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ozainal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姐鼓的响度和动态, 到底啥条件能听好?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5-3-27 12: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音量要合适,可以找一般的语音节目试听,让声压在80dB SPL上下。再去听阿姐鼓,减少动态非线性压缩或扩展。
房间要足够安静,否则音乐里面的弱信号会被房间噪声掩蔽。
音箱本身动态要够,低频最好有105dB SPL以上的最大输出能力。否则大动态时候会压缩。
音乐版本也有关系,前期原版的动态会大一些,后期有版本会压缩动态。动态压缩后听起来更轻松些。
参考: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204848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3-27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感觉《央金玛》里第6首《六世达赖》动态更大。那一声霹雳,音效炸裂。歌也更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3-27 1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本帖最后由 prodomo 于 2025-3-27 13:01 编辑

听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以前器材很弱随便听听没什么感觉,现在凑合了再听就好多了,没什么过高追求。。。。顺便说一下用的是听古典音乐的大致电平。。。什么版本不知道,也许去找找初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3-27 1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如果用可换线双声道耳机,用音箱请把CD机进入下一解码或者前级的左右信号线对调。很简单但绝大多数发烧友瞎烧的事实就这么愉快的扒开了底裤,不管什么原因耳朵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是好烧友。顺便看下国产被奉若神明的神专当年的录音设备清清楚楚写在首版的内页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3-27 1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bass0411 发表于 2025-3-27 13:26
如果用可换线双声道耳机,用音箱请把CD机进入下一解码或者前级的左右信号线对调。很简单但绝大多数发烧友瞎 ...

耳机就左右声道线材互换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3-27 15: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原盘是音场很深,人声开始的时候极小,非常考验器材分析力,分析力不够的会加大音量,鼓声出来那一刻,动态加大了好几倍,所以有烧机碟说法,原碟的动态范围几乎做到了极致

如果你系统分析力好,平衡,在播放阿姐鼓的时候能清楚听到朱哲琴细腻的底声,以及音色的转换,起伏,粗细对比,极其考验系统分析力

说变态,说沉闷,说不好的都是你系统分析力不够,动态范围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3-27 15: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果听不到朱哲琴声音的凝聚,开扬,喉音胸腔音的转换,起伏,以及鼓皮的质感,大动态出来是一坨的,要么你CD软件问题,要么就是你系统硬件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3-27 15: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飞碟金版,低频量感加重,人声变细发飘,后期25周年纪念版,人声拉凸,像口水歌,声音很脏,何训田最早制作的出版是最纯净最能体现出制作思路的,一盘CD出来就全球销售了三百万盘,不是所有发烧友都是傻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3-27 1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3-27 12:24
音量要合适,可以找一般的语音节目试听,让声压在80dB SPL上下。再去听阿姐鼓,减少动态非线性压缩或扩展。 ...

之前说过,跟你说的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3-27 16: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这张碟只能找老版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3-27 1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可以這樣說24k金版聲音走向都是偏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3-27 1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找到低电平版本,突然回到我最早听这个录音的感受了,另外看到封面突然觉得我买的的就是这张CD而不是黄孩子,不过时间太久了翻了一下没翻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3-27 1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说起再版的坑,再举个例子,鼓怪,手上有原盘的,去对比一下最近网上所谓德版母带的鼓怪,我是下载下来听了一下跟原盘的抓轨文件对比,能量分布完全变味了,又混又脏又响,后期拉均衡拉的不成样子,给人感觉貌似质感比原盘鼓怪会好一些,鼓,擦,锣,感觉貌似要真实一些,那是为了将就器材分析力透明度质感不够的,也是往刺激那个方向去走,迎合一些听音取向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3-27 1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耳机听过好多遍,5005听,也挺好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3-27 2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数字音乐-王三万 发表于 2025-3-27 16:07
之前说过,跟你说的差不多

上海音像版本电平最低,然后是1995台湾飞首版、日本首版稍微加了一点电平。。。这三个版本都能听。。。后续胡搞的垃圾版本根本不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3-27 2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数字音乐-王三万 发表于 2025-3-27 15:15
如果听不到朱哲琴声音的凝聚,开扬,喉音胸腔音的转换,起伏,以及鼓皮的质感,大动态出来是一坨的,要么你 ...

也别给这张1994年首版贴近,本身录音以及缩混做的就是那么回事,电平确实太低了。。。乐器、人声分离度也一般。。。这张唱片最大的好就是一气呵成录音,没有做剪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3-27 2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张专辑的录音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好人家的卖点也不是录音而是一种在当时华语圈没有出现过的新世纪风格, 同时期另外一张《悲情城市》录音起码比它好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3-27 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xmgggg 发表于 2025-3-27 21:06
这张专辑的录音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好人家的卖点也不是录音而是一种在当时华语圈没有出现过的新世纪风格, ...

我玩了十多年才能把阿姐鼓放好,也在不少系统放过,如果系统放不好阿姐鼓放古典交响也不会好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3-27 22: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台湾首版,香港首版,日本首版,除了飞碟的金碟有能量分布变化,其余都是一个妈生的,保持了当年的制作特色,也不说这盘录音能到多顶的高度,就现在很多人玩的器材,能放的不错的也不多,就像atc是不是世界顶级 那肯定不是,但是能玩好的也不多,也没人去否认atc的水平,要讨论的是这个碟的特点,以及是不是谁的器材都无法放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3-27 2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至于说上海音像那张,我没有听过,也不能妄下结论,但以接触过上海音像引进版的制作思路,我预判可能不会太好,声音会变的温润而朦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19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