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11-11 13:51 编辑
最近感觉吧,多数人在几千块的产品,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了,大声买大只,小声买小只。
但是发烧世界,追求的很极致,但更多也不一定是性能上的极致,而是个性化的极致,这些需求点很难被满足。
比如说有这么一个人,他说他玩了很多的音响,听过很多很多,最终经过各种尝试,搭配,才找到了天籁之音,那么可不可以反过来想:他那套音响,就只是他一个人觉得好,或者他很少部分同好觉得好。因为之前其他那么多都不满意,那些之前他听过的几十万几百万,几百套音响总不应该都是粗制滥造,龙飞凤舞的吧。这个时候他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就是很主观的,而不够客观。但是发烧圈群子里面,每天都在焦虑,在调试,在升级的不都是这样的发烧友吗……确实有精力和精神,而且财力也确实很雄厚。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恰恰相反,觉得发烧友更有音乐天赋,创作天赋,可以尝试去玩音乐,玩调音台,玩点创作属性的器材,这样就不需要通过线材、电容之类的东西去搞艺术创作。堂堂正正用母带效果器,用EQ,激励器,压缩器去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也真的很好。音箱的身份,和传统文化里的翻译是显示器,监视器,莫尼他死丢丢,有很多创作类的需求其实也太为难它。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发烧友,而且他也做到了他所想要的快乐:“我听这首歌,认为这样才是好听的,我就这样调,听那首歌,我认为那样调才有真实感。音箱要不停的变化,去强化每一类不同的音乐!” 确实比换线实际太多了,而且自由度也非常大。真的很开心,其他还重要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