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myx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为声之母,那爹呢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2: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goodfortune 发表于 2022-1-24 11:21
版主~这里还有一只可能初烧都不算的无知者

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1-24 13: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请你给中国母亲找个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1-24 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metaverse 于 2022-1-24 13:48 编辑

电为声之母,人为声之父吧毕竟怎么调教电(路和元件)是人的问题,所以校声者又叫校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1-24 15: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仅个人观点,不代表品牌。

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1-24 15: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爹必须是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1-24 15: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安阳
电为声之母,钟日母出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auralic 发表于 2022-1-24 15:17
仅个人观点,不代表品牌。

震动。

如果你说的是空气的震动,我的意见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jimmyxzy 于 2022-1-24 16:04 编辑
13678079466 发表于 2022-1-24 13:37
请你给中国母亲找个爹吧

可参见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或曰皇天后土,看你喜欢从哪个角度了

另,我在21楼重新表达了,欢迎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2-1-24 16: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电为声之母,
时钟声之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2-1-24 18: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波为声之父,声波,因为:夫唱妇随,电只是某一位母,没有电也可以有声音,比如大自然的音乐中哪来电,一样有声音啊,也不一定要空气,比如骨传导耳机。但声不可能没波,波是唯一的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2-1-25 0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jimmyxzy 发表于 2022-1-24 16:01
如果你说的是空气的震动,我的意见相同

我说的是所有。
震动发出声音。
震动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
震动产生时钟频率。
控制震动,化解震动,甚至利用震动,不仅贯穿于电声系统,还有各种精密仪器。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意见,不代表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2-1-25 0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爹当然是机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2-1-25 1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爹不是钱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2-1-25 16: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插电的就是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auralic 发表于 2022-1-25 08:53
我说的是所有。
震动发出声音。
震动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

如果说所有的话,脉搏,以及人体固有的震动 (平伸手臂,会发现有轻微的抖动),还有震动传播所需要介质的状态(比如空气)是不是也应该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d0c0b 发表于 2022-1-24 18:42
波为声之父,声波,因为:夫唱妇随,电只是某一位母,没有电也可以有声音,比如大自然的音乐中哪来电,一样 ...

空气只是声波传导的介质之一,但是是最常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2-1-25 18: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jimmyxzy 发表于 2022-1-25 17:14
如果说所有的话,脉搏,以及人体固有的震动 (平伸手臂,会发现有轻微的抖动),还有震动传播所需要介质 ...

以下言论仅为个人言论,不代表品牌。

私以为既然讨论的是“电为声之母,那爹呢”,肯定应该是对于音响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音响说到底还是电声系统。
既然是电声,电肯定很重要。
然后是声,一切声音都是震动发出的。而且震动确实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声音。最简单的测试就是脚钉。
具体到各个部分也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
比如音箱的外壳,既有充分利用箱声的设计(利用震动),也有追求完全无箱声的设计(避免震动)。
器材外壳的选择,除了屏蔽,还要考虑化解震动。
器材架也有不同的设计思路,不同思路下也都有不错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uralic 发表于 2022-1-25 18:39
以下言论仅为个人言论,不代表品牌。

私以为既然讨论的是“电为声之母,那爹呢”,肯定应该是对于音响 ...

然而这一切对声波造成的影响,必须通过空气经过你的外耳道到达鼓膜。前面的所有变化都不如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更接近你。
比如在音箱系统里,已经超低音不是靠耳朵来听的了,那么在高温高湿和低温干燥的环境,对超低音的感觉会有区别吗?
而且很少有把器材置于恒温恒湿环境,而这两者的变化对电路,机械,外壳也都会有明显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你所说的那些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2-1-26 09: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jimmyxzy 发表于 2022-1-25 21:27
然而这一切对声波造成的影响,必须通过空气经过你的外耳道到达鼓膜。前面的所有变化都不如空气的变化(湿 ...

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不代表品牌:
当然如此,但是相比震动,空气的变化更难以被控制,说着说如果要控制开销太大。所以只能当作一个“常量”,一个不受控的客观存在对待。
就好像各种声装方案,不管是音乐厅还是录音室或者大会堂,会考虑反射,吸音,混响什么的,但是不会去考虑增减气压~~~~~~

就好像控制鼓皮的震动,是通过增减气压和湿度方便么?还是直接给鼓皮贴一个消振贴方便呢?

隔音也是如此啊,家装隔音窗户真空玻璃不见得比得上双层不同厚度的玻璃。三层相同厚度的玻璃也比不上双层不同厚度的玻璃。因为不同厚度的玻璃声音的穿透频率不同(声音引起的玻璃震动频率相关)。

很多配件也是如此,不管是垫还是压,不是在消除震动,就是在改变震动频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2-1-26 0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走婚风俗的母系社会,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4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