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5-5-22 2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5-22 23:13
房间不做声学处理?房间的混响时间,还是会比较长吧?超低频的衰减还是非常慢吧?后墙的一次反射声,能量 ...
不知道了,没看过这些理论,实践出真知,我的环境完全不符合,没有在长方形的一边摆放设备音箱就被一众烧友嫌弃了哈哈,烧友家声学装修整个影音室邀请我去我没去,来我这听到我的表现都震惊了,左看看右摸摸,结像在中间,人就在中间唱,一块扩散板吸音处理没有,就做到了,这些信息都在普通无损文件里,回放设备才是瓶颈,录音棚录音原始文件早就完美了,所以我一直强调正确音源的回放是一切的起点,跟声装毫无关系,烧友听了愤愤离去哈哈。
下面是我的另一段总结啰嗦。
黑胶和数字殊途同归,一样有结像声场定位在中间,前提是电源介质要改变,包括220v的干扰抽离,而数字音源需要数字信号隔离洗水手段,最后黑胶的动态解析力,分离度都不如数字,只是容易实现黑胶的极限,如何实现,就是供电介质。而数字信号呢?殊途同归,电源介质,电源干扰抽离,数字信号隔离三座大山。请看以下我的所谓说教吧
我早就总结说过用了隔离器+优质电源介质,根本不用扩散板,吸音处理等手段,音源正确自带声场结像定位,听到的都是直达声的波形,食髓知味,隔离器是必备的,220v电源污染是最大瓶颈,隔离器可以解决一部分干扰,形成扇形声场,人声就在中间定住,听感安定,有空间感,反射声近乎消失,听到的都是第一口直达声的信息,信息量越多越保真,都在这普通的16bit 44.1k文件里,无论是cd还是数码文件都可以解析出前所未有的层次。
我敢在这大放厥词自然是有所本的,早就实现结像声场定位在中间了,一块扩散板吸音处理都没有,正确的音源,绝无仅有的供电架构,轰头数码味,衔接,电源干扰问题早已翻篇。
都来看看吧,这才是现如今供电介质的极致方案,全系统没有一只环牛和普通滤波阵,全扔了。转盘前后端设备,隔离器洗水,乃至黑胶机,CD机,没有一只环牛存在。已经和之前的视频差距几个层级了,连音源都没处理好过,谈何放大,搭配,调音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