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tO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亚粉第一次在这里发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4-7-12 2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会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7-12 21: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700/900的单元其实是降级,用了类似森海6系的低成本辐轮状减重凹槽,磁铁也是偷懒单孔。
880/990/770的哈密瓜振膜才是祖传精美手艺,上限不论是实际还是理论都更高,尤其是600欧姆版本。
又一个例证就是官网上700/900的system比880系列便宜10欧元。。。
拜亚确实学明白了低阻直推耳机该怎么做,很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7-12 2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CatO2 发表于 2024-7-12 15:01
T1三代很闷,改装的目标是提升它的明亮度和氛围感。1.尝试了把被烧油诟病的黑色棉被去掉,但是去掉之后声 ...

大工程啊!不知如此修改后,曲线是啥样的?可以听交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TK421 发表于 2024-7-12 21:35
700/900的单元其实是降级,用了类似森海6系的低成本辐轮状减重凹槽,磁铁也是偷懒单孔。
880/990/770的哈 ...

我拆开看过custom、770和990的老单元,以及dt770prox、700/900prox的新单元。做工上和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到新单元值1000块的话,看上去特别精致,而且是插拔设计,可以不用焊接直接切换。老单元500块,白色的看上去很一般普通。新单元里面那个银色的扇叶一样的振膜太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2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TK421 发表于 2024-7-12 21:35
700/900的单元其实是降级,用了类似森海6系的低成本辐轮状减重凹槽,磁铁也是偷懒单孔。
880/990/770的哈 ...

T1的单元非常容易坏,我得没坏,但在网上很常见。是设计问题导致的T1单元有一处是比较脆弱,只要一不小心就会扯断纤细的引线,而dt770pro880990监听的单元还没有坏过。不过我在拆着玩的时候不小心把990的单元银线扯断了。dt1770pro9年内,坏过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玄之伽蓝 发表于 2024-7-12 21:57
大工程啊!不知如此修改后,曲线是啥样的?可以听交响吗?

即便是改完耳罩,高频依旧是收敛的,只是比之前的T1三好很多。但听交响还是差一口气,去掉黑色棉垫可以听,临场感很棒鼓掌声很清晰,仿佛自己在台下。但是那样人声齿音会多到令人在意的程度。
目前状态的声音比较均衡,听大部分歌曲都很好听,但是交响一般般。小编制的都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2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atO2 发表于 2024-7-12 22:16
T1的单元非常容易坏,我得没坏,但在网上很常见。是设计问题导致的T1单元有一处是比较脆弱,只要一不小心 ...

楼主在给T1和DT700改装的时候有体会到,单元、耳机腔体、耳罩 三者是一体的,在耳朵收货面前,即便是低端单元搭配好了越能发挥它最大的潜力。我有一次失败的搭配让T1发出了地摊货beat的闷糊声音,只发挥了单元10%的潜力。还有990的单元安装在楼主毕业设计的全新头戴耳机里,高频刺耳到不行的失败的声音,以及在经历几十次搭配后dt770prox的单元解析力和乐感都堪比我听过的旗舰级别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2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玄之伽蓝 发表于 2024-7-12 21:57
大工程啊!不知如此修改后,曲线是啥样的?可以听交响吗?

改装完之后的T1如果听交响不带劲的话,就把音量调大一点就好了。 但是方案二把T1调成交响风格,高频毛刺和过于刺激的声音是无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7-13 0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拜亚德国官网至今还在卖931的单元,目前正在和lox琢磨用440耳罩和440、860外壳+931单元去复刻911。
900prox的卡扣德国官网一样有卖的。
二代T1和T1三代的耳罩都属于捂过头导致下盘中低频过量,有条件试试EDT T1V或者拿EDT 990v,不过高频峰一样比较恼人。
嫌带前面的棉高频不够的话,T1三代还可以试试把单元磁铁背部的肛塞拆了进一步调整高频,或者买一个二代单元。
很好奇你这样改出来的频率响应,有可能的话能送测给一些有人工耳的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7-13 1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CatO2 发表于 2024-7-12 22:12
我拆开看过custom、770和990的老单元,以及dt770prox、700/900prox的新单元。做工上和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到 ...

europe.beyerdynamic.com/catalogsearch/result/?q=system你点开看价格嘛,其实差别挺明显的:
1.均匀减重的哈密瓜振膜/大辐条状的减重沟
2.6个周边孔平衡气流的磁钢/中间开1个孔的磁钢
3.磁钢周围厚厚的白色多开口卡座/几乎全开的辐轮状黑色卡座
4.单元后面是厚厚的2层吸音羊毛毡/简单的小型羊毛毡阻尼盖
5.50欧元/40欧元
6.1990单元之前的插拔式设计也不能完全消除焊线脱落的隐患,之前有过插头脱落,插头焊接处脱落的事故,传统的焊接和插拔到底谁更好,我也拿不到拜亚的返修报告,有待进一步讨论吧。

历史上880系的单元素质是一直升级的,我不知道你拆的是哪一版的,尤其是880edition把素质升的很高,所以你可以见到现在880前腔是一大块黑色实心羊毛毡挡住单元,就是为了削弱高频过高的延伸,而1980s版本因为高频延伸有限,因此前腔是空心羊毛毡,尽可能暴露单元多一点;把话题延伸一下的话,880edition的金属反射后腔其实是拜亚想追求低频的表现,不过实际表现起来就是两端似乎有点延伸的太厉害了,中频人声远,这个问题也许换成2002版平底锅的泡沫铝模型,削弱一点低频反射声就好了。

所以,900系单元的本质是较低成本下,取得极高声价比的思路,并不是拜亚真的搞了个版本更新,开发了新的振膜工艺,磁钢技术之类的;我其实是想说这个,应该是表达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7-13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拜亚耳罩的话,edt770vb黑卡,唉,海绵硬度增加,耳朵离单元的距离更远,又是背面多打孔吸音,解析度、中高频必飚起来,以前的老白卡海绵还软一点。
我推荐你去试试瑞华士的,revox erh3100那个皮质耳罩,1980s的880原装耳罩,背面不开口,目的是给老880的单元加低频延伸,但是放到拜亚现代耳机上,虽然会削弱声场,但是中低频会比原来好听一些,我自己给dt770p 80欧姆换了一副,很好听。
911,老990那个背面全开的耳罩实在是找不到好买的地方,我最想试的就只有这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7-13 1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喜闻乐见 倒反天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5 20: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