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交全集 - 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之一)
肖交演奏从模式上分大致有两种,一、俄的原汁原味,主要代表:穆拉文斯基和康德拉欣,二、经过西方音乐理念梳理,始作蛹且系统化的第一人:海丁克,近20年来,俄粗砺原汁原味的演绎模式逐步衰落,而“海丁克模式”日益占据主流位置,其中醒目的有两版全集,一位当属瓦西里·佩特连科&利物浦爱乐团,另一位就是此文介绍的安德列斯·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他比佩特连科走的更远。
肖1是经西方音乐完全梳理、过滤后的“新生产物”,声音丰腴圆润,极其优美动听,尼尔森对节奏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手段是调慢速度、熨平音乐的尖锐与梗结,这样的结果是音乐的对比段落不再那么“突兀”,作品听起来更为舒展悦耳,此外,波士顿大厅的声学效果与DG录音师高超录音相得益彰,极好还原了波士顿交响乐团丝滑完美的合奏声响和传统的贵族气派,我甚至感觉有些太“丰润丝滑”了,无可指摘的一新版肖1。
肖15同样并未“如法炮制”,第一乐章演奏温合却加大了炫丽多姿的“光圈”,着重在细部下功夫,而又能广角镜头般的一览无余。第二乐章是我欣慰的合奏声音,控制平推的铜管和同样节制的大提琴里、既有老肖,也有尼尔森——他已远远脱离了诸如穆拉文或康德拉辛式粗犷原声的悲鸣气息,老肖作品的“定力”并未改变,但措辞的方式与口吻带有明显尼尔森个性,坦率的说,接受这样的“个性”并不很难——古典音乐同样,新思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的欣慰在于:它并不离谱,你再听听第三乐章,它是老肖味道、尼尔森“调配”、波士顿“嗓音”调和的三鲜馅饼,不难吃。
肖14在男低音:亚历山大·钦巴柳克和女高音克里斯汀·奥波莱斯精彩演唱下,可听性有所增强,特别是钦巴柳克的演唱,很见实力。
肖4录于2018,速度”正确“,演奏优质有新意,完全可名列前矛,不出意料的降低了强度,合奏一致性极佳,由于仍具广角镜头那样宽阔的音场,弦乐的层次并不突显,但几个声部的起伏与利落醒目的重拍很惹眼,对和声的庞杂部分处理干练而机动,演奏重点放在织体清晰上而非一味追求动态的强度,对强力和弦相对克制,但他所传递的创作意图效果明晰。慢速段落我尤赞赏,仍缓慢了些,旋律气脉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这是需要举重若轻大本事的,听听第三乐章 largo部分,这也正是能触动我的地方——不以几处出彩的段落、而是以优良的整体性能、宽阔的交响视野和无暇疵的合奏取胜,这实际传递了尼尔森对肖交的新思维,而我看的正是他的“新思维”在这套全集的表演如何,尼尔森的老肖,真正的意义在这里,而不应仅仅听波士顿高超的合奏,也正是站在这个“基点”上看,肖交仅仅青睐于纯俄系的“原生态”部落远远不够。
对于创作作背景复杂的肖11,尼尔森的处理比肖4还让我满意,第一乐章冬宫的背景描绘(开声到5.50分)很形像,我相信年代优势能让尼尔森更清晰的认识历史,并将其渗入演绎中,而不仅仅延续“非黑即白”的诠释传统,因而第一乐章“背景”和随后呈示部的温度设定很适宜,合奏富于思考,这就给第二乐章预留出更大的腾挪与变化空间,二乐章仍然不以“动态”来博取眼球,仍然随时插入“痛惜”的反思情怀,第11.19分“暴击”段落相对克制,声音着重于氛围渲染和节奏的烘托,和弦清脆,却并不着意于动态的重量与幅度,这显然是尼尔森对此作新思考的具体体现。
尼尔森2019版肖6口吻清晰,措词明白无误,宽缓的速度为“口齿”清晰提供了支持,既能清楚看到织体的组织细部,又能清晰感知音乐说了什么,但资深cm可能会感觉深度与强度不足。
美五大乐团,波士顿弦乐的高贵和密度有传统,再加上尼尔森细腻的解读,能把语句清楚传达到听者耳朵,他的演奏与老一辈追求深刻有所不同,他是从所谓“深刻”中脱逸,而把音乐性置于首位,首先尊循音乐的律性原则,再此基础上通盘布局,这是一个明显转变,因而你听,他的第一乐章首先是美的,对作品内涵的触及丝毫没影响织体的丝滑和流畅,合奏技术、分句衔接、句型、节奏分布,都合乎音乐美学要求,达到很高水平,以这样的速度,音符没有坠漏、行进没有断点,可见尼尔森精湛的把握。
第二、三乐章仍保持高技术水准,尼尔森有意磨去一些“棱角”使旋律织体趋向光滑,这样的结果是明显淡漠了斯拉夫风潮中粗砺的味道,使之更合乎世界共通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习惯,从发展来看,不管你愿意于否,这样的肖交已形成趋势,从演奏效果上看,这版肖6的艺术水准较高,但似乎略显平淡,我感觉第一乐章还是缺乏深刻的笔力,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东西似乎少了点。
补白另有戏剧配乐《李尔王》和《节日序曲》,《李尔王》很精彩。
肖7我满意,既能满足作品创作意图需要,又能满足听众对音乐美学的追求,肖7能渗入美学元素、给听家提供一版“过滤”的演绎很不容易,大多听家习惯于侵略插部音响的“残酷性”,尼尔森基本能满足两者——听听第一乐章有温度的呈示部、再现部和展开部中侵略插部短促的节奏时值,他尊循的是完全彻底的“波莱罗原则”,并与音乐美学“嫁接”,尼尔森的调度颇为令我入胜,所谓波莱罗原则是说:它就是个均衡的渐强过程,但部分指挥会额外再添加“猛料”,如罗杰斯特文斯基模式。
尼尔森的肖7尤其不能仅仅听“侵略插部”,他在设计的完整性和演绎的整体性上出类拔粹,波士顿交响体恤温情的合奏和高超的技术性演示给我更深刻印像。
肖8从第一声开始,乐队的专注力始终控制我的听觉神经,演奏盘桓、指向深入,一股思想在其间游弋,直到管乐介入、开始走向残垣败壁的残酷“场景”的高潮,尼尔森掀起的“白热化”动态,让我联想到他在肖7“侵略插部”时的按部就班,多么具有人文气息又辛辣的嘲讽!而他的“反思”又是多么深入!设计上,速度与节奏准确无误,大鼓滚动的震颤高潮震聋发瞆,英国管灵魂般的吹奏摇曳心扉。
中间两章谐噱曲下笔都重在嘲讽、重在画像般的“勾勒”,二乐章开声如瘟疫般迎面铺来,音型笔直僵硬,狂傲无情,中间木管的小对奏精妙无比,铜管冷煞凶悍,满血的节奏推波助澜,没有温度深冻的第三乐章演奏出令人胆寒的效果,后两乐章亦不可错过,阴寒的巴沙加牙直入心扉,几位管乐手水平高超,不仅无一暇疵,技巧堪可满分。
尼尔森的肖9基本属“照本宣科”,如果说有所变化,也就是加强了嘲讽与喧闹,听听第一乐章,无非在管乐的力度与色彩上做点文章,但尼尔森提供的演奏一流,这毫无疑问,后三乐章精湛无比,管乐组着实精彩,水平实在高端。
肖5和肖8一样让我满意,小提琴的温柔宁静与开声大提琴的雄辩气息形成强烈反差,第一乐章看的就是演奏对情感反差两条轨道的推演是否圆满、能否在这两条轨道中间做足文章,气息是否宽广、而尼尔森的第一乐章充沛而雄辩,无可挑剔。第二乐章还是大提琴组浓密如罩的声音给我最深印像,真棒!他的“舞步”带着悲壮色彩,夹裹男性的昂扬气息,但不知为何首席小提琴在G音符上为何多停顿了半拍(第2分钟),第三乐章其实是在发展首乐章小提琴开启的宁静部分,也有情怀的“揪紧”,但基本调子则是宁静中的思考,尼尔森正是在这里令我为之赞赏,深入的内省性久久弥漫,速度掌握和对声部音压响度的分配拿捏超棒,完美再现了老肖的思想深度,很见大家气度。
https://***.com/s/1dbR7C03JAlLxkv70jwQfag?pwd=poyx (7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