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种主听人声或主听古典的最爱上这个当。
他们认为小声场里咚咚锵锵腻腻歪歪满满当当那叫信息量大。
如果一个耳机真有本事能传达“高信息量”,并且是真正提供给有鉴赏力的用户,厂家是会很注重克制其低频量感以及混响的,以求减少对信息量起遮蔽的“杂信”产生,这种耳机的声音初听往往有点淡,甚至有些人觉得很淡,无法接受。
听觉其实就好比味觉。
最顶级的牡蛎烹饪方式往往PURE,是原始的信息量大,但只提供给有鉴赏力的食客,普通老百姓吃起来会感觉过于“清淡”。
而罗里吧嗦放一堆甜辣作料吃起来五味俱全的反而信息量小,只不过是重口罢了。听觉和味觉一样,存在遮蔽效应。因为低端牡蛎没有高品质和庞大的味觉“信息”,或者这些信息已经被不新鲜等一些“杂信”掩盖掉很多,所以用一些重味佐料再掩盖“杂信”满足老百姓口味,也让你吃不出毛病。但高端牡蛎这么搞“代价”就太大。
声音是低频遮高频,而信息量大部分在高频,讨好老百姓听感有亲和力的“重口”又在中低频,所以真正有好高频的耳机或者追求整体大信息量的耳机不会做太多低频,就像好牡蛎不放辣椒酱一个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