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pipimo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低成本播放SACD的研究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5-2-14 1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最便宜的方法是,用旧手机,装上海贝音乐App,用USB接上便宜的解码耳放一体机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exisijun 发表于 2025-2-14 10:32
最便宜的方法是,用旧手机,装上海贝音乐App,用USB接上便宜的解码耳放一体机就可以了。

哈哈哈,有道理,比电脑连接dac还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2-14 10: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如果想功能更多,玩法更好,那在在淘宝上花200多买一个升腾C92瘦客户机,装上精简版win7,用Foobar2000作为播放器也可以,这样由于是windows平台,玩法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2-14 1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达州
关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2-14 1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如果说播放sacd是对声音的追求那么还是买足够好的sacd机为妙,如果只是考虑播放sacd唱片买个DVD/蓝光机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2-14 1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看到很多烧友说有些dsd是pcm转过来的,所以不值得折腾,那起码也有很多dsd不是转的啊,那这部分就不值得听了么?要听不是也得折腾嘛…
赞成前面一些烧友说的,有电子文件的(比如iso、dff等等),pc、数播都有各自解决方案。如果是为了听sacd光盘,还是老老实实上sacd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2-14 1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和lp一样,如果只是想播放lp唱片,普通唱机唱头就行了,如果对声音有追求,唱盘,唱臂,唱头,唱放,前级都要讲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2-14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pipimoe 发表于 2025-2-14 10:25
从理论上来讲,一定成本下最无损的方案是蓝光机的hdmi直出dsd64原生信号→高端hdmi分音频离器将dsd64信号 ...

音乐的动态范围与响度战争:探索音乐质量与听觉体验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4250

响度战争(Loudness War or Loudness Race)
https://www.kimtone.com/index.php/article/gongsixinwen/33.html




https://www.midifan.com/modulearticle-detailview-7324.htm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Dolby Atmos的世界中,我们更多的是进行峰值的限制,而不是压扁你的作品。

这儿是人间净土,这儿没有响度战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爵士作品和古典音乐作品貌似更适合Dolby Atmos的制作了。
https://wenku.csdn.net/column/k8qyc4t5pp
响度测量不仅用于单一音频素材,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多通道环绕声的音频。例如,Dolby Digital和Dolby Atmos等格式中的音频,需要遵循特定的响度测量标准来确保一致的观众体验。
https://www.crazyhifi.com/archives/6947
在最好的情况下,Atmos 和 360RA 在多声道扬声器系统上的表现是我们期望的一切,我非常喜欢。我听到声音从房间四周的虚拟扬声器中传出,这种效果我从我的 5.1 SACD 和 DVD-Audio 光盘中从未如此清楚地听到过。这似乎有点违反直觉,因为这两种格式都使用了数字压缩,但它们将动态带回了音乐。这两种格式解决了与所谓的“响度战争”有关的问题,因为它们的母带音量比大多数立体声曲目要低得多。据母带工程师 Ian Shepherd 称,Atmos 规定了在 -18 LUFS 的集成响度下进行母带制作。从我潜水的音频专业社区中了解到,这比今天许多立体声母带要低多达 10dB。你可能需要调高音量,但作为回报,你可能会听到更多动态范围和今天许多双声道录音中缺失的微妙细节。只是要小心,不要将 3D 音乐曲目与常规立体声曲目混在同一个播放列表中,否则你的系统可能会受到冲击。





假如喜欢老外的音乐,其实杜比全景声的音质才是王道。

且看这个例子,杜比全景声的动态范围高达 DR14,洗洗睡的黑胶只是 DR9 这种个位数,惨不忍睹的 SACD 与及 TIDAL 串流 FLAC 版本竟然只有 DR7:

https://magicvinyldigital.net/2024/03/16/norah-jones-visions-album-review-test-tidal-max-flac-amazon-dolby-atmos-vinyl-record-color-vinyl-record-japanese-sacd/




老毛子那边有分享不少演唱会或者纯音乐蓝光原盘,因此杜比全景声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1088&page=1#pid35159305

来自日本的资源:

https://nyaa.land

或者直接下载 TIDAL 的文件:

https://blog.csdn.net/gitblog_00060/article/details/139540250
https://blog.csdn.net/gitblog_00055/article/details/139714325




下载 DRP 和 MMH 这两个软件:

https://bbs.cnlang.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659&page=1#pid5272821
https://www.quadraphonicquad.com/forums/threads/music-media-helper-tools-for-multichannel-audio-music-videos.22693/

然后生成两声道 WAV 文件: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7637998


选择 5.1 声道文件的话则可以用 PowerDVD 或者 WinDVD 的 Dolby Headphone 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5: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eeteeyou 发表于 2025-2-14 14:36
音乐的动态范围与响度战争:探索音乐质量与听觉体验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 ...

有道理,我说的那种无损方案是单指一定成本下播放sacd的无损方案,那是前提,只是我没特异指出。
不过你分享的资料打开了思路增加了我的见识,恐怕这也是为什么杜比全景声越来越受欢迎的缘故吧,不是只有sacd才是追求,高解析音乐的大道不该如此之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2-16 22: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中山
蓝光机分离没意义 还是直接买sacd机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2-16 23: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如果是听SACD碟,可以转盘模拟(XLR, RCA)输出到解码

如果是听DSD文件,电脑、数播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4-24 0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佬你好,针对你的方案二我有一些疑问,假设我要使用这个方案,现在我有一台杰科g5800(有一个仅音频输出的HDMI口)和一个支持iis输入的解码耳放,那么我的连接顺序应该是杰科g5800hdmi口->分离器->解码耳放,我想问的是,hdmi口到分离器和分离器到解码耳放iis口之间应该用什么连接,hdmi口到分离器我的理解就是用常规hdmi线就可以了,那分离器到解码耳放的iis口呢?看了有一些人帖子说是用hdmi线就可以,但也有一些说iis口线序不同不能直接用hdmi线,有点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4-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shinakasu 于 2025-4-24 17:18 编辑

..这么折腾。。搞台2-3K的二手SACD机,不是更好么,CD分体问题太多了,廉价搞,只会劣化音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4-24 19: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
徐唐 发表于 2025-2-13 20:11
我按lz的思路搞了套x700和分离器 走hdmi iis 准备试试效果如何,同时还在研究sacd刻录(dvd)

大佬话说你试了效果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4-25 0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ipimoe 发表于 2025-2-14 10:25
从理论上来讲,一定成本下最无损的方案是蓝光机的hdmi直出dsd64原生信号→高端hdmi分音频离器将dsd64信号 ...

现在玩dsd先解出原生native。sacd若停留在只要PCM层,哪怕DoP封装也得不到最原生信号。至于sacd光碟机,现在谈实在没啥意义咯。其实直接从数播上玩DSD/native省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4-25 11: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低成本玩SACD有意义么?
4、5万的SACD唱盘,播放CD和SACD的差别才开始能分辨一点。低成本的方案听得出差别吗?一万多的SACD唱盘我用音箱耳机都很难分辨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4-25 12: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4-25 12:08 编辑

可以研究一下有外置时钟接口的解码器,再看看安捷伦信号发生器,当可调节外接石英晶振效果用省一些银子。其它都有了,缺乏晶振加持就没有源头原生解码效果,中间被缺省了一些数据或多或少必然出现锯齿声。不能绝对要求低成本到零成本那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4-25 1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低成本方案就是直接下载SACD镜像,然后pc用SACD插件播放。SACD光盘也很贵,你这么在乎价格不可能买多少SACD原盘的,所以直接放镜像就好了。不用纠结什么原盘播放了,而且原盘播放效果要好的话需要很贵的SACD机器,不然声音很一般。DSD64参数也不是很高,效果不如24bit 96kHz以上的PCM,DSD128 256才开始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4-26 1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感谢楼主,买了一个800m2接家里的功放,终于听上了SA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4-29 0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SONY 便宜的藍光機,HDMI送出來可以分出176KHz的PCM信號,光纖送入DAC播放。

要真的便宜方案,只能是收集SACD ISO或DSD文件,然後用電腦或播放器播放,否則就是買昂貴萬元以上的SACD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4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