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了,论坛那些把早期600吹得神乎其神的人,可没有一个人敢接受盲听挑战的。”
这是您自己扣的帽子,我没给您扣过帽子,实际上不仅是我这个后生,我认识的老烧里可以接这个盲听的,广东地区起码不会低于五个,我也可以试着联系一下,您这个帽子扣得太过了。我不接受,并且平和的反驳。
“既然这几个版本的600区别如此明显,为何先要用用10-13W号左右的金属网铜环先熟悉一下,然后又不能做到准确率百分百呢?”
这是个谦虚的说法,我可以接近100%,但是夸口“百分百”这和您这种“一个都不敢”的喷人言论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个大概,谦虚一些。8成在盲听里不算低了,盲听电源线、信号线那些,基本上破6成,乃至只要微微超过5成,已算是巨大区别。可能您参与过的盲听不多。另外熟悉瓦楞纸只是找感觉,我比较喜欢瓦楞纸的声音,我也可以不熟悉,准确率会低一些,毕竟五个版本,不是说前后十几年差距的大版本,如果是纸板和最新新版小纸盒这种极端对比,当然不需要熟悉,我可以直接听,100%准确,您看可以吗?
“所以各版本600总体的基本声底都是一样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还有就是今天谈这种不同也要考虑到20多年老化的影响,现在明白我的观点了吗?”
“声底基本一样”,相邻两个小版本也许是对的,我不反驳,但凡隔了一个版本,我不认为正确,大版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到让普通非烧友都能听的出的,频响多音失真瀑布相位都有不同,特别是HD600,15KHZ以后得高频相位差,30DEG-90DEG乃至180DEG都有区别,当然,你说是版本区别还是个体区别,我觉得都有,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测量里的区别已经足够明显,不可测量的区别比如“能量感”“微反差”“声场纵深”这些其实更加明显,版版不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身边听过几个版本的朋友都有句共同的话,“HD600早已不是HD600”,如果森海愿意承认,这些版本应该叫HD600G1,HD600G2。。。。只是森海不认而已。
客观事实是无法反驳的,不以我们的主观讨论转移,他就在这里,我没有说你是错的,但这种说法起码是非常随意且不严谨的。
最后,至于孰优孰劣当然有高低,纸板我没试过,但是尼龙版本插上最新的单元,哪怕存在偏硬偏紧等新单元没有老化的迹象,放在老壳体里泛音和声场也明显优于现在的原装壳子,这总不是什么20多年老化的影响吧。当年的用料和设计出来的声音,毫无疑问是更加高明,宽松,自然,远非现在的版本可比。
当然,说破大天我们的讨论范畴还是HD600,不管新老版本,对于买HD600打游戏的,看电影的人群,他们不会觉得这些差异有多么严重,但是这里是发烧友论坛,我们是玩HIFI的,如果你抛弃这个前提去说,那我们玩什么HIFI呢,全部买耳机去打游戏看电影不就完事了吗?我最怕在发烧友论坛有人说,xx耳机和xx耳机没有什么大区别,没有孰优孰劣,这就好比玩镜头的说XX镜头拍出来和XX镜头没有什么大区别,没有孰优孰劣,那这不叫玩镜头,这叫婚庆摄影师,对于这些干活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这样的,但这终究是对自己发烧功力和见解的羞耻逃避,我认为既然发烧了,就不要做婚庆摄影师。当然大部分婚庆摄影师都在忙着干活,也不会来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