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ackylz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并不是说音质清晰就一定是好的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2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poonhk 发表于 2025-3-30 20:43
音波又不是平面散发的,怎可能2D

那为什么环绕声/全景声系统在不经过特殊处理的前提下 要求至少5.1.2的音箱  而不是2音箱甚至单音箱呢?
既然声波是发散的  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音箱啊  有一两个就够了啊  你说不是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LCD3 发表于 2025-3-30 21:26
肯定越清晰越好,这还能有疑虑?现实中感受到的声音和色彩就是最清晰的,感觉越清晰越不好主要是技术问题。 ...

这你就错了   耳机只是一个回访设备   而录音/混音设备造成的劣化你是弥补不了的  越好的耳机只会更放大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3-30 2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解析永远有更好的,独特的味道才是独一无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3-30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宁波
jackylzf 发表于 2025-3-30 21:58
这你就错了   耳机只是一个回访设备   而录音/混音设备造成的劣化你是弥补不了的  越好的耳机只会更放大 ...

录音,摄影,回放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有朝一日这些全部攻克,得到的声音和色彩就是最清晰的,也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3-30 23: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这是多个因素平衡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3-30 23: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
再好的音频设备声音也是假的,钢琴音乐就得钢琴发出来,人声只有人发出来的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3-30 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jackylzf 发表于 2025-3-30 21:57
那为什么环绕声/全景声系统在不经过特殊处理的前提下 要求至少5.1.2的音箱  而不是2音箱甚至单音箱呢?
...

当然是因为录的时侯就是用了多个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3-30 2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ang667455 发表于 2025-3-30 12:04
看电影我就喜欢清楚到毛孔都看清。

您说的电影应该是波多野结衣系列吧,我还买了个LG电视来看。国产不敢恭维。不单单看到毛孔,还能看到真实的颜色。不跑题了,好好说设备吧,我有时喜欢听K553,有时喜欢听K812。这两个不能说谁秒谁。特点场景下K553能干掉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3-31 05: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最近入了r2r以后芯片机好久不开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3-31 0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调音风格流派很多,每种风格都是独特的声音,清晰这种指标还是单一了,就比如小乌和7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3-31 0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音质清晰,指标高,是最廉价的,就像石英表走的准不准一样。本座早就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3-31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这个例子毫无逻辑,当然在这个论坛讲逻辑会被骂死。视频领域运用一些蒙太奇之类的手段,这是在制片环节,对应音频领域就是编辑阶段。所以不能说把音箱就做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3-31 0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早有定论了,音频而言,达到一定阈值后,人耳其实对参数不太敏感,对音乐作品集欣赏还得看演绎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3-31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数码相机没有厂家敢不卷像素更多。显示屏没人敢不卷k数多。唯独量化参数不透明的音响古董产业,有一些消费者自己躺自己。那这样就随意了,厂家作坊肯定最喜欢自己躺在砧板上洗白白挨宰的主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3-31 1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guo 发表于 2025-3-31 12:47
数码相机没有厂家敢不卷像素更多。显示屏没人敢不卷k数多。唯独量化参数不透明的音响古董产业,有一些消费 ...

支持了。可以简单分类:糊的,清晰但不协调的,清晰也协调的。不管怎么说,第一种就该死,第二种叫调教水平有限,有缺陷,第三种才叫真的好。而且现在音频技术真上天了吗?所谓的“清晰”真的够清晰吗,为啥感觉跟真实比有鸿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3-31 14: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公爲下天 发表于 2025-3-30 23:28
您说的电影应该是波多野结衣系列吧,我还买了个LG电视来看。国产不敢恭维。不单单看到毛孔,还能看到真实 ...

LG用料行调色不行,要偏真实色彩找索尼,要偏艳丽色彩找三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3-31 14: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3-31 14:43 编辑

认为清晰等于刺激的人,自己其实处在讨便宜或者不会选设备唱片的外行小白门外晃荡那种。花个一年时间好好上网学学再说吧。
不行去电视机卖场看看上万的电视屏演示画面效果。k数越高的是越接近真实自然,这就是清晰度的正常情况。如果听音乐能听出刺激声,那只能怨自己接触到的器材和音乐资源本身有问题了。
所谓颗粒化,齿音等都是此类问题。只要不自然就是问题。关了一切器材,闭上眼睛听听周围的声音,这种真实自然程度就是本源第一性声学效果。器材再发展一两百年也赶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21: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jimguo 发表于 2025-3-31 14:38
认为清晰等于刺激的人,自己其实处在讨便宜或者不会选设备唱片的外行小白门外晃荡那种。花个一年时间好好上 ...

建议认真看帖 认真理解   智商正常的人  都不会认为清晰=刺激   那样的话  耳朵正常的人谁不得往耳朵里塞点棉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3-31 21: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jackylzf 发表于 2025-3-31 21:18
建议认真看帖 认真理解   智商正常的人  都不会认为清晰=刺激   那样的话  耳朵正常的人谁不得往耳朵里塞 ...

还能这样理解社会吗,又碰到一个社恐疑心病患者人士。不过你也看不懂爷的意思。你这标题就有这种可能性,文化逻辑素养呢。不过论坛算公共场合,请不要搞自留地小肚鸡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3-31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你觉得自己是个帖主就显摆自己是个干部,下场踢球形象好吗,赶紧用光信用完事。这种人现在极为珍稀观感很差,没有肚量就没智商的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3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