴第一图。
对于并联负反馈,见本贴的图,A=-R/Rs,其中Rs为信号源内阻。如果信号源没有内阻,那么可以预见,反相端的电压等于信号电压,而负反馈电路的电流对反相端的电压无任何影响,这也就意味着负反馈不起作用,增益等于开环增益,也就是接近无穷大。因此信号源内阻是必需的,如果信号源没有内阻,就必须给他加上串联电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47电路的反相端输入方式,如果把反相接地电阻、音量电位器、输入耦合电阻也看成是信号源内阻的一部分,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音量电位器的阻值会影响增益了。
fufankui.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昌吉州
搂主还是没有搞清楚阿,你混淆了运放增益和系统增益。你说图1说的是运放增益,而说图二,又改称系统增益了。搂主可以算一下图一的系统增益。另外,信号源到输入端的等效电抗,你是算不出来,也没有实用意义。
按搂主所说,图二W=50k,R1=20k,那么音量最大和一半时,Rs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南岸区
先收了再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18 08: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