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14: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10-9 14:53 编辑




小提琴名家名曲版本鉴赏之三——梅纽因

梅纽因非我喜欢类型,手里他的唱片不多,重磅级作品中,他的巴赫《小无》有两套,一套是杰出的30年代版,一套是平庸的50年代版,再则就是这套《小提琴协奏名曲汇萃》。

梅纽因的名声很大程度上并不仅在小提琴演奏,他很早即已“神童”出名,上世纪30-40年代达巅峰状态,50年代末期正值盛年技艺却开始呈下滑趋势,而不似其它名家达巅峰状态后或继续上升,或在相当长时期中稳定发展,对于一位演奏家,技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海菲兹、格雷米欧、奥胖等等都是“稳定”的大师,比如听多了海菲兹你会发觉,同一首曲目,40年代与60年代无大异,过去怎么拉,20年后依旧怎么拉,发挥只会更精到。梅纽因技艺超群,但稍欠稳定是其与其它超一流大师比较逊色一层的关键所在,这恐怕与他演奏风格相关,他的演奏是开放性的、任由流泻的,而非控制的、有板有眼的,这样的演奏有时非常出彩,但也易游弋于“临界点”而不免让人担心,这在这套版本同样有所体现。

当然,他属名副其实的大师,这毫无问题,这套录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唱片可看作他立体声时期风格的代表作,这版演奏,以我看琴技并未显露明显衰退迹像,演绎与技术尚属一流。我赞赏门德尔松e小调的处理,这首e小调在梅纽因手里散发出宜人的芬芳,识家或许明白,所谓四大小协,以门德尔松e小调最难拉好,亦或不够味道,亦或易陷入神经质,听过几版名家的e小调或多或少都有不足,而梅纽因的演奏超出我的预期,小提琴质朴端丽,技巧应用除第一乐章开端B音群处理不够干净果断外,并未见明显瑕疵,对于梅纽因这样开放性风格演奏门德尔松,特别是高难度的第一、三乐章,原以为会偏于失控、偏于神经质,听后才知这个担心有些多余,第一乐章雄健而不失绮丽,整个演奏还是给人以远离市俗未经雕饰的美感,同时不失技巧的辉煌,第二乐章音色上佳芬芳阵阵,梅纽因的慢乐章似乎总能比别人多点什么,当然,俄裔指挥埃弗雷姆·库尔茨功不可没,足够的扬长避短。

贝多芬D大调开声就有特点,小提琴纤细洁白如“孩提”般走来,一股童真气息,速度稍缓,但毫不显得拖曳,如果说席盖蒂以情绪厚重古朴典雅占优、海菲兹以变化丰富冷沥敏锐取胜,我在梅纽因这则听到更多美感,他坚持任由旋律自然流动,几乎让人感觉不出拍感,这样风格设定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我们听到的是一条条纤丽、温婉、质朴与稍显神经质的句型,这在第一乐章呈示部与展开部尤其鲜明,呈示部有两三处音准欠佳,不免有点情绪化些,但倒是鲜活生动,也不做作,放慢速度时显得很有把握,音律的质朴耐人咀嚼,这样的风格在第二乐章尤其表达了作品本身宁静幽远、美如夜色的特色,速度把握略慢些,但连接巧妙,梅纽因是慢板乐章的天堂,此又为一证,他不事雕琢的自然笔法很合我的胃口,第三乐章华彩段落使用了技巧艰难克莱斯勒版,指挥是我喜欢的罗马尼亚老资格的康斯坦丁·席尔维斯特里,他棒下的维也纳爱乐团凛然高贵、强弱得体。

勃拉姆斯的D大调是这一套唱片中我最满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从不令人失望的鲁道夫·肯培,乐队部分阴郁中突显顽强刚硬,织体密不透风,而木管又温馨如恋人的双眸(同是柏林爱乐团,他对木管的使用大异于后来者卡拉扬),地道的勃拉姆斯味道,一上来就把风格氛围确定了,促动起梅纽因艺术细胞中全部雄健与内秀兼具的底蕴,第一乐章无可挑剔,小提琴从开声果断的切入就昭示了后面的精彩,梅纽因能演奏出这样线条清晰坚韧的分句很难得,步伐稳健、不飘不坠,特别是第一、二乐章深得勃拉姆斯神髓,第三乐章梅纽因不仅力度偏弱,走句也略显生涩,节奏变化紧促,与前两乐章水准有差距,独奏与乐队的空间感有所欠缺,但整体的看不失为可以品赏的版本。

同一唱片中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乐章稍有些“燥”,小提琴上行下行大幅度穿越,虽技术尚有保证,但弓法音色显得突兀干涩,听起来不够舒展齐整,瓦尔特·苏斯金德与爱乐乐团未能很好把握住分寸感,都使得第一乐章并非总是很优异,乐队同样的问题在第二、三乐章仍有所显现,第二乐章梅纽因对三个主题旋律的呈示还算得体,特别是前两主题颇显迷人,但随后乐队有的段落过于强悍,多少遮掩了音乐的优美,当然,梅纽因在高音域也不能很好表现出控制力,这版演奏主要问题在于“过”,梅纽因太想光辉灿烂,结果却适得其反,技术运用有点挣扎。

巴赫D大调双小协自然称不上权威版本,其实演奏不差,听感较强,有一股华丽与质朴的对称之美,节奏拿捏准确,当年23岁的第二小提琴费拉斯表演不逊于梅纽因,稔熟的琴风甚至尤胜一筹(仔细听下第二乐章),两把琴风格相近,音色一明一暗,纠缠而不致混杂,再加上两位艺术家出色的位置感,再加上隐显得当的大键琴,使得织体空间感充裕,音乐流泻自如,与此曲三大版本的谢林、格雷米欧与奥胖父子比较,他们只在精细度与雕琢感上有待提升。

莫扎特的两首协奏曲都难称一流,缺乏活力与灵感不足是两大主因,也就难以表现莫扎特音乐特有的曼妙与青春气息,技术上处理上,弓法灵活与节奏轻盈是演奏莫扎特这两首作品必备的,这实际是气质表现上的事,莫扎特的作品难就难在这里,你很难表现出他似未经丗俗浸染的童稚和与生俱来的天使气息,而梅纽因的演奏恰恰缺乏这些,从风格上讲,这并不是他的强项,尽管演奏本身艺术性不算差,自有一番美感(如K216的慢乐章),但少源的灵感、略显僵化的节奏、平直无华的弓法、缺乏光采的分句,在风格与技术上无法保证完美再现作品,这咋说呢?气质不符,有些东西强求不来的,艺术尤其如此,相对K216在技巧表达与艺术效果上优于K219。

CD1:1-3 巴赫D大调、BWV1043(第二小提琴:克里斯蒂安·费拉斯)
     4-9 莫扎特 G大调K216\ A大调K219“土尔其”
     巴斯节日管弦乐团\ 梅纽因(1916-1997)
CD2:1-3 贝多芬D大调、OP61
     维也纳爱乐团\康斯坦丁·席尔维斯特里(1913-1969)
     4-6 门德尔松e小调、op64
     爱乐乐团\ 艾弗雷姆·库尔茨(1900-1995)
CD3:1-3 勃拉姆斯D大调、op77
     柏林爱乐团\ 鲁道夫·肯培(1910-1976)
     4-6 布鲁赫g小调、op26
     爱乐乐团\ 瓦特·苏斯金德(1913-1980)

EMI 分别于1956——1961年录于伦敦、维也纳、柏林。


https://***.com/s/15hZBcJbj99iOTBnj5twE6g?pwd=vdk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2
发表于 2024-10-9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3
发表于 2024-10-9 1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房山
谢谢楼主提供精辟的分析、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4
发表于 2024-10-10 08: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9 14:41
小提琴名家名曲版本鉴赏之三——梅纽因

梅纽因非我喜欢类型,手里他的唱片不多,重磅级作品中,他 ...

上个LP-rip高码版的,只有贝小协是和Kelemperer的,其它的和楼主上传的应该是同一录音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Yehudi Menhuin Plays 9 Violin Conce...
链接:https://***.com/s/11rkUYfAf0CEYySIbsK4-hQ?pwd=mj9g


楼主说梅大师和莫扎特气质不合,那不妨听听他晚年指挥的交响曲,个人觉得很好,心头的痒痒都挠到了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Virgin 3 95619 2 (1990)
链接:https://***.com/s/1x-w3-BU8rSdAk0VHMZmbSQ?pwd=1dnl


又:Virgin(实质是EMI录音)出了好几张梅纽因指挥莫扎特的唱片,可惜我手边就这一张。其他网友若有能在此分享,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穆拉文斯基的肖交地位很高,以至于提起老肖言必称穆拉文,权威地位的确立肯定有理由——他是肖5之后几首的首演者,首演者一般都权威,类同于康德拉辛的肖4,但主要还是在于诠释代言自身,他的老肖刻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能让听者感受到超出一层的历史性意义,他与老肖交厚时间相当长,解读在作品的洞察上有优势,但啥事不宜绝对,对穆老的肖交亦不宜将其放大,若由此引发至对其它版本的轻视则属步入了误区,道理很简单——穆老之后肖交的杰出版本太多了,很有几版有超越之势。

另一点,我对穆老肖交心存两疑问,一是版本太多太杂,你很难辨清哪个版权威,权威这东西不宜多,多了反倒麻烦,也没有谁能将穆老的肖交一网打尽,cm手里有哪个版就吹哪个版,弄得乱花渐迷,莫衷一是,再加上前苏的录音多被西唱片公司刮分,“出处”有时让人找不到北,二则更重要:苏的录音多数音效不佳,这是硬伤,老肖的交响同马交布交一样,同属对音响依赖性较强者,既使再版时加了“数码”提升,但本色难以改变。

此版肖5就是一例,,Melodiya1984现场版,演绎深刻老到,氛围色彩与历史契合,表现出高压之下老肖独特曲委的音乐特性,柔弱的弦乐和冷煞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管乐符合老肖意图和那个时代的历史特性,但录音不仅音场“尖细”、声音尖刻刺耳,旋律织体“走形”者比比皆是,这样的录音让我难以接受,尤为糟糕的是:后期的数码编辑们视而不见?——就这样发表了?令人啼笑皆非。
我不否认演奏之精彩,第一乐章笔力凝炼,主部令人凝神静思,展开部分尤其好,冷煞的管乐喧嚣呼啸、黝黑逼人的色彩流让人联想到环境的险恶,所以,尽管录音严重拖后腿,但作为具有“文献”研究价值的版本,我不忍舍弃。再如:第二乐章足够精致,穆老的“舞步”来的比普列文还精巧,又注意了重拍,在流畅性与节奏感之间有不错的平衡,所不同的是,谐谑与讥讽的味道不突出,却表现的挺拔与刚劲,这显然是个性理解所致。
同张唱片的肖6录于1972,录音虽稍好些,但未见明显改观,穆老的演奏仍属杰出,他棒下无论动态与静态音乐都具说服力,从开声到单簧管的平行四音型、到长笛和双簧管、再回到长笛平行四音型,都令人凝神静听,直到令我期待的圆号引领下的再现,既使录音不佳,现场嘈杂,但仍有相当魅力——各声部演奏自身无可挑剔,我赞赏的是这部分,听听他精彩的第二乐章。

Melodiya这版肖5是1954录音室版,为庆祝老穆百年诞辰的2004再版片,但演奏颇僵直生硬,演奏员们、特别是小提琴组,头上仿佛悬着一把随时落下的刀,各个显得寒襟异常,第二乐章节奏平庸、“目光”呆滞,乏善可陈,后两乐章依然,直到8.52分后才稍有演奏的模样,但为时太晚了。
Etato这版肖5出版于1992,现场录音,时间不详,但我听后肯定的说:和上面那张 Melodiya1984现场版属同一个录音,经Erato编辑后,声音有了改善,音场窄细、声音尖刻刺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修正,旋律变形也被“纠正”,当然不可能彻底改观,但不良音效对听赏的影响小多了,听听呈示部到第7.03分钢琴介入后的震人心弦的动态场面和鲜活生动的第二乐章,典型的“肖斯塔科维奇”,无须再多言。
第三乐章好在始终充斥着连续的紧崩感,外表柔媚下是紧缩揪心的悸动,穆列文把来自作品内部的不安与内心的焦灼感表达的非常到位。

肖7录于1953,mono录音,措词直率,节奏鲜明,内涵揭示与激情处理则平淡无奇,穆拉文和他的亲兵似乎对肖7传统的二战意义兴趣不大,一个明显征兆是:松驰动态、减缩激情,这与几个备受赞赏的名版不同,对瞩目的“侵略插部”,穆拉文斯基煞有介事的样子挺有意思,特别是对尾音两音符平直憨顿的处理,令我会心一笑,虽并未显出多大的戏剧性激情,亮点则在于穆拉文将僵化固态侵略插部的节奏大胆改造,我们听到的是情趣盎然而又精巧乐感的方方整整的“四方步”节奏,着实令我玩味,它的发展效果和众版本都不同,玩出了新颖超越自身含义的新式样,这般以一种情趣盎然完全音乐化的理解与演奏手段解读“侵略插部”,而将史诗性的侵略含义置于“偏旁”位置,在穆拉文斯基这里尤其不可思议,这样精妙又有几分玲珑的第一乐章我还没听过,就整曲说,我并不在意动态是否偏小,单声道录音也别指望会有多么灼人的幅度,但在有限动态响应中,穆拉文不仅立意新颖,同样能直击心怀,他对后三乐章的解释温暖中流溢出人文情怀,绝不草率,也并不乏深刻,听听他的第三乐章。
穆拉文的肖交均录过多版,唯肖7似只录过这个1953版,此版无甚影响力,极罕有人提起,但在我看来,在众多肖7好版本中,它应在前排有位置。

Melodiya这版肖8录于1961,演绎出色,录音糟糕,他在表演作品深入思考与人为关爱情怀上无可置疑,演奏精神恐怖而凝具,并不松驰的声音给人绵延不绝的悸动感,严重影响听赏的是扭曲变形的录音,激烈之处几乎无法卒听,满满低劣录音的杂电流混声,几乎失去评判价值。
alto这版肖8现场1982录于列宁格勒,录音来自philips,alto对录音尤其是高音部分做了修正,我没听过philips版,无从判断修正效果,但此版声音很“正点”。
老穆是肖8的首演者,他还留有几版录音,以这版我评价最高,cm听肖8往往喜爱中间两章谐噱曲,而对第一三乐章甚而有无感者,实乃大缪,这两乐章是老肖创作精神和创作意图的精髓,第一乐章1.02分的主部主题散溢出深深的人文性,声音真诚、纯正、徐徐扩散,穆拉文在展开中注入各种思想与情感,内容被塞得满满的,小提琴组的持性与漫溢效果一览无余,味道则需听者深入体味,醒目的双簧管很顺畅引领出对满目疮夷、残垣断壁的控诉高潮,这一乐章在节奏速度和动态幅度的掌握上无与伦比,列宁格勒杰出的小提琴声部无须说,听听木管传递的心声,再听听小号肆无忌惮的恐怖声音。
中间两章谐噱曲演奏的歇斯底里、生猛异常,节奏钢铁般坚硬,惊骇而又多意,同样耐人咀嚼,而不宜仅仅拿它当“摇滚”听,尤其第三乐章演奏出尤如恐怖骇人暴君的“动静”,爵士摇滚出身的普列文也比不了,几个声部的“折腾”到了极限,却毫无力竭失真。
此版的人文气息、生猛的音响性、恐骇的氛围、残暴的侵犯力和对作者思考的揭示,都属杰出。

两版肖10都录于1976年,都是现场录音,诠释与细节相仿,唱片标注:erato版1976.3.3录于Leningrad爱乐大厅,Melodiya版则标注录于1976.5月,我怀疑Melodiya标注的时间是否准确?,从演奏来看,我觉得两版应是一个录音。
穆拉文的权威性在两方面,一是我之所以说LPO是他的“亲兵”,不仅是他“在位”时间长,而主要在于他与乐团如DNA般亲如父子的匹配,声音合奏默契如水乳,其二则是对作品整体推演的路线图了如指掌,我不仅说它的快速部分,听听首乐章moderato 每一声部、它们之间的衔接、包括声音的响度,都透着“熟透了”的样子,再听听第8.51分进入展开部“碰撞空间”后精湛的表演,每一动态性重音和弦的时机和重量都恰到其位,也就是说:情绪发展的过程和随之带动起两侧的“风雷”恰到好处,它未必是“最好听”的,但这个过程搭调、协调,完备。
理解这一点,自然会对迅捷猛烈的第二乐章有清晰感触,它明显是穆拉文斯基才能有的“产物”——快速+强度+魅力精细度,速度快如闪电、弦乐细如发丝、管乐和打击乐冷煞无情,这样快的速度没有一处含混不清,这属最典型LPO发出的声音,演奏从头至尾引人入胜,包括同样精湛而震憾心弦的后两乐章。

肖11录于1961年(也有认为它录于1959年,资料并不详实,难以确定)mono录音,REGIS公司2012年再版发行,录音前身应该是Melodiya,regis再版声音有所好转。
演奏这样具有史实意义的老肖作品,如果不考虑声音效果,穆拉文&LPO肯定是最佳选择之一,声音粗糙,但演奏的精神无比强大,同时,它的沉思与推进的紧张感能表现出历史真实的原貌,尤其在前两乐章,既使音效不佳,并未很影响它的史观价值,穆拉文和LPO的阐述与措辞在声调上依然令我印像深刻,你仍能听清楚他的大局铺设、弹性空间与情感走向,比如第一乐章的robato,既使空间充裕舒展,你仍能感觉如“牛皮筋”般紧崩的弹性。
再如第二乐章由大提琴和铜管一次次掀起的那股原始的冲动、其强度与前冲力都达令我瞠目的惊叹程度,这也是穆拉文对乐队拿手的“统治力”,每临于此,他总能应付自如,多大的狂涛巨浪(听听10.46分),他都绝不失衡,我是敬服他措辞的“侵略性”,任何指挥能达到他持续性的强度都非易事。


https://***.com/s/1g070ciw79dpL92nH1QKVDg?pwd=30c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6
发表于 2024-10-13 17: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7
发表于 2024-10-13 1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3 12:18
穆拉文斯基的肖交地位很高,以至于提起老肖言必称穆拉文,权威地位的确立肯定有理由——他是肖5之后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8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3 12:18
穆拉文斯基的肖交地位很高,以至于提起老肖言必称穆拉文,权威地位的确立肯定有理由——他是肖5之后 ...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Mravinsky - Shostakovich Edition [M...等2个文件
链接:https://***.com/s/1sseCyHL0ctSZ-JIouBhXqw?pwd=ee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9
发表于 2024-10-14 1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非常非常感谢楼主。
这是这个坛子里所剩无几的几个令人流连的帖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0
发表于 2024-10-14 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每天都打开这个帖子来学习,很地道的分享,很地道专业的楼主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victo ...

你的6张套曲目和资料都全,更有价值,谢了。

和我的6张套相似,也有不同,不同在:
1、肖5,我的是1984版现场版,和肖6在一张上,你的是1954版录音室版,和《森林之歌》在一张上。
2、两版肖10都是1976年3月在列宁格勒爱乐大厅录制的现场版,我的两版肖10(Erato和Melodiya)肯定是一个录音,即1976.3,3。你的内页很清楚标注是1976.3.31,我听了听,的确不是同一录音,但演奏很相仿,四乐章演奏时间,剔除编辑分隔的差异,几乎一致。
3、肖11我在写此文时还难断定究竟录于1959还是1961,听了你的那套可以肯定是1959录音。
4、两版肖8都标注1982,你的Altus具体注明3.28,我的Alto未标注具体日期,演奏时间除第一和第四乐章小有出入(分别差34秒和26秒,有很大可能是后期编辑因素),其余相仿,演奏如出一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会继续此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3
发表于 2024-10-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10-13 12:18
穆拉文斯基的肖交地位很高,以至于提起老肖言必称穆拉文,权威地位的确立肯定有理由——他是肖5之后 ...

E.姆拉文斯基音乐会录音
第五交响曲(1984)、第六交响曲(1972)、第八交响曲(1961)、第十交响曲(1976)
其余日期不详
1. CD1 - Symphonies No.5 & 6 (72:19)
2. CD2 - Symphony No.7, Op.60, Leningrad (72:28)
3. CD3 - Symphony No.8 in C minor, op.65 (59:16)
4. CD4 - Symphony No.10 in E minor, op.93 (48:04)
5. CD5 - Symphony No.11 '1905' (56:21)
6. CD6 - Symphonies 12 & 15 (7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
发表于 2024-10-15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victo ...


再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5
发表于 2024-10-15 15: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wpx426 发表于 2024-10-14 08:51
把一大堆老穆的CD整理了一下。虽然我愚钝的听感赶不上楼主所述,还是想把此层的音频弄得更完备一点:victo ...

好快就沒了  求再次分享  感謝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6
发表于 2024-10-15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石家庄
谢谢
每天都打开这个帖子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7
发表于 2024-10-18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来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发表于 2024-10-19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太牛了,我愿称之为”大家坛最强音乐帖“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摘抄的碟评,配上资源分享
看下来,却发现这竟然是楼主的的“私人藏经阁”
绝对宝藏!

神贴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0 1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肖交全集 - 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之一)

肖交演奏从模式上分大致有两种,一、俄的原汁原味,主要代表:穆拉文斯基和康德拉欣,二、经过西方音乐理念梳理,始作蛹且系统化的第一人:海丁克,近20年来,俄粗砺原汁原味的演绎模式逐步衰落,而“海丁克模式”日益占据主流位置,其中醒目的有两版全集,一位当属瓦西里·佩特连科&利物浦爱乐团,另一位就是此文介绍的安德列斯·尼尔森&波士顿交响乐团,他比佩特连科走的更远。

肖1是经西方音乐完全梳理、过滤后的“新生产物”,声音丰腴圆润,极其优美动听,尼尔森对节奏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手段是调慢速度、熨平音乐的尖锐与梗结,这样的结果是音乐的对比段落不再那么“突兀”,作品听起来更为舒展悦耳,此外,波士顿大厅的声学效果与DG录音师高超录音相得益彰,极好还原了波士顿交响乐团丝滑完美的合奏声响和传统的贵族气派,我甚至感觉有些太“丰润丝滑”了,无可指摘的一新版肖1。

肖15同样并未“如法炮制”,第一乐章演奏温合却加大了炫丽多姿的“光圈”,着重在细部下功夫,而又能广角镜头般的一览无余。第二乐章是我欣慰的合奏声音,控制平推的铜管和同样节制的大提琴里、既有老肖,也有尼尔森——他已远远脱离了诸如穆拉文或康德拉辛式粗犷原声的悲鸣气息,老肖作品的“定力”并未改变,但措辞的方式与口吻带有明显尼尔森个性,坦率的说,接受这样的“个性”并不很难——古典音乐同样,新思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的欣慰在于:它并不离谱,你再听听第三乐章,它是老肖味道、尼尔森“调配”、波士顿“嗓音”调和的三鲜馅饼,不难吃。
肖14在男低音:亚历山大·钦巴柳克和女高音克里斯汀·奥波莱斯精彩演唱下,可听性有所增强,特别是钦巴柳克的演唱,很见实力。

肖4录于2018,速度”正确“,演奏优质有新意,完全可名列前矛,不出意料的降低了强度,合奏一致性极佳,由于仍具广角镜头那样宽阔的音场,弦乐的层次并不突显,但几个声部的起伏与利落醒目的重拍很惹眼,对和声的庞杂部分处理干练而机动,演奏重点放在织体清晰上而非一味追求动态的强度,对强力和弦相对克制,但他所传递的创作意图效果明晰。慢速段落我尤赞赏,仍缓慢了些,旋律气脉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这是需要举重若轻大本事的,听听第三乐章 largo部分,这也正是能触动我的地方——不以几处出彩的段落、而是以优良的整体性能、宽阔的交响视野和无暇疵的合奏取胜,这实际传递了尼尔森对肖交的新思维,而我看的正是他的“新思维”在这套全集的表演如何,尼尔森的老肖,真正的意义在这里,而不应仅仅听波士顿高超的合奏,也正是站在这个“基点”上看,肖交仅仅青睐于纯俄系的“原生态”部落远远不够。

对于创作作背景复杂的肖11,尼尔森的处理比肖4还让我满意,第一乐章冬宫的背景描绘(开声到5.50分)很形像,我相信年代优势能让尼尔森更清晰的认识历史,并将其渗入演绎中,而不仅仅延续“非黑即白”的诠释传统,因而第一乐章“背景”和随后呈示部的温度设定很适宜,合奏富于思考,这就给第二乐章预留出更大的腾挪与变化空间,二乐章仍然不以“动态”来博取眼球,仍然随时插入“痛惜”的反思情怀,第11.19分“暴击”段落相对克制,声音着重于氛围渲染和节奏的烘托,和弦清脆,却并不着意于动态的重量与幅度,这显然是尼尔森对此作新思考的具体体现。

尼尔森2019版肖6口吻清晰,措词明白无误,宽缓的速度为“口齿”清晰提供了支持,既能清楚看到织体的组织细部,又能清晰感知音乐说了什么,但资深cm可能会感觉深度与强度不足。
美五大乐团,波士顿弦乐的高贵和密度有传统,再加上尼尔森细腻的解读,能把语句清楚传达到听者耳朵,他的演奏与老一辈追求深刻有所不同,他是从所谓“深刻”中脱逸,而把音乐性置于首位,首先尊循音乐的律性原则,再此基础上通盘布局,这是一个明显转变,因而你听,他的第一乐章首先是美的,对作品内涵的触及丝毫没影响织体的丝滑和流畅,合奏技术、分句衔接、句型、节奏分布,都合乎音乐美学要求,达到很高水平,以这样的速度,音符没有坠漏、行进没有断点,可见尼尔森精湛的把握。
第二、三乐章仍保持高技术水准,尼尔森有意磨去一些“棱角”使旋律织体趋向光滑,这样的结果是明显淡漠了斯拉夫风潮中粗砺的味道,使之更合乎世界共通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习惯,从发展来看,不管你愿意于否,这样的肖交已形成趋势,从演奏效果上看,这版肖6的艺术水准较高,但似乎略显平淡,我感觉第一乐章还是缺乏深刻的笔力,能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东西似乎少了点。
补白另有戏剧配乐《李尔王》和《节日序曲》,《李尔王》很精彩。

肖7我满意,既能满足作品创作意图需要,又能满足听众对音乐美学的追求,肖7能渗入美学元素、给听家提供一版“过滤”的演绎很不容易,大多听家习惯于侵略插部音响的“残酷性”,尼尔森基本能满足两者——听听第一乐章有温度的呈示部、再现部和展开部中侵略插部短促的节奏时值,他尊循的是完全彻底的“波莱罗原则”,并与音乐美学“嫁接”,尼尔森的调度颇为令我入胜,所谓波莱罗原则是说:它就是个均衡的渐强过程,但部分指挥会额外再添加“猛料”,如罗杰斯特文斯基模式。
尼尔森的肖7尤其不能仅仅听“侵略插部”,他在设计的完整性和演绎的整体性上出类拔粹,波士顿交响体恤温情的合奏和高超的技术性演示给我更深刻印像。

肖8从第一声开始,乐队的专注力始终控制我的听觉神经,演奏盘桓、指向深入,一股思想在其间游弋,直到管乐介入、开始走向残垣败壁的残酷“场景”的高潮,尼尔森掀起的“白热化”动态,让我联想到他在肖7“侵略插部”时的按部就班,多么具有人文气息又辛辣的嘲讽!而他的“反思”又是多么深入!设计上,速度与节奏准确无误,大鼓滚动的震颤高潮震聋发瞆,英国管灵魂般的吹奏摇曳心扉。
中间两章谐噱曲下笔都重在嘲讽、重在画像般的“勾勒”,二乐章开声如瘟疫般迎面铺来,音型笔直僵硬,狂傲无情,中间木管的小对奏精妙无比,铜管冷煞凶悍,满血的节奏推波助澜,没有温度深冻的第三乐章演奏出令人胆寒的效果,后两乐章亦不可错过,阴寒的巴沙加牙直入心扉,几位管乐手水平高超,不仅无一暇疵,技巧堪可满分。

尼尔森的肖9基本属“照本宣科”,如果说有所变化,也就是加强了嘲讽与喧闹,听听第一乐章,无非在管乐的力度与色彩上做点文章,但尼尔森提供的演奏一流,这毫无疑问,后三乐章精湛无比,管乐组着实精彩,水平实在高端。

肖5和肖8一样让我满意,小提琴的温柔宁静与开声大提琴的雄辩气息形成强烈反差,第一乐章看的就是演奏对情感反差两条轨道的推演是否圆满、能否在这两条轨道中间做足文章,气息是否宽广、而尼尔森的第一乐章充沛而雄辩,无可挑剔。第二乐章还是大提琴组浓密如罩的声音给我最深印像,真棒!他的“舞步”带着悲壮色彩,夹裹男性的昂扬气息,但不知为何首席小提琴在G音符上为何多停顿了半拍(第2分钟),第三乐章其实是在发展首乐章小提琴开启的宁静部分,也有情怀的“揪紧”,但基本调子则是宁静中的思考,尼尔森正是在这里令我为之赞赏,深入的内省性久久弥漫,速度掌握和对声部音压响度的分配拿捏超棒,完美再现了老肖的思想深度,很见大家气度。



https://***.com/s/1dbR7C03JAlLxkv70jwQfag?pwd=poyx  (7天)



Shostakovich-S09,05,08&HamletSuite-Nelsons+BSO [96].jpg (47.42 KB, 下载次数: 0)

Shostakovich-S09,05,08&HamletSuite-Nelsons+BSO [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0 1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oer 发表于 2024-10-19 19:11
太牛了,我愿称之为”大家坛最强音乐帖“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摘抄的碟评,配上资源分享

谢关注,过誉了,实乃一家之言,若对听乐有所提示,已是欣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5 14: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