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al0095 于 2024-1-9 13:24 编辑
追根溯源,音乐最纯净的时候是刚刚被演奏出来的时候。所谓的录音工程、音响工程,也只是记录和重构演奏时的种种罢了。
再追根溯源一点,现场音乐最纯净的便是没有加麦克风拾音的原声音乐。当然从商业角度来说,一个乐手/乐团演唱如果想让超过20个人同时听到,难免需要麦克风拾音+喇叭传声,这又陷入了如同楼主所述有关音箱的忒修斯之船悖论中。目前来说,普通人能触碰到的原声现场音乐形式,也只剩下了演奏厅(交响/协奏/重奏),歌剧院,和爵士俱乐部音乐。
回到楼主说的,当不胜其烦的设备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可能最后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多的音乐介质,有足够与之比肩的质量,这是不胜悲哀的。如同我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把一部黑胶系统调整到在耳机系统下,最大增益,都听不到任何底噪,背景如同SACD一般漆黑,但却有SACD无法匹敌的动态和临场感。但直到这时才发现,与之匹配的低背景噪音却又保留了母带录音质量的黑胶唱片,少之又少,就算有,也一定是非常的昂贵;屠龙之术,鲜有用武之地。
但偶尔遇到的那几张Holy Grail唱片,确实是能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感受。所以玩Summit-Fi,从一开始就是场尼采式的悲剧,但却止不住如我们这些堂吉诃德冲锋的步伐。
所以玩Summit-Fi顶烧,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了的尼采式的悲剧,可是挡不住如我们这些堂吉诃德冲锋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