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781
发表于 2024-7-4 19: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 特米尔卡诺夫 半年多前去世。
下载过SONY发行的大师系列中,有他在RCA录制的老肖,一时找不到了。上传的是90年代末RCA发行的首版,少了一首S13。
Shostakovich-S1,5,6,7&9-Temirkanov+SPP RCA-CD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qa2YHmeX_tw_nBRJ-3RiA?pwd=erj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2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坎切利第4交响作于1976年,属其中期作品,题为“为纪念米开朗基罗而作”,米开朗基罗不用多作介绍,与达·芬齐、拉菲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学家和诗人,与达·芬奇一起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标帜意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艺术家,虽生性脾气暴燥、独往独来、不合群(只所以如此说,是我以为音乐对米开朗基罗性格特征有所影射,他终生与达·芬齐、拉菲尔意见不合),但一生追求艺术创作的完美,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思路,绝不为任何人与市俗左右,因而他的创作气势雄浑、风格独特,对后世几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作实际围绕米开朗基罗的性格特征与艺术创作展开,开声教堂祭祀般的钟鸣深有寓意,即有以宗教礼仪般的氛围祭奠米开朗基罗诞辰500周年,又暗寓大师的创作与创作背景多与宗教和宗教改革相关,低垂暗淡的乐声缓慢行进,伴随教堂各种不同音调的钟声,如在观展大师一幅幅不朽的艺术画卷,之后钟声响度渐阔、声宏如磬,气氛庄重灿然,一个由低音大鼓滚奏所引发的巨大高潮在崇敬般的乐声中达到顶点,似在恭迎一位艺术巨人的阰临,这一巨大高潮,足可惊天地泣鬼神,足可惊世骇俗震聋发聩,由木管导引出的深情、怀念旋律驻足未久、就很快导引乐队快速前冲,之后氛围澄明、深情舒朗的演奏与乐队不断暴怒的高潮相间,凝滞的、浮雕般的、上扬的模拟钟鸣声响总能激发出乐队强大的、铺天盖地般的巨大高潮,似乎在映射出米开朗基罗那一幅幅惊世骇俗的历史大作,如果看过这些作品,可能会对坎切利此作的音乐构思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不朽的“骇世”名作,尤如一道道耀人眼目的艺术之光,折射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精彩,他的创作和达·芬奇、拉菲尔一起,以摧枯拉朽之势,为几乎是死水一潭的文艺复兴初期带来了无比活力和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从而形成了一代后人难与仿效的绘画、雕塑、建筑美学的艺术高峰,乐队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表现出坚毅、充沛、高昂、巨大的声响形象~~,

透过这些骇人心魄的合奏声响,仿佛伫立于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大教堂,仰望他的绝世名作,天顶画《创世纪》和他的不二壁画《最后审判日》,在这样的画作面前,宗教精神所发射出的精神和艺术传导、与米开朗基罗内心难以排遣的痛苦,如刺破心扉的利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空旷、宽垠而又犀利,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而我们的肉身凡体是那样的缈小,但此时心胸却陡然变的无比博大,思绪无边~~,

听这样的音乐、仿佛伫立于古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摩西”大理石雕塑像前,感受这他思想的锐利与目光的深遂,与他相关的每一幅画作雕塑都令人心驰神往,他仿佛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准备被吸纳入大地,又随时准备一跃而起、用头上的角刺破长天!去开辟一个新世界,~~,

听这样的音乐,仿佛伫立于罗马圣伯多禄大殿和教皇尤利西斯二世的陵墓,感受着米开朗基罗那气势宏伟、造型巍峨的伟大建筑,等等等等~~~~,我不得不说,坎切利音乐中惊悚的、震聋发聩的声响、如一道道刺破天穹的炽光!活画出米开朗基罗艺术创作的惊撼、独特与不凡奇绝,他是在用音乐说明: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后世开辟了道路、照亮了前程。尾声、钟琴与木板的声响恍若时间倒流,引出弦乐深情而充满怀念意味的旋律而结束。

20世纪作曲家,坎切利始终为我所爱,当然,帕特、乌斯特沃斯卡娅、施尼特凯乃至古拜杜丽娜的作品都精彩,我都喜欢,都可萦怀入听,但坎切利作品深沉巨大的人文情怀、黑白两色的音乐色调、极其鲜明的动静对比、宽余简约的音乐特质,给我内心刻印下鲜明的音乐轨迹,他的作品值得每位听者用“心”去领悟,有几位作曲家的作品,我始终不大愿意从音乐结构角度切入,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更多是人文情怀,律动着的是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无言话语”,但写作出来的则是血与水的高度融合,任何结构分析都有画蛇添足之嫌,坎切利即是。


https://pan.baidu.com/s/10VVBX3wdLcMm8zFkm0mISg?pwd=syw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4: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7-5 09:09
坎切利第4交响作于1976年,属其中期作品,题为“为纪念米开朗基罗而作”,米开朗基罗不用多作介绍, ...

谨以此文献给我一位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
 楼主| 发表于 2024-7-5 1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7-4 19:12
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 特米尔卡诺夫 半年多前去世。
下载过SONY发行的大师系列中,有他在RCA录制的老肖,一 ...

好版,特米卡诺夫的唱片不多见,收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5
发表于 2024-7-5 14: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MusicAV 发表于 2024-7-4 19:12
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 特米尔卡诺夫 半年多前去世。
下载过SONY发行的大师系列中,有他在RCA录制的老肖,一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Nj0M1Hd0Abtf4V498JOQ
提取码:pkmc


cover.jpg (164.85 KB, 下载次数: 81)

cover.jpg

back.jpg (183.99 KB, 下载次数: 60)

bac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6
发表于 2024-7-5 15: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7
发表于 2024-7-5 15: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发表于 2024-7-5 1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谢谢老师们新的音乐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9
发表于 2024-7-5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7-5 20:23 编辑
hanyc22 发表于 2024-7-5 14:45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Nj0M1Hd0Abtf4V498JOQ
提取码:pkmc

谢谢!
CD5, 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也是古特曼,见570楼层: http://erji.net/forum.php?mod=re ... 327241&pid=35778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0
发表于 2024-7-6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7-4 19:12
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 特米尔卡诺夫 半年多前去世。
下载过SONY发行的大师系列中,有他在RCA录制的老肖,一 ...

平时硬盘里把钢琴、提琴等单独分类,没有和指挥放在一起,866楼分享的SONY-MASTERS系列提醒了我。
刚把Temirkanov在RCA录制的两张老肖协奏曲RCA发行版找了出来,稍加整理,已上传到861楼链接中Shostakovich-Temirkanov-RCA的文件夹里。
可以和SONY大师版比较一下。



Shostakovitch-CC1&2-Gutman,Temirkanov RPO RCA-79182RC.jpg (97.11 KB, 下载次数: 99)

Shostakovitch-CC1&2-Gutman,Temirkanov RPO RCA-79182RC.jpg

Tchaikovsky&Shostakovitch-PC1s-Matsuev,Temirkanov SPP RCA-7002332.jpg (46.65 KB, 下载次数: 116)

Tchaikovsky&Shostakovitch-PC1s-Matsuev,Temirkanov SPP RCA-70023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伯恩斯坦《小夜曲》,若与克莱默、哈恩同曲版本比较(见694楼),穆特2003年DG版完全是另一种味道,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普列文指挥,演奏照例是她一惯的细腻丰腴,她也愿意在铺陈中发挥自己擅长细节的风格,织体柔顺,富于抒情,偏繁的揉弦也往往易让人忘掉作品而沉醉于穆特自身的魅力,这是在此曲中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以为此版温情有余,而犀利与雄辩的逻辑感不足,这是一个带有本旨性质的差别,另一点疑虑在乐队,普列文似乎太想为爱妻造势,第一乐章“满宫满调”,有点大而空的乐队反倒对独奏小提琴有所遮掩,这不像协奏曲,倒趋向于交响协奏曲了,自然也得补上一句:我仍将其作为风格不同的一流版本看待,乐队与独奏小提琴在技术发挥上没啥可挑剔的。

此曲标题为《小夜曲》,但我个人更愿意将其做为协奏曲来听,作品包含有几个乐章并不能做为判断的依据,现代作品中几个乐章的都有,斯特拉文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四乐章规格,我判定它是否接近协奏曲,主要看小提琴的作用,如果它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即音乐主题的主要阐述者,乐队更多是协奏与烘托关系,那么,它显然就更接近协奏曲体裁。

另一曲是普列文做为定婚礼物,专为穆特而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波士顿交响乐团协奏,其间倾注了深厚的情感与爱意,从温暖的色调中能感觉出慈祥的眼神,但也能觉察出那个帅气的普列文已不复存在,第一乐章细腻的笔触与凌利的气势专为发挥穆特精湛弓弦技术而作,第二三乐章画面温馨而扑朔迷离,类似拉威尔的印象派。


https://pan.baidu.com/s/1iXiygrOk8o7xusnV6925Ng?pwd=m6y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2
发表于 2024-7-7 14: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3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7-7 14:14
“这不像协奏曲,倒趋向于交响协奏曲”


哈哈,这句话是个比喻,是说这版普列文太想为爱妻“造势”,结果管弦乐部分过于响亮,有点压独奏小提琴,协奏曲的一个原则就是乐队部分不能压制独奏,因为独奏是主奏,管弦乐部分是“协奏”,你听听哈恩版和克莱默版,两版的中心都在于突出作品的犀利和雄辩气息,乐队同样雄辩,但又都与独奏保持着恰当的节奏与力度关系,绝不会“压”独奏,再一点是作品本身的创作就是基于“研讨会”(大哲们的辨论与对话)来创作的,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这部作品清楚,你可以把它当成有五个乐章的小提琴协奏曲,协奏曲与交响曲是完全不同的体裁,协奏曲的一般原则有2点:1、对比,双主题呈示、不同的调性、不同的情绪,很自然是采用奏鸣曲式,2、炫技,突出独奏的炫技是写作协奏曲的重点,所以你看去,不仅在曲中,第一乐章的尾声都有大段的炫技性的华彩段,什么意思?协奏曲作品写作的一个重点就在于突出独奏的技巧。

交响协奏曲是个衍生概念,冠名为交响协奏曲的作品并不多,它的意思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两者的地位渐趋均衡,在一些乐段,乐队的作用变得更大,甚至主题也更多的由乐队来阐述,而独奏在其中很多乐段成了乐队的一部分,听听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会有助于理解,我的那句话就是说普列文的演奏有点交响协奏的意思——他的乐队很大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4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7: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anyc22 发表于 2024-7-5 14:45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Nj0M1Hd0Abtf4V498JOQ
提取码:pkmc

谢谢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5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MusicAV 发表于 2024-7-6 23:40
平时硬盘里把钢琴、提琴等单独分类,没有和指挥放在一起,866楼分享的SONY-MASTERS系列提醒了我。
刚把T ...

古特曼与特米卡诺夫的没听过,我记得我发过古特曼与康德拉辛的,我去听听。

近年俄出了几位钢琴小孩,很出色,这位马祖耶夫就是其一吧,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6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ECCA于1999年出版了钢琴名家阿什肯那奇的版本,但并未引起关注,阿氏的演奏一板一眼,颇显大家风范,也注意到了作品本身的对比性,音乐的色彩感不错,走键更是其“强项”,快速伶俐中保持着上佳弹性。

最需注意的是:他的这版《24前奏与赋格》力图淡化作品中固有的斯拉夫因素,而让它靠近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特性,这是我关注的重点,也是与尼奶版本的本质区别,这样的诠释思路,你就不能指望它会多么吻合老肖的创作精神,他着力于作品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特性,且效果斐然,单纯从演奏精神上挑毛病对阿什肯那奇不公平,也未看到重点。

速度掌握在我这几版里偏快些,这是他淡化作品斯拉夫因素而接近巴赫复调精神的必然选择,听家如果了解巴赫复调音乐特性,会很自然理解阿氏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白:复调音乐的多线性特征不可能承载过于沉重的情感,听听阿氏弹奏前几首前奏曲与赋格,就会一目了然——琴音稍显干砺、但清爽、节奏轻快、走键伶利,既使沉重的e小调赋格,他的钢琴线条也力图使其“纯净”,从而摈弃掉过多的“赘附”,当然,也会损失一些听家们普遍欣赏的所谓“表情”,但他的赋格演奏则比其它版本更具备复调音乐的精神,这无须举例,有录音在,听听他的赋格甚至前奏曲,能感觉演绎思维与众不同,但也正为如此,他有的章节有些“寡味”也就在所难免,这是靠近巴洛克音乐“清纯”的必然代价。

换句话说,他的味道更多是表现在复调音乐性上的,而非在音乐的情感与浪漫气质上,这样,在触键上,他力图“均匀”而非过于倚靠“重音”来带动起伏,能明白这一点么?但他又绝非是彻底的巴洛克化,听听第13.14号,表现出相当的分寸感,再听第15号,走键干净清爽,凌利的气势与机警的情趣一目了然,而对音乐缓慢的情感部分,阿氏并非味道寡然,第16号降b小调在左右手两条线恰好的走键中,轻扬而又沉隐的情趣斐然而有效。

正因为演奏“路数”不同,从听感上判断,他在音乐的表情情感与其它版本比较略弱些,包括对音乐斯拉夫气质的表达,表现在琴键上,中低音域的延深与沉性不够,他的演奏在音调上总得看相对要柔和,因而音质的坚实与张力差一口气,要知道,精神气质的强硬与演奏内在张力并非仅仅表现在触键力度上。


https://pan.baidu.com/s/1NDOuN6cRB_J-aSNZLC5LaQ?pwd=heb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7
发表于 2024-7-8 0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8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06: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一篇坎切利被审核,一篇说该文被审核、同时介绍几句坎切利的小豆腐块文又被审核,无奈之极,搁笔三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0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怀念逝去的风 发表于 2024-7-9 06:50
或许开个戏曲贴也是种调剂?论坛里说不定潜伏着一大群戏迷,貌似还有很多球迷。唱念做打,嬉笑怒骂,可能 ...

刚半斤酒下肚,看见老兄的帖,京剧帖能开,我本身就是唱老生的,对京剧传承有所了解,同时对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四小名旦(李张毛宋)都有所了解,开贴能力还行,但目前我只想古典音乐,醉心的也是古典,我能把这三帖维持下去就OK,就得耗费巨大精力,真的走下去,最少得7年,我在其它网站博客都是走到一段,网站自己就关闭了,在这块土地,你真想干点事,难于上青天,我懂。
还望老兄理解,审核,我都习惯了,它审它的,我干我的,它不关门,我就继续,它关张,我也了无遗憾,我绝无它念,更无私心,不过是真心于古典,就像我喝酒一样,是身心需要,倘再有如老兄等诸多朋友善陪,无上的幸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0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0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同时我也略知人性,更不会去在意人情冷暖,抢打出头鸟的事很正常,我是足够低调的,从不张扬,也从不去惹谁,想起了当时因卡拉扬的争辩,对卡拉扬,我不过想说几句公道话,没想到会激出来发帖,既然来了,力争做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6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