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自自在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研究过低音炮如何不扰到楼下么?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5-5-26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加个炮垫,然后声音不要开太大,基本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5: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daviw 发表于 2025-5-23 15:01
我现在用的是SVS3000micro,双8寸,对你这么大客厅是不是够?

我还真没留意有这种,谢谢,我做做功课先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5: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daviw 发表于 2025-5-23 15:01
我现在用的是SVS3000micro,双8寸,对你这么大客厅是不是够?

稍微看了一圈,这种结构也没有更大口径的选择了,就是搞两个有点小贵58不知是否有点勉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5-26 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daviw 于 2025-5-26 16:35 编辑
自自在在 发表于 2025-5-26 15:27
稍微看了一圈,这种结构也没有更大口径的选择了,就是搞两个有点小贵58不知是否有点勉强

你如果搞2个肯定够,我担心的是开大了楼下拿刀找你建议你还是先搞一个体验一下,不行再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daviw 发表于 2025-5-26 16:32
你如果搞2个肯定够,我担心的是开大了楼下拿刀找你建议你还是先搞一个体验一下,不行再加

这个体积还有个优点可以不放地面了,,,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5-26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自在在 发表于 2025-5-26 16:36
这个体积还有个优点可以不放地面了,,,有点意思

我还真就没放地上,而是放在桌上,特意摸了桌子,基本没有固体震动,非常安定,剩下的就是空气震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daviw 发表于 2025-5-26 16:41
我还真就没放地上,而是放在桌上,特意摸了桌子,基本没有固体震动,非常安定,剩下的就是空气震感

你买的行货还是进口代购?能透露下到手价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5-26 16: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自自在在 发表于 2025-5-26 16:45
你买的行货还是进口代购?能透露下到手价吗?谢谢

买的行货,到手7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5-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5-26 14:26
嗯,除了分频点,我之前还发现,一些落地大单元的高度,也都明显比低音炮高不少了,比如有些大单元的音圈 ...

如果低音靠近墙壁、地面、墙角,会被反射而增加强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部分低音炮的安装位置都是靠近地面。但不是每个落地箱的低音或倒相口有那么低。所以因为房间模式影响,超低频量感和直达声比例会有不同,这会产生听感上的明显差别。如果把低音炮抬高,放到传统音箱低音喇叭相同的高度,那这两个超低频的差别就很小了。

见你对低音的形容词是丰满/温暖,也喜欢把谐波考虑进去。谐波实际上是主声道音箱负责的。真正的低音炮放的超低音单独听和丰满、温暖根本搭不上边。回放音乐节目时,就是不时的轰轰声。

再就是音色和频响曲线关系非常大,不同的低音炮、环境、调试下差别会很大。但如果两套系统频响曲线、瞬态接近,那么听起来风格会很接近。

正常情况下,低音炮和落地大单元用的不会是同一种喇叭、功放。低音炮不用回放中低频又希望体积小,所以会用很重很硬的振膜折环,电路上也会大量衰减中频、抬升超低频。如果一定要用普通落地大单元做低音炮,那最后就还是做成落地大音箱。因为音箱那么大箱体都是为了实现低频重放。如果只要中高频,是可以不用箱体的。

我以为不用纠结太多。如果不会调试校准,那么用落地大箱子配上基本的声装基本不会有错。
如果希望省点空间,可以用低音炮加书架箱2.1配基本声装的方式。但需要会调试,否则容易翻车。
如果想玩更强的,有财力和技术,可以玩大型2.2系统。本质上就是主动分频的立体声音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5-26 18: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26 17:21
如果低音靠近墙壁、地面、墙角,会被反射而增加强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部分低音炮的安装位置都是靠 ...

嗯,收到~~~

我现在怀疑吧~~~

频响,只是音箱在播放“简单”测试信号时的,一个“较基本”的测量结果。(可能都只是一个频率的正弦波?乐器演奏一个长音,还有很多泛音谐波,还能听出贵贱了吧。更像是常规速度、匀速行驶?)
播放起“较复杂”的声音时,(演奏有技术难度曲目时,加速减速上下坡转弯时,)差别就体现出来了呢?


很多年前,升级过同系列贵一倍的炮,正好一大一小简单对比听了听。(找了两个没坑的位置,都压平。期间也对调过位置,在同一个位置对比。其实都不用这么折腾,一开声,就听着不一样了。)
大体的声音风格,的确没啥区别。(听起来是“同一种乐器”吧)(不同品牌的音箱,即使价位差不多,性能“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听起来的音色和效果差别,也还是更像不同乐器吧。)
但总体效果,主观听感方面的“动态感”、“从容感”,貌似都好了非常多了。“小炮”的声音,听起来好像还有一点“发硬”、“更直接、更冲”一点?
我估计,就算平时不怎么听的人,一听,也会觉得贵一倍的那个更好吧。


之前看过几个讲扬声器单元的视频,都说,纸盆材质,对音色影响最大。(音圈的大小,大概对性能的影响最大吧?)
纸盆材质会不会更像琴弦呢?(尼龙弦、钢弦,听起来完全不一样了)
音箱箱体更像乐器的琴箱?不同大小形状、不同材质工艺、不同油漆配件,听起来也非常不同了。


纠结,倒是不至于啦。随便聊聊,顺便梳理梳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好好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多多学习,也挺有意思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5-26 1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把楼下女邻居收了,一举两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5-27 1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5-26 18:29
嗯,收到~~~

我现在怀疑吧~~~

频响指的是频响曲线吧。我的理解里,它是所有参数里面最基础也是影响声音听感比重最大的那个。
在频响有基本保证的前提下,其它音箱的参数比如动态范围、相位脉冲响应、谐波失真、指向性等等参数的不同也会对声音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听音环境的吸音、扩散、房间模式也和音箱本身一样重要。

同一个厂家同一种技术下的不同口径的炮最大的区别是动态范围,也就是最大声压。比如KEF KC62/KC92其他参数相同,最大声压差5dB,直接影响听感方面的“动态感”、“从容感”。小炮放到大动态低音的时候会动态压缩,超低频声压上不来,不那么低的低频比例多了听感就硬。

还有关于音色的理解,我觉得音色主要还是在中频段影响最大。对于喇叭,特别是全频喇叭,不同材质的音盆声音差别巨大。我比较喜欢纸盆等自然纤维盆,还有PP盆的音色。低档金属盆则很难喜欢起来。说起这个本质就是失真,通过失真曲线可以看出。如果要避免,就要分频,用分频器把失真大的频段滤掉。这个失真的情况和琴弦比较像,都是受激然后不受控的余振。音圈直径会影响到阻抗曲线以及振动力度,需要额外的功率和止振才能发挥大音圈的控制力,影响当然不小。

音箱则和琴箱完全不同。琴箱本身参与振动发声,正规的音箱外壳不允许振动。音箱内的空气形成的弹簧支承着音盆,箱体大小形状不同相当于弹簧不一样,所以声音不一样。但油漆工艺之类的一般认为只有心理影响。

以上仅表达我的理解,是纯技术的探讨并没有说服或说教的意图。因为您是这里少有的有理有据、不输出情绪的坛友,我很乐意和你沟通,共同学习。事实上我很早就关注了你知乎的号,算是你的粉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5-27 1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5-27 15:49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5-27 12:32
频响指的是频响曲线吧。我的理解里,它是所有参数里面最基础也是影响声音听感比重最大的那个。
在频响有 ...

太不好玩了~~~怎么感觉咱俩之前看过的很多东西,都差不多呀,哈哈哈哈
不过,听听你的表述、串讲,感觉还是挺有帮助啦,谢谢~~


看得越多,感觉自己懂得越少,嘻嘻嘻~~没有来源出处的话,真的不敢自己胡编乱造,瞎说了。只是闲来无事,瞎看瞎玩。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理论分析能力和系统研究资源。能做做文献综述,把听到、看到,感觉有收获、有意思的内容,罗列分享,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研读,满足满足好奇心,也就这样了吧,嘻嘻~~~


想到这个,除了音箱本身频响、5毫秒C5直达声的频响、20毫秒早期声音的频响、500毫秒房间稳态频响,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Floyd Toole先生,还反复强调讲到的,音箱各频率向房间辐射能量的连贯均匀特性吧。

这两年,一直在和几个朋友学习、一起折腾音色的事。不得不佩服,经过20多年系统学习练习的专业朋友,他们虽然对声学一窍不通,但听音色的能力,真的是强呀。
高低音的音色不统一,临近两个音的音色风格方向不同,各音量下音色打开程度、色彩感的不同,厚度、密度、硬度、细腻程度、结实程度,core和overtone的比例、形状,对他们来讲,就是一声或几声,一耳朵的事。我就只能慢慢学着听,多问多体会理解了。
我最近几个月的新体会和发现是,基音的前几级泛音谐波对乐音的好听程度影响很大,第8~16级谐波对音色的开放程度、色彩感应该很大。
相关理论研究,还没看了。貌似西班牙的Xavier Serra博士,做过一些年的研究吧。
他这经历也挺有意思的,巴塞罗那音乐学院学习古典吉他和大提琴(吉他专业毕业),巴塞罗那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音乐和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是这个,http://www.mtg.upf.edu/files/publications/PhD-Thesis-1989-xserra.pdf,《基于确定性加随机分解的声音分析/转换/合成系统》。
2015年这篇文献也听有意思的,后来和Korg公司还出了相关硬件产品和APP,A real-time system for measuring sound goodness in instrumental sounds,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A-real-time-system-for-measuring-sound-goodness-in-Picas-Rodriguez/068423c8c0b1235426157a26ecb39ba894ae06c7


这篇讲小房间低频的文献提到过,他们研究发现,房间对低频、超低频,时域方面的衰减性能,比频响平直更重要吧。(不过,我也还是觉得,超低频压平)
https://salford-repository.worktribe.com/output/1462351/perception-of-low-frequencies-in-small-rooms


不好意思,之前没表达清楚了。当时想到的是个,“油漆”是小提琴的秘密啦,嘻嘻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T4y1D7bW/,第8分30秒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14: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daviw 发表于 2025-5-26 16:51
买的行货,到手7K

3q,看描述你很满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5-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5-27 13:45
太不好玩了~~~怎么感觉咱俩之前看过的很多东西,都差不多呀,哈哈哈哈
不过,听听你的表述、串讲,感 ...

其实你找资料的能力和研究深度已经秒了论坛里9成9以上的人,这点我很佩服你。确实知道的越多,越觉得心里没底。选择路径多,各种角度都有近乎合理的解释和反对意见。

你现在研究的已经不是声音的重现,而是怎样拓展声音的极限。就和四色视觉一样,声音这东西玩到后来也是吃天赋的,审听到后来,那些微小的差异指给你反复听都听不出,但有的人能够非常灵敏的区分出来。

如果想研究泛音、声染色对声音的好听程度,可以试试在DAW基础上装插件,比如Harmonic Boost之类的。这东西的优劣虽然统计上是有规律的,但对于具体个体主观性很强。

以上你研究的这些,都是音乐家和工程师要操心的事。大部分普通听众没必要这样研究心理声学甚至乐理。能够把听音环境打造的接近混音间,能够得到接近混音现场的声音就已经到头了。

你贴的小房间论文和频响不规则性关系不大,讲的是修改共振的时间特性来减少其衰减时间。如果你是用来回放商业录音的,低频通常建议用哈曼曲线,也就是做些许抬升,会符合更多比例人包括我的喜好。

如果是提琴这样的乐器,那它的任何处理工艺都会影响到声音。我拉过一些琴,每一把都有不同的音色,虽然他们可能是同一批生产的。如果不是同一时代的琴,那声音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30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