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ugar

刘汉盛精选100张鉴赏CD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35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Ken Peplowski Quartet
Venus Records TKCV 35406
极光音乐

喜欢萨克斯风如粗砂纸磨过粗犷质感的人有福了;喜欢Bass牛筋弹性的人注意了,Ken Peplowski Quartet保证可以让您满足,除非家里的音响系统真的太差了。这是二张一套的CD,由Ken Peplowski Quartet负责演出。这个四重奏的成员包括团长演奏Tenor萨克斯风与单簧管,另外一位钢琴手,一位Double Bass,一位套鼓,他们四人就能演奏出让人惊喜的音响效果。此外,这张CD还有一种做法是别家所无,那就是每首曲子演奏二次,第一次以萨克斯风主奏,另一次则以单簧管主奏,让您同时可以享受到二种不同的音乐感受。
男高音萨克斯风(Tenor Sax.)的音域大约在103Hz-622Hz(24-55键)之间,也就是音响迷最常听到也最喜欢的萨克斯风,在这张CD中,它经常吹出宽广又有粗犷摩擦质感的声音,让人听了会起鸡皮疙瘩。而第二轨的单簧管如果您听不到空气在圆管子里流过的声音,那就糟了,您应该听到很圆很甜润形体又很庞大但不会散开的声音。第三轨The Shadow of Your Smile的萨克斯风任谁听了都要着迷,那么庞大,那么粗犷,那么磁性,气流声有那么清楚,尾音还会抖动,还有什么声音比这更性感的?
本CD的Bass也是录音典范,真实自然无比,不会有庞大的形体,不会有超多的量感,不会有刻意泡制的软质,而是带点硬调,尾音收束快,弹性足,可以清楚听到手指扣弦的质感。这种真实的Bass音响效果从头到尾一以贯之。
至于钢琴,您应该听到一颗颗清楚有实体感的音粒,那一颗颗音粒有如真的珠玉颗粒,而不是只有声音而已。弹奏力度变化清晰,不夸张,很自然的表现。老实说,如果这套CD听起来还不好听,我真的就无语了。
0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36

Paul McCartney:Kisses on the Bottom
MPL/Universal HRM-33596-02
环球唱片

这又是一张很特殊的作品,起因于Paul McCartney想起许多他父母亲时代的老歌,每当过年时,他父亲就会弹着钢琴,跟母亲唱着这些经典老歌。有一次,Paul跟办公室的Nancy提起,说想做这样一张唱片,要找谁来制作最好?Nancy说最好的人选就是Tommy LiPuma,于是,这张CD就这样诞生了。Tommy LiPuma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截至2012年为止,他总共获得过35张黄金或白金唱片,33次Grammy唱片奖提名,3次得奖,跟他合作过的著名艺人数不清。
于是,Tommy LiPuma找来Diana Krall担任钢琴伴奏,也用了她的伴奏班底,还找来Eric Clapton与Stevie Wonder跨刀,负责主要录音的是Al Schmitt,母带是Doug Sax负责。Paul McCartney则负责唱歌。老天,还有比这更梦幻的制作阵容吗?您可不要以为这是老录音,不!这是2012年才完成推出的新录音。CD里面还附有一张「名片」,上面有免费下载音乐的通关密码,您可以进入美国好莱坞Capital Studio网站下载曲子。
全部16首曲子,内中有些搭配管弦乐伴奏,那是伦敦交响乐团在Abbey Road录音室所录制的,录完送到美国混音。整体来说,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真实」。Paul的嗓音从没听过这么真实的,请注意,不是夸张刺激,而是很自然的真实。其它所有的伴奏乐器也都是这种自然真实的调子,没有半点刺激。您想想,在过年时候会唱的歌曲,怎么可能会是刺激夸张的呢?应该都是充满温馨甜蜜的味道。
说了半天,还没说出考验重点。重点就是如果您听了觉得死板沉闷,没有真实感,没有美感,那就表示您的音响系统高中低频段不平衡,严重破坏了原本音乐的平衡感,所以无法感受到这张录音的美感。此外,还可以证实您的音响系统音乐活生感不够好,以至于这种自然不刺激的录音听起来死板沉闷,一点都不吸引人。一言以蔽之,听这张CD时,如果不觉得心中充满美感,也不想继续听下去,那就要检讨自家音响系统了。我的话句句是真,如果现在您无法感受到,以后当您音响系统晋级后再来听这张CD,就会有感受了。
0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37

琴歌
刘杨演唱,杨青古琴
达人艺典DRMA-1104BSCD 玮秦

一把古琴,一位歌者,这么猛简单的编制说什么都很容易录制吧?其实不然,因为越简单的编制大家的注意力越能集中,耳朵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所以能听得更清楚,也会更挑剔。这张《琴歌》是在很大的录音棚中制作,棚中的残响时间应该不短,照理可以采用现场自然残响。不过说明书中洋洋洒洒列出很多录音器材,可见虽然只有古琴跟一位歌者,但经过的录音器材还真不少。到底是因为经过那么多器材的泡制,才让我们听起来觉得自然呢?还是本来就很自然,那些器材只不过是辅助而已?不论怎么说,这张《琴歌》听在耳里自然无比是毋庸置论的,但就不知道录音现场所听到者应该如何?
刘杨的嗓音低沉宽宏,形体相当大,还带着磁性,如果您听来洗瘦单薄,那就离谱了。当他歌唱时,空间出现很丰富的细微廻响,到底那算是自然堂音呢?还是录音器材所泡制出来的?就是说录音器材所泡制,听起来让人感到很自然,这就是<以假乱真>的高明处。
古琴的声音低沉结实,可以感受到弦的震动与琴腔的共鸣,而且尾音很长,细微的弱音气韵(Nuance)很丰富。古琴的声音不细不瘦,手指在上面的滑动的杂音不会尖锐刺耳,整体来说柔韧中还泛着温暖的味道。假若您听古琴感觉刚硬,手指滑动杂音会刺耳,那就代表着音响系统太偏高频硬调了。
第一轨<忆王孙>的歌谱来自明代,第二轨<越人歌>可不是古曲,那是谭盾应<夜宴>之邀所谱写的新曲(歌词来自汉代刘向),但是听起来依然古意盎然。第二首曲子人声听起来都要饱满结实,有如真人般的气血骨肉。如果听起来骨瘦如柴,细瘦尖锐,那肯定错的离谱。
0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38

So In Love
John Di Martinos Romantic Jazz Trio
Venus Records TKCV 35345
极光音乐

中文专辑名称「深陷爱河」,看CD的封面,是一位裸体美女躺着,翻到背面,赫然看到还有裸体的下半截。日本人(Venus是日本唱片公司)真的是有点「那个」,连CD封面都要设计成「那样」。至于那个跟那样是什么意思,您自己去幻想吧。
钢琴、Bass、爵士套鼓,这是爵士三重奏的标准编制,通常钢琴手是灵魂人物,其它二位是绿叶。不过在这张CD中,三位演奏家都有吃重的表现,录音师也特别凸显他们,听起来简直没有主从之分,我是说录音效果一样鲜明。
由于钢琴、Bass、套鼓都录得很鲜明,所以很适合拿来当作测试。您听到的钢琴是否形体庞大,音粒结实,一颗颗很实体呢?不仅这样,还很甜,很有光泽,那丰富的泛音好像清楚到可以看到从响板一直飘出来。而Bass的弹性、硬度、Q度、脆度,形体大小刚刚好,听起来真的太过瘾了。第三轨Bass在前面拉一段高把位,如果此时您听到的声音无法辨别是Bass所发出,那就是质感表现能力不够。第三轨结束之前又刻意在低把位拉了一段,那是充满粗弦振动感的音效,如果您没听到宽松又有弹性的粗弦振动,那也不对。
一般而言,爵士套鼓很少录得如这张CD一般那么鲜明的,通常都是远远躲在后面,但这张CD却把套鼓调到前面来,很清楚的让我们听到鼓棒敲在鼓边的清脆响声。尤其是那钹的细碎金属面振动质感更是真实。整张CD虽然只是三位乐手在演奏,但是空间感泡制得很好,乐器泛音丰富无比,把三重奏的音乐规模感撑得很大。无论是钢琴、Bass或套鼓的音像都很大,但很凝聚。简单一句结论:如果您听了这张CD,没有马上被音响效果煞到,那就代表府上音响系统距离好还有一段努力空间。对了,这张CD是在美国纽约Avatar Studio制的,录音师David Darlington,好好记住他们,这是好录音的保证。
0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39

My Foolish Heart
Eddie Higgins Quartet
Venus Records VHCD-1017
极光音乐

我敢说日本Venus唱片公司的老板一定特别喜欢女人,为什么?因伪他家CD封套上有太多是以具有诱惑力的女人为主体的,其中有一张「Memories of You」封面更是精彩,有兴趣者不妨去探索一下这家日本爵士乐唱片公司。其实不是我这样感觉而已,维基上头也说老板特别喜欢采用没有出名的摄影师的裸体作品为封面,可见他真的品味独特。Venus唱片公司成立于1992年,老板Tetsuo Hara以前曾在RCA Victor担任制作人,自己创立公司后,以所谓24bit的Hyper Magnem Sound录出很多杰出的录音,假若您喜欢的是充满浪漫情调的爵士乐演奏,他家所出的CD不妨多加留意。
这张CD录于2002年,也是纽约Avatar Studio录制的,录音师并非David Darlington,而是Jim Anderson,但录音效果却一点都不输给「So In Love」,可见这家录音室的确了得。四重奏分别是钢琴、Tenor萨克斯风、Bass以及套鼓。如果爵士乐团加入萨克斯风,那主角一定非他莫属。果然没错,演奏萨克斯风的就是Concord唱片的艺人Scott Hamilton,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无比,不必多说。同样的,四样乐器都录得很鲜明,好像大家都想挤在前面,没有人要躲在后面。虽然如此,听起来却不会觉得吵杂,反而非常过瘾,好像就在乐团旁边听现场演奏般。
萨克斯风最迷人的就是颤抖的尾音,那尾音简直就是气流冲激而成的音响效果,在这张CD中处处都可听到这种让人颤抖的美好录音。萨克斯风形体庞大浮凸,吹奏细节的鲜明程度简直就像耳朵贴着萨克斯风,没有什么细节会被漏掉的。如果您听到的是不够庞大、不够宽松的萨克斯风,那就错了。
此处Bass也录制得非常好,拨奏时扣弦的喀喀硬调声还带点软质,音拉一颗颗凝聚又弹跳。假若您无法感受到Bass音粒的弹跳美感,又没有享受到特别宽松形体特别大的萨克斯风,我认认您音响系统的中频段与低频段表现都生病了。
0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040

Serendipity Street
Chantal Chamberland
Evosound EVSA058
极光音乐

这张CD的音质非常好,如果您没有感觉纯净的美感,第一个就错了。第二个吸引人的地方是低频,此处的低频软Q又有弹性,但量感不会太多,就好像我们吃了肥瘦分布均匀的雪花肥牛一般,或像是鲔鱼大肚肉,既带着诱人的油花,入口却是爽口的。这么迷人的低频哪里来的呢?是恰恰好的脚踩大鼓噗噗声与Bass的巧妙混合。让人惊讶的是,片中用的是Acoustic Bass,并非电Bass,但录出来的效果却有电Bass尾音延长的软Q效果。老实说我很怀疑,是否CD说明写错了?除非那是加了味的Aeoustic Bass。
第三个吸引人的地方当然是女歌手Chantal的嗓音。她的嗓音宽松不紧绷,声音线条饱满庞大,壮硕还带着磁性,很是迷人。假若您听到的是紧绷不够温暖、不够柔软、不够壮硕的嗓音,那就错了。其实,Chantal的嗓音跟大陆歌手金池还真像,将二人的唱片放在一起PK一定很有意思。
这张CD理当人人过关,只是能够体会的美感各有不同罢了。如果您听来并不觉得音质美,歌声美,低频美,萨克斯风美,那就真的不妙了。对了,这张CD好听之极,就算不想测试音响器材,您也要买一张。
0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1

Those Days
Barb Jungr
Linn Records AKCD008
极光音乐
Barb Jungr的嗓音真是没话说,既特殊又很美,让人听来很舒服,很难形容那种嗓音的美感。她的嗓音有Adele那么饱满宽广有劲,不过音域比较低,磁性比较强,听起来好像声带的振动细节比较多,比较明显。听她的CD,主要当然是享受她美妙的歌声。假若您从来不觉得她的歌声有什么吸引人之处,那真是大错特错。尤其是在这张CD上,您一定要听到会让您感动的歌声。
第一轨Not Dark Yet第一声钢琴低音键弹出来,那沉重又含着弹性的琴槌带出充满弦振的美感,以及丰富的泛音,这些应该就要吸引您的耳朵,如果此时耳朵没有竖起来,那就不对了。再来小提琴出现,如果您无法听出擦弦的细微声音,而只是听到一条光溜溜的细瘦琴音,那也不对。
第二轨有一个难以表现的地方,那就是颤抖的声音,我不知道那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CD说明也没指出这个乐器,但那飘荡的效果很好。您应该听到清楚的颤抖震荡声音,如果是糊成一团,那也不妙。在Barb Jungr演唱时,大部分时间乐器都是配角,让她的嗓音一枝独秀,穿透于所有伴奏乐器之上。您只可听到恰如其分的钢琴、Bass、小提琴等,这些乐器不可能会为您带来刺耳的声音。如果听起来会刺耳,那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第四轨的歌声有一段充满强劲的力度,加上她的嗓音宽广有力,此时如果喇叭体积较小,可能会有点承受不了而变得粗砾。如果是正常喇叭,应该还是不会出现粗砾声音才对。整张CD的录音很纯净,没有一点杂质,音质美极了,难道是特别送去德国名虎鱼唱片做母带处理的关系吗?如果您无法感受到什么是很美的音质,那表示府上音响系统还无法分辨好声,应该是器材的质还不够好吧!
0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2

Brahms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Ballade,
Op.10, No.4, 3 Fantasies From Op. 116
Barry Douglas, Tokyo String QuartetBrahms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Ballade,
Op.10, No.4, 3 Fantasies From Op. 116
Barry Douglas, Tokyo String Quartet
RCA 6673-2 RC索尼音乐

这张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是1987年的录音,当年用的是Sony 3302与1630数位录音机。我会选这张钢琴五重奏来做测试,是因为它是大考片,必须要拥有宽松特质的音响系统,才能让弦乐四重奏表现出美丽迷人的黏滞感。假若音响系统偏向高频,偏向硬调,这张CD一唱就马上露出缺陷,您听到的将会是干涩生硬的声音。
录音师会那么差劲吗?当您要开口骂它是烂录音前,先反思一下。录音师当然不会这么差劲,当他们录音完成时,所听到的一定是跟现场很接近的声音,否则就应该重录了。事实上,此处录音师录得很好,他把钢琴跟弦乐四重奏的音量平衡做得很自然,您不会听到如雷的钢琴,而是如音乐厅现场一楼中段位置所听到的钢琴,晶莹而带着很自然的空间残响。
而弦乐四重奏四条旋律线条都很清楚,大提琴所发出的嗯嗯低频混合着小提琴与中提琴美声,形成很独特的弦乐黏滞感。可惜,我听过那么多的音响系统,真正能够表现出弦乐四重奏黏滞感的并不多。想要再生这种迷人的黏滞感,音响系统的音质要好,高中低频段平衡性要够,而且要具有宽松特质,这样才能把原本精妙的弦乐四重奏平衡性表现出来。如果无法再生原本演奏时的四重奏精妙平衡性,黏滞感也就被破坏了。
花时间找找这张CD吧!即使明知很难过关,您也要有挑战难关的勇气。
0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3

Renaud Garcia-Fons: Mediterranees
Enja ENJ-9563-2 响韵唱片

德国Manger喇叭曾经出过一张测试片,叫做「Musik Wie Von Einem Andern Stern」,音响效果很好,曲子又好听,音响迷几乎人手一张。在那张CD中,第九轨是很特别的录音,演奏乐器是Double Bass,但是那音色听起来不像是正常的Double Bass,反倒像是加了什么料的声音。虽然怀疑加料,但Bass声音弹性十足,非常吸引人。那首曲子选自德国Enja唱片的Renaud Garcia-Fons: Ghazali。现在,我选的这张CD也是Renaud Garcia-Fons所演奏的,不过专辑名是:Mediterranees 。Renaud Garcia-Fons是Double Bass演奏好手,也是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世界化,这张CD的主题就是地中海世界的音乐巡礼。
第一轨音乐出来,如果没有感受到音乐的甜味,那就有问题了。第二轨的鼓声如果听起来没有弹性,吉他没有甜味,那就不对了。第三轨用力拍打Bass的声音也要很有弹性,要可以听出粗弦振动的弹性才行。第四轨的人声要很甜润,很清越,有形体,不是单薄的。第五轨的打击乐器一样要有很好的弹性,总之,如果您没听到甜味与弹性,那就不对了。来到第七轨,这首曲子是Doubls Bass独奏,没错!其音响效果听起来就跟Manger那张测试片的第九轨如出一辙,Double Bass明显是用手指扣弹的,手指根粗弦接触的质感很清晰,手指在粗弦上滑动变换位置的摩擦杂音也很明显,粗弦所蹦出来的声音很有弹性,音粒一颗颗饱满凝聚。只是,这样的Double Bass音色不像是正常所听到者,应该是加了料。虽然怀疑加料,但听起来很舒服,宁可相信那是真的。如果您没听到活生生的弹跳感,那就是音响器材的活生感有问题。
来到第八轨,一开始吹出的单簧管圆润无比,光泽很高,甜味很浓,接着Double Bass在高把位弹奏,形体小小颗,但很有弹性。假若单簧管吹奏时,您没被高度润泽与甜味吸引,那就有问题了。
为何自家音响系统听不到甜味呢?可能刚开机,机器还没开嗓;也可能器材搭配不良,音质不够好,无法显出甜味。为何音响系统无法再生活蹦乱跳的弹性呢?喇叭反应不够灵敏,扩大机的音乐活生感不足都是原因。活生感不足肇因于何处?扩大机的回转率太低,上升时间太慢,暂态反应不够快都是原因。总之,听这张CD时,如果没有甜味光泽,弹性,凝聚的形体,那都是错的。
0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4

Nils Loftgren: Acoustic Live
Vision Music Inc. VMCD 1005

这是一张以Acoustic Guita畔奏为主的现场演唱录音,钢弦吉他无论怎么演奏,也应该不会让您觉得明亮得刺耳。同样的,钢弦吉他无论怎么弹,低音也不会有如电Bass那么浑厚有劲。如果您听到的是明亮到有点受不了的吉他。那就代表音响系统的高频段太多了。反之,如果您听到吉他的低音浑厚量多,那就是音响系统的低频段太多了。Nils Lofgren的嗓音应该是清爽的,不尖锐,也不浑厚。片中第五轨Keith Dont Go经常被用来在音响展中播放,一定要听。
许多人对于钢弦吉他的音响效果怀有错误观念,以为低音量感要很多才对,其实错了。如果您弹过吉他,就知道无论如何,钢弦吉他的低音量感并不多,除非录音师刻意泡制。在这张现场演唱中,录音师并没有刻意泡制特别的低频效果,一切就是爽脆清澈与平衡。如果您听这张CD时,会觉得吉他跟歌手嗓音有点聒耳,那就错了。应该是甜润爽朗的声音才对。
0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5

Antonio Forcione Quartet in Concert
Naim Naimcd 099 巨礼文化

这张CD也有出版DVD、BD,大家可以买来看看现场演奏会是怎么进行的。AFQ四位成员演奏吉他(各种吉他)、大提琴,Double Bass,以及套鼓。听这张CD最容易让人误解的是第一轨,第一轨只有戴着扩音器的吉他独奏,可能很多音响系统会发出强烈低沉的低频声,这强烈低沉的低频声哪里来的呢?演奏者轻轻拍打吉他所产生的声音。重点来了,这拍打低频声会那么低沉、那么多吗?不会!只是刚刚好而已。如果您听到的是会让您兴奋的软Q量多低频声,那就代表音响系统低频量感太多了。
如果第一轨的低频量感觉得很丰足,那么往下的脚踩大鼓噗噗声也会很多很强,大提琴或Bass的低频量感也会多而强,这些都是不对的。脚踩大鼓的噗噗声是适当的,清爽的,量感不会太多,但又带着适当的软Q弹性。现场鼓掌声不能太清亮,要有温暖的肉声。吉他的声音不能太明亮,要带着温润与甜味。第五轨的Bass伴奏低频量感不会太多,但有形体。许多人对Double Bass的音响效果有误解,以为量感应该很多很足,而且软Q,其实不是。正常录音的Double Bass低频量感不会太多,有点弹性,也带着硬调,尾音不会长,音粒很凝聚。如果听到Double Bass发出让人满足的丰满低频量感,那都是空间中低频或低频峰值的添加,以及喇叭低音单体控制不良产生余振所塑造出来的错误假象。
0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6

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
Al Di Meola/John McLaughlin/Paco De Lucia
Columbia/Legacy CK 65168 索尼音乐

三位吉他演奏大师在现场的竞奏,演奏情绪热烈火辣、演奏速度快如光电,成功激起全场热情。但请别忘了,钢弦的Acoustic吉他与尼龙弦的古典吉他无论怎么演奏,怎么录音,都不可能是明亮得会刺耳,也不可能低频量感多得波涛汹涌。此处应该没有会让您感到兴奋的低频量感与软Q美感,如果您听到的是这样,那是美丽的误会,可能是府上空间的中低频、低频驻波或峰值把低频量感增加数倍了。
钢弦吉他有时会弹得比较清亮,但绝对不会刺耳。尼龙弦吉他应该有温润的声音,猛然刷奏六根弦时,只会有强烈的清脆感,不会有如一股气流般袭来的低频。整体听来,吉他演奏应该是清爽多于浓厚,清甜取代明亮。这张现场演奏录音值得欣赏的是三位大师的精湛演奏技巧,并非夸张的音响效果。换句话说,它著名的是让人感动的演奏技巧,至于音响效果,如果会让您痴迷,那就应该是错了,您的音响系统已经为它加了人工重味。不信吗?请用耳机听听看便知。
0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7

Vital Techtones VTT2:
Scott Henderson/Steve Smith/Victor Wooten
Tone Center TC-40082

这是一张电Bass、套鼓与吉他的示范级录音,也是动态范围与冲击性的终极考验之一。第一轨只有电Bass演奏,在演奏者用力又拍又扣又打之余,一个个Bass音粒圆滚饱满强劲的蹦跳出来,大而凝聚的形体不仅冲击着喇叭的中音、低音单体,也冲击您的听觉神经。请把音量开大,如果电Bass的音粒冲击已经让您感到害怕,而喇叭又能控制承受得住,恭喜您,府上音响系统的低频控制力与耐受能力都是第一流的。反之,如果不会对第一轨的电Bass感到敬畏,那就代表府上音响系统太软弱,动态范围窄,瞬时反应慢。假若您开大声喇叭承受不了,没关系,这只代表您的喇叭不宜开大音量听而已,多听小品室内乐吧。
包括第一轨,其实每首都是严苛的测试,也是电Bass、套鼓与吉他的经典演奏录音,脚踩大鼓在此录得很真实,只有短促的噗噗声,没有特别加料,如果您听到的噗噗声是软Q量感又多者,那就代表府上低频量感真的太多了。
0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8

魅惑之木
Dynamic CDT 5092 极光音乐

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很多,为何选这张?一来,这张CD附有一本书,里面有96页全彩图文解说。二者,用在这张CD中的15把小提琴并非常见的几百年历史名琴,而是现代意大利小提琴制琴名家Roberto Regazzi (1956年生)亲手制作的琴。虽然并非数百年历史,但已经被归为 「名琴」。最后,收录在这张CD里面的曲子并非通俗常听到者,正好可以拓展您的曲目范围。
请注意听,如果您觉得小提琴声音干涩刺耳,有可能是音响刚开机,还没有暖嗓。听过其它音乐至少一小时后再来听这张CD,如果还是一样干涩刺耳,这说明了府上音响系统存在着高频段的缺陷。最常见的问题是高频段反射音太多太强,也就是室内墙壁地板太刚性,吸音物质少。如果室内吸音物质并不少,那么讲话的声音会不会太死?如果太死,就代表吸音过量,如此一来小提琴也会干涩。如果您在室内讲话轻松,丰润而不带尾音。而且觉得室内环境安静不吵杂,这样的环境几乎就是吸收反射相当平衡的聆听室了。在这样的空间中,这张CD还是干涩刺耳,那肯定就是器材问题。要不就是搭配不当,要不就是讯源、喇叭与扩大机的音质表现都很差。
这张CD听起来小提琴要甜,要有水分,要有光泽,钢琴要自然,有木头味,有触键质感,钢琴音粒大小不夸张。总之,如果您听来认为小提琴与钢琴音质不佳,那都是错了。
0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49

Homage
James Ehnes小提琴,Edeuard Laurel钢琴
Onyx 4038 双木林

这张CD真的是名琴大会串,内中演奏的著名小提琴包括Antonio Stradivari所制作的六把小提琴,Pietro Guarneri所制作的一把小提琴,Giuseppe Guarneri二把小提琴,Gasparo Da Salo所制作的一把中提琴,Andrea Guarneri所制作的一把中提琴,以及Giuseppe Guadagnini的一把中提琴,总共是12把名琴。CD长达78分钟,还附赠一张DVD,让您眼见为凭。
演奏者只有二个人,小提琴由James Ehnes担纲,钢琴伴奏是Eduard Laurel。无论是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跟录音都很精彩,二者都可以做为音响器材的试金石。小提琴听起来可能会是干涩吗?当然不可能!这么有意义的录音活动,请来的录音师绝非泛泛之辈,那些琴又是演奏家梦寐以求的名琴,音质美得无以复加。所以,只要您听到的小提琴声是干涩难以入耳者,那肯定是错了。哪里错?先环视您的聆听空间,是否都是坚硬墙面?是否太整齐杂物很少?是否吸音物质布置不多?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太刚性的空间所导致的衰声。
如果空间没问题,吸收反射扩散均匀,在里面讲话的声音也很自然,不吃力,丰润,又不会有鼻音,那很可能就是音响器材的问题。总之,您听到的应该是优美的小提琴与钢琴,小提琴油光水滑,水分够,甜味足,擦弦嘶嘶沙沙声清晰。钢琴没有夸张的庞大音粒,但非常自然,高音的铿锵晶莹与低音键的弦振泛音同样美,第九轨「ScottLotus Land」无论是演奏或音效都是极品,二者的音响效果跟音质都会让您感动才对。
本CD从第一轨到21轨都是小提琴与钢琴的演奏,第22轨到30轨是由九把小提琴演奏同一乐段,第31轨到33轨是三把中提琴演奏同一乐段,这样的安排是刻意要让您比较各把名琴的不同声音特质。如果您听这张CD可以感受到小提琴与钢琴之美,那就有资格来辨识不同小提琴跟中提琴的声音特质。反之,假若您听前面那些曲目就已经难以入耳,后面这些辨识考题就不必尝试了。
0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50

Leonard Cohen: Ten New Songs
Columbia CK85953 索尼音乐

这是2001年所出版的CD,也是Leonard Cohen众多唱片中第一张数字录音,录音地点就在制作人,也是这张CD歌曲共同作曲者Sharon Robinson家里的录音室中完成。内中十首曲子都很迷人,尤其歌词是Cohen的强项,听歌前最好先把歌词读过,听起来会更有感触。
这张CD的考验之处并不是自然乐器的声音,而在于Cohen的嗓音表现与低频效果。Cohen在唱这张CD时,嗓音刻意压低,产生跟以往截然不同的低频效果,那是磁性很强,沙哑粗糙明显有如粗砂纸磨擦的嗓音,假若您听到的嗓音是偏明亮年轻的,那代表府上音响效果偏亮;假若听到的声音老成温柔,那就代表府上音响效果偏温暖,到底何者比较正确?我宁可选后者。
再来是低频效果,这是本CD最迷人的地方,如果您没听到软Q丰润的低频,那就代表低频量感不够;如果低频音粒形体无法一颗颗清晰可闻,那就是低频凝聚力与控制力不够;若是低频没有弹性,那就是音响系统的活生感不够;如果低频无法让您产生想一听再听的欲望,那就表示府上低频效果还要彻底检讨。假若一切表现正常,您应该会爱死这张CD的低频效果,虽然它明明是录音室所泡制出来,但您不得不为它痴迷。不信吗?不必听多,只要听过第四轨Here It Is、第六轨By the Rivers Dark便知输赢。
0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51

Rossini: String Sonatas for Two Violin, Cello and Double Bass
Salvatore Accardo Violin, Sylvie Gazeau Violin, Alain Meunier
Cello, Franco Petracchi Double Bass, Bruno Canino Piano
Philips PHCD 24024/5 福茂唱片

这是二张一套的CD,也是一套大家都说录音很棒的CD,但是我很怀疑,到底有多少音响迷是真正听到美好录音效果呢?大部分音响迷恐怕都是人云亦云吧。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呢?因为我曾以这套CD去许多不同的场合听过,能够真正展现迷人音响效果者很少,这充分证明了大部分人脑子里都存着疑问:这套CD录音真的很好吗?
真的很好,您不必怀疑。如果您听了觉得音响效果没什么,肯定是府上音响系统的问题,不是录音的错。一般人最常见的问题在哪里?小提琴声音太尖锐了,也太刚硬了,当演奏到高把位时有如魔音穿脑,让人坐立不安。如果小提琴不会尖锐刚硬,那么请注意低频是否混浊不堪,整体音乐软弱无力?如果是这样,那也代表了低频量感太多了,音响系统活生感不足。
假若您听起来虽然不会尖锐刚硬,但总觉得带着涩味,水分不够,光泽不足,又没有甜味,那也不对。若不是音响器材刚开机,还未暖够嗓,就是器材音质表现不够好。正确的表现应该听到油光水滑又带着甜味的小提琴,擦弦质感在高把位时要能显现,至于中低把位更不必说了。而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声音线条要清楚,擦弦质感更要表现出来,尤其低音提琴的弦振感更要清楚有魅力。
除此之外,第二张第一轨如果听起来不舒服,就代表着很多的弦乐府上也无法唱得好听,一定要先想办法把这首曲子调到好听为止。同样的,第一轨如果分辨不出二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与一把低音提琴的相关位置,那也代表着音响系统的定位感不够好。若是连小提琴、大提琴的声音都无法肯定确认,那就更糟糕了。请注意,这首曲子乐器编制中并没有中提琴,不是一般四重奏的编制,您可不要搞混了。
第二张第七、八、九轨是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二重奏,必须听到很好的弦振感,很好的弹性才对,而且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同样要能泛出甜味。第十轨的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能否听出小提琴的黏滞感?如果这首曲子您听来还会觉得尖锐刺耳,那真是该好好找出病因。第十二轨低音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中,低音提琴的自然擦弦质感与琴腔共鸣很美,磁性中稍带着鼻音。而钢琴则是轻柔伴奏着,没有夸张的效果,但温润的木头味不断沁入耳里。如果连这首曲子听来都「无动于衷」,府上音响系统真的病得不轻。
0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52

Raising Sand
Robert Plant
Alison Krauss
Rounder 11661-9075-2 福茂唱片

又是一张大考片来了,在此先告诉您,这张CD的录音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考试的。而音乐本身除了二位歌手的粉丝之外,音响迷不一定会喜欢。所以,不买也罢!不过,我也要告诉您,这张CD曾获得2009年美国Grammy「Album of the Year」唱片大奖,假若您想挑战,这张CD倒是好工具。
聚对各滚乐的人都知道Robert Plan就是以前齐柏林飞船合唱团的主唱,而Alison Krauss则是美国著名的Bluegrass Country歌手,这二个人凑在一起会激出什么火花?告诉您,音响效果沉重,跟歌手高亢又强壮的歌声相映成趣。以音响迷的眼光来看,第三轨与第八轨可以优先测试。假若您听到的是混浊的低频,软趴趴没有沉重的敲击质感(当然是泡制出来的),也没有低频震撼感,那可能就是扩大机劲道软弱,不仅驱动力不足,控制力也不够好。一定要饱满有劲,沉重还能弹跳,这样的音响效果才对。
如果低频听起来单薄,二位歌手的人声清亮但细瘦,那就代表音响系统的中频段不够饱满。人声是清亮没错,但声音线条要饱满有肉声,喉头振动质感清晰,而不是细细瘦瘦的。Robert Plant曾经被喻为最伟大的摇滚歌手,Alison Krauss的甜美嗓音更是出了名,怎么可能会变成细细瘦瘦的呢?若是低频段一点沉重的震撼力都没有,整体录音没有雄厚的低频基础,那就是低频量感不足。这张CD会让很多音响迷沮丧,您可能会骂说这是一张烂录音。但,骂过之后建议您想想,为何它会获得2009年Grammy年度专辑大奖呢?
05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53

MA on SA
M.A Records
巨礼文化



这是一张很特别的SACD/CD,一张光盘同时拥有SACD层与CD层,更惊人的是,这二层所收录的音乐完全不同。还有更吓人的,SACD层音乐长达108分钟以上,CD层音乐也有73分钟以上。换句话说,如果您有SACD/CD唱盘,这张收录自M.A唱片的精选辑足足可以让您听三小时以上。世界上还有没有比这张SACD/CD时间更长的?我没见过。
当然,光凭音乐的长度不足以让我挑选来当作测试片,我挑它的原因有三:第一、M.A唱片全部都是现场收音,而且使用的录音器材极其简单,可以拾取最自然的现场堂音空间感,以及最纯的乐器音质音色。第二、M .A的录音极容易被音响系统扭曲,因为它没加料,也不夸张,所以许多不平衡的音响系统会觉得不好听。第三、无论是乐器的演奏质感或人声都很真实。基于这三个原因,这张软件成为很好的测试软件。其实封面就是他们在录音时所使用的二支无指向性麦克风。
到底要听到怎么样的声音才是对的呢?很简单,第一、乐器的线条不会细细的,声音不会尖尖瘦瘦的。第二、乐器与人声都要温润的,有形体的,清爽而甜美的。第三、要能够很清楚的听到录音场所的自然堂音。第四、要能感受到录音场所的空间感。
如果您听到的是生硬的、尖锐的、干涩的,单薄的声音,那都是错的,代表府上音响系统问题太多了,高频段过于突出,中频段不够饱满,整体高中低频段失衡。例如第四轨是大考片,那快速急促演奏的铜管合奏如果听不出铜管之美,只是一片吵杂刺耳的声音,那就糟糕了。还有,第八轨有很特别的搅动乐器声音,第九轨第十轨有很真实的小号声,假若您听不到乐器与人声的美质,代表府上音响器材的音质不够好。如果您听来觉得死板没有活力,则代表音响器材的音乐活生感不够。
由于M.A唱片很少录制大型管弦乐,或低频磅礴的音乐。所以不能用来测试低频段表现。再次叮咛,假若您没听到甜美富光泽的声音,那就错得更离谱了。
请注意,坊间还有一张M.A唱片所出的精选辑。那张只有CD层(光盘表面是黑色的),选曲与「MA on SA」不同,是6 Moons与Crystal Cable所合作的赠送片,我认为效果比「MA on SA」稍逊一点,不过也是不错的测试片,尤其第十二首琵琶、胡琴与人声的橄榄树音质很好。
0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054

Shirley Horn:
Loving You
Verve 537 022-2 环球唱片

Shirley Horn的唱片几乎张张精采,张张可买,张张感人,这张也不例外。不过,这张CD除了音乐感人之外,还可拿来测试音响器材。第一轨的钢琴音响效果就非常好,带点夸张但又不失自然。第二轨的Loving You Bass音粒更是一绝,非常的柔软,非常的温和,非常有弹性,非常凝聚,好像一颗颗低频烟圈般。但是,这一颗颗的低频烟圈同时也是测试重点,只要您听来没上述的感觉,那府上的低频效果就离迷人还很远。如果第二轨那一颗颗低频音粒听起来忽大忽小,一下子膨胀到二三倍大,一下子又缩小,那就代表府上中低频与低频处有许多峰值,音粒忽大处就是峰值处,低频量感已经被放大好几倍了。正确的感受应该是每个低频音粒大小都一样,位置都不变,轻重都相同。
其实不仅是第二轨,整张CD中的低频音粒都是如此,如果听起来忽大忽小、忽强忽弱,甚至浑成一团,那都是错了。此时请重新摆放喇叭的位置,以及找寻另外更好的聆听位置,直到听这张CD时低频音粒大小强度都很均匀为止。
再来说到人声,Shirley Horn的嗓音是出名的沙哑慵懒富磁性,形体也不小,不过并不夸张。如果您听到的是瘦弱的人声,那就代表中频段真的太弱了。而钢琴也是如此,这张CD中钢琴是伴奏的重头戏,假若您没听到温润带着甜味的钢琴,也没有听到低音键自然往下沉的弦振效果,又没听到高音键的铿锵触键质感,就必须好好调整自家的音响系统了。对了,这张CD虽然演唱与伴奏都非常温柔,但听起来却不能软趴趴死板板,如果是这样,那就是音乐活生感不足。
0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