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01
发表于 2024-9-3 1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本帖最后由 lam8888 于 2024-9-3 10:59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9-3 07:47
拉二三手里单张很多,本着宁少勿滥原则,n多年前全集只买了阿什肯纳奇与普列文版和怀尔德&霍伦斯坦版 ...

https://pan.baidu.com/s/1GkAjNYWMdwHjekpkT3JmxA?pwd=jrmw
这个链接无法下载:下载失败【1200000】
存到自己的网盘也是一样的下载错误。

其他网友有此现象吗?


是我网盘的问题?重启百度网盘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6: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音乐杂谈——由切里比达克的布鲁克纳想到的

20世纪是指挥家的世纪,指挥家迭出,大师也不少,但能称之为受人景仰的大师不多,切里比达克算一个。

什么叫受人景仰?即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登峰造极,达到别人难与企及的高度,而切里比达克慕尼黑版布鲁克纳是达到了这样高度的,他的神性、层峦之巅般的审视力、事无巨细而又令人望而生畏的繁褥解读与内在精细度,别人难与企及,以至于说布鲁克纳不能不说切里比达克,特别是他的第5、7、8、9号,的确如借神力,与天穹相接,你看到未看到,肯定不肯定,喜欢不喜欢,这都是事实。

神性的切里比达克是到了指挥生涯晚期才有的,且只在布鲁克纳这里找到最神配的灵感,这个时期与慕尼黑爱乐团值得称道的演出还有勃拉姆斯交响曲,你还能列举出老柴的“悲怆”与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但他这个时期的贝多芬交响曲则一般,节奏与速率都不对头,特别在贝9这里表现的尤其明显,节奏对贝交意味着什么?——生命线!背离了贝交正确的节奏,也就背离了贝多芬赋予其的生命质地与精神特征,精准的演奏步伐在贝多芬这里显的尤为重要,需要阔步前行的时候绝不能闲庭信步,凝滞的血液喷射不出激昂的高歌,每当我看到对切里比达克慕尼黑版贝九的溢美之词不免想发问:你真的听过?

大陆的音乐评论只所以很难具备学科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偏见与盲目,音乐评论的第一要素是客观,第二要素还是客观,在这里,哗众取宠与夜朗自大最要不得,病态盲目的吹捧相对应的必然是病态盲目的打压,二者依随如孪生兄弟,而以否定来支持肯定则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肯定赞美切里比达克就常常连带着否定卡拉扬,但观点之偏激幼稚往往令人失笑。

前段时间曾看了一位博导级音乐教授介绍切里比达克的文章,文章写的不错,对于了解大师的指挥艺术有所裨益,但有两个重要论点明显失之于偏颇,且吹捧的味道过于强烈。

论点一、关于富特文格勒及其继承人,教授说道:“富特文格勒以独一无二的温暖音色、错落有致的句法勾勒、进退自如的速率节奏、细致入微的表情处理、以及良好的音乐整体连续进行感,使其终于成为上半个世纪中真正懂得乐队演释艺术的无冕之王。” “而切里比达克是这个无冕之王位的唯一继承人。” 这显然是对富特文格勒指挥风格了解不够的缘故,富帅指挥风格的精髓是什么?——自由速度之下强大的结构功力,需知,精确速度之下能表现出强大的结构力已经很难,在自由速度之下就尤其的难,什么叫自由速度——即:脱离开谱面所规定的节拍数,而寻求自由即兴的演奏速率,它对指挥家的结构能力形成绝大的考验,你非得具有对作品、同时对管弦乐声部强大的控制能力才行,所谓大开大合,所谓拿得起放得下。自由速度,一般指是放慢頻率而不是相反,快而立不难,慢而又整又立才难,这是富帅有别于战前战后许多指挥家的主要区别,也是他指挥艺术的精髓所在,论温暖音色他肯定不是独一无二的,论错落有致、进退自如、细致入微,他也不是最好的,唯有在自由速度之下表现强大的结构力,他独一无二,但与他相仿的还有同时期的指挥家门盖尔贝格,同样是二战前后不可多得的指挥大师,门氏所把握的自由速度,潇洒而曼妙,更有味道,你一定要说他的不足,则在于门氏在提速时的力度不够紧凑,羽毛扇轻摇时他挥洒自如,但若论呼风唤雨,还是富帅的大动静更显功力。
富帅指挥艺术的精道不用多说,但同时必须了解:托斯卡尼尼同样居功至伟且并不逊色,门盖尔贝格等多位老大师也绝非等闲之辈,说富特文格勒是无冕之王,对托斯卡尼尼、对门盖尔贝格等诸多二战前后指挥大师明显不够尊重,也不公平,而用上“真正”两字,则有危言悚听之嫌,这是典型大陆式的论证方式。

明白了富帅指挥艺术精髓之所在,也就同时会明白说切里比达克是其唯一的真正的继承者完全失当,两个人的指挥风格与擅长领域迥然不同,并不具有承继与贯通脉落,切里晚期风格追求的是什么?——哲学性的逻辑表达,因而他把演绎最大程度的细化了,他的结构方式靠的是精细的、匀称的、绵延不绝的、逻辑的细部堆积,精细而完整,最后形成磅薄与宏大,这与富帅的风格说不上南辕北辙也是秦楚不一,说切里是其唯一的继承者,根据在哪里?论据又在哪里,仅仅凭拍脑袋?还是仅仅凭其出自其门下?退一步讲,即使从保留曲目上看,两人也差异甚大,富帅的擅长在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和瓦格纳,他的布鲁克纳则很一般,而切里最为擅长的恰在布鲁克纳,除此,他的勃拉姆斯、老柴、德沃夏克虽都可登堂传世,但都未至顶尖,且对手盘太多。其实,教授的真实意图是有意无意的暗称切里是20世纪后半叶指挥界的王者,但这样的偏颇与孤陋寡闻就让人怡笑大方了,且不说卡拉扬,活跃于20世纪后半叶的克纳佩布施呢?瓦尔特呢?巴比罗利呢?比彻姆呢?克伦佩勒呢,再如与他同辈份的索尔蒂、朱利尼、伯姆、伯恩斯坦呢?太多了,哪个不是文武昆乱不挡,歌剧、交响曲、协奏曲通吃,相形之下,切利的疆界领域与保留曲目就显得太窄狭了,涉猎与资质也并不充分,尽管他无愧于大师称谓。

论点二,作品与演绎的关系,教授为了让切里比达克“上位”,用了大量篇幅论说切里演绎的独创性,甚至暗指其“再创造”超越了原作。作品与演绎的关系本是并不复杂的问题,但过度的解读却往往让它复杂不堪,就音乐自身而言,演绎是演奏者对作品的还原,我们需要明白两点:1、演绎的性质是在“篮本”基础上对蓝本的解读与表演,2、即然是解读与表演,就必然带有演奏者对作品的判断与个性成分。上述两点连带出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演绎才“正确”?毫无疑问,标准就在作品本身!只有贴近作曲家创作意图与吻合作品自身精神的演绎才是“正确”的好的演绎,任何演奏都必须表现出作品的定性,而作品的定性恰恰来自作品自身,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谈得上演绎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二次创作过程当中的个人理解与个性成分,你看:作品与演绎两者的依属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我曾经说过:音乐语言具有不明确、不确定与非概括性,而正是这“三性”,恰恰使对音乐的理解与音乐的意义不断处于“新的生成”之中,它永远为诠释者、鉴赏者留下多释的可能,也就为我们理解音乐留下广阔空间,而正是它才使得音乐变的更为丰富多彩,由此可见,每一种理解与演绎方式都不能推翻另一种方式,音乐自身由于它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不可能去指定哪一种演绎是唯一的,因此,任何想以一个版本作为“正宫娘娘”,作为最佳、作为唯一的说辞都是片面的幼稚的。

切里比达克晚年与慕尼黑爱乐团的布鲁克纳的确达到神级,这无庸置疑,我为此似乎曾写过文字介绍,直到现在他的布鲁克纳仍是我的首选,它特别表现出晚年切里的思考、神性与哲学深度,这种思想用在布鲁克纳这特别合适,所以有人形容布鲁克纳交响曲与切里比达克的“结合”是一场伟大的婚姻,不免溢美,不无根据,特别是第5和第8号两首的演奏,于无一挂漏的铺陈中堆积出无可比拟的宏大与壮观,这毫无疑问,你完全可以说切里是布鲁克纳的福星级指挥家,你甚至可以说他的布鲁克纳是“单列品种”,但你若说 “与切利相比,所有其他指挥和所有乐队的布鲁克纳都显得那么苍白、单薄和力不从心” 就纯属有悖常理的主观臆断!病态的吹捧与病态的打压没有任何客观与公正可言,也只有音乐积累明显不够或哗众取宠才能说出这样幼稚的话,而它出自一位教授之口就尤为显得可悲,在布鲁克纳交响作品诸多早以扬名立腕的演奏版中,教科书般的、纯正德奥式的、充满宗教气息的约胡姆全集版(无论是DG还是EMI)“苍白、单薄和力不从心”么?精致典雅、具有强烈建筑美感又绝无哗众取宠弊端的海丁克版“苍白、单薄和力不从心”么?卡拉扬对布鲁克纳情有独钟,一生多次录制,他圭皋式的解读、精准细腻又不失宏大的演奏“苍白、单薄和力不从心”么?听过他的DG金版第8号么?即使老一辈大师如克纳佩布施、舒希里特、乃至到旺德、朝比奈隆的版本均可圈可点,好的布鲁克纳演奏版本实在太多太多了,只因后来者切里比达克版出现而全盘否定,这是客观的鉴赏态度么!

我历来反对所谓演奏版本上的唯一,是因为从学术与客观性两个相对公允严谨的角度讲,对任何作品的演绎都没有唯一可言,音乐作品抽象性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它不断的处于“新的生成”这个循环链中,后来者如蒂勒曼杰出的布鲁克纳就是明证,作品的“定性”是骨架,每一位演绎者都在以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风格为之施以血肉,演奏本身当然有高下之分,却绝无唯一可言,音乐艺术从来就不是“唯一”的艺术,这里没有高不可攀的精神领袖,用大陆式的一元化思维解释不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多元性本质,如果因一个好版本的存在而无视之前之后众多杰出版本,那肯定是音乐艺术的悲哀。

我以为,实际聆听品赏太少与并未真正进入音乐境界这两点,是许多cm人的硬伤,这往往导致他们的视野狭窄,近而自以为是,n多年前,我曾与几位具备乐理知识的大学生座谈,却发现他们在喑熟五线谱的同时,音乐悟性与音乐素养并不高,教科书在他们哪里似乎只是一种封闭的知识体系,而并没有进入真正音乐的境界,但奇怪的是,在他们的标准中,衡量懂不懂音乐看得只是语言表达和技术术语的运用,而非对音乐的感觉与悟性,这其实是对音乐的颠倒与倒错,我以为对音乐的逐步深入,一定是进入真正的音乐境界,一定是建立在大量广泛聆听的基础上,我绝非排斥乐理知识,我反倒以为随着音乐的深入,欣赏者应该懂乐理,以免在音乐之旅中形成瓶颈,但啥也代替不了听的体验,听永远是第一位的。

听的太少、积累不够与非客观的、病态偏颇的鉴赏观是一些所谓专家的通病,很显然,古典音乐除了专心,更有个积累过程,这个过程对任何人都一样,我甚至说它是“概莫能外”,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如果积累不够,不注意补充“养分”,照样会苍白偏颇,立论就绝不会准确,这样的事例极多,我也曾见过一位教授非议朱晓枚的《哥德堡变奏曲》,这除了故意在“大船上折筋头”以博取眼球的病态心理,也与他对《哥德堡》听的太少有关,所以,我一直以来一个观点就是:什么也替代不了听!特别是精听!爱好者们要听!心无旁鹜的反复的听!专家教授们也一样,他们在知识的精度与广度上与业余爱好者会有区别,但唯在听上并无二致!这版唱片你没听过,你在这版上就是空白!如果你要强说道,很有可能会出错,

当然,古典音乐由于它特殊的艺术方式与抽象性,的确比较其它艺术要难解的多,借助一定的文字资料是必要的,否则对于初始古典音乐之旅的cm人,往往难以切入,也不得要领,但专业人士与真正cm爱好者的本质区别是:音乐在它们手里一旦只是饭碗,只是换钱的谋身工具,也就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入境深度与可怜的价值走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3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一篇音乐杂谈——由切里比达克的布鲁克纳想到的, 早6点多发出,直到现在无音信,,,,我早就说过,在这里,你要想干点正了八经的事,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果小编认为我的文字、分享与您论坛宗旨不符,你直说,我会非常体面的撤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发表于 2024-9-4 1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4 13:04
如果小编认为我的文字、分享与您论坛宗旨不符,你直说,我会非常体面的撤出。

我猜测绿坛的审核流程先是由AI筛选出有敏感词的帖子,推送给小编,小编再进行人工审核。估计最近小编比较忙,还没审到您这一贴。况且,早上6点发帖,小编还没起床呢!

既来之则安之,老先生喝两杯,顺顺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6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ejack 发表于 2024-9-4 13:18
我猜测绿坛的审核流程先是由AI筛选出有敏感词的帖子,推送给小编,小编再进行人工审核。估计最近小编比较 ...

谢了,酒不能不喝,清晨5点多就边听边写边喝了,中午继续喝,酒让我很舒服。

审核我早习惯了,但与绿坛设坛宗旨不符一直是我的心病,我这人从不愿意给任何地方添麻烦,我的意思是:如果绿坛不欢迎我这样以乐评为主CD为辅的分享方式,小编别客气,暗示一下,我就会坚决的退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7
发表于 2024-9-4 2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AM优先发行/杜比音效】切大嘴指挥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H6eAEnh/?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7860d100f0ffc39bbb9d7bde0c3ed3d0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8 in C minor
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
慕尼黑爱乐乐团 Münchner Philharmoniker
指挥: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 Sergiu Celibidache, conductor

此专辑是最近在Apple Music上由慕尼黑爱乐乐团同时发布的切利比达克指挥布鲁克纳第七/八交响曲现场录音其中之一。虽然在慕尼黑爱乐官网上查询不到此录音相关信息,但是通过时长,音响效果,结尾鼓掌声和大嘴的喊声推测是不同于先前由EMI(现华纳)和索尼的全新版本。

经@DonQuixoteL 大佬后期查证,此专辑为1985年4月4号赫拉克勒斯厅现场,预订2025年2月28号发行实体和数字版。

B站有人发出来的,另外还有布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8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D存档204:民族音乐家之 -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多版本鉴赏之一

评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公众普及率最广的作品,题材来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并以越剧中的曲调作为主题音乐素材,此曲1959年完稿,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创作上,它最初的曲调旋律胚胎来自何占豪和他的创作小组,这个小组包括首演者俞丽拿,曲式结构完整度上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陈刚,后来闹的沸沸扬扬的署名之争都改变不了这一基本事实。

版本上,俞丽拿(1940-)做为创作者之一,她的演奏无论如何最接近创作“初衷",我手里俞的几版都具一定艺术水平,虽1959樊成武版独奏与乐队都能听出明显的“粗糙”,音准也欠佳,但她的演奏闪烁着青春气息和难得的本原声调,运行速度较快,小提琴形体纤细又有一定的柔韧力度,做为首演,她对作品的“定型”有无可争辩的参考意义,这是谁也达不到的,此版的问题在于:以现在的欣赏眼光看,技术没有优势,抒情上缺乏幻想空间。
1980版是陈夑阳指挥上海芭蕾舞团乐队助演,技术运用虽成熟,但我感觉并未明显的强过1959版,而变化则在于俞丽拿开始偏倚于“抒情”了,在抒情段落停留驻足了较多时间与精力,整体把握也成熟 ,陈燮阳是好指挥,他的抑扬顿挫都落落大方。
1985版仍是陈燮阳,指挥着他的亲兵——上海交响乐团,乐队合奏与俞丽拿的独奏较之前版本有明显提升,音色纤秀隽丽, 箱体音温婉可人,通篇无刻意成分,只有她自如游弋于音乐之间,技术也就显出游刃有余,节奏与力度处理也大气,与乐队的应和互激良好,合奏独奏的整体性与抒情性都处于最好状态,我个人是把此版做为俞丽拿几版《梁祝》的代表作来看待。
1996年BMG版由于采用了DSD录音技术,再加上其子李坚担纲指挥助演(指挥英国BBC管弦乐团),很被推销商家矜夸,但俞的小提琴技巧上并不比1985陈燮阳版优越,我反而感觉演奏在高音区的拿捏还不如85版充裕,整体性也不如其自然,当然,俞丽拿对作品的诠释更丰富,情感处理更深沉,情感在细节上有一些新体验,录音的确一流,平衡略显的靠前,显得音场宏大,更使得效果斐然。

西琦崇子(1944-)对《梁祝》情有独钟,前后录制达七版之多,她这版本录音可追溯到1978年,与林克昌&名古屋爱乐乐团此版可谓是精细化与细腻化演奏的“天花板”,她的《梁祝》以细腻悠长见长,风格颇为女性化,但小提琴音调之优美让我满意,可以听出西琦崇子为这版录制下足了功夫,不仅胸有成竹运弓稳健,语调措辞也接近作品那种中华南派特有的风韵,下足了功夫的还有林克昌的名古屋爱乐团,他们的合奏在追寻汉民族风格上很成功,这是第一版外国小提琴家演奏的《梁祝》,在当时影响巨大。

盛中国(1941-)1995年与谭利华&中央芭蕾舞剧院乐队版略显差强人意,做为活跃于那个时期国宝级演奏家,本应表演的更出色,他的演奏风格属粗犷中见细腻,在他们那一代,他的运弓把弦笔力算较深,对箱体音的控制有功力,他的问题在于技术略显得粗糙,这在呈示部的快速段落显示出来,稍显笨拙生硬,并无轻灵明快,明显是技术掣肘的原故,整体的看,50多岁的他对作品架构的把握还是不错的,而谭利华的乐队起承转合都有板有眼。
补白的几首小品一般,录音平衡太过于偏前,技术粗糙的弱点有所放大。

薛伟(1963-)1997的雨果HUGO版我极满意,他的表演无愧于世界级小提琴家称号,特别是技术与音色处理,洁白如玉,精细柔韧, 琴风颇为耐人寻味,情绪把握真执而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与娇柔造作,哪个方面都无懈可击,《梁祝》我听过不少版本,薛伟是给我印象最佳者之一,他的快速段落技术上游刃有余,你听了他的演奏才会明白啥叫做速率上的徐疾有度,呼吸感让人十分舒服,演奏绝无濒临危峡的弊端,在节奏节律与走弦力度的分配与抒情的分寸感上,在声音与箱体音的优美上,直甩盛中国版几条街。乐队部分由印尼华裔指挥家黄胤灵(1948-)率俄罗斯爱乐乐团助奏,黄胤灵棒下的乐队能给4.5颗星,烘托得体、细节生动,层次鲜明,很不错。
薛伟与汤沐海&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有个50周年纪年版,可惜手里没有。

吕思清(1969-)的《梁祝》有影响力,马可波罗公司的1997版由陈燮阳率上海交响乐团协奏,吕思清的演奏你在小提琴技术上无须担心,既使大开大合的乐段,他的控制与释放也在辙,快速段落如山泉飞溅,畅快淋漓而又平滑无痕, 音与音之间足够的干净,节奏感准确,几个情绪变化段落的转换很有气质,给人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感,演绎出了这部作品悲喜交错、细腻委婉而又激烈直观的浪漫主义风情,他的深情段落尤为感人,这种大喜大悲的情绪设定、再加上他一流的技术处理符合大多数听众的心理需求,但在演奏这类大作品的空间格局上,还是薛伟在经验上更胜一筹,与其比较,吕思清就略显得直观一些,带给人回味的空间相对于薛伟,略显淡薄。


https://pan.baidu.com/s/1pGswWWEKHnhKbTsMRvYOJQ?pwd=0lh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9
发表于 2024-9-5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yithorn 于 2024-9-5 16:37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9-4 19:40
谢了,酒不能不喝,清晨5点多就边听边写边喝了,中午继续喝,酒让我很舒服。

审核我早习惯了,但与绿 ...

相符、相符,太相符了。
别走、别走,不能走啊!

这年头花点钱绝大部分资源都有了,即便不花钱,在绿坛里待个半年,不挑食的话存个10T不成问题,够听到我们这些八零后的孙子上大学。
但是老先生这种的乐评为主、CD为辅的形式太难得了。

您的乐评一般包括了结构分析(可能还有创作背景)、作品内容、听感分析以及版本对比,这样具有普及且客观的作品介绍真的很有用。
我贴个图,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杨民望老先生写的《世界名曲欣赏》,这部书自八几年在中国出版后再版了很多次,影响了无数热爱古典乐的人。您对比下看,从内容来看,您的乐评内容更加的丰富,必然会在中国古典乐爱好者(虽然人数并不多)中造成深远影响。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7.jpg (107.2 KB, 下载次数: 6)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7.jpg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6.jpg (129.05 KB, 下载次数: 7)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6.jpg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5.jpg (143.32 KB, 下载次数: 6)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5.jpg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4.jpg (156.98 KB, 下载次数: 6)

新编世界名曲欣赏-西欧部分_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发表于 2024-9-5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谢谢分享,收获颇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1
发表于 2024-9-5 1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gdyy223 发表于 2024-9-4 19:40
谢了,酒不能不喝,清晨5点多就边听边写边喝了,中午继续喝,酒让我很舒服。

审核我早习惯了,但与绿 ...

LZ千万别退出,帖子里的乐评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都是你的心血啊,不能因为审核慢了点,就要退出,要有耐心,不着急,定定心心的,我们作为读者希望你有始有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发表于 2024-9-6 07: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3
发表于 2024-9-6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3 07:47
拉二三手里单张很多,本着宁少勿滥原则,n多年前全集只买了阿什肯纳奇与普列文版和怀尔德&霍伦斯坦版 ...

再来一套拉赫钢协,分享给有缘人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1-1 Piano Concertos 1-4 - Stephen H...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_Tk_92MK3DHSl6oQdQ2bg?pwd=kr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楼主| 发表于 2024-9-6 1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上篇文章曾经谈到富帅的结构功力,想到了他1951舒9的这版mono录音——我钟爱的一版演奏,发上来。

舒伯特(1797-1828)的第9号《伟大》交响曲不在所谓6大交响曲之内,6大交响收入的是他的第8号《未完成》,但我对它的喜爱超过《未完成》,《未完成》的残缺美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但作为一部交响曲,它总是残缺的,残缺意味着不完整,意味着有缺憾,而《伟大》不然,无论从曲式、结构还是精神上它都是完整的、完美的、毫无遗憾的,它的惊艳、雄浑与高傲,即使放在贝多芬最好的交响作品之侧也并无不妥。

此曲作于1828年,舒伯特生前曾将它交由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希望上演,但遭拒绝,它首次上演在1839年,得舒曼推荐,由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布店大厦乐团演奏,但随之的境况并未好转,维也纳音乐之友两次拒绝它的公演,门德尔松作为伦敦爱乐乐团的客座指挥将此作介绍给该乐团,并纳入演奏计划,在排练时遭到演奏员们的嘲笑和轻蔑,他们给与第四乐章副部主题以无情的讥讽和不屑一顾(第四乐章1.43分),迫使门德尔松不得不将此作从节目单中撤回,但现在再听这个主题,简直是舒伯特最富于天才和灵感的笔触,它的动力、惊艳和紧张度给人以难言的美感,临近结束时的瞬态,确是让人连想到歌剧《唐璜》晚餐一幕中石像逼近所带来的惊叹效果。

在众多版本中,富特文格勒1951年的Mono版最为我赞赏,《伟大》在富帅棒下表现出最高的艺术品质和最富动力的伸展性,它将富帅在结构上的功力表现的淋漓尽至,富帅在《伟大》上的表现,并不亚于他指挥贝多芬,有人曾讥笑富帅的“自由速度”小家子气,真乃是井蛙之见,听听第一乐章引子至主部主题这一段是何等的精彩与不凡,它完美地显示出富帅把握节奏变化与结构完成上的绝大本领,(你听听他如何引领“自由速度”)开声以略慢的自由速度稳稳铺开,圆号、双簧管、弦乐群依次递进,它给我的感觉就是极稳,即不飘、也不坠,对节奏与份量拿捏好极,其间的变化始终不改“总量”的均等,它的行进让人一步步对主部充满期待!直到4.13分主部的狂暴出现,而在主部呈示仅仅几个音符就粲然一转,将演奏推至极具狂暴的高潮,令人叹服之处在于这个转型,瞬间即转又毫无突兀甚为自然,真是大手笔,然更需要重视之处在于:富帅所把握的“自由速度”,绝非是灵机一动,它其实为整部作品的演奏定下了基调,这样的转换在后面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延袭引用,只是份量不断沉重、视野不断开阔,情感不断推升,演绎却是不断的深化,这样的大手笔,让我联想起东坡《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样的大开大合,“江上如画”仅仅四个字便撒开来去,将气象引至万千,而“一时多少豪杰”又收的稳稳当当、滴水不露,恰如一座“拱桥”,将词的上下半阙完美连接起来,在我看来,富帅的这个精彩的过度正是这样一座“拱形桥”,它极具戏剧性的张力,整部作品的万千气象皆由此而生发。

第二乐章木管部分极好,富帅把他处理成乐章之眼,格外突出它的清晰、明丽,以带动起整个管弦乐合奏的演进,并与弦乐形成有份量的多姿多彩的对置,弦乐群的重击让人再一次连想到开声的“拱形桥”,但它的展开与走向多由木管引发,木管始终扶摇于乐队之上。

第三乐章富帅依然紧紧控制着弦乐与木管的间奏、合奏的尺度分寸,但角色换位了,推动者变成了弦乐声部,富帅以有力的疾动与展开,仿佛搭筑起一个平台,颇有几分弦乐搭台、木管唱戏的味道,演奏张驰有序、不急不噪、有条不紊,色彩澄明朗润,不断在疾动有力与澄明细润间转换。

听到第四乐章我们才更深切感受到富帅一开始为整部演奏定下的“基调”是多么出色、多么恰当——有条不紊的自由速度与气吞万里如虎般气势的完美融合,舒展时是无比的舒展,而“席卷”时又是那样的有力,如拉开满圆的弓,整部演奏以两个不同的“切入点”为骨架,从而使整个演奏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来,当初被伦敦爱乐团讥笑的付部主题出现在1.43分,可重点留意一下,这个主题在随后被充分展开,演化成整个乐章的基本骨架,它不断带给人以瞬态的逼近感,充满紧张、自由而又欢腾喜跃般的氛围,富帅的演奏突出其戏剧性的效果。

什么叫大手笔,听过这版演奏一目了然,后来的不少版本肯定在这里吸取了不少养份,其中也多有精彩之作,但若论大手笔、若论举重若轻、若论游刃有余,直到今天我仍然首推富帅此版,尽管单声道、织体上也略显粗呖。


https://pan.baidu.com/s/1VDDo5yZ0pCWOINFKjhPCRA?pwd=6h5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5
发表于 2024-9-6 1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6
发表于 2024-9-6 15: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6 13:56
上篇文章曾经谈到富帅的结构功力,想到了他1951舒9的这版mono录音——我钟爱的一版演奏,发上来。

...

名碟,上个SACD版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2 富尔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 DG UCGG-9019 SACD(三星带花)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BKadtCg6oFTInqDz8b0hw?pwd=7i03


另个人也喜欢这版,有评论说是正宗维也纳老味道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3 克里普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Hi-Res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B7Vh8XVecNxQ6CGdFt_8g?pwd=qat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对富帅1951版舒9的几点提示

你说你听完富帅演奏舒伯特“伟大交响曲”后感觉乱哄哄的,让我颇感诧异,本想换一个版本说说,但觉不妥,富帅此版可以说最优异地展示出作品的曲式构架、浪漫色彩与戏剧性张力,特别是在浪漫主义因素的提升与戏剧性张力的拓展上,他无可匹敌,作品解读、结构设定都显示出大师超个性本色,且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我实在难以理解你所说的“乱哄哄”从何而来? 当然,你谈到的细节我能理解,但说实话,你既未看到作品的结构特性,也未看到演奏在结构上的关键之点,我建议你重听,无干扰的再听,听熟它,不把它听熟掌握,后面的伯姆、克里普斯、西诺波利等版也难以领悟其真谛和版本间的特色,因而,我再提及以下几点看看能否有帮助。

1、第一乐章的引子到第一主题这一段要仔细听,最好能反复听上2-3遍,它是进入整部作品的“入口”,注意:不是进入这一乐章,而是整部作品,而富帅的这一段,我没听过比之更好的,处理的极扎实又极稳健,慢而不飘不坠,斤两尺度尽在掌握之中,在到达主部主题时突然加速,如千军万马,却是齐整、迅捷、高昂、果断,仅仅几个音符气色就完全为之一变,需要提及:富帅所谓的“自由速度”,是有力控制之下的自由速度,而绝非无度的自由散乱,这是天壤之别!它的起伏、伸展、表像的无拘,都在坚实有力的控制之下,如翔飞于天空的风筝,手中是有线的。

2、从慢引子到主部的怒张,反映了富帅对演奏在情感与结构把握的成熟思考,一方面以纯朴的笔触去展示舒伯特的诗意、甚至是带有几分调皮色彩的浪漫主义情调,一方面却以极有力冲刺来打开作品本身强烈的戏剧性之门,我之所以一再希望你听好这一段,是因为没有其它的版本在这一段落比富帅做的更好,其二是因为富帅这个“节奏型”和它在节奏力度上的特点,在随后的演奏中被广泛反复的使用,而且越来越精妙,听富帅此版,不把它听熟是不行的,演奏之精妙尽在其中,随后的第一、二主题仍可明显感觉到这个“节奏型”的身影,它仍在不同的主题旋律上应用。

3、注意6.16分钟出现长号吹奏的引子第二小节(注意:展开部就是由它开启),用长号单独演奏主题旋律在以往的交响曲中没有,贝多芬也没有,它新颖地表现出舒伯特的浪漫主义情怀,而这一乐章的展开、壮硕是由长号开启的,乐队由它带领将演奏升至光彩夺目的高潮,在长号的引领下,引子主题被大大拓展了,使整个第一乐章极富英雄性的气质和振奋人心的力量,两个主题(快速的正主题:4.12分。第二主题:由木管吹奏出、5.04分,在属音G大调上)之间的展开、分化、组合都非常“规则”,我看不出“乱”在哪里?因为后三乐章“更不乱”,再听听一乐章尾声,谁能说它不好!
若听熟了第一乐章的动机性引子(1 - 2 3 | 6 7 1)、第一主题(1512 | 1512)、第二主题(3 1 1 2| 3 1 1 2),再听它的展开部,它还乱么?

4、第二乐章是带有点变奏曲性质的三段体(ABABA结构),首先要听熟A部的双簧管主题旋律,它舒朗咏唱,又带有跺脚般的英雄气质,我为什么说它是“乐章之眼”?是因为双簧管的主题在随后的演化中被分化出多条“副线”,不将主题听熟,就难与理清“副线”,不知你所说的“乱”是否与此相关,其二、这一乐章所有重要的呈示、展开均由木管开启,它就像队列前面的“仪仗”,弦乐有力的跺脚节奏、队列的行走源于它的导引,演奏也越来越庄重,这是一个在情感上多彩的乐章,悲伤、凄婉、抚慰与优美、高昂兼具,双簧管演奏不错,音线平滑、声音朗润、持力也好。
B段主题出现在3.48分:由弦乐演奏一条下行的起伏的、温暖抒情旋律线条,在F大调上,而它的发展渐渐靠近A部的主题情趣,并有了深沉浑厚的气质。

5、第三乐章你说好不在另缀。第四乐章则是灵感的光辉与宽阔交响气息活跃场,奏鸣曲式,主部主题确实非常难演奏,以至于柏林爱乐团的弦乐略显有些“糊”(0.25-0.50),这多少也和单声道录音相关,单声道的录音很难分离出层次,1.39分开始的副部主题则需要重点关注,说实话,它简直是“天乐”,漂亮死了,在随后的展开中,副部主题被不断分化、组合,流经于各个声部,而且越来越精妙,其美难以言表、其状难以刻画、其意难以形仿,其力却往往如横空出世、瞬间降临,挟裹着天神般的光彩,舒伯特简直是天才!这样的灵动才思、这样天才的、绝妙的展开,无人可以仿效,它一步步向惊艳、惊叹、惊悚、瞬态逼近、而又欢腾的气氛迈进,听听9.48分后的尾声,它有多棒!

如果看完上面的提示再听,你还感觉“乱哄哄”,我就无话可说了。

提供的音源来自1116楼层主,超好的版本,谨希望能让更多人听到,这里对层主致谢了,附带一句,霍夫的拉赫钢协全集,正为我期待,一并谢了。


https://pan.baidu.com/s/1OSBIUAxPCqKA_Hdc7qEGXw?pwd=0qn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8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谢过楼上几位小哥,会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发表于 2024-9-7 1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4-9-4 12:00
一篇音乐杂谈——由切里比达克的布鲁克纳想到的, 早6点多发出,直到现在无音信,,,,我早就说过,在这里 ...

感谢楼主的分享  不是不回  是要跟上楼主的文笔  就无法提笔

切里比达克 的 神性 BRUCKNER 可能WAND 的德系比较雷同   与Furtwangler 真的差太多
Wand RCA的录音个人也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0
发表于 2024-9-7 1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dyy223 发表于 2024-9-7 08:42
对富帅1951版舒9的几点提示

你说你听完富帅演奏舒伯特“伟大交响曲”后感觉乱哄哄的,让我颇感诧 ...

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的开始,用文字解释音乐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所谓嚼饭哺人,反致哕吐也
听音乐是讲缘分的,比如我对有些音乐就是无感,反复听也get不到别人津津乐道的东西。别人说出我get到了的东西,会心一笑。随缘吧,不可强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10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