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浦丽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吹不黑!真力这么准确!为啥这么难听?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25-4-24 0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5-4-24 02:25
你是拿的到母带?然后你说的还原 你是说混音时候哪个箱子放在哪个距离的还原呢?你不会以为混音时候就一 ...

只要有钱,为什么办不到?录音棚又不是什么需要身份的人才能进去,设备也可以查,只要找的到人,1:1复刻都可以,我说的是客观上的理论,你拿现实来说,我也不是说了,大部分人只能做到以个人为标准的自娱自乐,都自余自乐了,还哪来什么客观,你自己开心就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5-4-24 0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5-4-23 23:30
你说的是人 这和他说的真实中器乐很难听没什么关系  
反正大部分主流的器乐都很好听  
你要是感觉我说 ...

主流乐器一般都是好听的,否则没法成为主流。但有些偏门乐器,比如锯琴、拇指钢琴之类的,得通过后期调整才容易接受。

至于录音棚歌手,很典型的比如恩雅,我觉得作品录的很好听呀。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通过录音混音,创作者会更容易把最美的一面留下来。也有很多烧友在回放中加料,也是为了得到心目中最美的声音。但作为公开发行的音乐节目,为了能在一个标准上评判,就得符合某些工业标准,也就是混音间是经过校准的。虽然这个校准下声音可能没有发烧友家里的声音好听,但至少偏差可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5-4-24 08: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浦丽春 发表于 2025-4-23 14:54
现在都是数字音箱想出好声容易啊,主要音箱声底好就完事了,剩下的就是前端跟上就行,主要大部分情况是第 ...

并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5-4-24 08: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hinakasu 发表于 2025-4-24 01:28
那理论上,你要追求客观上的还原,不就是越接近混音师的设备就越好么,有问题么?

唱片制作的的最终目的是偏离真实声音的效果吗?
如果是。那么我们追求还原混音室的效果,就在追求一种相对于真实世界的失真。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真实世界的声音去评价一个录音或者重放的效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5-4-24 08: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shinakasu 发表于 2025-4-23 15:51
你说的是器材的回放上限,我说的是音源的原始上限,站在客观角度来看,你所听到的音源的最原始的版本,不 ...

你就没懂,你说的制作出来的,他自己设备也未必能完美回放,因为成本的关系,很多录音棚回放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只要保障不错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2054 发表于 2025-4-24 08:32
唱片制作的的最终目的是偏离真实声音的效果吗?
如果是。那么我们追求还原混音室的效果,就在追求一种相 ...

你这理解已经不对头了,所有唱片最终都是母带效果为最终效果,母带制作完成了就是啥样了,人家都是最专业的一批人,而且这些文件都已经存储好了,要么数字的要么模拟的,回放的还原就是错误?难道自己加点东西进去就成真实了?这就是站不住脚的说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4-24 08:40
你就没懂,你说的制作出来的,他自己设备也未必能完美回放,因为成本的关系,很多录音棚回放不是最好的, ...

你这理解已经不对头了,所有唱片最终都是母带效果为最终效果,母带制作完成了就是啥样了,人家都是最专业的一批人,而且这些文件都已经存储好了,要么数字的要么模拟的,回放的还原就是错误?难道自己加点东西进去就成真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25-4-24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浦丽春 发表于 2025-4-24 08:58
你这理解已经不对头了,所有唱片最终都是母带效果为最终效果,母带制作完成了就是啥样了,人家都是最专业 ...

首先你要搞懂什么是数模转换,目前还有完美的数模转换,然后发声材质也没完美的,甚至扬声器结构目前还不是完美的,根本无法真正还原制作出来的最好效果,同一文件,不同设备播放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录音棚出来效果只是一个参考, 并不是完美,也和实际效果不同,这个道理多想想就能明白了。不用争这种无意义事情了,也就初哥纠结这些事情,到时候自然明白怎么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4-24 09:10
首先你要搞懂什么是数模转换,目前还有完美的数模转换,然后发声材质也没完美的,甚至扬声器结构目前还不 ...

人家最终稿就是母带啊。。。。你自己就是杞人忧天了,人家母带做的不行,重做就是了,哪有到了你这边这么复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25-4-24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4-24 08:40
你就没懂,你说的制作出来的,他自己设备也未必能完美回放,因为成本的关系,很多录音棚回放不是最好的, ...

录音棚也不能保证不错,但经过校准后,在不同的录音棚里听起来风格都是接近的。在这个基础上,专业人员之间才能方便的对作品沟通。
不同的发烧友家里的声音回放可能大相径庭,对于烧友自娱自乐可能效果更好,甚至作品原作者听了也说好。但对专业人士来说,这就没法沟通评判了。

放在影音图像处理,就好比作者用的DCI-P3色域制作的片子。某发烧友找了个BT.2020甚至120% NTSC色域的LED电视不做校准的回放,比原片+专业彩监看起来更靓丽鲜艳。但这未必是作者的意图,在这个基础上评判作者的调色那是完全不着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25-4-24 0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24 09:15
录音棚也不能保证不错,但经过校准后,在不同的录音棚里听起来风格都是接近的。在这个基础上,专业人员之 ...

这里也没评判作者啊,只是为了回放效果评价而已,是不是作者的意图不好说,作者也想效果更好,但是受限于设备就是那样,例如周杰伦惊叹号那张专辑,因为新用的录音室,设备都是新的,还没煲开,声音有点紧,然后制作时候低频就偏重了,拿到其他设备上回放时候明显低音过重了,所以说录音棚只是参考,并不一定是最佳,你听歌会听不同录音棚出来的,你不可能设备和每家都一样啊,实际上每家录音棚设备都不同,你以哪个为标准?所以最终还是自己评估声音好坏,符合不符合听感,毕竟音乐就是给自己欣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25-4-24 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丽江
浦丽春 发表于 2025-4-24 03:21
我说你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得,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明明玩的都是监听,非要拿HiFi老烧那套柔顺细腻、泛音多 ...

你懒得对我说啥?
你说得出任何实质意义的话么?
我还给你学费?你能教我什么东西?教我你那套”平衡感“?“常识”?
常识是什么?你的常识就是功率只能评价DIY是吧?
功率不重要?功率不重要hr3.5哪来那么大的规模感和声场?功率不足怎么推动双12寸单元?你可以用你的“常识”来说服Ocean Way换个100w的功放来配hr3.5。现在你就可以给官方发邮件。
功率只能用于diy?你当物理学不存在?旗舰后级基本都是产品线里功率最大的这才是常识(Class A、Class AB原理不同需要分开看待,哦,不过估计你也不懂Class A、Class AB是什么意思,超出你的“常识”范围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25-4-24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按照楼主说的,真力很硬很刺激,没有百万家底没法听音乐了。 然后又混淆几个概念,一方面说真力在混音环节、母带制作上不行,一方面又说真力听歌不行。前者是专业领域我不懂、不评价,后者纯属搭配问题。

前级、解码、播放环节,电源线、信号线、数字线,还有墙插、电源处理、避震,这么多环节可以显著对声音带来变化,我不知道楼主是如何得出“真力就是无法听歌”的结论。哪怕是一对味道型音响,都可以弄得很硬很刺激,真力在听歌上也可以弄得味道素质俱佳。

楼主玩得太少,你觉得百万音响就能解决问题,等你真的自己买了百万音响,就会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9: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如此沉寂 发表于 2025-4-24 09:25
你懒得对我说啥?
你说得出任何实质意义的话么?
我还给你学费?你能教我什么东西?教我你那套”平衡感 ...

你在跟我说一些神论,在扯上一些参数,做音箱的事情也不是你该去思考的事情,难道你以为你对这些参数有啥深刻认知么?买音箱听歌的人,不该去好好听自己的音箱而不是扯这些自己都不了解的技术东西么你是应该给我交学费的,无论是HiFi还是监听,要入流了都得讲平衡性,越是高端越讲究平衡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本帖最后由 浦丽春 于 2025-4-24 09:35 编辑
tianluo4sc 发表于 2025-4-24 09:32
按照楼主说的,真力很硬很刺激,没有百万家底没法听音乐了。 然后又混淆几个概念,一方面说真力在混音环节 ...

看了你的回复就知道,连玩都没玩过的。。。。任何东西到你这都变成重要,那就是一窍不通,同价位比真力平衡性好的闭着眼随便买就是了,我什么时候说要听歌要百万级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25-4-24 0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浦丽春 发表于 2025-4-24 08:58
你这理解已经不对头了,所有唱片最终都是母带效果为最终效果,母带制作完成了就是啥样了,人家都是最专业 ...

母带环节的成品就可以还原真实了吗?BB6和412或者ATC300哪个更真实?还是都同样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25-4-24 0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4-24 09:23
这里也没评判作者啊,只是为了回放效果评价而已,是不是作者的意图不好说,作者也想效果更好,但是受限于 ...

"新用的录音室,设备都是新的,还没煲开,声音有点紧,然后制作时候低频就偏重了"
——这应该是没做好录音室校准的锅,但凡工程师上点心也不会出这事,只好等有时间重新混音或母带解决了。这种是生产力设备,像仪器一样需要定期校准的。如果是新设备或新开机,校准间隔还要缩小。

录音棚只是参考,并不一定是最佳。这个没错。我们不同烧友间的器材声音都差别很大,为此吵的不可开交。类似的录音棚之间设备差别也很大,不校准做出来的东西更是没法互相参考交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09: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2054 发表于 2025-4-24 09:36
母带环节的成品就可以还原真实了吗?BB6和412或者ATC300哪个更真实?还是都同样真实?

电声行业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真实的,追求真实,那就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你听到都是人家做出来的,就跟人家画家画的画一样,有多少真实可言?要真实只有去现场了,行业里面BB6和ATC300都可以干这个活是因为人家符合母带制作的要求,而不是比谁更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25-4-24 0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24 09:38
"新用的录音室,设备都是新的,还没煲开,声音有点紧,然后制作时候低频就偏重了"
——这应该是没做好录 ...

国外高水平录音棚就好的多,基本很少这种错误,国内甚至港台还是有一点差距,主要这块专业人才缺乏,高质量专业人才更缺乏。的确校准是很重要的,还有有时候新设备的确需要run in一段时间,震膜要震动松一阵子,才是最佳状态,电容也是需要工作一定时长后才达到最佳状态,对声音是有一点影响的,所以高质量专辑有时候,用的都是成熟录音棚,而不是刚投产的,就和很多产品一样,有最佳状态期,这是制作时候需要考虑的,但是制作人有的并不是发烧友,就没注意这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25-4-24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真力音箱, 配套个输出阻抗底的电子管前级试试看, 会让你改变些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6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