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陆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果你有一部卡座,就有了一部优质耳放。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25-4-29 1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杨浦区
陆忱 发表于 2025-4-29 13:39
数字音频设备的内部结构,相对模拟设备要简单的多,也确实更容易伺候。要不要为模拟声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 ...

我的经验,数播门槛很高,特别是网络流媒体涉及的网线交换机处理,数字输出涉及的各种隔离洗水,硬件设置和搭配,各种传输协议涉及的软件设置,等等等等,不光得懂音乐设备,还得懂计算机和网络,门槛真的不低,但弄好了上限也非常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在! 发表于 2025-4-29 17:01
我的经验,数播门槛很高,特别是网络流媒体涉及的网线交换机处理,数字输出涉及的各种隔离洗水,硬件设置 ...

各种隔离洗水,硬件设置和搭配,各种传输协议涉及的软件设置,只不过能让镜像和原型靠的再近一些。我不知道数播的上限有多高,但克隆体大概不可能超越本体。无论用多高级的数字设备,底层逻辑依旧是“照猫画虎”,并不能画出虎的神韵。我在这里重复一句我前面的话-数字音频声音是硬的!而模拟音频则是软的。无论怎么努力调整,数字音频都不可能真正松化软润。因为本来天生就是块石头,你怎么盘,也不能盘成个餐包。你努力去调整,也只能调整出稍微好些,再稍微好些的数码声,而不可能老母鸡变鸭-调出模拟声的感觉。大自然中因为空气震动发出的声音,人类能做到最好的记录方式就是磁记录,而不是把声音变成0和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惊鸿飞雪 发表于 2025-4-29 16:23
我也是玩卡座的,图上这些卡座,
根本就和我们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卡座不一样,
所以不能以我们卡带录音机的 ...

卡座不是要和CD拼信噪比,拼数据。当然,雅佳的Z9100,在使用四类带的前提下,高频已经能上到22千赫。但这并不重要,好听才最重要。我相信一双有辨识力的耳朵,不难听出高级台式卡座声音的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5-4-29 1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杨浦区
陆忱 发表于 2025-4-29 17:32
各种隔离洗水,硬件设置和搭配,各种传输协议涉及的软件设置,只不过能让镜像和原型靠的再近一些。我不知 ...

见识浅,的确不懂啥理论…
好的数播系统,声音直逼好的黑胶系统,这我听到过,但牛逼的卡座系统可能我真没运气听到过,我听的离黑胶声音都还很远…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见识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5-4-29 18: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惊鸿飞雪 发表于 2025-4-29 16:23
我也是玩卡座的,图上这些卡座,
根本就和我们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卡座不一样,
所以不能以我们卡带录音机的 ...

我以前经常用TEAC 8030录CD,中道CR70播放,这样组合很多CD不是对手。国外原版带有不少用二类带基录制的,声音也是出奇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25-4-29 1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陆忱 发表于 2025-4-29 13:43
新机入户!造型美轮美奂,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是我见过最美卡座,没有之一。

恭喜!F95是值得细品的好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25-4-29 1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卡座是可以同时满足视觉 听觉和手感的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在! 发表于 2025-4-29 17:54
见识浅,的确不懂啥理论…
好的数播系统,声音直逼好的黑胶系统,这我听到过,但牛逼的卡座系统 ...

顶级的数播,声音不会和顶级的黑胶一样。你可以说顶级数播比黑胶好,但不能说数播的声音与黑胶一样。模拟声的特征,数码声模仿不出来。当然,模拟声系统也模仿不出数码声的特征。我们要找的不是超越数播或者黑胶的卡座,是声音能打动人的卡座。一位围绕CH搭建数播系统的朋友来听过比之寒酸得多的模拟系统。我向他展示了诗酔总理3前级+2a3两分体分体后级的系统,音源是Sony TC-177SD(6150的欧洲版本)。当时时间仓促,只播了一首格里格钢协。当时他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却在微信问我:你知道哪里有卖磁带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hificow 发表于 2025-4-29 18:10
恭喜!F95是值得细品的好机。

这还是有赖COW兄提点。你是行家,以后收机还要多多向你问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hificow 发表于 2025-4-29 18:24
卡座是可以同时满足视觉 听觉和手感的器材

此言甚合吾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这几天先后入手了,两台背包机,一台6400,一台7400。玩录像机音频的前辈有人说过,S-VHS时代的机型虽然画质提升了,但以音质而论,却未必超得过VHS时代的同级别机型。我很好奇这个结论是否可靠,于是决定亲身一试。6400是VHS时代的经典机型,而7400则是S-VHS时代的代表机型。二者音频方面的表现孰优孰劣,我想自己实践了再下结论。当然在全尺寸机型中,北京的吴老师是老烧,也做过这方面比较。比较的结果是VHS时代的6500,确实在音频水准上优于新格式的后续机型。我也是在吴老师的指导之下,收了一部6500。怎奈天不假年,吴老师已驾鹤数载,在此小小默哀三秒。人生苦短,发烧友朋友们还是及时行乐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7: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年纪大了瞌睡就少,早上起来闲着再讲两句。因为数字音频技术革了模拟音频的命,模拟设备淡出大众眼界,就会给人一种感觉,感觉磁记录方式差不多到顶了,已经没有什么提升空间了。成熟技术嘛!而数字技术有眼可见,几十年来不断提高指标,越来越好,数字设备不仅在可靠性与性价比上甩模拟设备一条街,在实际表现上恐怕也是压过老古董们一头了。但我们且不论孰优孰劣,仅就模拟音频技术提出一个疑问-模拟音频技术,或者说磁记录方式真的到头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7: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我们来看看图一的设备,这是一台松下的民用立体声录像机,型号是F55。图二是改装过的F55,有人给起了个外号,叫“小开盘”。声音像不像开盘且不论,摩机佬把录像机的视频部分拆除了,再在模拟音频电路上装上提升音质的音频牛,所谓的“牛入牛出”。最后再把电源改一改,把交流电直入该做外置线性电源直流供电。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音质确实有所提升。不过我在这里要说一句,不摩机的立体声录像机播放录像带录制的纯音频,音质其实也是不错的。这并不都是F55的功劳。录像带虽然带幅的一多半用作记录视频信号,但仅仅就是剩下的那点带宽,也是要超过民用录音磁带的带幅的。带幅对音质有很大影响,这也是母带开盘带音质极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民用录音磁带在设计上是不完美的,是有先天缺陷的。人们诟病模拟音频往往声道分离度不够好,其实这个锅应该由民用录音磁带来背。开盘母带的指标就是极其优异,没有其他格式可以与之比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业界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打算把技术升级的重担丢给摩机佬。Sony很快就鼓捣出了新规格的磁带-Elcaset磁带,推出了与之匹配的播放设备(图一,被称为大卡机)。Elcaset磁带体积大了,带幅也增宽了。在指标上大幅向开盘母带靠拢。瞧-这才是当之无愧的小开盘机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设备(图一),还有磁带(图二),好好畅想一下Elcaset规格迅速推广,模拟音频技术更上层楼的美好光景。然而好景不长,数字音频技术规格出台了,并凭籍稳定性和便捷度打败了Elcaset。又是一次完美的“劣币驱逐良币”。数字音频技术拥趸总质疑磁带指标不够好看。要指标可以和开盘母带比,可以和Elcaset比。只怕比较的结果有可能会让他们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08: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看着大卡机与磁带,我只想对CD君说一声:还我磁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25-4-30 08: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磁带的消亡并不是消费者引起的,也不是CD君引起的,而是。。。设备制造商引起的。我们百分百想用磁带,制造商百分百不愿意制造磁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25-4-30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还藏有几百盘卡带,也想搞一台,可惜基本只能收二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25-4-30 0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弱弱的说一下,希望暗搓搓的玩VHS带,别在把录像机炒高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yspanzer 发表于 2025-4-30 08:44
。。。磁带的消亡并不是消费者引起的,也不是CD君引起的,而是。。。设备制造商引起的。我们百分百想用磁带 ...

都是生意,不跌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5-4-30 09:00
我还藏有几百盘卡带,也想搞一台,可惜基本只能收二手。。。

现在有厂家出磁带机,但说实话,质量真不如那些二手老古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5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