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z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啥是模拟味?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5-10-10 0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多关注飞利浦1541解码器吧,很接近模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10-10 0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在音频领域,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声波物理形态,比如麦克风直接捕捉的人声、黑胶唱片纹路记录的振动,信号波形像平滑的声波曲线,会随声音强弱、频率实时连续波动;数字信号则是将模拟声波采样后转化的“0”和“1”二进制代码。
简单地说,声音作为波形这种振动直接被记录下来就是模拟信号,用数字文件去记录这种波形信号便是我们所说的数字信号,本质上数字信号就是对模拟信号的一种记录方式而已,数字音频录制的过程也是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记录为文件的一个过程,总之数字和模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和什么老烧之类的更没有关系。
数字与模拟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把数字音频和模拟割裂开是错误的认识~
数字系统里解码器的作用就是“数模转换”,解码器DAC的全称是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即数模转换器,它的工作过程就是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耳机、音箱等设备能识别的模拟音频信号,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后端只能播放模拟信号,一套数字系统越好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也就是它转换出来的模拟信号好罢了,看到“模拟”就反感大可不必,认为数字系统和模拟没有关系更是非常搞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10-10 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0-10 00:31
对于“密度”我还是以物理书上所指的,不以那些写评测文的。。。就是同一体积下的物体,但重量所不同的理 ...

录音的时候,你面前充满着声音,不是只有一张嘴和一把琴。声音,有一种是录音室特意加进去的,另一种是和环境交互后形成的混响,可惜算力不够的时代,会把这些细微的声像,都过滤掉,换得通透干净的假象。 真正的通透和干净,要有慢慢的原音细节,在声音混响不会被数码抖晃抖到很虚很大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听到面前充满着声音,撩人的极高频泛音,这就是高清时代的扎实感密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10-10 0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6500K 发表于 2025-10-10 00:59
录音的时候,你面前充满着声音,不是只有一张嘴和一把琴。声音,有一种是录音室特意加进去的,另一种是和 ...

我觉得先不去考究你所指的是密度,毕竟这只是你个人的理解。正如我很久很久以前特意发贴问一下什么叫“微动态”,结果发贴说微动态的理解,和各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嗯,基本上就是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这样感觉太荒唐。要说密度是不是应以大家所学过的物理词语去作解释更适合?评测写听感不是应以让人看得清楚易懂为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10-10 0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模糊是抖晃造成的,不是什么模拟味。类似于DLSS,从低分辨率,硬拉成高清,然后用抖晃虚化掉锯齿,所有数码音响,数码播放软件都在偷鸡摸狗的干抖晃的事,防止偷偷过滤后的声像破碎,导致声音又虚又大。 真正的模拟味,没有刺耳的齿音,人声口水感足,歌者气息清晰,不需要特别的口水碟也能听到,歌喉附近的原音混响被保留,形成更为自然的扎实声像,而不是那种抖晃出来的虚像。还有高级黑胶那种大量的极度撩人的泛高频,细微悦耳并不会亮到刺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10-10 0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true-blue 发表于 2025-10-10 01:10
我觉得先不去考究你所指的是密度,毕竟这只是你个人的理解。正如我很久很久以前特意发贴问一下什么叫“微 ...

还说不清?密度,就是声源很多,很密集,很小,很扎实。 唱高音的歌手声音不可能又大又亮,那是违背物理规律的,李娜的青藏高原,正确的声音很远也很小,但声画并不会很空。 错误的李娜青藏高音,声音嘹亮高亢,声画里只有她的女声和大的配乐声,大而空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10-10 0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现代音乐工业流程当中录音阶段就经过了adc,以数字格式进行后期混音制作,所以一开始就是数字的,你要听纯模拟就需要先找到纯模拟不后期的dsd交响乐音源,然后通过原生1bit解码器解码dsd文件通入放大器,这样整个流程就没有数码了。

不过论坛说的模拟味大概是指的偶次谐波,跟具体原理没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10-10 01: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好听就模拟,不好听就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10-10 0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驻马店
现在我看清楚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模拟味和数码味,数码味是贬义词,而模拟味这词是高级黑,其实也是贬义词。现在的设备都是以数字格式作为音源载体,扩音设备也越来越结实,各种噱头词汇漫天飞,有什么用,为了立牌坊吗?声音好听就好听,搞这么多词汇没啥意义。
不是说黑胶和卡带就是高端的声音,也不能说数播或者CD声音刺耳。黑胶和卡带也有很垃圾的声音,数播或者CD也有高端的声音,声音不好听不是把责任推到材料上,也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一台5070的电脑多少钱?音频设备电路多少年啦?保守点也有50年了,变过吗?变的只是晶体管而已,元器件变得更小而已,声音却是越来越拉跨。用这些虚有的词汇,贬低老旧设备?只是老旧的设备内的元器件目前没有工厂生产而已。算了太多了,不想吐槽,就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10-10 06: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其实我们听的都是模拟声,不然你啥都听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5-10-10 08: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实际上完全的模拟味是不存在的,就是人耳直接听到的自然声,也是听神经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导到大脑后再被解码加上脑放形成的。
所以无需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声音好听就行,特别是自己觉得好听就行,至于别人觉得如何,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10-10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marklevinson 于 2025-10-10 09:09 编辑

模拟味是有数码味之后才有的相对应的一个词,所表示的声音表现自然与数码味相对立。
高级的模拟声,虽然可能不那么犀利,但重点是自然不机械,而且密度高,也就是一种栩栩如生的真实感。
需要指出模拟味并非是指模拟器材独有的声音表现,只是大多数码器材不是这种声音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10-10 09: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10-9 21:35
我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还是宁愿同意4楼

俺也一样,就是那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10-10 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商家玩弄的辞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10-10 0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ssfangyuan1111 发表于 2025-10-9 20:26
非常接近现实的声音,因为我们发出的声音就是连续的

数码声也并非是断断续续的,虽然有采样率这个概念,但与电影不同。数码信号经过解码器后输出的已然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10-10 1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一般说某件数码器材模拟味十足是对它的褒奖,说数码味十足是对它的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5-10-10 1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看保真度,以前的盒式磁带虽然是模拟的信号可是频响两头不足,回放还伴有咝咝的噪声,现在来说就是个情怀。现在商人看到了商机大吹LP,不知现在制作LP有多少是纯模拟信号制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5-10-10 1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就是模拟人站在你面前唱歌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10-10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对现代数字系统怀疑的话,直接整套黑胶或开盘机系统,标准的模拟声系统。说真的现代数字播放系统声音已今非昔比了,而且现在出售的新版黑胶唱片都是通过AD、DA转换的,老设备早就淘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10-10 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听听黑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12 22: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