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轻烧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听古典音乐最容易被忽悠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20-9-3 1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AIMP 发表于 2020-9-2 13:49
有些话虽然没错,但说出来就伤感情了。
好不客气的说,大部分都是只听口水歌,
在我眼里,只要不是只听孙 ...

这类口水偶尔听听挺不错,
听多了就腻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20-9-3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一、为了更好的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去折腾器材
二、为了折腾器材而去听
“自己不喜欢的音乐”

各位,何去何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20-9-3 1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别讨论这个问题了,试音也不是就古典好,别把音乐分成古典和流行两类,古代的流行也可能是古典音乐,你用大编制音乐只能得到一些结论,乐器独奏很多都不是古典,但是你不听独奏你跟我讲还原?讲解析?指着美声辨别人声?合成乐器和电音也能测试器材的,电音很多能测试瞬态强弱,我去实体店试听会放一两首古典,但多半是渡口和我个人所熟悉的歌曲去一次次对比。古典不是侧重于你器材有多好,入门需要掌握好多知识,听懂了解作者比你花100万升级出那点音质更靠谱,不懂点乐理你连古典门你都没入,我还真不信有几个上来听马勒就能听得下去的,他不懂乐理他真听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20-9-3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扬州
一个乐团又不是只能演奏古典乐,也有很多流行乐改编和原创类曲目,根据音乐会的主题不同,ACG也能现场给你演奏出来,多去音乐会现场没什么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20-9-3 1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c91 于 2020-9-3 13:24 编辑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0-8-31 15:16
班得瑞的高、低频,某些电影原声的音场和定位,比纯古典测试效果更清晰。

十分同意。我自己AB前端耳机塞子的时候基本都是那几首熟悉的电影动漫游戏原声,当然,古典也有一些,流行也有一些。
虽然我不太懂古典(流行也懂的不多),不过也知道古典范围大了去了,如果用贝多芬月光、致爱丽丝来测试器材,我感觉八成还不如汉斯季默的曲子效果明显。这俩也算古典吧?

讲真,来绿檀这么久,见过几个装逼的,但人家真有东西让我看不惯可也说不出话来反驳,毕竟人家真有东西,条条观点占理,自己懂的少,自然没法反驳。
不过楼主这。。。。
”赫兹共振厚度层次,结项声场爆发力控制力纵深定位“,专业名词一大堆看上去很唬人,这词汇量确实让初烧一脸懵逼外加十分佩服,不过实际上等于和没说一样啊。

”古典比靡靡之音更能测试器材“。
就好像:
”中国菜比外国菜好(更能测试厨子手艺)“。
说半天就说中国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厨艺精湛有品位的人都爱吃,可具体哪个菜系,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没说。具体哪道菜,宫保鸡丁东坡肘子还是北京烤鸭?没说。对比哪国的哪倒菜?也没说。
反正就知道中国菜比外国菜好,就是比外国菜讲究手艺(很是ZZ正确啊。换回古典流行的观点,在绿檀同样ZZZQ)。
这么狭隘的结论,八成对中国菜外国菜了解的都不多。

P.S
以上半真半假的调侃,不过换个角度理解楼主的意思,”人多乐器多的场面大“肯定比”一人抱着吉他站那唱“,更能测试出器材好坏。如果这样说,那肯定是啊,佛跳墙肯定比仰望星空派更能看出厨艺。
P.PS
忘了说自己观点(虽然没人在意我的观点):
与其什么古典流行,不如拿自己熟悉的曲目去测试,哪怕只熟悉老鼠爱大米,比起不熟悉的马勒交响曲,起码前者自己熟悉,能听出哪个小节该有什么乐器响起,演唱者高低音对不对味。
就好比之请大厨同时做一道佛跳墙和一道宫保鸡丁,前者我一尝顶多觉得挺好吃的不过分辨不出他手艺,可我夹颗宫保鸡丁的花生,大概能知道这厨子几斤几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20-9-3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楼主这标题换一换比啥都强,内容本身表达的意思和标题差远了,标题属实引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20-9-4 0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konodioda 发表于 2020-9-3 18:08
真是辛苦你打那么多字,但是站在云端上的大烧嗤之以鼻,看都不看,他们觉得屈尊跟你解释古典,你应该对他 ...

生活中到处都是鄙视链,也是没办法的事。一直处在高位的人,不会鄙视什么,因为从他的角度看世界都是俯视的,看什么都是一视同仁(比如王X聪的“交朋友不看钱反正都没我有钱”)。反倒是从底层正在辛辛苦苦往上爬的人,身心都会非常排斥底层,对饭馆小二保洁快递员说话都是吆五喝六的,因为他能从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正是他极力想摆脱的耻辱。以上和本帖无关,也不影射烧友,只是以前见过几个这种奋斗中的人,随便吐槽。

总之,欣赏古典确实可以增长见识培养提升一定的自身气质,不过自身的性情修养是天生的,骨子里的东西不是听几段古典几段靡靡之音就能轻易改变的。拿品味作为武器去攻击别人,本身就是很没品味的行为。
另外,觉得有些人特逗,特高深的质疑别人“你是为烧器材去听音乐的,还是为听音乐才去烧器材???”
不是,我喜欢自己做菜,就一定要喜欢要研究这锅?
我喜欢精美的厨具,就一定要喜欢要懂做菜?
虽然有共同点,不过根本两码事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20-9-4 0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如果大家追求的是hifi发烧,high fidelity高保真,那么古典乐其实提供一个很好的检验器材性能方法,因为可以去音乐厅 听乐团现场演奏的声效,再来对比自己器材的回放效果。

这层只说音乐回放质量与现场音效的对比,而没有说古典乐就是好,拍请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20-9-4 04: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台湾
c91 发表于 2020-9-3 13:11
十分同意。我自己AB前端耳机塞子的时候基本都是那几首熟悉的电影动漫游戏原声,当然,古典也有一些,流行 ...

月光一二樂章彈好的難度不小,用來試音沒問題,甚至比漢斯季默更合適
因為什麼樣的月光算得上及格有明確的標準,漢斯季默的作品聽起來應該如何則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20-9-4 1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1:04
我举几个反例。
声称要对HIFI行业负责的某吴,带着1266听古典,听了半个小时,竟然不知道声道反了。
还有 ...

1.左右声道反了,是这位对于大编制现场本身的固定位不了解。并不带什么
2.听大编制不偏音听人声不居中,可能不是偏音,只是流行录音时,本身就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20-9-4 12: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对于只听流行的,完全没有必要发烧了,旗舰与普通设备都差距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20-9-4 1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eeddyy2012 发表于 2020-9-4 12:06
对于只听流行的,完全没有必要发烧了,旗舰与普通设备都差距不大。

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20-9-4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上面两只井底之蛙,心眼比屁眼还小,花大价钱烧流行乐的烧友大把,只是你们没接触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