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楼
发表于 2025-7-30 1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按你这么说:从你的立场看,我不觉着楼主不是自诩发烧友,而感觉到我自己只是音乐爱好者,或者说叫music lover 并非audiophile;发烧友我所接触到在身边的,可以有十几万,几十万,甚至100W的器材,他们并没有什么最基础的乐理知识,也不懂音乐史;他们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他们的器材。为啥?因为贵,因为砸了钱,而且还喜欢尝试不同的器材搭配。但是!?但是!?,他们喜欢听得是什么?发烧人声碟。 虽然面上要给这些老板们赞许,但从内心深处讲,他们也只不过是“器材的奴隶”,当然这个还是有门槛,而且很高的门槛。
在我看来,audiophile 发烧友这个专业的词汇,他们是不值得拥有地;也可以说他们是music love;
在个人看来,你所举得那些例子,是有,现实中。 咱也不能去说不好不对,毕竟人家花得是自己口袋里的钱。但不管哪行,偏执地去购买不符合自己身份的爱好的物品或者产品,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占有欲,一种欲望,往深了说;或者说:装大尾巴狼!装屄!当然,个人凡尔赛也没啥?! 问题是:很多自诩发烧友的硬件派,也就所谓地“发烧友”,他们居然舍不得在音源上花精力,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形式,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也有发烧友硬件可以,够贵重;音乐收藏也很多;特别是他们喜欢的音乐人,他们能够侃侃而谈。这后一类人,我觉着是比较符合发烧友即audiophile的称号。
有时候,器材和音乐都能平衡的发烧友比较少,更多是只注重一方面,而且大部分是注重器材本身而轻视音乐。 要知道,器材为什么服务?是音乐啊!这里的音乐是如大海般的不可估量。反正我是不喜欢天天听hifi发烧人声。而是音乐有所侧重,不排斥任何音乐形式和风格;毕竟人一辈子时间有限,就算3w天;也不可能听完这么多音乐。所以更应该有所选择地听音听音乐。
再回到本贴,在我自己看来自己最多也就算个音乐爱好者吧,即便这么多年也走过不少器材上的弯路,也花了一些不少的钱,也交过学费,不过很开心能在自己奔五的路上仍然爱着音乐,是不是audiophile我不在意,而是更乐意做一个music love,正如骚尼金二的开机语言字幕:for and by music lo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