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1721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13: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8 20:12 编辑

只要能超越节拍器感,那就能上到大师等级。最近听了一下伯姆的贝交,毫无节拍器感,有一定自然速度感。这样才能听出通透效果,然后的细节表现那就是真正的伯姆德奥风格了。能了解到德奥指挥大师手下的德奥严谨风格,根本就不是低等级的节拍器严谨。所以艺术风格一定要超越基本底线的那几样条件,达到心理感受自然度的追求和效果,艺术真谛才能独立出来不被底限因素拖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2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1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室内乐各个声部都是独立明显单一乐器化的,有问题就十分明显难以滥竽充数,一般水平的人也不够组队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3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14: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音乐欣赏如果不是有什么拼干活儿目的性,还是个人自己欣赏倾向为主,其它是其他。很难得的阶段性过程幸福感,是一种人生的听音旅程。音乐记录时代,主要是一种可以引起人美好联想的线索因素。到新的时间段又可以有新的关注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4
发表于 2022-8-8 14: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jimguo 发表于 2022-8-8 14:04
音乐欣赏如果不是有什么拼干活儿目的性,还是个人自己欣赏倾向为主,其它是其他。很难得的阶段性过程幸福感 ...

是的。超越节拍器才能听起来不呆板,才耐人寻味,让人有反复聆听的冲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5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交响乐好比面向公众的大型宣讲会,比如《孟子》甚至《史记》,追求宏大叙事和雄辩。”

古典主义乐派交响乐从巴洛克时代的大协奏曲升级出来,到了贝多芬时代,正是处在囊括荷兰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大奥地利时代的顶峰。奥地利神罗皇帝第一个提出日不落帝国。所以国际全球视角和发展的视角导致交响乐的兴趣点也逐渐被放大到了这些视野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6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2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回顾一下,交响乐产生之前,和产生时代的欧洲历史关键要点。

日耳曼人在欧洲是接续了古罗马人的新的政治势力。一般而言野蛮人不创造文明只负责破坏文明。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例外,东西方都存在文化融合型的历史。
比如日耳曼人打败了古罗马,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但是欧洲中世纪的一千年时代也在日耳曼人手底下开始了,毕竟是野蛮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所以欧洲中世纪,就是从日耳曼人打败西罗马开始的。此后,日耳曼人部落当中有个法兰克王国成为了日耳曼民族的盟主。查理曼大帝时期法兰克王国达到巅峰,又被称之为查理曼帝国。

欧洲中世纪 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约公元400年下半叶开始,到1400年。欧洲中世纪过了五百年,到了一半的时代。在公元900年开始出现了格里高利记谱法。
交响乐始祖的格里高利记谱法,出现在当时古罗马仅存的余脉,罗马教皇手里。古罗马人还是文化底蕴不同。现存复调五线谱的最早文献是《音乐手册》(Musica Enchiridis,约900年)。这和东方在北方蛮族入侵以后,原有的文化继续顽强延续类似。东汉三国以后东晋大乱,鲜卑南下建立北朝和南朝并存,以后演变到隋唐。再以后的元朝,清朝都和欧洲中世纪有点类似,但原有文化继承上比欧洲强大。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打服了各路日耳曼诸侯成为欧洲霸主。最后得到了罗马教皇的加冕,成为了正儿八经的“罗马皇帝”。这时候,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形就出现了。日耳曼人之间也互相不服所以打生打死,因此最高名义不能从自己圈子里产生,继续埋下不符的祸根,必须超越族群,寻找欧洲当时现存的罗马教皇国的神权册封。
1020年开始出现哈布斯堡公爵家族。日耳曼国王们开始被罗马教皇忽悠,去中东参与十字军东征,消耗掉一些王侯的实力。貌似客观上在为日耳曼人摧毁的古罗马报仇。呵呵。
到了几十年后的12世纪,腓特烈一世打服了周围的邻居们成为了欧洲最强者。因此他在“罗马皇帝”前面又加上了“神圣”二字,自此成为了神圣罗马皇帝。而他所统领的帝国,也就正式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又被称之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神罗诞生。
又到了1250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二世去世。从这个时候开始,诸侯林立的德意志地区风起云涌。又压不住了。统治欧洲多年的日耳曼查理曼大地家族的后代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宣告结束。德意志地区进入到了没有皇帝的真空时期。各大诸侯为了争夺皇位彼此交战,一直到1273年才算罢休。

文艺复兴时期。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
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

哈布斯堡家族。
在文艺复兴商业兴起的时代。这个时候,哈布斯堡家族的领袖鲁道夫一世,在德意志国王的选举当中顺利地拿到了德意志国王的位置。但是他没有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所以不能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鲁道夫一世在位期间,还击败了波西米亚王国的国王奥托卡二世,拿下了奥地利、等地的控制权。从此将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从阿尔萨斯地区转移到了奥地利地区,成为了德意志地区数一数二的诸侯。
到了1422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希望出现了,内奥地利公爵阿尔布列希特,成为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的女婿,同时被指定为继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以后,阿尔布雷希特便继承了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等职位。
拿下了奥地利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似乎掌握了制胜之道。他们明白,如果没有强大的势力,很难保证家族能够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
毕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需要通过七大选帝侯共同选举才能继位的,并不是普通的家族世袭制。类似于古罗马。这是1356年,查理四世就定下的规矩,没人可以破除。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开始选择与欧洲各大诸侯联姻,以此保证自身家族的利益。当时的欧洲大陆,除了法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或多或少都和哈布斯堡家族有亲戚关系。从此,神罗皇帝在选帝侯中间只有高票选给哈布斯堡家族继承,哈布斯堡占据神罗皇帝宝座。

- 这期间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巴洛克时期交响乐。
- 后来,又进入了古典主义交响乐时期,当时具有日不落帝国财富之盛的奥地利维也纳成为了交响乐之都。莫扎特小时候,在爸爸带领下和姐姐在欧洲巡演大获成功。回到维也纳,即被当时的欧洲丈母娘特蕾莎王后请到宫廷里演出。演出结束后,特蕾莎王后把天才的小莫扎特搂在怀里喜欢的不行。

时间来到了1806年,法国最牛君主拿破仑,把神罗帝国摁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因此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给灭了以后,弗朗茨二世只能担任最后的奥地利皇帝,延续着哈布斯堡家族的余晖。由于哈布斯堡家族不给力,导致德意志地区被法国人欺负。因此德意志的另外一位诸侯普鲁士可就不答应了!
这个时代,正是出身于北方日耳曼地区的普鲁士猛士贝多芬的时代。爱打仗的普鲁士人还是比南方享乐主义的纯奥地利人能操刀子干革命。伟大的古典主义交响乐最辉煌的贝多芬时期,到来了!


解密哈布斯堡家族:纵横欧洲645年之久,历任9大国家的君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596882270589425&wfr=spider&for=pc
贝多芬与海顿
https://www.sohu.com/a/328876657_999023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0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5:37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8 13:10
旺德也许是20世纪最牛逼的3B(贝布勃)交响乐大师了(比另一个顶级3B大师约胡姆还厉害),如果这辈子只允 ...

刚比较了一下旺德的勃交。

1982年版,和1998年版。一开始粗听了两个第一交响开头几秒钟。各有千秋。
然后比较了两个第一交响曲。即便是早期版本的1982年版,比十年后的略显清澈。但也超越很多指挥家的效果了。听上去很直接的就是宏伟博大超级厚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估计都是听欧洲录音更多,所以从来也没找到感觉。这次被震撼到了。

外加美国RCA唱片品牌,面向的是发了大财又发明了立体声的美国市场。在一开始就奠定了美国声的声场更加宽广有厚度的健美身材走向的基本格调。十分适应美国人什么都大的生活基调。所以录音效果也是超越欧洲录音品牌的宏大感。因此有个印象,以前的勃交都是被欧洲录音给埋没了,外加指挥家也有侧重。

1998年版也是反映了业界对旺德的评价,那就是永不休战永远进取。晚期版本其实丰富性更强,很直接的能令人更加感动。如果前期的感受是摇滚乐,那么后期的就是重金属摇滚。
但即便是早期版本,也比其他指挥家的平淡效果,有鹤立鸡群的一座丰碑、和给人展示了一个伟大山脉的感觉。

旺德的RCA录音,两下相得益彰。即便是去听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激烈的时候就好像贝多芬本人站在指挥台上拼命嘶吼歌唱的感觉。平缓之下又像在河中缓缓漫游。因此说旺德的风格最适合贝多芬,即便还没去从这个角度品味播放试听,也能令人信服。

(但是前提是设备的EQ要调好。比如用T410笔记本加白牙DT-990。EQP-4用低频加一档,高频压一档的通常方式。否则EQ变了或者原声的声音都会很普通,效果就没有。)
(EQP-4的下载可用主题词去搜。个人有需要的可以根据耳机特性,去临时修改微调。但大道至简,一般情况下大量的效果而言,还是不要去用那些复杂功能就够用了。)

EQP-4设置和参考: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1#pid334574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8
发表于 2022-8-9 1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00:18
刚比较了一下旺德的勃交。

1982年版,和1998年版。一开始粗听了两个第一交响开头几秒钟。各有千秋。

我比较了勃四,旺德1984录音室版明显比1998偏于内省但失去了力度和推进感的现场版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9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9 10:27
我比较了勃四,旺德1984录音室版明显比1998偏于内省但失去了力度和推进感的现场版更好。

前面补了一下,在笔记本上要以调好EQ作为前提,才能把效果发挥出来,特别是勃一。不然会会回到其他指挥家录音的效果。其实两个版本都有特点,但不断进取是确实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0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0:59 编辑

前面一些按照交响乐发展的轨迹,归纳汇总选编的历史资料,中间会有些即时见解和评价出现打字选词失误。因为有些词汇需要审核的原因,太麻烦论坛就不再去订正了。

---
欧洲历史里有很多好玩的现象。比如有个戏谑的名言,法国人只有在女人和外国人的统帅下才能打胜仗。拿破仑是科西嘉人。科西嘉岛直到现在还认为自己是意大利人,对法国游客不太有善意。而意大利人是善于发明创造热爱生活和艺术不喜欢打仗的民族,只要谈好优待条件就立即停战投降。但一旦打起来也不好惹。有个段子,二战意大利人遭遇英国部队,前去谈判投降优待条件,可以荣幸的得到我们的投降。结果这只英国部队不开通拒绝谈判。意大利人怒了,以为你是谁啊,直接开打直到把对面的笨蛋打败。

其实看人类发展史,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单纯以体力优势的时代彻底完戏了,不学无术靠体力和无礼,和黑帮一样靠体力混的北方蛮族再也没有出头机会了。成功的都以南方领导人为主。欧洲比较早,拿破仑小胡子斯坦利都是南方外国人,哈布斯堡家族其实也是外来的。中国近代也类似。近代是南方人主导的时代。因为南方近海运输方便、贸易繁荣、经济发展有优势。其实关键不是地域,而是平均教育程度和社会文化氛围的问题。但根本还是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是依附于经济之上的。海洋经济运输便利容易发展,即便是海上马车夫北方的尼德兰也找到了发展机会,英国也是这样的北方人,文化发达促进经济繁荣。
自从神罗解体哈布斯堡家族退缩到奥地利领土上到现在只有800万人,但都是文化和财富的精华,还是音乐之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1
发表于 2022-8-9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9 15:22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11:00
前面一些按照交响乐发展的轨迹,归纳汇总选编的历史资料,中间会有些即时见解和评价出现打字选词失误。因为 ...

"自从神罗解体哈布斯堡家族退缩到奥地利领土上到现在只有800万人,但都是文化和财富的精华,还是音乐之都。"类似的例子: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塞尔维亚那几百万人也是巴尔干的人口精华:看他们在奥运会和NBA以及世界体坛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法兰西虽然只有6000万人(相当于安徽省的人口),但是却输出了全世界一半的纯数学成果(看菲尔兹奖得主就知道)。意大利的6000万人更是人口精华,是西方世界唯一在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全方位均衡发展执牛耳的民族——英法德的长板拿出来都比意大利强,可是各自的短板也很拖后腿,没有意大利均衡(比如英德等北方日耳曼国家更讲规则和秩序,但是跳不出制度化“固定节拍器”的反噬,从他们的视觉艺术乏善可陈以及烹饪水平低就能看出来;法国的视觉艺术、烹饪还有奢侈品软实力是从路易十四时代起偷师意大利的,所以这方面算是和意大利并列西方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纯粹音乐水平不如德奥和意大利,仅看过去100年顶级指挥大师中意大利人的比例就可证)。美国两次大战之后财大气粗,自身原创性不足,几乎就是开高薪搞收购的拿来主义大老板(类似皇马靠引进已经成名的巨星、打造足球银河舰队,却很难如巴萨俱乐部那样能从自己的青少年苗子里培养出嫡系子弟兵成长为巨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2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0:12 编辑

看来原生性是占第一位的要素,可以产生哲学和艺术。学习能力占第二位。其它财富能力只能屈居第三位。
奥地利因为哈布斯堡是外来的,上来就处在同一个文化时代,隔代消化以后的原生文明实力不足,只有庞大的财力。纯本土产生的作曲家除了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布鲁克纳就没了。其他人是因为维也纳生活容易并支持音乐,所以都来这里搞搞音乐。小胡子如果能顺利进入美术学院的话也没那么大破坏力。普鲁士到是德国本地原住民,所以能产生一些算是社会学的哲学,和几位顶级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芬,以及很多知名作曲家。
很多法国演艺界和歌星来自意大利,说明古罗马还是有料。法国靠地盘和农田面积进入中世纪农业时代续蓄积财富开始抬头。古意大利和古希腊同期,虽然文化高度非原生没原生哲学科学,但可以算是吸收了古希腊的一些东西有了隔代底蕴。中国是妥妥的原生文明,原生过哲学技术医药社会学等高度文化。但是在辫子时代的所谓中学为体就不存在,载体的体必须是原住民,辫子不算原生文明的品种只是个小偷比鲜卑人差远了,所以清朝国根本就没体,整天怀疑谁都是贼要抢他的天下,其实逻辑反证自己就是贼,结果毛也没拿来最后却让一群贪官给祸祸了。现代有财力的国家,比如瑞士在促进古典音乐发展方面还是首屈一指的。但仅限于欣赏角度,有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和音乐节,有世界顶级的音响设备。说明受众本身就是很多拥有财力雄厚的顶级粉丝。而美国一直是古典音乐欣赏和设备的大国,尽管水准普遍在二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3
发表于 2022-8-9 18: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17:47
看来原生性是占第一位的要素,可以产生哲学和艺术。学习能力占第二位。其它财富能力只能屈居第三位。
奥地 ...

原生性排第一,是因为其与思考方式和站位高度直接关联共生。学习能力只能获取知识信息和一部分“术”层面的思考方式(所谓的“自强不息”),拿不来“道”维度的思考站位:因为“道”的高度需要原生民族通过血脉学养的“德”之传承(所谓的“厚德载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4
发表于 2022-8-9 18: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17:47
看来原生性是占第一位的要素,可以产生哲学和艺术。学习能力占第二位。其它财富能力只能屈居第三位。
奥地 ...

辫子之所以是低级站位的垃圾小偷,因为他们遇上千载难逢机缘捡了大便宜入的关,而之前入侵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或多或少是凭了自己的真正实力:即便“德”之“道”统不够,却有充足丛林法则公平竞争以武力为支撑的“法”统洗白(蒙元)。中国原生文明与西方格物路线融合的试时间窗口被辫子彻底耽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5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在进化发展上,生存竞争不容易,有一个因素不行那就算完,至少是有损了或者严重有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用形而上宏观视角俯视观察很容易看到。

主要是创造力和习性相结合促进,需要在发展路上积累上千年、跨越几个历史时代不互相抵触才能加权积累和总量稳定。最好是具有文明史前就开始的延续本源积累和进化。比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能连续积累不间断的只有中华文明,有多元共荣互相促进的因素。
但非跨越最少三个历史时代的原生住民,都会存在文化抵触因素。一个时代的迁徙群体,容易满足于一时的马斯洛下层低级需求,有点混世的低级趣味就满足了,并且一味的在低层次追下去。这样,文明发展单纯和原有本来就不行的文明阻力的习性相抵触这一条,那文明积累就有损了。每个时代都有空窗期,都在那里追求忙着吃的流油,过了几个时代以后什么高度都不会有。
我们以前受到过很多负面小人情绪的影响,整天挑别人毛病也不看看自己是个神马。这种人过了几十年一看,根本就是蝼蚁和鬼魂。往往境界低的人眼光也很低,连自己都看不透自己是什么。但被一些社会垃圾整天嫌弃的更多的人们,在几十年辛勤积累流血流汗、不怕任何羞辱和平淡生活的群体,到现在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了。我们在世界上正在呈现温饱以后的光彩,很多新一代阳光灿烂的孩子们,正在拥抱更加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已经具备拥有不惧任何国际武力威胁的实力提升。尽管很多地方还是初级,但发展总量绝对早已今非昔比。
中华文化自古史前开始都是王侯文化才有积累传承,因为古代没有太多文明记载的媒介,主要是上古黄河流域的中国全都是热带气候,长江以南直接是热带雨林的林莽地区很少有人,有媒介有典有册出自少典但易腐烂。中华的王侯文化存在于物产相对富足的黄河地区,能够有很多人闲暇下来脱离为衣食住行忙碌,单纯关注文化劳动和发展。而一般群体没机会留下什么记载。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华王侯文化也在各个地区之间相互传播,比如河姆渡人积累到大洪水,迁徙到了良渚地区,他们的琢玉很发达也出售到中原地区做交换。随着高端商业也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中原地区。以后还有陶器商路的时代,为今后的丝绸之路茶叶之路打下了文化传播的基础。
所以,直至今日中国人能看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的威力。如何认识两种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文化觉悟。

文化的积累进化也和人的个体发展过程类似,这就和自幼求学一样,先要孟母三迁,还得加上断机杼的坚持不懈。二者缺一不可。第零条的先天遗传因素也是必要因素,类似于隔代发展之前还有最少数千年以上的积累。否则猴子和婴儿一起培养试验,随时间将越来越出现智力障碍分支。这就是一种抵触的效应。至少现在发现了客观理性思维才能无我无私,可以对有我有私的思想行为潜意识的干扰加以避免。并不在于考虑什么对象,无下意识干扰的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清醒的把握起码是一种觉悟。从下意识感性思维的沉睡大觉中醒来。觉醒觉悟,相当于认识自己,而重点并不是认识客观自然。能有机会从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有期限有生灭的懵懂人生自然中醒过来,客观无我的认识了自己。这就是觉悟和硬解大智慧的第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5:55 编辑

另外,例如美国这种移民地区,都是为了一时的生活之需去搞事情,就比英国历经至少两个历史时代的积累差。所以美国人喜欢急功近利,但有很多欧洲人在美国还能扭转一些肤浅。但是美国的发展基本都拼在谋生角度,其实也是一种不同凡响的积累。外国人才能写好美国主题的交响曲,德沃夏克写了历史风味,犹太人伯恩斯坦写了点新美国。而流行歌曲,高科技的大量原创都在英国。很多所谓电影工业的老根儿都在英国。难能可贵。但是英国没有传统艺术和原生文化的动力,作曲家有一些但都比较非一流,交响乐团的艺术风格也是一种大概齐的粉丝风格。原生文明弱,主要是源于类似七个王国来来往往相互不容的历史习惯,难以综合起来形成合力。但这种多样性社群的并存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收集。再早就是古罗马人打过一次英伦修建了哈德良小长城,苏格兰人就学到了古罗马的小裙子和风笛,成为标配。那么冷的地方为什么有穿裙子的传统,主要是觉得和古罗马人外观一样就是最牛的象征。

日本的习俗尽管历史时间拖得很久,但来源都是大陆的逃民。本身带过去的文化基因就比较低,这就失去了原生文化的基本种子。造成了万年急功近利拔毛插身的寒号鸟的习惯。以前中国比较贫困还遭遇经济禁运,欧洲人日本人战后一样贫困,但很少有人自卑的。但国内一些垃圾对世界上的财主全都垂涎然后糟蹋自己为什么没有做流浪宠物的机会。但升维去看日本,很多地方都很僵化刻板,二战失败之前更是很扯,可以参照冰雨写的书。只不过中国自己这边的整合力正处在涣散时期,中国任何大时代变迁的几十年里,都会有这种混乱间隔的时代,包括不到一百年的元朝也只能算一个换代期。尽管有这种混乱无力,但也比二战的法国人有很多优势但一不小心就失败强。日本比过去有所升级,主要是战后美国占领军为了消除日本的威胁,同时不给自己增加援助的负担就把日本当作后勤补给基地来培育,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专家戴明本身是美军专家,在美国都没机会表现自己。日本主要是占了这个便宜,才又升级了一次。单独面对世界市场二十多年发了大财。中国在1980年代才开始全面对外开放,过了十年才开始大面积对外国市场,单纯计算外贸积累是不如日本的。但中国有庞大的国土资源,靠这个市场的填补,就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

多数人只有在看到现实的情况下,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否则基本没有洞察力和自信心。但现在可以有了吧。

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满和文化自视。而是从文化升维视角达到自信和继续积累的动力。只有站在横跨几个历史时代横跨一些社会领域,知道全部人类历史文化的高度,站在马斯洛层级洞察的尺子上,才能看到文化的层次限制和开放的问题。不至于在低级趣味上满足自信。仅仅狭隘的对文化外衣当中二粉丝是不行的。将文化自信,更深的定义为:在文化高度上的自信,更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7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1: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0 06:37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9 18:45
辫子之所以是低级站位的垃圾小偷,因为他们遇上千载难逢机缘捡了大便宜入的关,而之前入侵中原的北方游牧 ...

尽管如此,中华文化很早自从有文字以来就过了衰亡的拐点,至少到东汉就达到了不惧任何打击的文化厚度。所以鲜卑人才能像日耳曼人对罗马文化那样那样主动来投。南北朝时代也有半壁江山,南朝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以少胜多打惨鲜卑。明朝领导人起点太低文化上有先天底线过低基因,但明朝升级了宋朝经验,是有史以来对外骨头最硬的朝代。本朝的文化和社会底线起点很高,头面人物都是前朝国会部长,文治武威经济国际关系样样俱全,也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未来发展空间无限超越历代。
清朝的文风比较拘谨和无耻是个无底线的大问题,到现在也有残留。但中华文明的发展并未中断,也不可能被任何人中断。其实满人之前本属于北方东夷燕商一脉,他们能有什么发明创造,全都是燕人殷商留辫子那套。衣服也是一种明朝简化版的古装,没钱就把内外两件衣服缝到一起。服装观念整体是皮货深色调板硬的概念,用丝绸也掩盖不了这个来源本质。单纯看书法风格,清朝的书法都是疙疙瘩瘩短粗压抑的,基本和文化环境氛围是全息反映的。虚君本来是一种高度,到了清朝就变成不勤政的批判黑粉因素了。现在哪个大公司领导每天不睡觉低等级直接忙碌的,这样的人中年夭折的就不少。这就说明虚君和上位分工是一种文明进化的重要表现。但往往低等级的生物不懂高年级以上是什么情况,老是用自己幼儿园的吃奶生活不能自理的眼光去衡量一切。偷来一些东西整天怕丢,内部还耍贱互相算计,乌鸦怀疑腐肉被凤凰抢走的庄子寓言后世版,一直延续到清末都是这个路子作为宪法核心存在。所以最后末代仍然秉持的其祖先习惯性侥幸混世偷天路线,被更垃圾的倭利用当傀儡结局很可耻。江山易变习俗难改。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明朝赏了遭遇寒流的女真人辽东维持生活,结果养活了一条冻僵的蛇。

中华文化本身的源头就是测天测量精准的节气,以服务于农业耕种。以前的史前时代可没有很好的农具,也没有化肥。精确的节气就是确保粮食产量的重大因素。为了天下的农业而精准测天,就产生了很多派生文化。比图太极图就是日影观测年度积累的图形,很直接的生活需求,没有任何闲杂人等才爱好的神化的地方。而且宇宙规律都是在一个大尺度下并没有更多影响因素,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引力场的影响因素。那么球体就是物质聚集的必然形状,两个球体相互吸引造成的碰撞就是旋转的来源。都是物质聚集的场效应这个唯一因素。所以圆周运行规律就是宇宙各个地方大小空间范围皆准的全息基本规律。因此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才能变成放之绝大多数任何场合都适用的科学效果。不懂也不去搜索学习就把问题神秘化,只能使自己更加低幼脑残。
另外,巫咸王侯文化的建立也为这种文化积累和应用提供了长期的文化厚度。内观修行在中国地区来源很久远,并非到了战国时代记载了才有。伏羲神农都具有内观高度。巫咸阶层本身就能脱离生存劳动,集中在当时理解的文化角度,积累发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很早产生内观体验也不是不可能的难事。这种更高心灵简化维度的形而上的精神视角,能形成很多对宇宙规律的洞察高度。再下放到红尘那点世界,就能洞悉人生和社会规律,产生根源性的顶级中华文化。宇宙的物质演化就是个树形结构的发展脉络,从简单到复杂是必然规律,所以生物进化一样是这个规律。文化自信就是拥有本源高度,可以自求持续发展。可以不被一些小人的魔障行为所干扰。
文化结合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高度,可以逐渐关注和破除很多认识境界早晨的歌障碍。比如升维这个概念。离开原有维度的瓶颈困惑升高视角是一种思维角度的为道日损的简化维度观念,绝对不是物质角度的观念。很多红尘滚滚的婴儿群体把维度理解的越多越能吃饱很显然是根本不懂基本的中华文化规律求索的传统定律。物质和心灵是相对的两个要素。不能把物质世界的观念平移到心灵世界。吊丝吃饱是一种贫穷思维和物质化思维。而中华文化本源的天人感应思维是宇宙终极规律,这种内观心灵脉络是产生物质世界的更高的境界。

现代宇宙基本粒子科学已经对黑洞无法描述了,再把一切物质全都压缩消失的黑洞奇点之内,都无法再用物质的最基本存在形式能量弦来描述,那只能用信息这个名词来藐视可能存在的东西。但黑洞毕竟还有史瓦西半径的和吸收了的物质总量有数量关系的球体大小关系,说明黑洞还有物质性,只是目前基本无法观测研究。但物质之上是信息已经得到证实。比如DNA的存在,无非就是用物质的素材搭建的生物生长信息的结构。那么物质构成也是由信息主导的,比如原子有多少个电子和原子核内质子种子的数量。而黑洞那么大压力足以让物质消失,那么物质消失以后剩下什么,可以猜测是回到真空。用物质思维去设想奇点那么小的空间可以容纳极大的物质总量,说明很小的真空的能量之大,可以到星际世界难以想象的庞大程度吧。比如宇宙最典型的黑洞两集辐射流的宽度就能容纳半个银河系,基本加一点旋转就能吞噬整个银河系。数百亿个银河系都顶不上一个真空点的能量。但是如果进而用虚空定位向下看宇宙物质世界,那么可以设想整个数量很大的多个宇宙的总量都可以变成虚空。虚空本身就是所有物质世界和时空之母,而且可以毫无空间大小和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老子说:正言若反。大道观念,和现实世界肯定相反。也就等于现实世界的那些观念,其实本身自己就是反的。而不是正言大道本身是反的。但也存在现实世界有尺度的领域范畴,同一个领域有领域的规律。常态是常态,宇宙是宇宙,微观是微观。不能简单把不同尺度下的显性规律简单覆盖过来。但任何系统都存在进出口和本源基底,本源基底就是隐含在其中的大道。中庸之道就是对常态状态保持中立,不走极端。同时保持对宏观微观的理解和余光范围的理解和警惕,常态不要吃的太满而超越到自己应该存在的范围之外。

能把很多顶级文化贯穿的一种文化媒介,莫过于交响音乐。所以沿着交响音乐和他的各种背景信息,推而广之可以映射到任何艺术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


【测不准原理,到底是仪器问题测不准,还是其他原因?】
https://me.mbd.baidu.com/r/KFOah8RTgc?f

【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波理论!德布罗意:物质都是波?】
https://mo.mbd.baidu.com/r/KFErajeNsQ?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8
发表于 2022-8-9 2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21:41
尽管如此,中华文化很早就过了衰亡的拐点,至少在东汉就达到了不惧任何打击的文化厚度。所以鲜卑人才能像 ...

非常精彩的论述:“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满和文化自视,而是从文化升维视角达到自信和继续积累的动力,从而拥有本源高度,可以自求持续发展。可以不被一些小人的魔障行为所干扰,甚至达到不惧任何打击的文化厚度”交响乐确实是超越人类普通语言,熔合宗教、哲学、历史、文学、逻辑(赋格、对位法、复调,动机发展和织体结构)、格物方法和情感关联为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载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9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2: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中国交响……



冼星海 - Yellow River Cantata - 黄河大合唱 & Chinese Rhapsody - 中国狂想曲 - 1995



英文翻译为黄河康塔塔在交响乐分类上比较准确。如果熟悉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人,可以用这个角度去听黄河大合唱,很多地方的音乐语言都是法国印象派的。特别是拉威尔,德彪西的音乐语言,越听越有。冼星海当年在巴黎求学的时候,被大作曲家杜卡赏识资助冼星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学习。同一个学院里当时聚集了全部法国印象派作曲大师,德彪西拉威尔杜卡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在,他们也参加过冼星海作品展示会的演出观摩。

---
由曹丁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合唱团演录的《黄河大合唱》,代表了国内高水平的演绎,而第十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以及女高音歌唱家余佩敏的加入,更使整个演录增色不少。

这是1995年雨果公司为纪念冼星海逝世50周年而精心制作发行的。是目前已知的《黄河大合唱》录音效果很好的一个版本。不仅合唱与乐队之间有很好的平衡,层次亦相当丰富清晰。合唱声部间的平衡亦佳,动态幅度之大和动态感之强,完全是高度发桡的产品。尤其是曲《黄河船夫曲》开始声便已先声夺人。那种高质的整体性,直令人去到了黄河岸边,亲身感受黄河船夫的划船号了一样。《保卫黄河》与《怒吼吧,黄河!》这两首大合唱结合管弦乐的高潮效果,就更有排山倒海之势。


冼星海 - Yellow River Cantata - 黄河大合唱 & Chinese Rhapsody - 中国狂想曲 - 1995, FLAC
481d1a8f7dc47e65ef6382875cdcff039f30473c
--------------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合唱团
曹丁 指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0
发表于 2022-8-9 2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9 23:21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8-9 21:41
尽管如此,中华文化很早就过了衰亡的拐点,至少在东汉就达到了不惧任何打击的文化厚度。所以鲜卑人才能像 ...

您提及的跨界绘画音乐数学物理生物等全方位格物升维甚至涉及禅宗内观的东西方文化整合,在侯世达这本奇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里有非常系统深入的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4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