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lanhell 于 2020-6-20 22:36 编辑
无损的DSD升频是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远远不是插个0/1进去那么简单。我前贴的比喻已经非常形象,DSD升频就是把一副粗笔画的画变成细笔画的画,和摄影对焦合焦非常类似。
--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原始样片对焦不对的话,后期是是没法改变的,就算你把8M像素的照片放大到1200M也是一样。如果你用AI的素材修复,用类比来“猜”原始画面进行后期合焦,那么我们就又回到了原料关于“填补”信息的话题。
虽然DSD的原理更接近与R2R的解码方式,但是实际上的硬件执行方式还是Delta-Sigma的套路,只是从常见的16bit换成了1bit而以。在你解释这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带来的优势以前,我肯能还是会保持我原来的态度。
为什么用PCM录音混音最后又要做成DSD来发行,道理很简单嘛,就是DSD有很大的优点,要是没有优点谁会去绕这个弯子?具体什么优点网上有很多介绍。-- 第一,换个格式商家可以买硬件,新载体,带动消费。
第二,1bit的DSD解码要比16,24bit的LPCM的解码精简,成本更低。
第三,这个格式本来一开始就是用来储存的,他的优势不是回放,而是转码。DSD转其他压缩式的音频格式都相对简单,方便量产。
这是个好问题,很多人都很迷惑,我也在多个场合说过。作为第一代SACD机的用家,我了解SACD的兴衰历程。当年SACD以先进的理论赢得了人们的眼球,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高度不足无法将其先进性发挥出来,由于带外噪声的问题,那时的SACD机内部的DA芯片都是将DSD源码简单地转成PCM后再解码,这么一来DSD成了一个形式,在整个音乐流程中两个最关键的环节AD和DA都是PCM,其中还经过两次转换,DSD的优势基本被消耗殆尽,SACD机只剩下一个形式,所以SACD机在实际聆听中并未表现出碾压CD机的优势,消费者自然不愿意掏钱换机换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10年,全世界在留下一万多张SACD碟片后,SACD机走到了尽头。
当初选择DSD64作为标准而不是选择DSD128/256,完全是出于碟片存储空间的考虑,如果选择DSD256作为标准,SACD一定可以战胜CD。要解决DSD64的重放问题,必须解决近端带外噪声问题,对于滤波器来说要想分离这么近的噪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的选择就是升频,推高噪声。
-- 据我所知,DSD选择64倍的标准,完全和CD选44.1k的标准一样,完全是出于人耳的频响范围(20-20K, 20db动态, 按两倍采样的理论,就是差不多40K)。所有的DSD,都是经过噪声处理的,而他们的噪声带都推到了50K以上的位置。我知道的DSD解码芯片都会有50K的录波器,也就是说,他们有10K左右的空间来衰减信号。虽然我不是搞信号的专家,但是20年前人家推这个格式的人都觉得这种滤波器不难做,现在按照科技水平的进步,我觉得指挥越来越好。
说了这么多都是纸上谈兵,DSDAC1.0有这么多领先的技术,最终还是要用实际效果来证明。现在DSDAC1.0刚上市,首批拿到机器的用户还不多,那种跨越式的进步让他们都很兴奋,等时间来决定优劣吧,hifi行业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款产品如果能在市场上长时间存在并且有很好的口碑才能证明它的真正实力。
-- 我只是对你们的技术原理比较好奇而已,并没有指着产品不好的意思。我自己也有3个SACD机,两个DSD解码,算是比较早开始用DSD的人了。从我的使用经验上来说,高码率的文件格式会降低数字界面的负载,从而达到更好的模拟输出。以前因为科技限制,这些大多都是靠解码升码来做的。现在几个G的DSD文件都能上流媒体了,感觉越来越多的解码只要忠实于源文件,做好电源和时钟管理就行了~ 如果你们产品效果好,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得利与优秀的电源设计和生产工艺,当然这个卖点每个商家都会说,所以可能好做文案就是了~
P.S.
我最近买了个DSD的解码,能跑24/352 和 DSD512 (可以开内部升码)。但是放24/96和 DSD 64文件的时候,反而没有我6年前的SACD机效果好。虽然价格差了10倍,但是新买的解码芯片用的也是现在AK的旗舰,所以个人感觉,现在数字界面能做的事情,在文件越来乐高清的时代,已经越来越多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