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完颜阿骨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烧~毁~了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但是有一点,里面好像很少有老东西,这个云视听,因为里面为了盈利目的居多

但也有少数例子,就是有一些老东西,那老东西不一定正是你希望的,不过也是你看到以后愿意去了解的,比如说不同的古董电子管的声音对比,这个也是非常有意思一件事情

就有那么一个对比视频,它里面有不同的古董管对比,也有不同人的评论,有意思是你琢磨不同人的评论,方向是不同的,但是你按这个人的评论再听回去,你发现他的评论没有毛病,你按那个人的评论听回去,你发现他说的也没错

所以整体得到结果就是当你听过以后你就开始怀疑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古董管价位不同,名气都很大,但是这里面声音各有千秋,所以往往有的时候我们知道的越多,选择就越困难,信息量越大就越矛盾越犹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发烧这个东西吧,实际上就像开赌石一样,早些年代是纯粹的依文寻声,是因为很多人几乎不具备实际试听的条件,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凭着文字的信息,只言片语了进行判断,一路走下来,其实有挺多乐趣

当你真正信息不断地对称,各种视频、音频,就是所有的五官都基本上快用上的时候,你却发现知道了这些东西,你再去做选择,也并不见得容易,反而可能会更加迷惑了,所以论坛问题更加多了,也更加细碎,发散了

所谓的声底就是那个不变的东西,比如静电耳机,那么不同的静电耳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调音,那是什么是不变的,就是它的属性是静电。
静电本来和动圈不一样,那个既不变又不同的东西,就是他的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你找到声底就能够找到器材最根本的特性,像解码或者是功放的声底怎么找?很简单,找不变的。变的是它所有周边的搭配,所以你只要听不同组合,你就会发现那个不变的因素,那个不变的因素就是它本身的声底了,就是这么直接,也就是这么简单

声底可以被最大限度的掩盖或遮蔽,但是不能被消除,因为这个东西本身的存在,只要他存在这个声底就会存在。

你没有办法把这个东西给去掉,你无法去做到正负相加等于零这样的对称去除,唯一方法就是把这个机器从系统当中取出来,否则你是没有办法用其他的方式做到对冲的,也就是说,声底会一直性的存在,成为系统的一个固定的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在折腾玩这个超级电源以后,我那个硬盘座和达菲系统的Mac mini距离有一点远,原来的那个USB线有一点短,我想换一根长一点的,就买了一根所谓惠普电脑上拆下来的1.5米长的USB 3.0的线

这回一来线是够长了,但是接上去没多久我就把它拿下来,因为这根线声音会变得脏且臃肿,中频的能量堆积太过于多了,用上这根线以后超级电源的意义就失去了,一朝回到解放前,那种透明感、干净感一点都找不到,白干的事情没有意义,一切回到混沌

所以整个系统并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总觉得动一点,改动很小,其实改动根本无所谓大小,你一动,整个组合就变了,这才是根本原因。
而是你牵的那一发,其实就是整个系统的改变,你只要动任何一个东西,就是在动他的组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东西太脆弱了,因缘组合起来的结合体,多个念头的叠加,达到完美的平衡是很难的,往往矫枉过正或者是画蛇添足,下一块总是没有尝过味道的巧克力,开封以后才知道究竟如何,但是总想去开封

我曾经认为做漫画,尤其是那种传统的漫画是一副一副手绘出来,然后经过处理形成一部电影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每一张画会有差异,但是差异却不大,那要堆成一部电影,要画非常多的漫画,很大的工作量,很繁琐,很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后来的话才发现其实搭配系统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也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念一念堆积而成的一个一个的泡泡,一个一个的故事,一套一套的系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发烧

我们并不在意创作泡泡时候的折腾,以及泡泡它随时破掉的事实,我们只在意这个泡泡,但他刚刚完成好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当下所希望的、想要的那个泡泡

我们有的时候一旦遇到一个好的结果,经验告诉我们就停住吧,驻足欣赏一段时间,稍微一变就过去了,知足常乐

我的这一堆破烂电器,已经够听几辈子了,而且发烧的后期,基本上没有翻车的选择,一选一个准,都是相对素质合格及以上,同时味道又很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彼此之间没有高下可分,随便一个组合都可以退烧,所以有的时候我一直也在怀疑,我到底在干啥,穷折腾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有些时候买东西不是为了证明他正确,而是为了证明他的错误,这样的话保留原来的选择反倒是正确的模式,发烧途中这样的经历是少不了的

除了换一个USB线的差异以外,换了一个硬盘,原来的这些声音特点也荡然无存

我换了一个西部数据的迅猛龙硬盘,名副其实,读取速度非常感人,转起来的那种震动感也很牛,是10,000转的硬盘,也可能是由于太过于迅捷,太过于着急了,所以他声音缺少西数绿盘那种从容感,而且填的比较满,就好像你饱餐一大顿,然后感觉东西都已经快从嗓子眼满出来了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迅猛龙硬盘很厚,不能做笔记本的硬盘,我也不知道他存在于什么样的设备当中去使用,毕竟他也不是3.5的规格

我选了几类不同的硬盘做测试,并不是为了了解不同品牌的差异,而是希望了解不同规格的差异,尤其是想了解老的硬盘,是不是具备老声的特点,这个后面会详说

不论线也好,硬盘也好,他们对声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很容易就听出来。
这里面没有什么玄学,就是你自己的概念障碍,说白了自己潜意识当中认为他不会有什么差异,或者是认为差异不可闻,自己困住了自己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其实很容易听出来,他并不属于声音特点不容易听出来的那类。有的区别,确实不容易听出来,要很仔细的去听,但这一类特点非常的明显,所以我一直在感慨,听力是整个发烧的最基础要素,走到后面的,往往都是辨识力很强的人,对感觉诚实的人

其实你只要佩戴好机器,调整好姿势,把其他的感觉忘掉,把自己忘掉,把器材那个物理形象忘掉,把你和客观对象的分别忘掉,那你本身就是声音(忘掉就是不理,就是先放置一边)

声音就是你,你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你怎么会不知道呢?没有了一切其他的概念锁定,这一念念就是生灭的声音,观音罢了,前提是放下,就观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不是有用的金耳朵,只能说是金耳朵的必要条件,有用的金耳朵必须加以概念的捆绑,你要能够听出区别的同时,能定性和定量的说明,这样才能够接轨技术,你的这个听力的判定才能够让工程师在技术上面,在指定的频段上面,在指定的对应方式上面,做出相应的量化改变

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仪器,那才是有用的金耳朵,才是能够赚钱的金耳朵,才是大众所接受的那种可以说的头头是道的金耳朵,如果你只能听出所以然,但说不出所以然,或者说是能说出所以然,但是没有任何的定性、定量,那你这个金耳朵就只能是自娱自乐的金耳朵,没有人承认的金耳朵,没有经济价值的金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动圈之外

听过的声音就像看过的电影一样,在没有更多的惊喜,哪怕经过很长的时间再重新看一遍还是不会那么的惊喜了,玩过的器材也一样,大部分类型都玩过了,剩下的空间确实不多了

这个耳机我比较看重的是他的几个特点,如果先后顺序的话:
第一个,它可以不用专门的放大器,我所有,各种不同的设备组合都可多样化搭配,现成的各路器材等着他

第二个,他非常的轻巧,只有不到200克,我很喜欢那种比较轻巧,就把事情给搞定的机器,耳罩面积比较小,属于中等尺寸的耳机,佩戴不会觉得很闷热,也丝毫不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他佩戴的时候,就算是带着眼镜,也基本上不会有压眼镜腿的感觉。佩戴眼镜再戴耳机确实是一个难题,能解决的好的机器确实不多,这几个点合在一起,可以给佩戴性方便打一个很高的分数(我在网上找到一张图是低于他一个型号,但是参数基本相同的介绍)

第三个,这个机器设计非常的简洁,也没有用那种,我不是很喜欢的电话线一般的耳机线,还有就是他的耳罩,虽然经历了40多年,但是没有什么开裂,或者是海绵融化,等等困扰。

你可以从他的设计上看出这个东西基本上是比较耐放的一种设计,就是经过了这么久,你依然不会从视觉上感受到他的成色让你有一种抗拒佩戴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个机器一开声,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因为那个时候头梁还没有处理好,毕竟有一边的调节器坏了,所以两个手捧着也听不方便,我就先放一边了

超细的捆扎带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他可以非常快,把这些旧耳机头梁对应的问题给解决掉,而且也很容易拆卸、重组,是一种无损的方式,虽然看起来有点low

头梁问题解决了后再听这个机器,给人一种比较平实的感觉,没有奥菲斯一代那种辛辣、跋扈的巨大冲击力,也没有STAX X9000的那种持续张扬的高素质感,也不像009那种饱满扎实的结相,也没有KOSS ES950静电(原配耳放)那种下盘略虚,声场特殊一点的感受,则不似STAX部分长方形型号西装那样流畅,但缺少质感和密度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就感觉他老老实实的是一个普通耳机,均衡、稳健、低调、自然,要说他身上的日系声音特点,就是纯粹、干净,有点类似于我另一张图片里老STAX耳机那样,就是老式的声音审美,加上静电的原理以及当年这个品牌旗舰的素质

但是和动圈的声音又有一点区别,你慢慢听这种区别就可以比较清晰的识别出来了,他毕竟是静电耳机,他只是不用那么刺激的方式,向你展现他是一副静电耳机而已

他让人觉得平实,除了声音表现不张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没有预设的声音表达,就是很平常的感觉,音乐内容里有的东西他会放出来,没有的东西,他不会先摆着模具,摆个框架在那里,就是没有表达形态上的固定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之前有一个别人的描述关于这个机器,那么他也对比的是stax X 9000,因为我也听过X9000几次,所以看他的描述的时候,大概心里是有数的。

听下来的结果,和这个描述比较相近,他确实是比较老式、传统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基本的静电的那种所谓的素质感是具备的,并不张扬,也没有那么制式,不渲染器材本身特性,比较随意,音乐内容放出什么,他就怎么样去表达了,属于那种从动型的器材

这个耳机阻抗据说有4000欧姆,是一个很神奇的设定,但是我经过实际的测试,包括solo,包括手机加小尾巴,乃至于手机直推(最大音量),以及上台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基本上都能够把它驱动到能够达到让我觉得可听的程度,毕竟是古董,在我收货之前为了最终确认他的状态,我破例把它带出差了一次,出街了一次。

实际上我那些便携类的机型,不能再方便,再小巧,我基本上不带它出差,因为不想听什么,他有多好听就和我没有关系。
同时,出差实在是太频繁,所以真正折腾系统,时间总是短暂而碎片,必须有待一念的产生,然后再三打磨这一念,筹够各项因缘,算计各种可行性,然后,去做各种奇怪的尝试

在我的台式机里,好几部机器都有针对于高低阻抗的耳机孔设置,那既然是驱动,我就都试了一下,低阻这个机孔声音会相对的更散一些,这里的散是指结相的细碎,让我想起了INT204的那个数字界面,会让你觉得充满了信息量,也就是所谓的鲜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鲜活,就是强化微动态,放出了一堆停不下来的信息,让你觉得他很新鲜,他是活的,是活蹦乱跳的,就是这么一个表达的形态而已

某种意义上,这些信息大多数是无效的信息,少数是可以识别成为有效内容的信息,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个信息,他能不能识别形成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不能的话,那这个信息只是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的信息,但你可以说这个信息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这也没有问题

但是,音乐内容的表达,需不需要这样的形式,才能让你足够的入戏,那是不一定的,只要你入戏,不论他怎么表达你都能入戏,但是只要你挑理,或者你执着于表达的形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在观念上,觉得缺少了这些信息,就好像失去了高保真的还原,丢了什么东西,定义不鲜活的声音不是高档器材的声音,没有100%把现场的录音给回放出来,那么恭喜你,你选择静电或者是平板是正确的线路

你选择那种速度快的、解析强的,那么可以说他感情、色彩表达的到位;
你选择那种速度慢一些的,余音足一点的,那么可以说他的韵味、他的氛围烘托到位;
感情强或者是氛围好都能把你带进去

静电直接就具备这些声音特质,你不用在茫茫的解码和功放乃至动圈当中去寻找这一类型的声音,因为那些器材当中有一类的观点并不是这样的,表达也是背道而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不过有一个歪理窍门,大部分机箱上带有木头组分,用木头材质参与到整个外壳制作的机器,多半声音会更具有信息量一些,更有空气感一些,更凸现鲜活一点

我有一段时间拼命的追求声音鲜活的器材,包括我这个帖子前面提到过的文杰大蓝牙解码,包括INT204数字界面,包括ED15极致耳机,乃至于包括solo耳放,那个时候,我觉得鲜活是音乐味的根本标志,我也觉得能够充分表达感情,有音乐味,让你投入器材,才是真正hiend

但是过了那段时期以后,我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鲜活是一种表现形式,并非让音乐好听的必要条件,光洁、安定美同样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2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也是因为不一定非要这样的信息量才能让音乐好听,所以从另外一个逻辑来看,这些多出来的鲜活的信息也可以被划定为无效的信息、不需要的信息,只要聚焦与主干足够的凝聚安定、光滑、光泽,同样有非常好的效果

安定,就是强调结相的凝聚和密度,诉求背景的干净和发声源中主要内容信息的精准、唯一

我没有办法用细腻这个词来形容静电耳机的声音,因为我的直观感受,他结相散的,那当然是粗的,就好比砂纸一样,再细的沙纸,也是砂+纸,不够光滑,虽然够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5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