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种加密比较阳春,只是知情人士不会随便公开罢了,好比 iOS 的漏洞与越狱,通常很快就会失效,你懂的。
其实下载方面也是相当简单,唯一问题只是僧多粥少,毕竟单一服务器需要同時应付海量的免费用户,因此并非那么靠谱: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28084&page=3#pid35639553
假如苹果音乐暂时失效的时候就不妨试试 Amazon Music HD 或 TIDAL,否则只好等到第二天再看看怎么样。
通常每逢服务器刚刚重启后的速度都必定会变得非常给力,但是用量于数小时后就经常达到高峰,因此毫无任何速度可言。
另外苹果音乐的诟病还是关于「天晓得」是否无损格式方面的问题,例如同一总集的 12 CDs 之中,第一 CD 的所有歌曲确实是 ALAC 的无损格式。然后尝试下载第二 CD 的时候就遇上「No lossless content found」的问题,而第三 CD 也是同样命运,实际上官方「声称」是的无损格式的话也不见得十分可信,只有用某种方法尝试下载 ALAC 文件才能够真相大白。
然后那些年代久远的专辑也是那副德性,满心欢喜找到很多 Amazon Music HD 也没有提供的专辑,谁知结果总是晴天霹雳,同样是「No lossless content found」罢了。
当然 Amazon Music HD 也不是那么完美,下载个别专辑的 ZIP 文件后才发现同时夹杂无损 FLAC 格式和有损 OGG 格式,最后只好下载 Qobuz 或 TIDAL 的同一专辑才得到百分百的无损 FLAC 格式,结论就是各大串流服务平台仍然处于相当糟糕的境况,既然同一专辑也可以出现那种无稽之谈,加上绝大部份的用户也不是十分讲究音质方面的问题,因此是否真正提供「如假包换」的无损格式就有待商榷了。
换句话说,只有自己亲手抓轨的原版 CDs/DVDs/SACDs/BDs 比较靠谱,串流平台的话就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成为官方的用户,实在无从稽考「无损格式」孰真孰假,白嫖的下载就可以了,当然某宝的「便宜」渠道也无伤大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