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79649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于最近很多烧友开始说SD卡可能影响音质,那咱们就从科学角度讲一下这件事的可能性

 关闭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24-12-28 18: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都没做这实验,光凭自我推论自我完结的理论就作结论,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s7964926 于 2024-12-28 19:03 编辑
poonhk 发表于 2024-12-28 18:41
都没做这实验,光凭自我推论自我完结的理论就作结论,0分

看来全文摆在那儿也没用,断章取义加上随意发挥,这操作简直可以申请‘阅读理解反向示范奖’了,我在前文中可从来没得出过结论哈,都是在讨论音质是否与SD卡有关哈,审题都没审明白就答题,负分。
科学讨论的步骤在你眼里已经过于复杂,哪怕理论严谨、抛砖引玉都不行,非得直接上实验才能入你法眼。不过你这连全文都没看明白,就能给0分的速度,倒是把不看实验、不看理论、直接评判的‘自我完结式结论’玩得挺溜啊!

您的理论依据在哪里?您的逻辑推演在哪里?您的实验又在哪里?连基本的严谨态度都找不到,您的结论又能站得住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4-12-28 2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本帖最后由 天上人间7788 于 2024-12-28 22:59 编辑

   我的理解是,对于不同的单片机,可能是不同的播放器的文件读取系统和效率不同,导致对不同的SD卡的读取速度以及文件格式的兼容性出现差异,这些差异造成的抖动或电磁干扰最终影响到DAC和放大电路,最终影响声音,以乾隆胜的系统对SD卡最敏感,陈总也亲口承认并论证过;
   而对于安卓系统的播放器,文件读取系统相对稳定成熟且对各种SD卡的兼容性更好,所以不同文件格式甚至不同品牌的SD卡声音差别不大,整体有安卓味;但安卓整个系统对数据有延迟和抖动,如果数字电路的屏蔽做不好会直接干扰耳放电路,这个造成安卓机整个群体机型在瞬态密度动态等指标不如同等级DAC和耳放电路的单片机。另外由于安卓机的系统分去了大部分电流,导致耳放电路供电打了折扣,所以同等级放大电路的安卓机的声音比单片机散一些,凝聚力差一些。这是供电相对不足造成的。所以有的播放器厂家用多块电池分别给安卓机的系统和耳放电路供电,例如艾巴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2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天上人间7788 发表于 2024-12-28 22:52
我的理解是,对于不同的单片机,可能是不同的播放器的文件读取系统和效率不同,导致对不同的SD卡的读取速度 ...

原来如此,感谢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4-12-28 2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s7964926 发表于 2024-12-28 22:54
原来如此,感谢科普。

多交流
我觉得同一台安卓机的读卡系统对不同SD卡的声音差异小。
但不同安卓播放器厂家对数字电路的屏蔽和耳放供电做的又各不相同,这个是在大家都有安卓味的基础上,不同机型结像力和密度厚度又有档次上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4-12-29 1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个人挺同意楼主看法的 有没有变化不能只靠人耳朵听 心理因素影响太大了 不如上机器测测频响 thd 动态范围来的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4-12-30 0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買sd卡已經花了好幾千大元,你說有沒有差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4-12-30 0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老板解释的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4-12-30 0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Ayurocking 发表于 2024-12-27 23:12
索尼推出发烧音乐专用SD卡(如2015年推出的SR-64HXA型号),主要是出于市场营销策略和满足特定消费群体需求 ...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4-12-30 08: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怎么不AI然后复制粘贴了,没劲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4-12-30 09: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okamibao 于 2024-12-30 09:23 编辑

这也算是个很常见的误区,一般来说理论和现实层面不应该放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两个所包含的前提大相径庭。理论上的步骤拆解和现实当中每一步的对应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前者实际上是类似真空球形鸡的状态。比如所有的“数字”过程在理论上都有很完善的保障,实际执行过程当中还是需要各种电子元器件来执行,如果只讨论数据层面的变化而忽略了电子元器件运行产生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存在问题。比较常见的比如发热(温度变化)造成元器件工作状态变化导致的性能变化,甚至导致隔壁元器件发生的变化,也包括有其他人提到的电磁干扰等,这些在真空球形鸡状态下都不在讨论范围以内。在类似的问题上如果真的要寻求解释,唯一的方向是从现实出发推导理论,理论对于现实有指导和解释作用,但不能假设理论就是 100% 正确和完备的,并以此来否定现实。如果你想要证明常见的 SD 卡对于 DAP 声音没有影响,那么应该从现实着手,直接对比不同 SD 卡的声音差异就好,不需要舍近求远,直接对比反而是最科学的方式。如果有区别,那么逐渐猜测、验证形成一套解释的理论,这是合理的方向。有些不一定是 SD 卡本身的差异,而是由 SD 卡引发的一些差异,也只有验证之后才能给出总结。
我觉得 SD 卡有明显区别这事儿很 Bullshit,但是类似的思路看到的不少,这个思路挺符合直觉的,但蛮不“科学”的,引用米饭的一句话,“人类的科技还不是很发达”。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在很多方面确实是真的。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用,也只能是猜测可能的作用机理;这些解释我们自己都知道可能和背后的真相相差十万八千里——只是没有更好的解释了。在一些工业领域的小问题上,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有时候会颠覆很多传统的方法论,有些之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实际上并不是高效的做法,只是人力有限没办法做出更好决策,而大数据计算则能给出效率高很多的解决方案。包括其他人给出的 SD 卡可能影响音质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些也仅仅是某些猜测。除了利益相关的 SONY 算是给出了某些验证过程说明(也缺乏详细的实验数据),大多数也都停留在了猜测层面,缺乏实证性探索。而这恰恰是很多“不太重要问题”的常态,因为花很多时间精力金钱做实验也没有任何回报,所以根本不会有人去做严谨的实验,那么这些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就一直没有一个可以称为“结论”的答案。“玄学”问题大多都是这个原因,“没有数据证明有效/无效”并不意味着它无效/有效,而仅仅是没人做相关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哈曼那几位做的研究尽管严谨程度一般,但很有价值——至少人家是按照正规路子认认真真做了大量的实验,这背后投入是相当巨大的。不一定需要全盘接受他们的解释和结论,但实验设计、研究过程的数据、可能的猜测都是很有启发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4-12-30 11: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听不出区别不是更好吗?省钱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4-12-30 11: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应该是SD卡读取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到机内电路,台机解码为什么有人在玩USB隔离,光纤网桥什么的,就是为了减少电磁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s7964926 于 2024-12-30 16:02 编辑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12-30 08:57
怎么不AI然后复制粘贴了,没劲了吗

这不得等着像你一样不会好好说话的类型出现吗~哦,原来你觉得我用AI复制粘贴有问题?那你倒是给我展示一下,光靠嘴巴和空想能把问题解决得多彻底。毕竟,‘手工’回答的高效程度也应该和AI不相上下吧?
你说我用AI复制粘贴有问题,那我倒是想问问: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发个空洞评论就能打破AI的逻辑?真是佩服,不愧是人类智慧的代表!不愧是高见独到,直接把AI看成了敌人,看来你打算用‘人类思维’去打败机器了。只是不知道你那‘高效’的思维能不能打破自己的盲区?


除了某些大神外,别人进来讨论多多少少携带了自己的观点,我当然要和他们好好讨论想法了。而你嘛…你这种说话一点营养都没的,多多少少有点浪费服务器空间了嗷,先撩者贱,请记住这句话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4-12-30 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s7964926 发表于 2024-12-30 15:38
这不得等着像你一样不会好好说话的类型出现吗~哦,原来你觉得我用AI复制粘贴有问题?那你倒是给我展示一 ...

你这叫讨论吗,充其量你就是个中介,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ai告诉你的内容,你有去消化理解吗,还要说别人不给数据论证就是在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4-12-30 16: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一篇ai软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哈哈,一篇AI软文?那是不是我这篇内容太先进,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反驳了?看来‘软文’也能成你‘反驳’的标准了,真是新鲜。如果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提炼出些有价值的观点,也算是AI的‘软文’进化了。反正不管是软文还是硬文,至少比你‘空口无凭’的论调有点实质内容。你看不懂了就直接打上‘软文’标签,反正一切都可以归咎于‘AI’。大概是因为它的逻辑太清晰,观点太有条理了吧?不像一些人的评论那么‘自我感动’,只能靠情绪发泄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12-30 16:32
你这叫讨论吗,充其量你就是个中介,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ai告诉你的内容,你有去消化理解吗,还要说别 ...

看来你是觉得我复制粘贴AI的回答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你倒是给我看看,你自己除了人身攻击和空口批评,能提出什么有意义的观点?说别人是‘中介’,不如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在反复‘复述’自己的偏见,而不是进行真正的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4-12-30 16: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s7964926 发表于 2024-12-30 16:48
看来你是觉得我复制粘贴AI的回答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你倒是给我看看,你自己除了人身攻击和空口批评, ...

话说清楚啊,我没人身攻击,我也不敢空口批评。至于你说的后半句,拜托,你对别人的回复都复制粘贴ai说的了,就这样子还是好好讨论吗,能代表你思想的只有你每次粘贴ai之后附的最后一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本帖最后由 s7964926 于 2024-12-30 17:14 编辑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4-12-30 16:55
话说清楚啊,我没人身攻击,我也不敢空口批评。至于你说的后半句,拜托,你对别人的回复都复制粘贴ai说的 ...

记性不好,忘性挺强~你要不自己回69楼看看你说了啥?
挺大个爷们,自己做了什么事怎么还不敢承认呢,多多少少有点丢人啊。




呵呵,既然你说没进行人身攻击,那是不是‘中介’和‘只会复制粘贴AI’这些话算是友善的评论呢?至于你说我复制粘贴AI的内容,难道你就能凭空凭想法来替代AI的严谨分析?我倒是建议你先反思一下,自己除了打击别人,能不能给出点实际、有深度的讨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21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