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4-10 13:48 编辑
周末好。
人类是什么来的,进化来的。否则没有群体社会,没有文化创造和传承发展的话,就像动物一样随波逐流随环境变化而消亡。
生物是怎么来的,太阳是总根源。太阳为地球提供光的照射和热的动力以及提供给太阳系很多场效应的保护。
所以,光明是一切生存的根本。光明是用来驱散黑暗的,但是太阳根本不在乎给地球发出了多少能量,还要去计算收回多少酬劳。几十亿年一切供地球生存发展的光源,从太阳角度看只是百亿不足一的微不足道,太阳自己并不是为地球活着的。只有了解这样的大能量大视野才是供给小小生存的几乎全部源泉。
老子道德经就有万物负阴抱阳的基本观念,朝向阳光、远离黑暗才是生存之道。有时不知道美丑善恶,通过观察黑暗丑恶的对比才能知道善美。但如果直接掉坑沉浸在和丑恶相斗其中,自己也会有无相生近墨者黑,这就不是负阴抱阳的生存之道了。李敖说过不一定非要吃到嘴里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吃,只须闻到就知道了。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洁身自好不去和光同尘,不沉浸在万物并作居以须复之中。有些改写本是把结论也写出来了,比如“观以须复”的意思就是不参与万物并作。以前的竹书本是说万物并作居以须复,就是深入其中必然就会有生有死。后面几句是说只有不居才能不去,所以不居而观也是对的。但某些号称观复的自己就直接掉进深坑并非在观复而是在居以须复。
所以对追求物质为主的烧友绿坛而言就是:不掉坑才能不发烧。远离管状视野井蛙思维陷入下位不可自拔,直接去追形而上的精神和艺术,再如何也比直接下场参赛对拼好多了。比如蛐蛐罐里斗鸡场上扭打在一起的,互相之间自己从心里肯定都觉得和对方不共戴天、绝对毫无相容之处。但在外人从上位视角看来,这不都是俩蟋蟀俩斗鸡在那里打吗。都是同类,根本没区别。庄子也有蜗牛角上争斗的类似观察方式。“香山居士”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世界上的事不能绝对化黑白化,物极必反,一旦堆砌到极端化必然出现问题。放弃道理追求,偏离问题去陷入下位并不是好的定位。所以不要陷入问题,放宽心胸视野不就事论事,瞄准上位道理才是正确导向。
通行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竹书:
“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https://www.douban.com/note/634156489/?type=like
这些东西都是平时有个印象,相信好的东西价值高。遇到问题搜索到明确细节就够用了。不要迷信谁谁比自己高明,也不要自惭羡忌恨,平常心处之坦然面对守中之道尊重心态。自己也可以动手搜索观察一下。动手查找其实才是右脑思维建立过程,这样不但自然而且印象更深刻,对以后还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