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11223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兄弟们啊,这些东西真的不是“信息量”,别搞错了!!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9-12-4 16: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卧槽 10页了 怎么很多人跟才知道有瀑布图这种东西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9-12-4 1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科威特
ppmint 发表于 2019-12-4 16:36
卧槽 10页了 怎么很多人跟才知道有瀑布图这种东西一样......

因为瀑布图反映的东西,可能需要在非常好的超级系统上才能听出来,在大部分人的系统上都听不出来,HD800瞬态响应好,声底干净,很多人觉得声音不够饱满,泛音不够,而把很多耳机自己的失控振动当作泛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0-10-8 22: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这是个好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0-10-8 2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就我个人听感来说,880 600Ω的接受度高于t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0-10-8 2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淄博
那种主听人声或主听古典的最爱上这个当。
他们认为小声场里咚咚锵锵腻腻歪歪满满当当那叫信息量大。
如果一个耳机真有本事能传达“高信息量”,并且是真正提供给有鉴赏力的用户,厂家是会很注重克制其低频量感以及混响的,以求减少对信息量起遮蔽的“杂信”产生,这种耳机的声音初听往往有点淡,甚至有些人觉得很淡,无法接受。
听觉其实就好比味觉。
最顶级的牡蛎烹饪方式往往PURE,是原始的信息量大,但只提供给有鉴赏力的食客,普通老百姓吃起来会感觉过于“清淡”。
而罗里吧嗦放一堆甜辣作料吃起来五味俱全的反而信息量小,只不过是重口罢了。听觉和味觉一样,存在遮蔽效应。因为低端牡蛎没有高品质和庞大的味觉“信息”,或者这些信息已经被不新鲜等一些“杂信”掩盖掉很多,所以用一些重味佐料再掩盖“杂信”满足老百姓口味,也让你吃不出毛病。但高端牡蛎这么搞“代价”就太大。
声音是低频遮高频,而信息量大部分在高频,讨好老百姓听感有亲和力的“重口”又在中低频,所以真正有好高频的耳机或者追求整体大信息量的耳机不会做太多低频,就像好牡蛎不放辣椒酱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0-10-9 0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瀑布图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图是扯淡的吧,hd600那么明显的堂音,在瀑布图里中高频居然比hd800还干净?
莫非那些混响都延迟几十ms,跑到图外面去了?另外你确定人耳朵能分辨出千分之3秒和千分之1秒的区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0-10-9 06: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sean77 发表于 2020-10-9 00:03
瀑布图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图是扯淡的吧,hd600那么明显的堂音,在瀑布图里中高频居然比hd800还干净? ...

800堂音比600更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0-10-9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北欧 发表于 2020-10-9 06:13
800堂音比600更明显……

堂音其实不是高频,而是中低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0-10-20 15: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千分之三秒的差距居然成为了你们贬低或者抬高耳机的理由,你们的耳朵真的有这么nb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0-10-20 15: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属于基本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0-10-20 15: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这个HD800的y轴是5ms,大部分图里是3ms,自然看起来显得“干净”,其实差别没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0-10-20 18: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瞬态只能反应声音的干净程度 并不能反应密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