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brg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期分享】原抓:苔巴尔迪 Renata Tebaldi Complete Decca Recordings [66CD]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12-23 1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感谢分享精彩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12-23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德阳
谢谢分享精品资源,自抓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12-27 2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必须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潮州
转一篇评论:

她为何是歌唱家们最佩服的女高音?

今年2月1日是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诞辰100周年,倘若知道自己身后之名,在公众层面弱于卡拉斯这么多,她会否感到无言呢?恐怕不会,巨匠本人势必会不屑:我展现了划时代的成就,不能领受是你们的问题。所幸,许多内行还是能够理解苔巴尔迪的伟大之处。
国外某份刊物就“谁是你心目中最佩服的女高音”这个题目,访问过很多歌唱家。结果苔巴尔迪的得票率是压倒性的第一。传言卡拉斯形容苔巴尔迪的演绎如同可口可乐,很多人信以为真,其实卡拉斯曾不止一次澄清这是误传,她的原话不是“可乐”,而是“干邑”。
不过,苔巴尔迪的同行们自然明白,这位大师理想化的“美声”成就,其对戏剧抒情女高音角色里程碑式的呈现,以及最为知所进退的把握曲目、把握力量与色彩的艺术,是她们渴望企及,而最终难于达到的。
苔巴尔迪尤其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她的急流勇退。“我宁愿别人谈论我为什么退休,也不要他们议论我为什么还不退休?”此话出于另一位急流勇退的大师普莱斯(Leontyne Price),苔巴尔迪的演唱同样是对其完美的诠释。指挥家索尔蒂在回忆录中谈到许多歌唱家,其中特别提到有三位女歌唱家将各自的声音留在了高峰期,她们分别是苔巴尔迪、奥格尔(Arleen Auger)与蓓克(Janet Baker)。
其中,奥格尔是无奈因病去世,蓓克虽然是明星歌唱家,但毕竟也没有到达苔巴尔迪那样万人为之痴迷的地步。苔巴尔迪之“退”,实在是音乐家完成自己艺术生命的一种大勇。后来她回到大都会歌剧院签售自己的传记,乐迷的长队居然围了大都会不止一圈。
我印象中的苔巴尔迪,首先总是和普契尼笔下优美无比,又在高潮段落显为光辉有力的重抒情角色联系在一起的。哪怕是咪咪这样被唱到泛滥,甚至泛滥到近乎无穷无尽的角色,经她唱来,依旧是排众而出、光彩夺目。
恰恰是那种色彩、质地、音量、线条、表情,方方面面的完美,同时又毫不炫耀的音乐表现,成就了她现象级的演出。歌唱家在第一幕中的表演,那种典范意义,未必恰当地说,或许已经有点像梅兰芳唱《贵妃醉酒》了——东西方的两位大师,以自然的高贵驾驭顶尖天赋的核心路线,真是不谋而合。
这样的不谋而合也成为一种必然。或许,只要《波希米亚人》这部戏还在演,苔巴尔迪的立体声录音就不会从人们耳边消失。与此同时,我也特别想介绍一张歌唱家相对不那么常见的录音,她在1973年灌录的《18世纪咏叹调集》:曲目包括一些巴洛克后期,以及古典前期的咏叹调。

1973年正是苔巴尔迪隐退的那一年,是年1月,歌唱家通过威尔第《奥赛罗》的演出,为她的舞台生涯画上了句号。隐退的歌唱家偶尔录音也是常事,苔巴尔迪此时选择巴洛克,很自然地“不改初衷”——用典型的现代美声风格诠释这些古老的作品。我们从中听到,这位隐退之年的歌唱家,音色依旧如此光辉、华贵,技巧的控制依旧完美、轻松,线条的把握依旧无可挑剔。
苔巴尔迪很少被人们同巴洛克音乐联系在一起。歌唱家非常谨慎地选择曲目,不适合的绝对浅尝辄止,不过分求广、求全,以彰显自己的能力。由此,她并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去专研德奥,或尝试大量演唱艺术歌曲。固然有少数录音存在,但从本质上说,灌录《茶花女》的全剧录音,或许已经是苔巴尔迪特别大胆的一次在其拿手好戏之外的尝试了。巴洛克与早期古典咏叹调集,通常都不被视为歌唱家的代表作。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相对于依旧出色的声音,大师对音乐表现的塑造、种种分寸的拿捏,不是平分秋色,而绝对是更让人回味不尽。她的现代风格是自然的、非常大气的演唱,却绝非将古老的作品“做大做撑”,涂上真实主义的油彩。虽不参考本真,苔巴尔迪在构建每一首咏叹调整体的音乐表现,及种种风格尺度方面,都始终深思熟虑。
歌唱家是站在回溯意大利(语)歌剧的历史源流的角度,演绎这些作品,从而唱出真正无愧于苔巴尔迪的境界与格局。
正如很多提琴大师,站在现代的“语境”之中,采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巴洛克音乐呈现出充分的说服力,进而踏足不朽的境地,苔巴尔迪在隐退之际演出一些古老的作品(至少对她的标准曲目而言比较古老),并非玩票之作。

相对于全盛时期的她,她在1973年的演唱还是有少许岁月留痕。可大师通过出众的修养,将它们隐藏得很好。说到这里,不能不想起一位当代的Diva(天后),她在自己的全盛时期灌录过巴洛克咏叹调集。以近30年的状态而言,此人称为Diva也算是名副其实,可听她那张唱片,再对比苔巴尔迪,立见高下。这并非厚古薄今,而是后来那位女士将原本出色的声音条件滥用,无节制地堆砌“表达性”,最终品位的缺失再也无法隐藏,或许也根本不想要去隐藏了。如此的“现代风格”演唱,丝毫没有在本真潮流中巍然不动的底气,不知她是否听过那位伟大前辈的录音?
伟大的演绎者,留给人们最核心的遗产,往往不是伟大的技巧,而是运用这些技巧的方向。也正因如此,越了解苔巴尔迪的艺术,就不免越为之惊叹。

张可驹/文

按:本文所提及的《18世纪咏叹调集》即全集中第63张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1-17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她的普契尼,她的瓦雷、奥赛罗与假面舞会。想起来,真的是从中获取了无穷乐趣,就从80年代的磁带开始。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5 20: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